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学英文 | 喝下可乐,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喝下可乐后,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前不久,在英国做药剂师的Niraj Naik在网上发布了他的研究报告《喝可乐的后果:从令人犯困到对骨头产生影响》。

Fromdrowsiness to the affect it has on your bones – you'll think twice beforeenjoying a nice chilled can of fizzy pop again soon, if this is true.(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下次再想拿起可乐前可要三思啊。)

Niraj解释了当人们喝下可乐或其它含糖咖啡因饮料时的反应:

10分钟后:

10 teaspoons of sugar hityour system.(10茶勺量的糖瞬间涌入你的身体,)尽管这样,在磷酸的中和下,你并不会立即被腻到吐出来。

20分钟后:

Your blood sugar spikes,causing an insulin burst.(血糖激增,导致你的身体会爆发性地分泌胰岛素。),而你的肝脏则会把这些糖分快速转化为脂肪。

40分钟后:

咖啡因已经被完全吸收了。Yourpupils dilate, your blood pressure rises, as a response your livers dumps moresugar into your bloodstream.(你的瞳孔开始扩大,血压开始上升,导致你的肝脏往血液系统中输送更多的糖分。),而你大脑中的腺苷受体现在已经无法抵御困倦的侵袭了。 

45分钟后:

你的身体开始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去刺激你的快感中枢神经,thisis physically the same way heroin works, by the way.(从生理上来说这和海洛因的效果是一样的。)

60分钟后:

磷酸把钙镁锌元素都集聚到你的小肠里,加速你的新陈代谢。同时大剂量的糖和人工增甜剂还加速了你排尿时的钙流失。

咖啡因的利尿性开始发作了(你会频繁地想尿尿),显然,之前被集聚起来的钙镁锌元素和钠离子、电解质、水分都随之一起排出了体外。

这个疯狂的过程结束后,你的身体便进入了糖分崩溃的状态,你会变得急躁却迟钝。更糟的是,摄入的水分也随着可乐全部排出去了。可你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营养,来补充你的身体机能损耗和强化你的骨头和牙齿。

Niraj写到:“可乐不仅含有极高糖分的糖浆,更包含了精盐和咖啡因。日常大量地摄入类似可乐这类饮料将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 

Still fancy that can of Coke?(看到这里你还心心念念那一罐罐可乐吗?)

少女如水,那些在饭堂排队的日子

这两年,常听身边的女生抱怨父母做的一件事:

面对这些刚离开学校不久,面容稚嫩仿佛还是花季的女孩,我不能理解为何父母们会这般着急。

不知道在他们眼里,是不是踏出学校的一瞬间,就像三月七日与三月八日的交接一样,从“女生”变成了“妇女”。

今天,是3.7女生节。

我偶尔想起校园里的时间,男生在操场上汗水滴落蒸发成荷尔蒙的味道,女生抱着书走出图书馆时总会有一阵风刮过。玩游戏时飙的脏话,温书时笔尖摩擦的声响,和吐槽不完的食堂饭菜构成的日子,是最普通却难忘的青春模样。

在我们理工科学校,虽然一堆男生不知是直是弯,但女生毫无疑问是宝贝一样的存在。每一年到这一天,我们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勾搭女生,绞尽脑汁只为博之一笑。

囊中羞涩的男孩子们,提前盘算着准备什么好。宿舍臭袜子垒成山,却愿意挽起袖子给女生打扫卫生,平日翘课睡懒觉,如今却愿意起早在饭堂排队买早餐,屌丝的泡面党也学会对着菜谱做一道小小的点心和宵夜。

那个年纪,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爱情和浪漫,向往着美好的记忆与生活。不知道读着这些文字的你,是否还在校园里迎接这个节日的狂欢。

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过去了或者进行中的,女生节故事!

“电饭煲草莓蛋糕”只要你们喜欢,为你研究食谱

-from 红豆-

说到大学的女生节,班上男生都给足了我们惊喜,从未叫我们失望过。别人家的女生节都只是一波,我们嘞,是一波未平一波即起。从“女生节快乐”的气球门,到“纸折玫瑰花”,再到“电饭煲草莓蛋糕”,“糙男版寿司”…真是羡煞了隔壁班的女生。

12个男生要借多少小功率电饭煲才做出这么多蛋糕,而且还想到用草莓和奶油来凹造型。这班素来不沾染厨房烟火的爷们,平日如果能叫外卖,就绝不下厨。却为了给我们过上一个温馨特别的女生节,窝在宿舍,对着食谱计算着面粉克数,小心翼翼地凹起了草莓蛋糕造型。

我们是何其幸运,才能在大学里相逢上你们这帮有心细腻的男同学。如今毕业在即,纵使将来再怎么各自奔往前程,也难忘那些男生为我们亲手为我们做过的草莓蛋糕。认真相待过的,深情自将难忘。

“黄埔之行与艇仔粥”心安来源于你们

-from 果冻-

印象里最深刻的一次女生节,要数那次黄埔古港骑行了。

记得那天这趟骑行,还是临时决定这个别样的女生节庆祝方式。计划一敲定之后,立即分工安排好查路线,做好了出游攻略。没多久这么一大队人马踩着小车,就风风火火地出行了。整个线路大概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帮人骑行在狭窄的古港巷道之内,目标明确,环一圈骑行,然后就一起去吃个远负盛名的艇仔粥。

海风拂面,不问前路,却格外心安,即便那是我第一次跟队骑行。因为我知道,心安来源于这群骑行者彼此的信任和相持。

时至今日,毕业离开广州许久,依旧怀念那个骑行去古港吃艇仔粥的女生节。而我们的萍聚相逢也好似艇仔粥由来那么机缘巧合,那天除了温软香稠的粥底令人难忘,更令人在尔后岁月里念叨不休是那股追逐风景的快感吧。

“一书包的零食”满足所有少女心期待的女生节

-from miss猫在广州-

猫爷和初恋相识于大学,吃货的她,连约会都离不开吃。带上凉粉,陪你消灭它,然后手牵手田径场溜圈,你聊你的学生会,我说我的八卦。

女生节这天,也是他们例行的“凉粉+田径场日”,猫爷像龙卷风般快速的吃完一碗凉粉,打了一个满意的饱嗝,只见男票拉开书包,倒出一堆自己平时最爱的零食。

“给,女生节礼物。都是你爱吃的,女孩子家家都这么能吃,可别把我吃破产了啊…”

那是猫爷和男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女生节,高热量的零食也喂不住毕业季的各奔东西。

对于毕业了只能过三八妇女节的猫爷来说,感慨颇多,一支玫瑰搞定的节日,终究没有当年甜蜜的零食来得七彩绚烂。即使在戒零食的路上越走越远,可还憧憬着有这么一个男生,跟她说,“乖,想吃多少我买给你,我就喜欢你肉嘟嘟的可爱样子。”

与其过一个几分稳重几分韵味的三八节,不如没心没肺过一个女生节,大口吃高热量零食,叽叽喳喳聊着当年暗恋的那个篮球男孩。

“把女生节过成女生周”伺机联谊都不用找借口了

-from 肉松-

在广交女生节应该叫女生周。女生被当做国宝一般供着,平日里就有一溜劳力巴望着跑腿效力,更何况女生周。这段日子,这群荷尔蒙高涨的男生机会,有了名正言顺搭讪的机会。

这一周,女生的早中晚餐老早就被预订下来,根本不用烦恼吃什么和去哪里吃。以往什么约饭,求邂逅,这时候哪还用忸怩地想理由。女生周就已经是最好的托辞了。而解决完女生基本的吃喝,送送花,唱唱歌,陪逛街啥的,这些后续的活动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延续下去。

那时候,我们会想不完的点子,使不完的精力,还有大把挥霍的稚嫩。那时候,我们比谁都渴望爱情和向往浪漫,为了一周的花样菜单,做足了攻略。

即便现在过的不再是女生节,可那些青春的悸动并未就此消失,记忆深处,依旧存有荷尔蒙扩张过的故事。

毕业后有次回学校,饭堂门口摆满了活动的宣传摊位,饭菜的香味从窗口飘出来。男生在三两米饭的位置排起长龙,我忽然间有点怀念可以勾肩搭背去吃饭的日子。

遗忘从来都是一件主观去选择的事。唯有轰轰烈烈地闹腾过、珍惜过、放荡过,把青春里一切的色彩都体验个遍,才可以在记忆里占据住足够的份额。

虽然我们都被动地向前,从女生节过渡到了妇女节,但饱满的回忆也就足够在尔后遇见的风景里温存回味。女生节快乐,晚安!

文/sake、红豆

深夜电台 | 用一块馍,叩开十三朝古都的大门

作者:王淼  |  主播:瘦肉  |  策划:红豆

-电台日记-

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他给我们虚构了一座我们大家看不见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虚无得如同梦境。在乌托邦里,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样的城市景象。你看不到的风景决定了你看到什么的风景。

闭上你的眼睛,城市的布局慢慢在脑海里从模糊又还原到清晰。此时,屏气凝神,嗅觉开始占据上风,变得异常敏感。清风徐来,这座城市的味道不知不觉就被你囊括鼻腔。这时候,你再睁开眼睛,就会感受到一个全新的城市感官。

而今晚深夜谈吃带上大家,一同去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特别味道。

在我们深夜作者王淼眼里,只要踏上西安这座城,就与馍缠绵难分了。

馍,它或许没有南方小菜的温婉,也不及海滨渔乡的鲜嫩,更与燕鲍翅的华贵绝缘,但是就是这股朴素的劲儿化成舌尖最缠绵的羁绊。

馍是家乡那口老锅的味道。它本是没有滋味的,但在西安古城人的灶火之上,这笨拙的麦粉之物居然能幻化成咸、香、鲜、辣各种滋味,每一味都是一段不一样的家常。

馍更是一个西安老乡的验证码。单单从这掰馍的“手法”,就足以验证你是不是正宗的西安人。唯有用手指相捏,将馍由大撕小,均匀地掰成如甲盖一般的大小,才勾得地道的香味。

踏上西安,馍就开始蔓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稍稍远离,就教人十分想念。

我想,从没有一座城市,像西安这般钟爱一块馍。

而你心目中的城市味道又是如何滋味呢?欢迎分享于我,分享给全宇宙二十万吃货,在深夜我们一起谈吃,增肥报国。

-音乐-

流川枫与苍井空-黑撒

深夜美食电台,每周二的暖心菜,用声音问候你夜半饥肠。

现同步发布于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网易云音乐电台、片刻电台、微信平台推送,在以上平台的搜索栏,搜索“深夜谈吃”,即可找到我们的暖心慰藉。

那些陪我抢老婆的兄弟们

高三时,身边死党都特别爱闹。

每天睡眼惺忪到学校,早读都结束了。两节课后,我雷打不动的朝前面扔纸条,拉人陪我去小卖部。两块钱的火腿,油脂在切开的刀口处溢出,隔着炉子都能闻到一阵香味。

周末的晚上,换下校服,压马路喝酒,小镇的夏天清风吹拂。坐在桥边的栏杆上,我们朝着过路的女孩子吹口哨,活生生的痞子样。

当时走读的我,每到周五,都会拷最新一集《火影忍者》到班上,在上课前打开投影仪,一群男生涌到前座,激烈地讨论着剧情。

那段阴沉的日子,这部动漫带来了无数热血。我们狂热的爱上“命运是自己塑造”的论调,坚信“说到就要做到”的忍道,还学到一个当时不知该怎么用的词——羁绊。我们闷头朝前,最后各奔东西。

前阵子,火影忍者的最后一部剧场版《博人传》上映,主角是昔日角色的孩子。而那些曾经稚嫩的面孔,早已各有家室。

我忽然想起16岁的夏天,前桌撞了撞睡的正香的我:“都上课了还睡…”。如今那帮人,再见时谈论工作,偶尔有人冒一句我快结婚了。恍惚以为这种事情都很遥远,殊不知我们已是大人,各有伴侣各有前程。

年少的时光哗啦啦飞驰,男生之间,总是不屑于表达,曾经的兄弟情谊该是什么模样。今天讲一个关于兄弟和猪头骨汤的故事。

——深夜主编sake

接下来的故事来自Fimon

1

春日的晨光里依旧早起,窗外工地的嘈杂声不断,微醺的小熊从床上起身,亲吻了一下身边新娘的脸颊,便起身朝厨房走去。

新婚翌日,房门上、客厅里到处都还散发着喜庆的余温,穿过厨房推门,他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兄弟们喝剩的猪头骨汤。

乳白色的汤水在锅中翻滚,浓郁的香气从朦胧的透明锅盖阀孔涌出,冲醒宿醉后的味蕾。猪头骨汤是小熊为了招待赶回来参加婚礼的兄弟们,特意请老妈做的。

2

6568km,是小熊最亲的九位兄弟与他相距公里数的总和,只因为小熊的一段语音,十兄弟时隔两年再次齐聚。

“嘿,我下个月要结婚了,你们谁要回来当伴郎?”

“我!我要亲眼看看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把你给收了”

“我!我要亲眼看看你究竟栽在谁手上了”

“我!我要亲眼看看谁这么想不开”

……

“大家别闹了!小熊,兄弟们都在,如果回头不喜欢了,只要打个眼色,我们马上把你抢走!”

……

凌晨时分,空窗一个月的微信群因小熊的意外之喜再次炸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回复,让原本早已充满愧疚感的小熊自责情绪再次升温。

有人说,最懵懂的爱情大都发生在大学,最坚实的友谊往往在高中便结识。作为高中一路走来的兄弟,十二年里,共同分享放榜时的喜悦、痛失亲人时的悲伤、感情挫败时的低潮,可谓是无话不谈的真兄弟。

但小熊这次的婚事安排因算命大师的指点,原计划半年后执行的仪式被迅速提前,外加婚日选择在工作日,小熊迟迟未敢跟兄弟们提起,当晚大伙一致的答复让他惊讶又激动。

3

猪头骨汤店,是学生时代每天下晚自习后宵夜相聚的老地方,外出求学工作后,这里成了逢年过节碰面闲聊的集聚地。

路边灯光微弱,拼起两张小方桌,每人一大碗骨头清汤外加手持一整块猪下颚骨,从学习聊到工作,从亲情聊到爱情,夜幕下一阵阵喧吵声在狭小的小汤馆门前直至深夜。

工作后,兄弟们分布在四面八方,最远的从日本转机回来已是当天凌晨一点多。 任由时光流逝,各自向前,但要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终。所以小熊请来老妈,熬上一碗熟悉的猪头骨汤,等候兄弟归来。

为了凑够数量,小熊提前一天通过熟人从屠宰场预定了十块猪头骨。

当天早上四点便抹黑起床,开车赶到郊外屠宰场,只为选到最新鲜的食材。清晨的屠宰场异常热闹,每个档口都站满了猪肉商和饭店采购员,电击、放血、切件,流水线上熟练快捷的节奏,丝毫不被嘈杂凄惨的鸣叫声所打乱。

多亏熟人相助,在屠宰档口奔走后,小熊终于搜集齐了食材。他随即在熟人的档口找一个空闲的地方,借着晨光,用热水清洗骨头上依附的血迹,挥刀切除残留在边角位置的皮毛和牙床。

买完骨头后,驱车返回。由于骨头块大量多,小熊先去五金店买了个最大尺寸的不锈钢锅,然后去蔬菜档买了大半锅的红萝卜、玉米、马蹄,回到家已是中午时分。

在老妈的帮助下,骨头在加入姜片的沸水中焯上一小会后备用。小熊在一旁将清洗好的配料切块,待不锈钢锅中水沸腾后加入,后加入猪骨,盖上锅盖等候其慢慢熬制。

由于航班延误,凌晨四点多,兄弟们聚齐在小熊家门前。

时间紧迫,众人进门后,便围到餐桌前听着小熊梳理抢新娘的作战计划。老妈则在厨房热好骨汤,一块块盛于碗上端到大伙面前。乳白色的汤汁,紧致扎实的肉块,熟悉的味道瞬间扰乱了大家的思绪。

管他三七二十一,干了这碗猪头骨汤,我们一起上!

4

凌晨五点,远方的天际泛起微光,空旷的大马路上,八台“大轿”依次前行。

一同摇下车窗,音响里,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一字一句如撕裂般的呐喊从最后一辆车一路扩散到小熊耳中。

十年前,耳朵只会迷恋旋律中暖人的声线;十年后,懂得更多的是歌词里蕴含的祝福:

《博人传》里,猪鹿蝶的身影还是那么熟悉,鹿丸毫无悬念的成了鸣人的“大脑”,佐助收了鸣人儿子为徒,他在博人的身上,看到昔日鸣人的模样…

我想,兄弟的意义,在于扶持和信赖。也许这就是我曾经不能领悟的“羁绊”。

那些年,我为你背黑锅,陪你压马路,帮你泡妹子。如今长大,我想伴你闯荡俗世艰险,多为你留一方去路。如果有机会,我想举起杯与你们说一句:友谊万岁,地久天长!

文/Fimon

今晚主持话题的是主编sake,记得之前他看完《博人传》后说:“造型很丑,打斗比原动漫差太远了,能力设置很失衡…但是,我很爱这部电影”。

他是不是想念自己的基友了,真不敢打扰他的“甜蜜”

你走之后,我再没有做过豆腐

我的外婆做得一手好菜,哪怕那些家常风味的小炒,在她手下也摇曳出别样的滋味。在外婆做的所有菜里面,我最喜欢吃的是她做的豆花。

在我家,豆花其实就是豆腐脑,不过与早点摊上专门做出来的豆腐脑不同,豆花是用来压制豆腐的,说白了就是还未成形的豆腐。

豆花一团一团的,就像白白软软的棉花一样,它们一团一簇地躺在清而微浊的浆水里,等待着外婆把它们放在专门用来压豆腐用的竹筐里,等待着某一块巨型石头狠狠的压在它们身上,挤走身体里多余的水,然后无数朵小豆花就会融合成一块大豆腐。

外婆做豆腐的手艺一绝,做出来的豆腐又嫩又滑,在小镇不说家喻户晓,但也是人人皆知。记忆中的外婆梳着和刘胡兰一样的发式,夏天的时候总是穿着一件青色纱质的小褂,冬天就换成一件蓝黑色的。

外婆说,豆腐要做的好吃,就离不开有优质的水。每天清晨,就外公和她提着水桶去离家不远处的水井里打水,微微驼背的她,晃悠悠地跟在外公担子身后,提着小桶的水。

那时的我,尚还年幼,常常像一只小麻雀一样蹦蹦跳跳地,跟在外婆去挑水。所有清早挑水的辛劳只为做出最嫩的豆腐。

那时候觉得外婆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每天在小小的厨房里泡豆子、磨豆子、熬豆浆。那些小小的豆子在她的手里变化无穷,角落里的那口大铁锅也总是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前一秒是水就要沸腾的滋滋声, 下一秒是咕咚咕咚的冒泡声。

醇香的豆汁咕噜咕噜地在锅里沸腾,那股豆香味儿已按捺不住了,在热气的作用下,簇拥在狭小的厨房之间。

性急的我,这时候,被豆香味儿牵着鼻子,就会蹦跶到小厨房这里,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外婆的豆腐。这时候,外婆总会舀上一大勺豆浆,搁上一点糖,端过来打发我去别处玩。浓郁的豆浆,滑过舌尖,在口腔里化润到每一处味蕾之上,缓缓滑进喉眼深处,甜滋滋的小半碗我全喝光了,打个饱嗝,整个人暖乎乎的,舒服极了。

当我在院子墙根处打了个盹儿,迷迷糊糊中被外婆张罗切豆腐的动静给吵醒。原来,豆腐做好了诶。外婆收拾完卖豆腐的家伙后,这时候外公就会从外婆手里接过这挑担子,挑到镇外的市集叫卖。

待一切收拾妥当,外婆才端出提前预留给我的豆花,白嫩嫩的豆花,放点用肉汤,蘑菇,淀粉熬成的卤子,再撒上一小层葱花,看起来格外有食欲。

“外婆,你做的豆腐就是好吃,你是不是会魔法的仙女呢?为什么我妈妈就不会做豆腐呢?”这时候,外婆常常被我逗得合不拢嘴,她温柔地摸着我的头发,说道:“好水配好豆腐,水好了,豆腐自然就做得好。乖娃娃,多吃豆腐,才会长得白白嫩嫩的。……”

后来,我依旧穷根追问外婆做豆腐的秘诀,可哪怕我问得再多,外婆也只有那句话,“好水配好豆腐”。在外婆看来,似乎做豆腐就是这么简单的秘诀,“好水”自然成就“好豆腐”,手艺与火候就直待顺其自然地顺承了。久而久之,在我心中,外婆与好吃的豆腐也就成了无因果的相关联与必定存在。

可自从外公去世后,外婆便不再做豆腐了。但是她还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包饺子,做面片汤,做红烧肉,就是除了豆腐的其它拿手好菜。

在我强烈央求她她给我做豆花吃时,外婆总会深深抽了一口烟,然后慢慢悠悠地吐尽烟圈,烟熏缭绕,半响之后,才冷不丁灵地回我说,“外婆老了,做不动了,小丫终于长得白白嫩嫩了,好豆腐要配好水,没有好水怎么做不了好豆腐啊”。

说完这句话这句话之后,外婆又掏出了一根烟,点了起来,狠狠地吸了一口。听妈妈说,外婆的烟是从送走外公之后就开始抽上了,而且最近这段时间还是越抽越凶。

外公的离开,似乎也将外婆的一大半精神也给带走了。曾经那个健谈勤快的小老太太,如今好像变成了一只孤独疲惫的老猫。日复一日的斜椅火炕的一头,要么眯着眼抽着土旱烟,要么就是沉沉窝在炕上睡着觉。

有一天在电话里,外婆忽然对我说说:“小丫,我前几天想吃饺子,活好面以后,竟然不会包了,你说说,多好笑。”她边说边笑,而我边听边哭…

有时候,人的衰老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后知后觉如我,直到今天才明白“好豆腐需要好水”的真正含义。做得一手好豆腐的外婆,在外公离去之后,就再无余力自己一个人挑水,磨豆做豆腐。

忽然之间,想起那些年不断追问外婆的豆腐秘诀的光景。我想,最好的豆腐,少不了“好水”,更少不了外公外婆两人你挑水,我磨豆的默契。外婆的“顺其自然”,其实就是磨砺到最后的熟练。这种熟练,如感情,如生命。

文/孔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