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不仅有牛肉火锅,还有勾人的“火足”猪肉汤

在汕头,大街小巷走走,容易发现很多卖粿条面的小店。还有一类店,挂着红底白字或者黄底红字的大招牌,里面打着白色灯光,写着“火足”猪肉三个大字。火跟足两个字,潮汕话读“CU”,第四声,是在潮汕话中衍生出来的,写不出这个字。在烹饪上,做法有点像“焯”,就是食材在汤水里快速过一下,但是不捞出。广东珠三角一带有煲汤习惯,为了跟潮汕这类汤水区分,他们把潮汕的这种做法叫“滚汤”。顾名思义,汤沸腾了就出锅。

传统的“火足”猪肉汤,一定要猪大骨熬汤。凌晨三四点,猪屠刚宰杀完大猪,拦住猪贩子,要了腿骨和猪粉。回到店里,猪骨大砍刀敲碎,猪粉两头打结,丢进架好的大锅里,煤炭火生上。即便是煤气十分普及的日子,用煤炉熬出来的猪骨汤,仍是世间美味。煤炭不温不燥,汤色很快奶白,浮着丁点猪油,十分惹人。猪天梯、猪粉、猪心、猪肺,还有猪腿肉、里脊肉、猪颈肉和骨边肉,这些是最朴素传统的食材。最不能少的是猪血,这是汤的灵魂。

猪肉的切法,每家都有自己的讲究。整大块猪肉,往案板上一摊,店家抄起磨刀棒,右手一把菜刀,左右挥几下。放下磨刀棒后,点着嘴里叼着的香烟,斜着头就切起来。两三刀切至将断,最后一刀才把肉分开。这样的肉,刚下沸腾的汤水里,如蝴蝶破茧瞬间,翅膀展开,很是诱人。猪肥肉,则多用碎刀,五六刀才一断,滚熟了,肥肉甜而不腻,老饕最喜欢。叮铃铃,送菜的骑车丢下几袋青菜,店家抬头丢了一根烟给他,抽了两口,就去送下一家了。送的是汤的配菜,常见的是真珠花菜、益母草和西洋菜。真珠花菜,菊科,有着特殊的香味,长在湿润地区,人工栽培难度也极低。要的时候,一手抓住,刀子沿着土壤表面一割,整茬收下。只需扔几粒肥料,不出半个月,又可以收割。一般只取真珠花菜心及周边四五片叶子,香味最浓。

澄海地区的“火足”肉汤,最爱真珠花菜。潮阳潮南地区,似乎更偏爱益母草。《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用的是益母草前半段脆嫩的部分。到了汕头市区,则多有用西洋菜的。在以前,西洋菜是不菲的蔬菜,加之季节性很强,或者也是市区吃的较多一个原因。现在三者的地域区别不算明显。

日子好了,大家寻思着吃点更好的。猪肉跟猪血,这个肯定不换,但是可以加青口、虾、鱿鱼、花甲、车白等,加这个无非就是取代汤里面的“味之素”—味精,用更好的方式让这碗汤甜起来。配的青菜也有变化。绿豆芽、苦瓜、小白菜、金针菇、丝瓜等,甚至橄榄,用石锤锤扁,也是“火足”汤一个新的经典。毕竟橄榄在潮汕人的饮食习惯里,有很重要的地位。

天泛亮,煤炉火关小,就可以开始一早上的营业。老饕为了高汤中的第一勺,猪肉中切下的最好的一块猪肉,得赶着早来。二十公分左右的小锅架在猛火炉上,大勺一舀,高汤入小锅,火焰蹭过锅边,发出吱吱声响。猪肉挑肥加瘦,几片猪血,刚下锅,就可以扔下真珠花菜,勺子一按,撇清汤末,就出锅了。广州人称之为滚汤,很贴切。有时候一个哈欠还没打完,就煮好了。西洋菜也是如此。益母草汤,则些许区别。益母草需要多煮几秒,先下锅,随后才是猪肉等食材。在这十来秒功夫里,每一个都要刚刚好。上桌前,点上几滴蒜头油。

蘸的酱料,不用很讲究,以简单为好,但要求一个,可以把鲜味更好引出来。鱼露,广东福建一带常用,很呛的鱼腥味,却是首选。芥蓝如果用猪油炒,加鱼露,人间美味。普宁豆酱,瘦肉和鱼鲜类最搭。年轻一点的,喜欢沙茶酱和辣椒酱。每一碟,都要点上蒜头油。我喜欢混着,鱼露加豆酱,点上蒜头油。


不少店家,都会在门口路边大树下摆上一两张桌子,运气好的话可以有位置坐上,选可以照到太阳的。店家很快把汤端来,撒上几粒胡椒粉,从喝上一口汤开始。清晨的几缕阳光,徐徐吹来的风,无论是谁,我想都是不会拒绝的。

文/ 姚鹏
图/ 百度图片、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家人、饺子和猫都在,就是最好的冬至

夜里一阵北风紧,人睡的很混沌,半梦半醒间似乎都听得见风刮过耳畔,凌晨醒来觉得饿,本欲起身去弄点什么吃,侧身看到胖猫卧在腿边的床沿上睡的沉,不忍心闹醒它,又重躺下。摸出手机翻看日历,好快,又快是一年冬至了。南方历来就有“冬大于年”的说法,冬至的家庭聚会隆重程度远胜过春节。而对北方人来说,冬至同样是很重要的日子,春生冬至时,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下一个四季循环开始,又是一年春要来了。

每年冬至时,姥姥都要张罗着给全家人包饺子,她常念叨,冬至一定要吃饺子,而且一定要吃双数,因为冬至这天开始天要变冷,只要吃了双数的饺子,整个冬天耳朵就不会被冻掉。

小时候我总捂着耳朵大声问她,真的吗?什么是双数?她大笑,脸上的褶子抖啊抖,你的画书里那只老鼠不爱吃饺子,因为只吃了一个饺子才掉了一只耳朵的,等下你碗里的饺子你要都吃完不剩下,就不会掉耳朵呢。

后来,我长大了,看得懂画书上的字,才知道那不爱吃饺子的老鼠是黑猫警长故事里的一只耳。

姥姥包饺子一定要手工和面手擀皮,一盆石磨小麦面粉,撒进去一点盐,甩进去两个鸡蛋,边揉面边加温水。喜欢吃五彩饺子的就用胡萝卜汁、菠菜汁、紫甘蓝汁、南瓜汁之类的代替温水。

面和好之后醒20分钟再揉一道再醒20分钟,揉面方向一定要不变,面揉好后要达到“面光滑、手光滑、盆光滑”,这样和出来的面更筋道爽口,擀出来的饺子皮均匀光滑易收口。

擀皮的时候最考验功夫,一手推擀面杖,一手转面皮,基本上推十下就能出一个皮,快得你眼花缭乱,高手擀皮几下翻飞,包饺子的人就要吆喝赶不上了。

饺子的馅料有很多种,北方人在饺子馅儿的花样创新上放的心思下的功夫着实不少。

春天伊始时姥姥会带我们去麦田里挖荠菜,春雨过后麦田垄上的荠菜最美味,水焯后沥干切碎配肉馅,就是荠菜饺子。再暖和一点的时候去捋槐花,用绑着铁钩的长竹竿伸到高高的洋槐树上把开满槐花苞的枝条扭下来,拎着槐花梗一捋,装满一口袋,槐花一定要还没开的花苞,最清香最甜,洗净切碎拌肉馅,就是槐花饺子,吃不完的荠菜槐花水焯后沥干冰箱冷冻可以保存很久而且香味不变。

夏天的时候能做饺子馅儿的东西就更多了,姥爷的小菜地里一片盎然,脆南瓜,小黄瓜,长豇豆,小香菜,西红柿,小青菜,萝卜秧,市场上买到的荸荠,玉米,芹菜,大葱,花样多的数不清。

单独说说西红柿这东西,它简直是万能的,可荤可素,炒菜凉拌炖汤怎么都好吃,配面条米饭都是王牌,拽的是配上牛肉沫包饺子吃起来肉香配微微果香,那感觉真描述不了,搭上鸡蛋一起炒熟做馅儿又能把鸡蛋衬托的鲜美赛螃蟹。

大概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红柿恋人吧,她能风情万种的懂你所有,你刚她柔,你弱她补,她让你的真我变得更美好,让你的苦涩中都带甜,泪目中都闪光。但这恋人也让你暗暗酸楚,她这么优秀,和谁都如此般配,万千搭档中你低头看看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又怂又矬,如何得的到她芳心,如何护的她一世美好周全,你头都想大了,也不忍放手。

扯远了,继续回来说。

秋冬季节虽然万物萧瑟,但能用来做饺子馅儿的食材也很多,刚出垄的鲜韭菜割下来,配上油炒鸡蛋碎、虾皮、木耳碎、泡发的黄花菜碎,无敌的素馅儿搭配,物质条件跟不上的时候,姥姥把鸡蛋碎用剁碎的油条来替代,一样美味无比。

夏天时晒干的雪里蕻或者上海青,泡发回软后剁碎配肉,再抓大一把剁碎的大葱白进去拌匀,炒熟,没等包饺子的时候都恨不得先偷两勺喂馋虫。还有北方冬天最常见的大白菜和白萝卜,焯水后沥干剁碎,各自配上猪肉馅儿,撒点儿五香粉,最后淋上点石磨芝麻油,各有一番风味。姥姥还会把大白菜腌渍成北方版的酸菜,一样洗净切碎拌肉馅儿,就是酸菜饺子了。

数下来饺子馅儿有几十种都不止,但凡能吃的东西北方人都要变着法的拌成饺子馅儿,没有吃饺子的机会都得硬凑一个理由,因为吃饺子历来是一项家庭活动,所有成员都要参加。

姥姥早起去市场买新鲜的肉,姥爷去小菜地里挖菜,爸爸剁馅儿,妈妈和面,姥姥盘馅儿,小屁孩儿们坐在客厅饭桌上巨大的案板旁边等着包饺子的时候把面团当橡皮泥好生蹂躏,然后满脸都是面粉的你打我闹。

包饺子也是技术活,馅儿少了煮出来是一碗面皮,馅儿多了捏皮捏不上要露汤进去,煮出来就是一碗丸子配面皮,捏的形状歪歪扭扭的饺子站不起来,四仰八叉的躺在蓖帘上,漂亮的饺子都是弯月模样,白胖白胖,站成一排,强迫症看了都点头称赞。

自从来了南方生活,看到南方人一锅饺子煮成内生外熟的稀巴烂我就格外心疼。姥姥煮饺子也是有道法的,水开后放少许盐才下饺子,用漏勺背面进锅探底反推,盖上锅盖等水沸腾,是为一滚,锅开后掀盖添一大汤勺冷水入锅,盖上锅盖等水再次沸腾,是为二滚,通常来说素饺子三滚熟,荤饺子五滚熟。这样煮出来的饺子不破皮不粘锅,生熟均匀,汤色清亮。

平时吃饺子,直接捞出来入盘,用米醋、生抽、油泼辣子调一碗蘸水,一口一个甚是过瘾。冬至这天的饺子则不同,冬至代表寒冷的开始,饺子要配酸汤,酸汤是用盐腌渍入味的葱花、香菜、虾皮、紫菜、醋、煮饺子的汤水沏出来的,意味原汤化原食,把煮好的饺子放进去,滴点芝麻油,一人面前一碗,配上小菜,一家人团坐,热乎乎吃下肚,额头鼻尖都冒出汗珠来,这一年,自此敞亮了。

童年记忆里,放学后跟着姥姥在锅台前打转是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她切菜我给她递盘子,她炒菜我帮她拿油盐酱醋瓶,她教会我各种食材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教会我各种家乡菜的做法,教会我怎样把艰苦的日子过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教会我享受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

饺子是她最爱做的吃食之一,苦辣酸甜都拌在馅儿里,包在皮里,在升腾的蒸汽里和家人的说笑里吃下肚去,温暖身体,温暖整颗心。她的一碗家常手工酸汤饺子,在这个冬夜里占据了我所有的回忆。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推着我们好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的迁徙,常常在暮然回首的时候发现走过的路都没法再回航,追逐一场风景和历程的时候,注定会失去另外一场烟火。

离家已十年,随着城市的变迁和生活的远离,已再难常在家人左右共吃一餐饭。每当秋风骤起冬雨绵绵的时候,独自走在夜晚城市的路灯下,总觉得还有那么一盏灯远在千里之外为我点亮着。每次打电话,姥姥都说,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冰箱里我给你冻着今年春天的槐花和荠菜,你回来了我给你包饺子吃。

妈妈告诉我,我回家的时间太短,在家吃的饭也是寥寥,姥姥冰箱里冻的不止今年的槐花荠菜,还有去年的前年的,喊她丢了她不肯,她说我回来了要包饺子给我吃的。吃了双数的饺子,丫头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

雅雅的猫,叫墨宁

从前觉得出发是为了能更好的回来,随着时间的沉浮,会越来越发现很多错过的风景或许有生之年都没法再看到,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那些美好,微笑的迎接它到来,珍惜它的所有瞬间,目送它缓缓地走,循环往复。我们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能更好的记住自己的来处,就算此生飘泊,也终牢记魂归何方。

用一碗姥姥的酸汤水饺,致每个风雨夜归人。

身来处,即为根。冬已至,家未远。

文/ 雅雅
图/ 雅雅

与你真切的吃过饭,从此就不怕别离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友谊常在你我心里……”这几日阳光不错,趁着周末,来到近郊的公园走走。坐在车上,在轻摇慢晃的节奏里,本已渐渐沉重的双眼皮……忽然被一阵手机铃声吸引,些许睡意顿时烟消云散,想起那些年,没说过再见的朋友。多年前,身处异地工作,地理上和家乡的疏离,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孤独感,会不时涌上心头。办公室有一位老大哥,似乎看出了这种不安,一天下班后,搭着我的肩膀,说是要带我去吃手抓羊肉。

生长在南方的我少有吃羊肉的机会,内心还是很期待的。从办公室出来,大约走了10分钟,来到一家店里,老板热情的招呼,看来大哥的确是相熟的老客。不看菜单,熟捻的点了一份手抓肉,特意嘱咐老板留两根大排不剔。另配了一份萝卜羊汤。

在等上菜的时间里,俩人寒暄起来,他是西北人,斯斯文文,只是从古铜的肤色上看得出些许风沙的味道。说起羊肉来滔滔不绝,似乎不吃羊肉,生命必留遗憾……

菜上的很快,片刻,羊肉上桌。一大盘,约莫有一斤,盘子边上还有两根大排,另一个小碟里装着一些粗盐。吃法很简单,将片下的肉在盐碟中蘸一下,就放入口中咀嚼,肉香四溢。

盘里的肉以可见的速度少了下去,很快就只剩肥美大排了,大哥和我人手一根,啃的满嘴流油,也顾不上擦拭。吃完肉,再喝上一碗羊汤,假如少许醋,一口下去,浑身舒坦,夹起一块萝卜,让人难忘的甜滋味。

冬日的寒冷在这里被一份羊肉,一碗肉汤击退,留下的是身上,心里的暖意。后来回到家乡,和大哥的联系也日渐减少,那份羊肉却一直萦绕心头。

偶尔在电脑前和大哥感慨:还未说再见,就已天各一方……大哥很洒脱:没说再见,就不算离别。

现时的琐碎,常让我焦头烂额,不经意间忽略了美好的瞬间。分分合合,兜兜转转,人们总是分别又再见,各种各样的情绪五味杂陈。时间一长,心里便会荒芜起来。

作为介质的美食和问候,在某时某刻会拭去那记忆里表层的尘土,露出内里的真实。此时,身体比思维更能记住那些曾存在过的感觉。

又是一季冬日,又是寒冷萧瑟,在夜风中走在回家路的自己不禁想起那些歌词:说有万里山,隔阻两地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多年前的羊肉在此刻又涌上心头,虽是物是人非,却不能抹去心中那一份久远而历久弥新的脉脉温情。

此刻,大哥的话再次回想在耳边:没说再见,就不算离别。

原来,不说再见,只为转身再见……

文/ 夜枭
图/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泉州灯火阑珊,古早味不散

东南沿海,泉州的黎明时分。

大榕树下的红砖古厝与朝阳辉映,燕尾脊参差不齐,勾勒着最古老而又最多姿的西街。

雅莉乘着27路第一班公交车,靠在冬日的车窗边。车窗外的城市,似乎还在睡梦之中,街上空空荡荡,渐渐的,雅莉望着空空荡荡的城市道路,出神了。

这是她自高二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求学后,十年以来,第一次回到泉州。

红砖古厝依旧,森森榕树依旧,似乎这个城市很多都没有改变。但事实上,十年时光,古城除了外围的房子一层层垒高,也确实没有多大变化。

那些老街小巷虽然都被包围了起来,但是又隐约能够感受到那同幼时一样的,泉州最市井的人间烟火的气息。

看见了熟悉的街道和店铺,雅莉连忙拖着行李按铃下车。早饭,果然还是得吃那隐匿在街角青石板尽头的古早摊子呀!

虽然天还早,但是那摊子已经坐满了早起的阿公阿嬷。摊主还是柯阿公,和刘阿嬷一同忙碌,阿公在煤炉上煮着一大锅面线糊,极细的面丝加到鲜美的大骨汤里煮,然后勾芡增稠,再搅动熬煮,加入适量盐、白酒、味精,便可以出锅了。

煮好后的面线糊,粘稠鲜香,轻轻的勺起一碗,根据客人爱好,加入醋肉、大肠、卤蛋、火腿、油条、牡蛎、沙丁鱼干……

当那碗面线糊端上简陋的桌子,阿嬷亲切的欢喜问候与隐隐约约的热气腾腾之间地道古早味道,一齐构成那独特的闽南风味,也确实不枉她一颗身在美国,心念故国故土的心呀!

2

当太阳渐渐升上中天,归乡的雅莉,回了祖庙进行了一番浓重的祭拜先祖,然后,便是开始和父母亲戚同制作归乡宴,一来庆祝她回归故土,一来庆祝她学业有成。

再次回到老街菜市场,耳边充斥的是浓浓闽南乡音,眼前皆是熟悉的海产品,她自由自在的畅游着,似离开鱼缸回归大海的鱼一般。

突然鼻尖灵敏地嗅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醋香味,她心中充满期待,向着香味的源头走去。然后,果真发现了一个阿嬷在炸醋肉。只见那裹着地瓜粉的白嫩小肉被送入热油锅中,嗞啦声响中,就成了一个有金黄外表的帅气醋肉了。

迫不及待点了一份,不加任何其他配料,拿起还带点热意的外表金黄的醋肉,送入口中。外酥里嫩,淡淡醋香袭上舌尖,细细咀嚼品味,还是熟悉的味道,略带肉香、略带醋香、略带一点古早味……

3

当满载而归的雅莉一回到家,就发现,外面晚饭摆宴的桌椅已经摆放整齐了。而下厨的大厨已然热火朝天的下厨了。

蒸蛋、鳗鱼炖排骨、清蒸大龙虾、达仔鱼、清煮鲍鱼、牡蛎煎、姜丝黑山羊肉、地瓜粉丝汤、炖石斑鱼、膏蟹、爆炒海蛏、封肉、姜母鸭、清蒸鱼、青椒鱿鱼、四果汤、萝卜咸饭……

十六道菜以及饭后甜品水果,样样准备俱全之后,就是等待着薄暮时分,归乡宴的开席和菜品出锅的瞬间了。

宾客陆续地到来,菜也渐渐摆上了桌,雅莉作为主人,在宴席之间站立着,操着闽南话说“我,唐雅莉,离开十年,带着心念故土的心,回到唐厝回到阿公阿嬷身边了,此后,山长水远,不愿别离……”

乡邻亲戚们一同呼喝,恭喜着,高兴着,吃着宴菜,喝着小酒,中途,时不时去敬酒,也都是无限的幼年和少年回忆,一人一句话,一人一个回忆,一人一个故事,深深浅浅勾勒着她无尽的乡念。

幸好,她回来了。

尾声

品着古早味花生仁汤,望着灯火阑珊,奔波一天的雅莉,心下却无比舒适。

深舒一口气,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古早味古城。

文/ 桐庐暮雪
图/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非洲的野味,异域的中餐厅……最好的旅行在下一程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前两年忽然间火了起来。而后一夜之间大家都在歌颂诗和远方,再一眨眼芸芸众生都遁入佛系,当下的生活,仿佛总有千种不满万种无奈,隔一段时间就要被如此含蓄地拉出来抽打。而米兰在《生活在别处》中有这么一句话: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于是我想,旅行的意义,不应该是逃离当下。

这两天,深夜君跟粉丝们聊了关于这一年最难忘的旅行,从中选了几个故事,我想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不婚主义者的斐济蜜月

from 朗朗

“我要结婚了”,当我在群上看到朗朗发这句话的时候,惊得哑口无言。

我认识的她,是一个在美食间挥斥方遒,食量让男人都为之汗颜,却从来都吃不胖的精致女孩,她上天入地活得无比自由,个性发于骨髓融于发肤,重点是,她当时是个不婚主义者!

而这样的她,结婚了,蜜月旅行选在斐济。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比基尼、冰淇淋还有鸡尾酒,这趟旅程是用来为爱情发酵的。

他们在小岛跳伞,一万米的高空坠落。朗朗跟我说,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刻,就是活着的意义;

他们在海里浮潜,五彩斑斓的世界如画。她鼓励热爱大海的我也去,因为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宝藏;

在小岛上偶遇一家老板移民了十年的广东酒家。她笑着评价,至少比上海的粤菜做得好。

听她描述这段旅程,我想起当初听到她结婚的消息时,她跟我说的话:

你要始终想着去爱,却不要想着结婚,直到有一天你因为某个人,决定给予爱情一个家的名份,那这就是对的人。

这是她教会我的,最朴素却坚实的道理。走过万水千山,生活与爱情从不在别处,在心里。

我在一片莽原看到了友爱

from ili

少年时读过柏瑞尔的《夜航西飞》,从那以后非洲这个地方在我心里成了矛盾体。热爱它的质朴却恐惧贫穷,我向往原始却惧怕危险。

这些犹豫,让我在几年前错过了一次肯尼亚的旅行,直到几个月前,ili从肯尼亚归来,对于非洲大陆的原始冲动,再次被唤醒。

“我想看动物大迁徙,而好友的社团资助了一个肯尼亚的孩子,今年他上大学了,所以我们组团去看他”,聊起去肯尼亚的初衷,ili如是说。

于是一行人,出发了,开始了一场莽原上的远征。

她讲到在斑马、羚羊、长颈鹿、鳄鱼环绕的世界,他们开着越野车奔袭。而我迫不及待地追问,这野味有人吃么?ili对我这个标准的天朝人不置可否,但以鼓舞的口气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复。在合法的狩猎范围内,当地是有野味的餐馆的。

而她说,在这原始的时空里,却不只有原始的口腹之欲和弱肉强食。他们的城市,总是五颜六色的,装点得热烈鲜艳。他们活得很慢,乐意帮助身边的人,富有与平和,从来都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们走出去,才终于有机会,用旁观者的冷静来看生活。我们看见生死不过一瞬间,看见厮杀永存,但却无碍于我们热爱这个世界,爱当下的人与事。生活与友爱从不在别处,在身旁。

过千山万水愿家人同在

from 鱼仔

“青岛,上海……对了我们还去过天路”,鱼仔给我数他们一家自驾去过的地方,“因为姥姥岁数大了,她一直想去海边,所以今年最难忘的旅程,就是实现了她愿望的青岛之行”。

三代同堂,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旅行,放在当下是让人羡慕的事。

鱼仔说着这段旅途,她说最兴奋的自然是食物。长于河北的家庭,离海太远,于是到了青岛,汹涌的波涛与海鲜的滋味,弥漫全程。

你知道么,鲅鱼水饺太好吃了。我在家吃的饺子都是肉的素的,真没吃过海鲜馅的;

我们还在旅馆打火锅,这里的海鲜买来清蒸一下很好吃,还是第一次吃海胆;

我在青岛第一次喝酒,酒是苦的,但海风跟这座城市都很温柔。

鱼仔跟我讲述着旅途,年少的她是温柔的,而她与生活,也彼此温柔相待。成长是一场出走,却更是一种回归,回到血脉最初生发的地方,带着牵绊一起出发,一起去远方。生活与亲情从不在别处,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