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薄饼

香港是一个很矛盾的城市。生活节奏快,逼得每人都争分夺秒工作,否则无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下生存。但同时它也是充满人性、关爱的社会,小贩在街头摆卖鲜见城管暴力执法,据说小贩与执法队伍发生肢体冲突的一年不过10来宗。

几年前,我走在太子街头,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摆摊卖糖葱饼。繁华闹市中,没有多少人停下脚步。走近,问价钱,无果。他支支吾吾,用手指着招牌上的字。别说古稀之年,他已经老得讲不出话来。要了一个,放下五块钱的硬币。他用颤抖的双手把一块糖葱饼夹进纸袋里。

在此之前,我没有吃过糖葱饼。很好奇地尝了第一口,表皮是淡味的白面皮,内层才是脆身不黏牙的糖丝。吃多会腻,一个足矣。友人告诉我,这糖葱饼,和葱没有半毛钱关系。外层是一张纸片厚度的白皮,用蔗糖或者麦芽糖加热融化后拉扯,转为白色后拉至中空条状,用烧热的剪刀刷刷地剪成一段段。冷却后,这糖芯并排黏在了一起。乍一看像薄饼裹着葱白,于是才有这个形象的名字。

友人感叹小时候没有多少零钱,糖葱饼是他少有吃得起的零食。现在有了不少创新食法,或是加椰丝或是加撒了一些花生碎,但始终还是差一点怀旧的味道。单纯的麦芽糖很腻,变化不出层次,却承载一段旧时光。

我更为好奇的是,老人家摆摊,别说和执法队伍抗衡,就是理论几句都没有力气,为何还能在街道贩卖?友人直说我很幸运,因为这样的持牌小贩已经买少见少。港英政府当年为了稳定人心,为这些小贩发放牌照,属于合法经营,但不能世袭。所以现有的小贩都是“老字号”,档主往生了,一家老字号也就消失了。

几年后再看旺角这些商业区,更难找这样的小贩了。目前在屯门元朗等新界地区,下午时分仍有不少。如果有机会去香港,除了跟随攻略吃这家窜那家,不如找找这样的“老字号”。

 

吃货报道:粿汁人生

0CAW1S77B

2013.05.24  普宁,早午饭。 一碗粿汁。

10点25出门的时候想,这么多吃的吃什么好呢。一抬眼就看到东北饺子,然后撇嘴转头,再然后就看到了“洪阳粿汁”。没做功课的话,可能会以为是打错了字,或者没打错也不会在饿的时候去光顾听上去应该是稀糊一类的饮品。实际呢?它跟肠粉长得有点像,同母异父。肠粉是米浆和米浆生的,粿汁是米浆和薯粉生的。粿汁的身体里因为流着薯粉这个外族的血所以总是低调行事,出了潮汕无人知晓。但也因为薯粉,粿汁向来独立坚定、干脆利落。

我问老板说生一斤粿汁——错了,生产一斤粿汁要多久,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么……老板说“可以的,不要多久”,简洁明了地把我打发了。接下来的五分钟里老板都很忙。我原本以为煮一碗粿汁和煮一碗米粉应该差不多,不就是在水里烫下捞起来再调点作料,但五分钟过后老板把一大碗满满的粿汁端到我面前时,作为一个饥饿的吃货我有点激动,尽管还没吃到且觉得可能吃不完,但是我的内心无比满足。

猪心、猪肝、猪肚、猪肾、粉肠、瘦肉、肉浆、生菜、芹菜、油条、炒香的蒜末、粿汁,这是一碗粿汁所要配备的材料。对了,还有酱料,老板会很贴心地问你是要辣椒还是酱油。不过看着一大碗材料的粿汁忍不住要说问一句:粿汁呢?被埋在最下面了!

一个好吃货不应该挑食,但我曾经一度非常讨厌猪肝——我爸做的猪肝总是吃起来很涩、有颗粒感,彼时不知还以为是猪肝本就难吃,直到有一次在龙岩吃到嫩滑到不行的猪肝汤才明白我一直错怪了猪肝。粿汁里的猪肝及其他内脏亦是如此,薄片脆嫩,有新鲜肉质的原香味,却无腥味。

老板忙完问我是否是来工作的,我说是来玩的。他看着我的背包说他以前也到处走,现在不行要开店养家,而生意又难做。他除了有点胡渣一点也看不出沧桑感。“如此一碗粿汁,有配料,有卖相,有诚意,又何惧无人识货?”本想对他说来着,但毕竟有太多是我不了解的,我不过是一个路人甲。

这一碗粿汁我吃了足有半个小时又七分钟,中场休息了两次。在这期间,有一对母女(女儿七八岁的样子)进店,我以为她们是合吃一碗,结果她们一人一碗。有一位走路不利索的老太太进店,她要了一个小碗,提了很多我听不懂的要求,只听见老板笑着说好。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独自一人点了一碗,等粿汁的时候还被老太太叫去帮忙递酱油……整个店里的画面和谐温馨,完全不像朋友跟我说的治安有待改善——要注意包包、不要把手机拿在手上以免被抢……或许原本都是好的只是有些人长着长着就被生活所迫了。

吃到碗里还剩一大口汤时,很豪爽地端起一饮而尽——和老板闲聊时老板问是不是很多,我说有点,但我会吃光光!

图&文  雷莉莉

郑成功:这是“虾米鱼”?

在台南念书快一年了,但发现来台的旅行社似乎都不大爱把台南当成一站,即使是台南最有名的安平古堡(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郑氏三代曾居住在此)看到的游客也稀稀拉拉,我在去年中秋节出行,古堡大榕树下吹拉弹唱加听台语歌的阿公阿嫲都要比游客来得多。

但来过台南的游客或许都会知道,如果你想走的是台湾美食之旅,那怎么能少得了台南?今天我说说台南人爱吃的虱目鱼。

虱目鱼据说跟郑成功还是有关系。当年郑成功到台湾后吃到这种鱼感觉很好吃,但是却不认识,就问这是“什么鱼”,而在讲台语的当地百姓听成了 “虱目鱼”(会闽南话的朋友可以自己试念念“什么鱼”),以为是国姓爷把它赐名为“虱目鱼”,也就流传下来了。

在台南,虱目鱼的吃法大致包括虱目鱼汤,虱目鱼粥,虱目鱼米线。拿鱼汤来说,鱼的部位就可以选鱼肚、鱼肠、鱼皮,和鱼丸,还能混合。鱼肚自然是比较鲜嫩的部分,而且因为鱼身呈乳白色,看起来就很鲜美。鱼肠嘛,我们班上曾一群人出游,不爱吃的同学都称是黑暗料理,因为外表来看是暗紫红色,细长得极像蚯蚓,关键鱼肠还不是条条分明,它们会纠缠在一起……

起初我并不爱吃虱目鱼,因为吃过两次印象都不太好,觉得挺腥。但临近期末,一门课的授课老师邀请了我们所上三个陆生一起品尝台南小吃,这才改变我对虱目鱼的观感。

那家虱目鱼店是一间60年老店,如今传到第三代人,在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选了鱼肚加鱼丸汤。汤一上来,还未拿汤匙一拨,漂着葱花、细姜丝和小段油条的汤就香气扑面而来,加上老板说虱目鱼都是当日清晨现捞上岸的,一送达店里就立即进行鱼肉剥皮等工作,全程在低温中处理,以保持鱼肉的鲜度,而汤头是用虱目鱼背骨,加上当季鲜甜的根茎类蔬菜如玉米胡萝卜之类,与大骨一起熬煮六小时,难怪我个人喝起来完全没有腥的口感。

超白嫩的鱼肚,加上配着沾一点他们家的豆瓣酱,鱼肉的鲜、鱼腩的绵绵再加上豆瓣酱的甜辣甜辣,一口肉再一口汤,我似乎只能用台湾人爱说的「超不错吃耶」来形容了。这家店招牌还有鱼丸,是将鱼肉连刺带肉搅拌打成鱼浆,不加任何淀粉,口感真是只有试过才知Q弹了。

对了,当我吃完这家店后,往前走不到一百米,就是台南另一在食客口中很出名的老店,莉莉水果店。为什么连水果店都那么出名?等我试了再告诉你们吧。只能说台南美食处处有惊奇啊。虱目鱼的盛产期很长,从5月到11月都是,所以在台南基本是不愁吃不到虱目鱼的。饕餮们,台南欢迎你。

附一下店家地址:「第三代虱目鱼丸」台南市府前路一段210号

 

文 by House 小姐

什么都好吃的NO.1普宁

puning

记得深夜君曾为吃货雷莉莉吆喝拼团寻吃的事情吗?今晚我们终于等来了她发自前方的报道。事不宜迟——

2013.05.23 普宁,午饭。

烧鹅饭套餐=烧鹅拼盘+清炒大白菜+炸豆干+猪肺粉肠汤+米饭。

普宁最有名的是豆酱。普宁人用豆酱相当于用酱油——“也没有啦,豆酱是用得多,但酱油也会需要用啊”,这是当地朋友说的,可见豆酱使用之频繁,炒菜、蘸料,即使“大宝天天见”也不够。

而我最爱的也和豆有关,就是普宁炸豆干,美味,全国无二。酥皮薄如A4纸,内里软如豆花,用筷稍大力一点就夹不起来。炸豆干本身没有味道,所以一定要蘸韭菜水——新鲜韭菜切小段加盐,倒入开水即成,蘸了韭菜水的炸豆干是有淡淡青咸香的酥脆柔嫩,不是什么入口即化,是满口香滑。不会永世难忘,光这辈子就够想的了。(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千里迢迢来普宁?)

But,美味到让人冒泡的炸豆干不过是烧鹅饭里的小配角,正主儿是烧鹅拼盘,除了烧鹅还有鹅珍和猪耳。烧鹅一定要越肥越好?未必。皮下脂肪多了,入口是滑了,但是油腻难下肚,所以略肥即可。瘦肉呢则要嫩,但不要太软,有点嚼劲吃起来才更香。油光的皮脂和着稍有点韧性的瘦肉一起,咀嚼,不柴不腻。至于鹅珍和猪耳,不用想啦,烧鹅都做得好,这两样还能差?

再说猪肺粉肠汤。粉肠果然是广东食物界的活跃份子,常常出现在各类煲汤中。材料自然是新鲜滑嫩,但这个汤的调味就……据说本地人极少用醋,为什么这个汤是清爽的酸咸?类似小清新口味(不是很原味的哦)的柠檬。难道因为夏天了,求开胃?

关于普宁美食,另一朋友骄傲地说普宁的肠粉全国第一。他几乎没在普宁以外的地方吃过肠粉,即使是普宁人在外地开的店。他认为只有普宁的米和普宁的水才能做出这独一无二的味道。好奇的朋友可以来亲自验证下。

以上是一个吃货在美食多到吃不完的前方发回的报道。

文 雷莉莉

只谈米线

0CAXNG6BJ

我的家乡在广东河源,但是爷爷辈因新丰江水库的兴建而移民到惠州,我已经不是地道的河源人了。每次爸妈去一趟河源,都会带特产回来,其中有两样是必须的:紫金辣椒酱和霸王花米线。

霸王花米线,适宜做汤米线,煮滚一些肉丸猪皮配着吃,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嗜辣的,再放一勺紫金辣椒酱到汤匙,米线蘸蘸就送口,蒜蓉的辣遇上胡椒味甚浓的热汤,那双重的刺激烧灼舌头别提有多爽了。在薯粉、土豆粉还没有大行当道,物质条件还不怎么好的九十年代,米线在我的轻食排行榜上长久地占据第一位,细长雪白的,轻易夹起不滑筷,易熟易嚼,是不折不扣的轻食佳品。

不过在我的烹饪单上,霸王花米线却不是干炒米线的首选,反倒是泰国米线。泰国米好,自然米线也更出色。久泡不烂的泰国米线,吸水也不膨胀,依然是直直的细米丝。入锅翻炒,无需再等即泼洒酱油上色,搅搅转转一两分钟就能促成,在抛、兜、转都难以实现的平底锅上操作也能游刃有余。我习惯配上白菜丝、鸡蛋碎,混合翻炒更有期待感。

很难准确描述这种米线的口感:薯粉的嚼头,没有;河粉的软滑,没有;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地纠结在一起,拆分不开只能一大(拖长音)口吃下去,能在口腔中感受牙齿与米线的较量,一咬一合都需要稍稍用牙力侍奉,然后嚼烂嚼透,嚼得有甜甜的味道出来才唤醒我们对米的原始认知,噢,原来米本身就有这么美的味道。

无辣不欢的我,除了第一口尊重原味外,其余的就遵循自己的口味了。加点辣椒汁,充实的口感、干湿相冲,酱油辣椒喷香火辣,迅速将米线升级,那狼吞虎咽则是指定动作了。 你或许不知道,在泰国,米线更多是运用在煎炸上,这一点实在是暴殄天物。其中一道颇为出名,叫Goong Sarong,汉语可译作普吉面卷虾。鲜虾清味,被米线缠绕,下锅油炸。炸毕,码在一起形成壮观的金黄喷泉状。佐以泰国常见的青柠、糖的混合蘸酱,吃来既脆又嫩滑,是泰国餐桌上的主食,中国人眼里嘛,应该只能算作一道精致小吃吧?

———我不是卖广告的分割线———

以上提及的食材,哪里能买到?

霸王花米线:广东的菜市场、超市应该都有售。其他省的朋友可到淘宝选购。

泰国米线:笔者青睐“超力牌”泰国米线,香港各大超市有售。

Goong Sarong:不必到泰国啦,笔者发现位于香港中环的Café Siam 潮流泰国菜店也有,只是造型不太一样。

图 Cici Li    文 Jacqueline 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