因为遇见你,才把自己吃撑了

大一的时候便远远地注意到你。人群里远远看到,坐在阶梯教室第一排上课,清清秀秀的你,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一秒,而一秒以后你就不见了。

生活繁琐,转眼就好像忘掉了一秒的安静。

我忙着去适应这个陌生的城市,渐渐地熟识一间间小馆子开始,假装在东京,假装在首尔,假装在家, 城市在脑海里成了绕着学校摊开的地图 。

三条街以外有一家旋转寿司,最好吃的是饺子,皮薄而挺,馅料中好像没有一丝油味,而是纯粹的肉和蔬菜的混合,可口又不饱人。而光顾的食客刁钻,要占到最最上游的位置才能第一时间抢到,一口气,能连吃三碟。

心渐渐平下来的时候,已经看过了春夏秋冬,这时又看到了别人朋友圈里你的照片。颜色是明丽的,红色的围裙灰色的鱼,明晃晃的大刀笑眯眯的脸,是你蹲在谁家门口杀鱼 。没跟你讲过话,没有交换过眼神,还是笑了,觉得,真好。

我也爱吃鱼。

总在不知道忙些什么的东跑西颠中忘了吃饭,想起来的时候,天已灭了万家灯火,要找吃的,就得走远一点,地铁站旁有一家一直开到深夜的土耳其烤串,刚从炉片上拿下来的时候,鸡肉蓬松,配挤了柠檬汁的紫甘蓝丝,看着墙上歪七扭八的写着:“这里的烤肉比我在土耳其吃过的还要好! ”署名,李小龙,括号,家住香港。



啧啧,真是家热热闹闹的深夜食堂。

然后我就终于认识了你。

走在上学的路上接到你的讯息,你说来我们去吃东方之堡吧,我说好。于是我们就去吃学校东边那个食堂卖的牛肉汉堡。

半夜接到你的信息,你说明天早上六点半食堂,叫你一声敢应吗。我说好。于是我们在天刚亮时就一起在热气氤氲里吃着热腾腾的早餐。

认识你,然后跟你吃饭,跟你吃的饭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你,才知道了我们家住得近,你骑单车,而我是月票达人。某天你的车胎扎破了,狼狈地走来,一身大汗。而我,突然就不喜欢坐公交车了。

从学校走到我们分叉的路口,是半个小时,在深冬的半夜三更,是两条大街一条小道和仅剩的两家开门的小饭馆,一家中餐,一家土耳其烤肉,还有一堆麦当劳肯德基 。

突然间,即使已经跟你吃了三餐,晚上也变得会饿了。

就这样一直吃,一直吃,就好了。

我记得一边跟我讲话一边把豉椒牛肉讲成豉胶牛肉的你;也记得以为根汁啤酒是酒精,壮胆子来问我喜不喜欢你,的你;我也记得从烤肉店里出来走着走着撑得扶着树喘息,然后问你吃不吃麦当劳的我自己。

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好像永远走不到的岔路口。那么快乐的时光,现在想起来,却也老是觉得撑得难受。

今天又忘了吃饭,才想起那些事。大概那时吃的太多,把现在的饭都吃掉了吧。

文 / 小白龙

图片 / 花瓣网、百度图片

BGM / Sometimes When We Touch – Olivia Ong

地狱厨神的变态意面制作法

意大利炮······哦不,是意大利面,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而且也很容易做出来,可是“地狱厨神” 戈登·拉姆齐最近却大放地图炮:你们全都错了,意大利面的做法不是这样的!

意面无非就是盐水煮沸,下面,煮至断生,出水罢了。难道拉姆齐还有别的骚操作?

是的,戈登·拉姆齐号称,他不再使用这种naïve的方法来煮意面了。

厨神的第一步,就是把冷水调味,加入橄榄油(划重点,是给冷水调味),并且煮沸。

意大利朋友们请做好准备,虽然我知道你们看到加橄榄油已经很想砍人了,但既然这逼已经装开了,就让它装下去吧…

第二步,下面,等它一开始溶就马上扭转着没入水中。尝一下面条,等到它外面变软,但口感依然紧实时就可以起锅了。

接下来就是逼王之王,哦不,地狱厨神的秘诀了

意面过水,然后加入一汤匙橄榄油、盐和新鲜的黑椒。

是的,你没看错,戈登·拉姆齐的秘密绝招就是在意面出水之后才进行调味,而非在水中进行调味。

他这一做法,在buzzfeed的留言板上激起了激烈的讨论,有许多网友认为千万别在煮意面的水里放入橄榄油,因为这样意面将难以结团,而且像拉姆齐这样扭意面会让意面更加的松散。

仔细想想,虽然戈登·拉姆齐获得过14颗米其林星,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活着的获得七次米其林级别头衔的厨师。但他对于面类却并不是十分的在行。为什这么说呢···… 这又要扯到之前的一档节目了。

戈登·拉姆齐是出了名的毒舌,在他的节目上,他可以把你的作品批判得一无是处,人称厨师界行走的喷子,有能把你喷得一辈子不做料理的能力。

但就算是这种地狱级别的厨神,在大中华料理面前,还是被锤得一愣一愣的。

2009年拉姆齐在英国的中国城里面学做拉面。他找到一家中餐馆,找到里面的一个拉面师傅学艺。师傅告诉他学成拉面的技艺,需要十年,拉姆齐要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学会它。

结果当然是被锤得满脸是灰,在拉面的过程中,拉姆齐屡屡把面条拉断,中餐馆的师傅数次摇头叹息,并骂“你真蠢,垃圾垃圾”。

不知道拉姆齐是否回去之后努力钻研中国的面文化,把捞面的技巧运用在了意面上面呢……

吃货学英语
06.192017

season

英[ˈsi:zn] 美[ˈsizən]

n.季节,季; 时期; 活动期,时令; 暂时;

vt.使适应,使适用; 调味;

vt.使变干燥;

melt

英[melt] 美[mɛlt]

vi.熔化,溶解; 逐渐融合; 逐渐消失; 感动,软化,感情上变得温和;

vt.熔化,溶解; 使混合在一起; 逐渐消散; 使变得温和或温柔;

sufficient

英[səˈfɪʃnt] 美[səˈfɪʃənt]

adj. 足够的; 充足的; 充分的;

traditional

英[trəˈdɪʃənl] 美[trəˈdɪʃənəl]

adj.传统的; 口传的; 惯例的; 因袭的;

tender

英[ˈtendə(r)] 美[ˈtɛndɚ]

adj.温柔的; 嫩的; 纤弱的; 疼痛的;

n.投标; (正式) 提出; 供应船,联络船; 照看者;

vt.正式提出; 使变脆弱; <古>温柔地对待;

▲截图保留,随时随地学英语

标题 / This Is Gordon Ramsay's Untraditional Way Of Cooking Pasta

作者 / Jesse Szewczyk

翻译/ 方外英语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长按扫码关注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五色五养,蒋介石竟也是一位食养大家

游走在美食的媒体圈,有时候会想,人是因为有什么身份才吃什么饭,还是吃了什么饭就有什么身份。明星下个路边摊能引来一片追捧,常人去个五星酒店要发足朋友圈九张图。吃个饭,竟然也能有这么多社会效应。

而一个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所吃过的东西,更是要被研究漫长的不可数的年月。从而养活一整个产业,成为饮食理论的论据。

今天深夜君带来一篇文章,让我们来谈谈,蒋介石的食养!

——深夜君

- 正文 -

蒋公的副官和服务员

一早起来就在30-40摄氏度之间奔忙着

拿捏一杯白开水的胃口

而此刻厨子正在咸谈之间

正了正衣冠

从镜中端出一碗叫“养”的鸡汤

荡漾之味

波击八十的寿命

一如芋头抵达软烂

黄埔蛋炒向甘香

以及糖醋熘出的江山

定义英雄,要么文能定四海,要么武能荡九洲,要么意气风发扫他几个山头,简单、直接,一招得胜。定义伟人,文韬武略,是智慧、手段、胸怀、眼界,甚至还包括那一日三餐的较量。蒋介石的饮食,绝对称得上他身份的讲究。

蒋每天起床前半个小时,必喝一杯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每天饮水不断,每半个小时左右就饮一杯。从医学角度讲,这是“水疗法”,晨起一杯水,涤净肠胃毒素。据传是受夫人宋美龄的影响。杯水入肚,开始蒋的“三味早餐”:一片木瓜,一个炒蛋和一份酱瓜。


木瓜养胃,对长年受胃病困扰的蒋介石大有益处,晨起吃一片来自云南的木瓜,清新开胃,甚是喜欢。炒蛋是伴随蒋介石多年的菜品,在台湾时甚至被拿来招待尼克松。伟人吃的炒蛋,当然与咱,们小百姓所食不同。蒋介石命名为黄埔蛋,须将鸡蛋打上千下,加糖、盐、胡椒粉、料酒等配料,打好的蛋液要分批入油锅,才能成外焦里嫩的“黄埔蛋”。这种做法,类似于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的竹箸打蛋。

“酱瓜”,是蒋介石极为精致的饮食中最为粗陋的一种。小黄瓜洗净入盐水泡过一冬,即成酱瓜。但简单之食往往最得味蕾中意,到台湾后,由于本地不产小黄瓜,还得从日本专门进口,才能告慰蒋介石食酱瓜的热情。

蒋介石有三位夫人,其中原配毛福梅在厨艺上颇有造诣,做得一手好鸡汤。这让极爱鸡汤之美的蒋介石很是满意。清人袁枚曾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不知”。广东话也有言“无鸡不成席”。鸡汤温热,可补中益气,早餐过后,蒋照例要喝一碗鸡汤,温热肠胃,开始新一天的运筹帷幄。

中餐晚餐,蒋介石没有规定的菜单,但皆以清淡、新鲜、保存食材精华为烹饪要领。新鲜的竹笋很得蒋的青睐,取嫩而鲜的笋尖炒豆腐,蛋白质与粗纤维兼得,油焖春笋,软而滑嫩,满口清香。蒋介石不喜食肉,但对家乡的海鲜和鱼不吝赞赏。

杭州西子湖畔“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先将草鱼入沸水汆熟,再将原汤加调料烧成浓汁。在保持了鱼的原味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尊重食材本味,又独具匠心找到味于味的最佳拍档,蒋介石甚是懂吃。

坊间有关于蒋介石和宋美龄中西迥异的饮食习惯的传闻。蒋介石说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么这么爱吃草呢。”宋美龄则回敬:“你把咸笋,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酱,又有什么好吃呢?”

总体而言,蒋介石属于节食主义者,咸菜、鸡汤、炒蛋是其一日三餐最常见的搭配。至于其推崇的“五色五养”,即要求餐桌上一定要有黑、绿、白、黄、红五色食物,在美食界是非常领先的提法。为了迎合蒋介石的喜欢,士林官邸真可谓将普通食材创造出非凡的花样菜式。

不管政界对蒋介石评价如何,但养生学家,定会对蒋介石刻板无趣的饮食习惯竖指称赞。美食作家二毛曾将蒋的饮食养生原则总结为:

  少食即饱,适可而止。

  不吃甜食,适应淡菜。

  拒饮浓茶,少沾腥辣。

  不饿也食,及时进餐。

  荤素搭配,菜色调和。

  勤吃豆腐,远离痴呆。

  芒果当茶,香蕉润肠。

一咸一淡之间,蒋介石将个性融进饮食,又因口味返璞归真,将细致又温和的食之味熬进政治的鸡汤。伟人已逝,养生之道常在。

作者 / 任青青

图片 / 百度图片

BGM / Vale Of Tears – Jay Clifford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没吃过猪油的人,是不懂人间至味的

一提到猪油,就有人跟我说那可以讲一下蔡澜写的东西啊。其实用不着蔡澜的佐证,我就已经是坚定的猪油支持者了。

小时候的家中,母亲用大锅熬煮猪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拌在青菜中炒,奇香无比。只有纯正猪油的人,才明白这是一种如何的人间至味。

如今母亲还在,而我离家,吃猪油越来越少了,即使明知不健康也常常在心中怀念。今夜,就到了猪油的时光了,让深夜君带你来看看,关于猪油的故事,不知道你是否也懂这种味道。

——深夜君

- 正文 -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总是和小伙伴们满山的疯跑,去采红艳艳的映山红,捡雨后新出土的蘑菇。肚子饿了,就乖乖的回家。记忆中,家祖总是坐在灶台后,用火钳夹起松针和干树叶往火塘里添。锅里的水正咕咚咕咚的沸腾着,热气不停的冲向甑子,甑子里蒸着香喷喷的米饭。

我一脚跨进厨房,嚷到:“家祖,我饿了。”家祖从火光中抬起爬满皱纹的脸,说道:“再等等吧,大家回来一起吃。”

我家的规矩,必须等家人从地里忙完农活回来,才炒菜吃饭的。可是那时的我,哪里等得?我打着哭腔跳起脚来,叫道:“我饿啦,我饿啦,我饿啦呀……”一边拿眼角的余光瞟向家祖。家祖放下火钳,从火光中站起身,笑着说:“好好好,你饿了。我给你做碗猪油拌饭好不好呢?”

我点点头,然后规规矩矩的去洗手,爬到八仙桌旁,看着家祖给我做猪油拌饭。家祖揭开甑盖,水蒸气哗一下就散开了,舀一勺米饭在粗瓷碗里,加点盐,再放几颗味精,然后从瓦缸里舀一小匙凝固的猪油放在米饭上,米饭的热气迅速的把猪油融化了,融化的猪油油浸浸的,泛着亮晶晶的光。

家祖把这碗香喷喷的米饭端给我,还不忘嘱咐我:“慢点,别烫着。”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哪里还顾得上烫不烫?迫不及待的拿着筷子在碗里一阵搅和,直到每一粒米上都沾上猪油后,对着米饭呼呼吹两大口气,然后就大口大口吃起来。

猪油是自家养的猪上取的肥膘,然后在柴火上熬煮,熬好的猪油收进瓦罐里,有种浑厚的醇香,而甑子蒸过的米饭又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醇香和清香混合着,在唇齿间胶着,久久不散。

一大碗米饭吃下肚,熨帖又管饱。我吃完一碗,其实已经饱了,但我还是举着碗,对家祖说:“还饿,还要吃一碗。”话音刚落,一个没忍住,打了个大大的饱嗝。家祖笑着,用食指在我额上轻轻一戳,嗔道:“好吃鬼!”然后转身给我盛了小半碗。

她怕我吃太多消化不良,又担心我嘴上没过完瘾,于是折中只盛半碗。她的心思我懂,但我不说也不闹,只是安安静静的接过碗,继续吃,这是属于我们祖孙俩的默契。因为生活拮据,大部分的日子里,家人不得不到外地挣钱,老家只剩我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在那段孤独的岁月里,她的爱就像这碗猪油拌饭,一直伴着我,清香醇厚,绵远悠长。

后来家祖去世,我离开农村老家,这碗香喷喷的猪油拌饭,就再也没吃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爱美,逐渐走上了减肥的漫漫长征路,对于那些会导致我长胖的食物,我基本都不碰。直到现在有了女儿,迷信科学育儿的我,把这种状况演变到极致,女儿的辅食用油,不是橄榄油就是核桃油。猪油?No,还是别闹了吧!

 某天,老妈给孩子炖蛋,调进了猪油。一蒸上,满屋子都是猪油香。揭开盖子,那股香味更是直冲脑门儿,我埋怨道:“冰箱里不是有橄榄油吗?干嘛吃猪油!”

我妈很直接:“猪油更香,蛮蛮更爱吃。”我呛到:“那也没有橄榄油营养!”“猪油哪里不营养了?你小时候不就爱吃你家祖做的猪油拌饭?还不是长得好好的。”我妈说话时几乎有点生气。

一听这话,我打了个激灵,那碗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猪油拌饭,在我眼前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好像下一刻,时光就会倒流,我又回到老家,回到家祖身旁,一伸手就接过了家祖端来的猪油拌饭。

那天中午,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妈硬给我做了一碗猪油拌饭,我吃了一口,眼泪大颗大颗的掉了下来。我妈试探着问我:“不好吃?”我拼命摇头,擦擦眼泪鼻涕,又继续吃。我妈叹了一口气,问:“那你哭什么?”我讲不出话来。

她哪里知道,家祖离世后,猪油拌饭还是那个猪油拌饭,只是里面的某些东西已经永远的消失了!

文 / 笨笨

图片 / 全景网、百度图片

BGM / 岁月神偷 – 金玟岐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鱼中上品黄金板,那是水乡的恩赐

我在海边长大,但是当我第一次去到水乡的时候,站在水边,亲切又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水乡温润,柔和可人,当时我想,所有生活在水乡的人,都是被上帝特别宠爱的。水乡的水,是水乡血液,流转中让这一方土地生活了起来。

今晚深夜君带来一篇文章,文章中聊到水乡的鲫鱼。让我们,跟随作者来感受这种幸福吧。

——深夜君

- 正文 -

水乡人,大慨对鱼都有深深的情结。

水中之鱼,在水乡人看来,不仅是一种生物,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景色,一种乐趣。鱼翔水底,金鱼闹莲,鱼跃龙门,寓意着快乐、吉祥和自由,更能让我们联想到生生不息、拼搏进取的人生。

水乡人爱鱼戏鱼,与鱼为伴,以渔取乐。水乡人离不开鱼,就象鱼离不开水一样。水乡出身的我,到城市工作久了,离鱼离水也远了,虽然也难得有机会到郊外去看看水钓钓鱼,但心中那份爱鱼的情结和渔乐的记忆却始终无法忘却,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深。脑海中时常浮现起那些曾经见过的、钓过的、做过的和吃过的种种大鱼小鱼海鱼河鱼江鱼湖鱼塘鱼沟鱼,以及种种的回忆和往事。

然而,在这些鱼中,我却更喜爱黄金板鲫。

黄金板鲫,其实是一种金黄色的野生鲫鱼。更准确的说,它是野生鲫鱼中颜值最高,生命力最强,当然也是最美味的。有人说它是鲫鱼中的白富美、土豪金,有人说它好黄好诱惑……

闲来无事,我喜欢浏览网上的钓鱼板块。黄金板鲫始终是钓友们热衷和聚集的焦点。每每看到他们晒出的美图和生动的描述,都让我格外愉悦,情不自禁的心生羡慕和神往。我想,这种”中毒”的感觉,也许只有我们这些水边长大的人才有吧!

说起黄金板鲫,在野生清水、自然环境越来越稀有的今天,一是难寻。它一般不会出现在大江大河中,也许隐藏在某个偏僻河段某片丰沃或者枯黄的水草之下,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更长的时间和耐心去找寻。当你看到水下忽然金光闪现,那么恭喜你选对地方了。当然如果运气不好,也可能会让你一无所获。与平常之鱼相比,黄金板鲫更象是一个有点傲气、有点轻狂的隐士。所以,在我看来,喜欢黄金板鲫的钓友,往往都是一些生活中注重品质有追求不畏难的人吧。那些嗜好迷恋黄金板鲫的钓友,一定是发烧级的资深玩家。

二是美味。野生鱼之味远胜养殖之鱼,黄金板鲫之味又远胜一般野生之鲫。好水出好鱼。它一定生长在水草或者芦苇较多的清水和安静的环境里,每天采食水草、硅藻、蚯蚓、幻螺等天然饵料,所以成就了黄金板鲫无与伦比的品质,光彩照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绝无土腥味柴油味,绝无多余肥油赘肉。食材好,食才好。无论是红烧、清蒸,还是酥炸、炖汤,都能充分展现原汁原味,让人们大快朵颐。

记忆中最难忘的味道,是小时候奶奶做的荷包鲫鱼。把新鲜的猪肉㓠碎,加葱姜盐等调味,塞进鱼肚,然后红烧。鱼肉合鲜,相互激活,自然升华,成就不一般美味。

最难忘的渔乐趣事,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用白酒、蚊香、大米等炮制饵料,在村外野塘里“醉鱼”。午夜至凌晨撒料后,很快就有被醉倒的鱼往水边游。此时异常兴奋的我们,就只剩一件事,捞鱼。

作者 / 饕客小馆

图片 / 百度图片、饕客小馆

BGM / 江南 – 林俊杰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