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餐桌,是抚慰漂泊的家宴

母校东南角,几棵高大的芒果树,影映了一幢比我年龄还大的教工宿舍。中有一间,便是满足了我们三年思乡味蕾的翟府。

翟师是我们专业的一位硕导,主攻中国古代小说。我最喜《红楼梦》,时常向翟师请教红学知识,没多久便与翟师熟识。

翟师为人慷慨豪爽,颇有燕赵侠士之风,待学生极好,不论是否为自己门下的亲弟子,亦不论与该生的导师是否亲厚,一律平等相待,做到真正的“众生平等”。记得研一那年中秋,翟师邀我至家中过节。 多年求学在外,早就没有过节的概念。

那天怀着一腔感动与喜悦来到翟师家中,师兄师姐们早已到了,翟师的书房兼用作餐厅,已摆满桌丰盛而又精致的菜肴。其中一道卤牛肉干,色泽鲜亮,刀工齐整。我以为是熟食摊上购买,不想竟出自师母之手。上桌举箸,言笑晏晏。那道清蒸鲈鱼,鲜香嫩滑的鱼肉,划过舌尖,抵达味蕾最深处,竟唤起熟悉的记忆。我忍不住叹息,我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翟师介绍,师母就是我同乡人。这时一位江西籍的师姐说,她从卤牛肉里也吃到了家的味道。师母说她的家乡靠近江西,有些饮食方面也相同;而一锅胡辣汤唤起了河南籍同学的乡思。翟师是中洲人士,婚后,师母学着烹制豫地菜。因为翟师自毕业起,便远赴西北工作,后与师母相遇、成家,再到这西南边陲的城市。虽然人不能常在家乡,可一日三餐却尽是家乡味。我们羡慕翟师真有福气,师母不仅有绝佳的厨艺,人更是年轻漂亮,虽然已五旬,但看着就像三十出头。师姐们都急问师母如何保养,师母半开玩笑,多下厨房。

那时每个节假日,翟师都邀请我们去他家中吃饭。特别是第二年,师母到上海照顾参加工作的儿子,翟师自嘲成了空巢老人。他说更理解求学在外的我们的孤独,于是我们去他家去得更勤。大厨师母不在,我们自己下厨,翟师破费买菜。大家纷纷做着自己家乡的特色菜。其中一位广东籍同学,厨艺精湛,她主持大菜,比如那道酱油鸡,色泽鲜亮,皮酥肉嫩,无论来自哪个省份,无论喜好重口还是轻口味的同学,对此赞不绝口,未上桌,十几双筷子蓄势待发;一上桌,瞬间空盘。她笑眯眯地说,对一个厨师最好的褒奖就是吃完她所烧的菜。另外湖南籍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各种湘菜出锅,火辣咸香,不爱吃辣的同学,哪怕一边流着眼泪灌饮料,一边也坚持享受舌尖灼烧带来的快感。

冬至节是北方同学的天下。和好面团,揪一小块,捍面杖旋转间,数秒间,一张张厚薄均匀的饺皮跳着舞诞生,惊艳了所有的南方人。而另一边,馅料已剁碎并腌制好,大家着手包饺子。往往我们南方人包的奇形怪状的饺子,都要被善意地取笑一会儿。

到端午节,我们南方人企图用包粽子扳回一局,但是发现北方同学并不弱。翟师曾鼓励我包几个,我谈了条件,要躲起来包,如果好看,就说是我包的,但如果散架了,那就说是别人包的。翟师哈哈大笑,表示同意。当然我一直没有勇气包。不过在翟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也烧过几道菜,比如那道清炒白菜,我按照家乡习惯,炒到白菜出汁水,再稍加些白糖。结果大获赞扬,获得光盘的荣誉。翟师更夸这是浙菜代表,夸得我都快相信自己厨艺大长。其实不过是大家吃了一晚的浓油厚味,突然来一道清新蔬菜,正好可以漱口罢了。

翟师家酿的葡萄酒出坛了,亦邀请我们烧菜,庆祝美酒酿造成功。暗红的佳酿静静躺在透明的高脚杯里,折射着温柔娇艳的光芒,真真是曹公笔下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抿一口,酸甜香醇,欲罢不能,不知不觉喝高了。翟师酿酒颇费一番功夫,葡萄必到园地选购,然后再细细挑选,颗颗拨皮,果肉上不沾一丝皮,再倒入上好的冰糖,封上坛口,静待时间将奇迹酝酿。

在六十平米的翟府里,我们置办了一场场节庆家宴,品尝了各个省份最真实的家常味道。洗手作羹汤,从此爱上了人间烟火,那才是生活真正的诗意和仪式感。我们毕业了,翟师也退休了,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去了。小小的翟府易了主人。不知道那见证了翟府家宴的书房、厨房,会不会告诉新主人,这里曾经填充了学子们的思乡胃,安抚了一颗颗思乡心?

文 / 灵聆

我想生活在海边,追寻最美的海鲜

前两天朋友出海,钓了两条鲈鱼。晚上约我们吃鱼。

鲈鱼好像在国内外都挺常见的,每次在国外想吃鱼又怕点错又懒得查字典的时候,首选sea bass。

海边人吃新鲜的海鲜,通常清蒸即可,取其原汁原味。若是冷冻的鱼虾,就得红烧、油炸之类的去掉腥味了。

一条两斤多的清蒸鲈鱼,配了一桌子菜。最后没吃完的鱼,按我们家的传统,必须得做一道酸辣鱼汤。逢年过节全家聚餐,酒足饭饱的时候再来碗热气腾腾的鱼汤,才是圆满的一顿饭。

说是酸辣鱼汤,其实并不是靠辣椒的辣,而是胡椒的辣。

全家做饭最好的是大伯母,不过大伯是最好的理论专家,总要提提意见,所以我们有请大伯来说说酸辣鱼汤的做法。

主料

清蒸海鱼,品种不限,剩余量不限。需带骨头和鱼头。

辅料

瘦猪肉,木耳,五香豆干,葱,姜,醋,糖,盐,白胡椒粉,淀粉,香菜,香油。

做法

1. 瘦猪肉切丝,泡发好的黑木耳切丝,五香豆干切丝,葱姜切丝。

2. 热锅,加入花生油,油热后爆炒瘦肉丝,变色后盛出备用。

3. 干净的锅中放入鱼,加冷水没过鱼,开大火炖直沸腾,转小火炖五分钟后,捞出鱼骨、鱼刺。

4. 鱼汤中加入木耳丝、五香豆干丝、葱丝、姜丝,放醋和糖调味,煮三分钟。

5. 放盐、白胡椒粉调味,水淀粉勾芡。

6. 出锅前点一次醋,加香菜末、点香油后装盆即可。

做好的酸辣鱼汤,色泽是褐色的,白胡椒的辛辣迅速温暖了胃,黑木耳和豆干吸收了鱼汤的酸和鲜,又有嚼劲,和汤中间或夹杂的鱼肉一柔一刚,而肉丝给汤增添了油脂的香气,又似乎在吃另一道菜了。

唏哩呼噜间,一碗汤就被大家喝光了。

年初大伯把做法传给了我,我在家做了一次。这条鲈鱼剩了一小半,我又拿来做了酸辣鱼汤。果然大家又唏哩呼噜地喝光了。

生活在海边,能吃到新鲜的海货,有时候真的很感恩这件事。

喝着熟悉的味道,就好像全家人又坐在爷爷家的客厅里,有人在忙忙碌碌地包饺子,有人在争论国家大事,有人在为考试成绩烦恼……一眨眼,都不知道几年过去了。

食物的味道啊,像代代相传的纽带,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文 / 慕何
图 / 慕何

趁筑地市场还在,去吃一碗海鲜丼吧

作为标准吃货,每位去东京的朋友,都会去筑地市场朝圣吧!

筑地市场最著名的活动,就是金枪鱼拍卖了。每天凌晨2点15分开始派发120个名额,先到先得。拍卖在5点30才开始。当然我这么懒,住得离筑地市场又远,自然没有去看这个拍卖。

去筑地市场之前一定要提前到网站查营业时间,避开市场休息的日子,还能看看每个店的位置和特色。在日本用google map查交通很方便,出了地铁跟着人流走就行。筑地市场跟京都锦市场和大阪黑门市场比,更像我想象中的市场:露天的市场熙熙攘攘,游客很多,又有很多揽客的饭店,又嘈杂又热闹。

注:本段所提网址http://www.tsukijigourmet.or.jp

除了海鲜,还有调料酱菜之类的,很有小时候逛市场的趣味。

饿着肚子出门的我,把市场转了一遍,太折磨了!最后像井之头五郎(《孤独的美食家》主人公)一样,站在路边思考了三秒,最后遵从内心,选了市场里一条安静的小巷子,找了一家只有不到10个座位,老板即是厨师的小店。

菜单贴在门外,只有几个选项,都是海鲜丼,上面的料不同。因为心心念念海胆,选了第一款。

注意:这并不是我吃的那份实物图。但是冲击力类似

进门以后只有一对外国人,对着面前空空如也的碗,他俩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以为他们还要再来一碗呢,毕竟岛国的饭量估计也就是美国的一半吧。结果他俩看着老板把我的海鲜丼做好,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嗯,很好,这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信心!

老板娘负责点餐和倒茶,惊喜地发现了这次旅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抹茶!海鲜丼上桌,老板特意给我解释,海胆上面撒的是芝麻盐。海胆鲜甜、细腻,第一口就差点让我跳起来。怪不得日剧里他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一脸陶醉地说:おいしい!四种鱼生,厚而结实,肯定没有经过冷冻(废话,筑地市场肯定是最新鲜的鱼啊!)。米饭是按寿司饭调的味道,配着海鲜或者单独吃,都很有滋味。唯一不喜欢的是甜的玉子烧。后来老板送了一个黄瓜刻成的松树,颇见刀功。上面淋的酱汁也是自制的。

我问老板,做这行多久,他说11年。没有想象的那么久,毕竟听说很多日本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看他的年纪,怎么也得40多了。但是能在竞争激烈的筑地市场生存下来,哪怕是不起眼的小巷子,我相信他是有实力的。

因为门口贴着不要拍照,我也没好意思拍。出门赶紧发了条朋友圈,附上定位,想把这无与伦比的滋味定格在二维状态。

这么好吃好逛的地方,一定要坚持到我再来一次啊!听说筑地市场11月份就要搬迁了,想去的朋友抓紧啊。

有人说,不知道好的食物是什么味道。对我而言,美食的80%都取决于食材的好坏程度。而舌头和内心,是很容易识别出美食的。另外的20%,取决于厨师的水平和心情。热闹的店游客太多,厨师疲于应付,不会静下心来、全心全意的对待食物,味道自然程式化。所以商场里的餐馆,味道最多平平。因此,我倾向于选择店小人少,老板亲自下厨的饭店。

2016年,高晓松去日本拜访料理大师,其中有被誉为日本天妇罗之神的早乙女哲哉先生。大师讲了一个故事:日本NHK电视台做了一个真人秀的综艺节目,找了一个年轻漂亮但不会做菜的女生来他的店实习两个星期,然后做一次天妇罗出来给早乙女哲哉品尝。

早乙女哲哉吃了一下,对着录像机大发雷霆。既然是大师的店,这个店里的所有食材都是顶尖的。这条鱼,只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渔民,才能完好无损的捕捉回来。批发商和物流公司要非常快的才能把这条鱼新鲜的送到店里来,而到了店里还要经过很多步骤才能把鱼处理好。一条鱼,要历经多少人的辛苦付出,才能来到桌上,而你的工作,却毁掉了这么多人的努力!

对厨师而言,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念感和自我尊重,很难做出好吃的食物。日本人这种精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也缺一点对自己工作的尊重,缺一点对自己社会责任的重视。不然,为何现在在国内都不敢吃“三文鱼”了呢?

文 / 慕何
图 / 慕何

生活再迷茫,跟家人吃一顿好饭都是确切的事

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虽说工作上有收获,但心里却充斥着迷茫,每逢家中聚会的时候,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父母至亲,他们都会对我的工作提出期盼,说我是家中的骄傲,吃皇粮。可眼下的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只有迷茫,条条框框限制了梦想,按部就班消耗了斗志,可真要离开呢?又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也缺乏离开的勇气和条件。

纠结着大半年,觉得心累得不行,索性找领导请了个假,从帝都跑回了我的小县城,休息了十天。虽说这大半年工作上获得感不多,但心却真的很疲惫,提不起干劲,找不到出路,回到家,径直来到了厨房,也是奇怪,我觉得厨房就是我疗伤的地方。

自从上大学后,我就和父母聚少离多,一般一年也就相处20多天,一般父母提出的要求我都会尽力满足,我妈说她想吃我做的酸菜鱼,哪怕做了6个小时的汽车,我也立马去菜市场买鱼。

买的是一条三斤多的大草鱼,草鱼肉嫩刺多,处理起来麻烦吃起来香。杀鱼毕竟太残忍,我让超市的阿姨帮忙处理了下,最关键的片鱼我决定还是自己处理。事实证明,片鱼确实需要一把好刀,家中的刀多少有点钝,配合着剪刀,折腾了大半天,才把鱼一点点片好。然后拿着淀粉、料酒、葱姜水、盐把鱼片腌上,我妈说我做鱼的工序太复杂了,我突然笑出声来,因为我意识到,这道酸菜鱼竟然是我半年多来做得最认真的一件事了。

鱼骨和鱼头要先用油煎一下,指着它们熬出美味的鱼汤,酸菜也要炒一下,不然一股生味影响口感,瞧,一道家常菜,我是不是有点太讲究了,但不讲究的话,怎么才能激发一锅美味呢?等到鱼汤汩汩冒泡,便把鱼片一片片放到鱼汤里,可千万别急着搅动,只要用鱼汤往上浇几遍就可以了,鱼片一烫就熟,鲜滑软嫩,简直完美。

很多烦心事都是和父母在饭桌上消化的,也就在那一刻,亲情把迷茫、困顿挤出了心里,占领心里的高地。爸妈嘴里的家长里短我听得津津有味,就连老妈的唠叨我也觉得顺耳,不再向以前那样和他们驳斥一番。

一顿酸菜鱼,足以慰风尘。我用酸菜鱼尽着我微不足道的孝顺,父母用厚重的温暖抚平我的迷茫和伤痛,有家在,失败就有了底线,无论混得怎么样,家还在,父母还在!

十天里,我也是极尽所能给父母做菜,但是还是忘不了回家第一顿做的酸菜鱼,那味道就像久旱的禾苗遇上了甘霖,濒死的蜜蜂遇到了花香,那就是亲情的味道!

文 / 徐杨
图 / 徐杨

青春的滋味,藏在快乐水的气泡里

2016年,我在超市饮料区看到那个熟悉的商标时,立刻拍下照片,发送。并写道:“哥哥,我要喝天府可乐。”

哥哥不是我亲哥哥,姓汪,大我8个月。我们两家的关系要追溯到奶奶辈儿。当年我拒不上学,在过道上哭得惊天动地时。我爷淡定的打开一个班的后门说:“你看谁在?”我立刻收了“神通”,规规矩矩的坐到我班上的位置去。

我哥有收我的“神器”。那个物资不是很充裕的年代,家里能有饮料是件很跩的事。我们两家都有。我家是喝之不尽的一种叫“乐竹”的软饮料,他家则是玻瓶的“一代名饮 天府可乐”。我不爱“乐竹”,只爱名饮。只要我乖,放学后他就在对楼喊我的名字。我就不顾一切的冲下楼:天府可乐我来了!

我们爱到江边玩。他会在浅滩上挖一个小坑,把两瓶天府可乐埋进去。玩累了,就把玻璃瓶拔出来,用胸前挂着的钥匙把瓶盖撬开。每次“嘭”的一声后,一堆密集的气泡争先恐后的从红棕色的液体上涌出来。他把瓶口在衣服上蹭蹭,递给我。我毫不客气把这清凉微甜又略带中药味的液体大口喝进嘴里……爽!有次高年级的来抢我们的饮料。我哥毫不犹豫的敲碎了玻璃瓶捍卫我们的一代名饮。结果被他爸吊打,禁喝一个月。那一个月,“乐竹”消耗得很快:我们用尽各种办法,想把它变成天府可乐。

小升初,我被投进一所寄宿学校。没自由、没小伙伴,更没有我每日必喝的“一代名饮”!一群学霸天天除了念书就是念书。我的极度不适应造成成绩迅速下滑。一个下午,听说有转校新生和体尖在单挑篮球。同宿舍女生拽着我,说快走,去看流川枫。

我钟情三井多年,他一门心思喜欢流川枫。剪同样的发型,穿同样的球衣号,不喜欢传球给别人,快攻、带球过人三步上篮得分。在女生们的尖叫声中面无表情的绕着球场边线小跑到我面前,扬扬头——数十年一个德行!

人潮散去,这个转校新生顶着他满头汗水,从背包里掏出两个玻璃瓶。他已经会很熟练的用一个瓶盖去磕另一个瓶口打开瓶盖了。我接过来猛灌一口,享受着小气泡在口腔里炸裂……不愧是一代名饮,天府可乐啊!

后来上市了很多气体碳酸饮料,天府可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他球打得好,总得奖励。得了奖励,就买一罐天府可乐跟我讨价还价:“你喝一瓶牛奶,我让你喝半罐可乐。快!”同时安慰我:“我妈说可乐喝多了不好。长不高。喝牛奶漂亮!”漂亮管屁用!我生咽掉半瓶牛奶,抢过他手里的可乐当解药。直到大学毕业他皮肤都很白,我觉得我功不可没。

我被迫选文,从高二开始提前进入高考状态。他则在理科教室呼呼大睡。没了天府可乐,他就买百事。倒进水壶,再加点藿香,摇匀,递给我。这是世界上最难喝的饮料,却是最提神解暑的药。在我背得快抽死过去前,他问我想考去帝都还是魔都。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帝都。于是,三个月后,他收到录取通知书:北京林业大学。他说,我打前站,你随后。次年,我高考失败,在省内大学混吃。

大学四年,他没回来我也没去,更没联系——电话费死贵,并且我俩都开始谈恋爱。他只在我才开始谈时,打电话问我有没有人买水给我喝。我心领神会的说:“当然有啦!老爷爷家的大杯可乐哦嘿嘿。你呢?”他不说话,在电话那头害羞的笑。仿佛可乐打开时那些不安分的小气泡,甜到炸。

大三实习的一个下午,突如其来的雷雨,空气中混杂着泥土和炎热的气息。忽然很想他。发短信给他:

“哥哥,你在干嘛?”
几乎是秒回:“躲雨。你呢?”
“楼下。哪儿躲呢?”
“麦叔叔门口。”
“进去啊!点杯可乐喝等雨停呗。”
“不了……”
“哥哥我想吃香草奶昔。”
“还是喝可乐吧。”

他真的进去,买了个小杯,给我打电话。说这时的店里只有他一个人,冷气足得浑身发抖,门外的积水跟长江一样。说帝都的沙尘暴很猛,顺带分析了一下原因。说成绩平平篮球照打足球也踢。说……要在帝都立足,女朋友只给他三年时间。我安静的听着大人们都不知道的秘密,听他喝着可乐不断打嗝的声音。

喝可乐唯一的弊端就是打嗝。气体顶着脑门儿,刺激着肠胃,非要发出难听的“嗝……”才罢休。可不可以没有打嗝这一环?哥哥说,不打嗝,就不是喝可乐了。反正任何气体饮料都没有天府可乐自带清凉的中药味,那种腻人的甜味剂和气泡混合的液体真是伤身体,不喝也罢。

三年的时间已足以让我们褪去青涩。他不回来。不回来,负气去了魔都,非要出人投地。我在他离开两年后踩上了帝都的土地。他像老母亲一样叮嘱我:气候干燥,多喝水,不要流鼻血。起风时别在户外呆着,被吹得灰头土脸的洗头费劲。回去时要买国航的机票,其它航班容易延误……我把自己关在酒店,喝着北方特有的带着咸味的白开水。想起少年时跟他在那个小小的机场,因为第一次坐飞机害怕的样子。他牵着我:“不怕噻。‘咻’就到了。”

嗯,咻’就到了。现在只要我想,三个小时就能见到你。还能见到你太太和我一岁半的侄子。

“你不要让我家宝贝喝那些气体碳酸饮料哦!会长不高的!”在他喜当爹那天,我说。
“看情况嘛。”他抱着宝宝,敷衍我。

“哥哥,我要喝天府可乐……”
“好。”晚上十点,收到他的回复。随即又一条:“要不要视频看看我们?”
“好啊!我要喝给你们看。”
“幼教迈?”

有何不可?那一瓶,是幸福。

文 / 夏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