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你的八卦,且听瓜子声落

前几天,小朋友上寒假班,说课间小M老师与其他老师打赌比嗑瓜子,看谁磕的多,输了的要表演节目。遗憾的是,最终以小M老师的惨败告终。看来呀,嗑瓜子看来也要多加练习。
说起瓜子,最集聚的记忆就是过年时,那一盒时刻备在茶桌招待客人的干果盘。干果盘里怎么也少不了瓜子的身影。话梅、椒盐、原味、橘味……味道一箩筐。

唠唠嗑,谈天说地,一年的辛苦恬淡,仿佛就都在这一嗑一吸中做了一个总结。一场话聊到结束时,一盘瓜子也就只剩下了一桌瓜子皮和满耳朵的八卦。这时,妈妈总会说:“少吃点,吃多了上火。”这样的场景,思来熟悉极了,却日渐在记忆里模糊开去。

想起来,也已经有很久不嗑瓜子了吧。我总觉得嗑瓜子,总要有点闲情逸致,额外的心绪和满腹的八卦小道消息相互配衬,这样嗑起来才有滋味一些。你想嘛,在你疲惫得不想说话,或者赶上个诡异的压力磁场的时候,就算你面前堆一座瓜子山,我想你都没有动力去嗑瓜子吧。

而我妈做的水煮瓜子,吃了还真叫你念念不忘。除了“妈妈牌瓜子”,你眼里就真再容不下其它的瓜子。吃了那么多妈妈的瓜子,多少也摸索出一些炒瓜子的门路。瓜子要炒的好,首先你要会选瓜子,要选颗粒饱满的生瓜子,要是瓜子太嫩、太软,即便你火候掌握得再如何恰到好处,放再多的香料,也是炒不出瓜子的香味。

瓜子,就洗净控水,入锅。加入花椒大料,晒干的橘皮。多水,开锅,放盐,少糖。小火焖煮,10多分钟,关火,浸上一晚,控水。第二天,放到干净的纱布袋,摊在暖气片上,直到干透。嗑一颗,脆脆的,飘着橘香的瓜子,想起来这可是我小时候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

但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现在妈妈已经有很多年,不再做瓜子了。毕竟想吃的瓜子的时候,超市里有n多种类可供选择,实在是懒得劳心费力去折腾做瓜子。但是,瓜子的相关记忆并没有相对削减,反倒是在尔后的时光里常常不经意浮起。

小时候,父亲常常会用有大梁的自行车带我跟姐姐去看露天电影。我坐在大梁上,姐姐坐在后座上。冬天的夜晚,冷冷的,穿着很厚的棉猴,棉手套,哈着气,缩在爸爸的怀抱里,整个人都蜷缩进温暖里,只剩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张望着那街上的风景。

而最具标识性的,就是那露天电影大院门口亮着的火苗,循着那小火苗,就看得见卖零食的小车。三角纸包的瓜子、大米花团、玉米杆、砍成一节节的甘蔗都齐齐整整地码在了小车上,看起来诱惑至极。这时,爸爸总会给我和姐姐一人买一小包瓜子,伴随着电影的枪炮声,瓜子见底,电影也就差不多该演完了。

有时候,远远望过去,小车的燃灯突然灭了,我和姐姐就会坐在爸爸的车子上,叫嚷着担心着买不到瓜子,并催促着爸爸要加快踩车的步伐,赶过去买一包瓜子。没一会儿,就看见卖零食的阿姨,打开手电,往燃灯的罐子里放石头和水,重新将小车点亮起来。

多年以后,我才懂得这种神奇的灯叫电石灯。虽然它燃起的火苗是那么微弱,甚至只能看清楚小车中心的瓜子,但在我年幼的记忆里,那微弱的光影里,似乎有父亲哈着气的笑容和如怀抱一般的温暖。

慢慢地,走过的路多了,认识的人杂了,看到的风景丰富了,曾经拼了命渴望远方和游际未知,如今却时时想念安静沉淀下来的时机。于你,于我,带上话唠和八卦,悠闲地听瓜子嗑吱破开的声音。世界这么嘈杂,我们总需要一部分留白,来装生活的八卦。

今年的春节,年货清单里依旧是少不了瓜子这一项。年岁渐高的父母虽然身体硬朗,但也挨不住做瓜子的折腾了。有时候,即便折腾做了一大锅的瓜子,嗑瓜子的时候,少了我们姐妹几个人围坐一团的八卦和唠叨,嗑起来也觉得格外机械。

那眉飞色舞的谈笑,一嗑一合之间,也就把世间的欢乐最朴实地给嗑进肚子了。

文/小义

温情在“烤”,冷面才好

我的家乡哈尔滨的美食有很多,可最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小碗路边的烤冷面。

据考证,烤冷面在上世纪起源于黑龙江密山,于近七八年名扬哈尔滨,走向全中国。这些年我走遍了不少地方,吃过大江南北的“哈尔滨烤冷面”。可这些号称“正宗的哈尔滨烤冷面”,吃起来却总感觉不是那个味儿,可真要寻思深究起来,它的配方搭配,各个方面倒也是遵循着烤冷面的做法来的,还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呀。

说起哈尔滨,第一印象都是那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可即便是零下三十度的低温天气,也丝毫不会减退人们对美食的热情。即便是在冬季,大街小巷的流动小吃摊位也是有增无减。下午三点半左右,天就要黑了。而等到四点多放学出校门,外面也已是华灯初上。

这时候中午吃进去的东西早就在寒冷之中消化干净,肚子一饿,走在街头,迎着寒风,忍不住直打哆嗦。此时,缩在脖子,张眼望去,隐约看见远处亮着橘黄色的小灯。不用思量,那就一定是烤冷面的摊位了。看着那橘黄色的小灯,仿佛温暖在召唤着我,忍不住捱住饥饿,快步往前奔去。

“整个烤冷面,双蛋不加肠!”
“还是多放辣椒不要醋?”
“对!”
话音刚落, 师傅用手中的两个小铲刮刮那一大块铁板,轻轻将鸡蛋一嗑,白黄相间的蛋液便在乌黑的铁板上自由地滚动着。一张黄色的冷面迅速盖住了调皮的鸡蛋,没一会儿,用两个小铲插进冷面里,手腕轻轻一转,冷面就烤好了。

然后就凭你喜好加调料了,浓稀均匀的酱料涂抹在荷包蛋之上,使原本就美丽的颜色又加了一点红。撒黑胡椒,再放糖,之后放点白芝麻,白色的点点镶嵌在红色的辣酱之上,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然后再从上往下放一层香菜和洋葱。东北人多重口味,大多和我一样爱吃辣,师傅也往往不会吝啬那点辣酱。如果是常客的话,去个两三次师傅也就会记住你所要的口味了。

一口冷面入口之后,你就回觉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冷面在嘴中略有弹性,让人回味无穷,各种调料把美味演绎得恰到好处,配合着蔬菜的清爽,早已让人迷醉。所以纵使在寒冷的冬天,一份烤冷面就足以带给人无穷的温暖。

4年前,我离开了哈尔滨,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在这里,最令我不习惯的,还是大街小巷上总也找不到推着三轮车做烤冷面的。煎饼果子反而随处可见,但怎么也代替不了烤冷面在我心中的地位。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听到路边传来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正宗哈尔滨烤冷面!绝对正宗!”我不禁加快脚步,用同样的口音回应他,要了一份烤冷面。后来,老板告诉我,他也是哈尔滨人,十几年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卖了5年烤冷面了,还收了几个徒弟,算是最早把烤冷面带到北京天津的人了。得知我们同为哈尔滨老乡,还给我的冷面里加了一根鸡肉烤肠。

虽说它用的是纸碗而非塑料碗,放的是紫洋葱而非白洋葱,而烤肠也不是我从前吃惯的猪肉肠。但是我却吃出了家的味道,这才是“正宗东北哈尔滨烤冷面”的味道。
那一天,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我在落破的街头上,吃着不算最正宗的烤冷面,却第一次着实地感受到了由心达胃的满足。

许多时候,我们心中总有一个no.1,这个no.1里包着所有坚硬的倔强和不为人知的抱负。但是,我们也挣脱不了远行。我想,只有妥协,才治得了味蕾之上的躁动和思念吧。

文/李小刚

吃学英文 | 原来春卷还可以这样吃!

As far as party appetizers are concerned, there isn't much that's more fun than aspring roll.

(作为派对开胃菜,没有什么比春卷更棒的了……)

除非,混进了意想不到的美食。那么,给你的春卷来点新花样吧,你的客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Baked Mexican Spring Rolls(Egg Rolls)

墨西哥烤卷(鸡蛋卷)

-馅料-

一满杯手撕猪肉;

3/4杯乳酪粉(切达干酪或其他易融的乳酪);

1/2杯玉米粒;

3/4杯黑豆;

1/2杯红灯笼椒,切粒;

1/4杯香菜叶;1/4茶勺辣椒粉;

1/4茶勺孜然;

1/2茶勺洋葱粉;

1/2茶勺盐。

These Mexican baked spring rolls are something like two-bite burritos packed in a delicious, crispy shell.

(这个墨西哥口味的春卷更像是一种被称作两口吃完的墨西哥卷,只不过披上了不太一样的外皮。)建议蘸墨西哥玉米卷酱一起品尝。

Breakfast Spring Rolls With Bacon, Egg, andCheese

培根鸡蛋芝士早餐春卷

-馅料-

1/2个中等大小的洋葱,切粒;

1/2个大土豆,切成0.5cm³大小的方块粒;

6条五花培根,切成0.5cm³大小的方块粒;

6个大鸡蛋,搅拌好;

1.5杯(180克)蒙特里杰克乳酪(MontereyJack cheese);

2-4汤勺沙拉;

春卷皮(125mm*125mm);

1汤勺玉米粉拌1/4杯水(封口用);

高热点的油,如葵花油(sunfloweroil)。

These egg, bacon, and cheese-filled spring rolls work just as well for holiday brunches as they do for evening soirees.

(这个塞满了鸡蛋、培根和芝士的春卷,蘸上酪梨酱和酸奶油后,不仅是派对首选,也是不错的郊游小吃。)

Pad Thai Spring Rolls

泰式炒河粉春卷

-馅料-

14盎司(396克)北豆腐;

8盎司(226克)白米粉或糙米粉;

白面或黄面春卷皮;

2杯薄切胡萝卜;

1大把香菜;

3汤勺酸豆角汁;

3汤勺塔迈里酱油(阿拉伯酱油)或普通酱油;

3-4汤勺椰子糖、枫糖浆、浅黄糖或蜂蜜;

1/2个青柠,榨汁;

1-2汤勺蒜蓉辣椒酱。

 

泰式炒河粉春卷就像是卷起来的简易亚洲餐宴。搭配花生酱、杏仁酱、腰果酱或色拉酱最佳。

Reuben Egg Rolls and Thousand Island DippingSauce

鲁宾鸡蛋卷配千岛酱

-馅料-

24-36片春卷皮(不要用馄钝皮);

1.5-2磅厚切熟的咸牛肉;

1满杯泡菜(最好不是罐装的);

2杯瑞士硬干酪,切碎;

1茶勺茴香豆(caraway seed);

适量植物油。

-千岛酱配料-

1/2杯希腊酸奶;

1/2杯蛋黄酱(mayonnaise);

1/4杯甜味泡菜;

1/4杯甜洋葱,切碎;

3汤勺番茄酱;

一小撮辣椒。

 

想给一成不变的三明治来点新花样?把它们卷到春卷里试试吧!经典的鲁宾三明治变身鲁宾鸡蛋卷,浓浓的香味充斥在春卷皮里,更诱人了。

 Baked Mini Buffalo Chicken Egg Rolls WithBlue Cheese Sauce

迷你水牛酱鸡肉鸡蛋卷配蓝芝士酱

-馅料-

3杯切丝鸡肉;

1/4杯水牛酱;

4条大葱,薄切;

3盎司松软的淡奶油芝士;

馄饨面皮。蓝芝士酱配料:

2茶勺黄油;

2茶勺面粉;

1/2杯热牛奶;

1/4杯蓝芝士,切碎;

盐和胡椒粉。

 

还在开胃菜阶段就酱料四溅,对一场派对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把它们都卷起来整洁清爽地品尝吧,不妨一试。

一个你不需要伪装的角落

烧烤这种东西,历来与夏天是绝配。虽说冬日围炉而坐,也算是别有一番情趣。但和夏日路边烧烤摊上那股酣畅淋漓劲儿比起来,总是少了些许豪迈气势。

我出生在新疆,那里的人们对饮食的追求简单纯粹,但偏偏在烧烤上吃出了不少花样。

在这里,因为少数民族信仰的缘故,烧烤的食材多以羊肉为主,大到烤全羊烤全鱼,小到羊肉串,制作的手法繁多,看起来就十分诱人。而对羊内脏的料理,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为奇特的处理方式,应该就是塞脾和假腰子了。前者是在羊脾脏里塞满用羊油和洋葱拌好的馅料,后者则是取羊腰上的油膜填满切碎的羊肝。外人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这些内脏类的食材在这里都成了难得的美味。

我想,新疆人之所以在烧烤上如此肯下功夫,这多半和新疆的气候有关系。同为北京时间,夏天的乌鲁木齐到了晚上九十点,天色还未黑,暑热才渐渐消散。

在漫长的夏夜里走上街头,二三好友相聚。烧烤和啤酒既能填饱肚子,又省去夏日开火做饭的燥热。一扎啤酒,几串烧烤,谈笑吹水之间,一天的疲惫也就抛之脑后。

而我尤其怀念小时候老院子商店门口的那一家小摊,那里烤的羊小肠尤为好吃。

帅气的维族老板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十分健谈。每次去光顾,羊小肠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裹上玉米面的小肠,在炭火的加热下颜色金黄,看起来格外地诱人。玉米面吸足了小肠渗出的羊油,在炭火的焦炙下,炭香味中和了肠身的肥腻,咬上一口嚼劲十足,肥润,丝毫不觉得腻嘴。

这档烧烤摊,打从父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这片区域营业。经常光顾的也多是周围的街坊,来往都是熟人,难免坐下来,相邀吹一杯啤酒,吃几串烤串,唠嗑两句家常。

有时候人多的时候,没有空桌子,就随意拉张凳子过去找一张桌子挤一挤。烟熏缭绕的烧烤摊,喝不完的啤酒,讲不尽的故事,欢声笑语在未消散的夏日余晖,一直绵延续进了夏夜的阴凉里。

我想,这大概就是这座城市里,最不需要伪装自己的地方了。杯中的啤酒,炭火上的烤串,都松懈了每个人的神经。你的喜怒哀伤,你的失意不顺,都无需分说。那些所有的不顺意都被烤串和啤酒温柔相抚。

当言语无力之时,且不如先干了这杯酒,撸了这串烤串,反倒来得更振奋人心一些。推杯置怀间,将城市的喜怒哀乐都收进了漫长的深夜里。

遗憾的是,在我家搬走的那一年,这个夜市就因为一些事件被迫关停,而那家卖羊小肠的小摊也就没营业了。上一回路过这条五一路,才发现曾经只有在夏天夜晚才热闹的小街小道,如今却是川流不息的规整大马路。

可望着这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的内心却有说不出的空虚。下一站能装得下你的喜怒哀乐的地儿又会是哪里?兴许,就装在心里。

文/Derek Liu

我把等待的日子,酿成了一瓶青酱

作者:茉莉食菇  |  主播:汤圆  |  策划:红豆

-电台日记-

昨天是白色情人节,今天一大早我起床就看到闺蜜发给我的一大堆微信语音。

原来呀,闺蜜在2月14号情人节那天就对她的男神展开了一番爱的告白。闺蜜八方打听,做足了功夫,研究了男神的喜好,在情人节这天给男神送了一份大礼。

在闺蜜的神神叨叨中,我才得知原来昨天3月14号白色情人节,有回礼这一说。就是说,2月14号情人节这天,你可以向心仪的人送上礼物表明心意,如果你心仪的那个人也正好对你有意,那么到3月14号这时候,自然会回礼给你。

而闺蜜,昨天情人节等了整整一天,都没等来她家男神的回礼。按她的说法,就是这段缘分黄了。所以,她磨磨唧唧心伤了一整个晚上。

我安慰她说,会不会你家男神也跟我一样文盲,情商低,撩妹技能差呢?要不,你再等等呗。对此,闺蜜,不置可否,陷入无能的等待。

其实在感情里,等待是最有意义,又是最无能的一件耗费心力的事。在漫淡的时光里,它缓慢寂静得就像一个休止符,真叫人无奈,这种无力是你即便深谙恋爱法则,也迟迟不见那个心仪的他。我见过很多的风景,却迟迟等不来你走进风景里。既然一时之间,等候不来,就非得意志消沉吗?

在等待这件事上,我觉得最为上策的是,将你未曾来临的日子里,我把生活酿出最美的模样。有的人将空窗的日子酿成苦酒,有的人却酿成纯蜜,而今夜我们的深夜作者茉莉食菇却酿成了一瓶清透的青酱。

为什么说我们深夜作者的等待是青酱呢?点击上面的绿标,听汤圆给你深夜讲故事。

-青酱的制作方法-

把帕马森干酪剥丝,松子仁炒香,新鲜的甜罗勒洗干净沥干,大蒜拍碎,混合黑胡椒粒、柠檬汁、海盐、橄榄油一起用石舂研磨。

最后把所有材料搅拌均匀后,还要加入柠檬汁来增加香气。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才制得出青翠芬香的青酱。

-音乐-

Ulli Bögershausen – Right Here Waiting

岡崎倫典 – Thanks My Dear

岡崎倫典 – 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

金贤重 – 叫做幸福

深夜美食电台,每周二的暖心菜,用声音问候你夜半饥肠。

现同步发布于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网易云音乐电台、片刻电台、微信平台推送,在以上平台的搜索栏,搜索“深夜谈吃”,即可找到我们的暖心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