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很多菜,才知最难做的一道叫家常菜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今天的推送,其实是不该有前言的。因为今天的文章是我自己写的啊,自己给自己写前言还是很奇怪的。所以,直接开始吧。

——深夜君

- 正文 -

吃饭是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日常的吃饱却不一定了。

一家店,最难就是变成家常去处

我到现在都不怕被人打,逢人就说,深圳是没什么太好的东西吃的。至少三年前我还在深圳的时候,是这样的。那时我家楼下,南头街有家烧烤店,店门口自豪的打着一个招牌——since 2003。十年的店,在深圳就差不多算是老资格了。估计现在去那条街上走一遭,这个招牌还在。

当时自媒体兴起,靠着噱头起家的网红店铺天盖地,推荐的话是不能全信的,不然吃饭吃一半,会忍不住把碗倒扣过来骂人。于是我变得很没追求也很没脾气,天天在家楼下吃米粉,十几块一碗,味精跟油都很克制,其他的没太多讲究,很简单却也很好。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852.jpg

从那以后我评价一家店的标准变得很明确。能连续吃半个月,都不腻不烦不难受……当然,我说的不难受,除了胃还指钱包。而这样的店,便可列入家常好去处了。

一座城,最难是保留家常感

广州跟别的城市是相似的,CBD是一样拥挤的,机场火车站是一样烦人的,卖场里的LV是同款的……唯独有一个地方与众不同,叫荔湾。

不宽不窄的道路上,连猫都比城区的悠闲。我去过这里的很多老店,也见过很多店主。老广不排外,距离感是很难有的,你要是能说粤语就更好,不是语言排斥,只因为他们普通话是真差。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855.jpg

一碟肠粉一碗面,价格看起来还原始得很,但心意却是从来不减。西关的粥铺,如今早晨去到,还能看到街坊邻居,端着锅碗瓢盆去打粥,睡眼惺忪像是在家里一样。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858.jpg

这就是一座城市里,难能可贵的家常感。

家常二字,永远都不简单

我妈有个让我深恶痛绝的理论,在她眼里,居家做饭,健康跟美味不可兼得!猪油炒菜很香,味精煮汤很鲜,但那都是不对的……我自小开始与此争斗,毫无结果。

前些天,我跟几个朋友在家里下厨。厨房流转了一整天不停歇,先煮一锅汤,海鲜都往里放,乌冬煮得太软也不用介意;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900.jpg

再炒一个年糕,辣椒放多了正好驱寒;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903.jpg

焗一份红薯,芝士拉不出丝也不碍事;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906.jpg

做一个蛋包饭,回过神来才发现,忘了买番茄酱……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909.jpg

我们六个人解决了近三十个菜。在这种毫无愧疚感的“堕落”里,吃到无力,瘫倒在沙发上,宛如一只只精致的猪,打发了广州最冷的时光。

然而我却忽然间想起妈妈,一生都消磨在小镇上的女人,她的菜谱里没有昆布之类的舶来品,自然不知道昆布熬汤也很鲜,她没有试过最先进的烹饪技巧,连烤箱都没有玩过。所以她没有得选择,于是在工作忙碌之后,只能用最保险的方式,来保证她孩子的健康。

我想起长大后带她去过一些地方,吃过一些东西,她默默的咀嚼了一阵说:“原来可以这样做啊,下次我也会了……”至此,我的争斗结束了,输家赢家都是我。原来家常二字,真是不容易!

希望,跟财富一样是分配不均的资源

一场大火后,北京大“清退”。一个朋友跟我说,其实哪个城市都一样,当自己住的地方,楼宇跟楼宇之间看不见光,想燃起火来做饭都懒时,生活是不存在的,家是遥不可及的。说这话的时候,他住在广州的城中村。

时代的希望是全社会共用的,但它更多的存在于一部分人的生活里,跟财富一样分配不均。家或者家常,对有些人来说,可以这么遥远。


我虽不嫖赌,却爱极了吃喝,如果问我对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大众化的理想,那很简单——

我只愿商道清明,一家店、一座城,都能保守本心做好一餐家常料理,要坚信纯粹也能有出路;

我只愿生活虽茫然,但却有星光。每个人都有机会向上看,都能在家常的味道里,毫无愧疚的消磨光阴,哪怕,只有一个午后的片刻时光。

文 / sake

图片 / sake

BGM / 岁月轻狂 – 李治廷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最好的咖啡伴侣,可能是一颗鸡蛋 | 吃学英文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走在越南的每条街道,你都能感觉到这里的人,对咖啡的疯狂热爱。从坐在路边塑料椅上与人聊天的小市民,到身处咖啡厅的小资,从胡志民市到河内,人们对于咖啡因的热爱无可掩饰。

然而今天要讲的这种饮品却不只是简单的咖啡。当你来到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一家略显简陋的咖啡厅Cafe Giang,便能看到很多人,为了这杯“cà phê trúng”而来,它有个更通俗的名字——鸡蛋咖啡。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650.jpg

如今鸡蛋咖啡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但是Cafe Giang一直坚称这款饮品,是由他们首创。

鸡蛋咖啡的出品冷热皆宜。

冷制的方式,放在小玻璃杯中,看起来是一种黄色的调和物,吃的时候需要用上勺子,入口感觉像是凝固了的咖啡冰淇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把它归于甜品,比饮品更合适。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654.jpg

而热制的出品,会在杯底放一个容器,倒入热水用来维持出品的温度。浓郁的咖啡香气,从底部涌起,穿过顶上的蛋液,爽而不腻。

 

家族秘方

Cafe Giang是一座复式建筑,店长Nguyen Van Dao坐镇在两层楼之间,记录着不停飞来的订单信息,再转给其他的服务员。

再Nguyen Van Dao身后,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开放式厨房,规模适中,其中一台红色的机器正在不停的搅拌着鸡蛋和其他的食材。他转头看着这一切,自豪和骄傲的表情溢于言表。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658.jpg

他说,这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父亲,Nguyen Van Giang。1946年是,他父亲正在索菲特传奇京华酒店当酒保,当时越南境内鲜奶稀缺,所以在制作咖啡时,他尝试着用鸡蛋来代替鲜奶。

“这块出品意外的受欢迎,当时酒店里的外国人和越南当地人,都很喜欢这个口味,于是父亲便决定,离开酒店,去自己开店做鸡蛋咖啡”,Van Dao说。

对于鸡蛋咖啡中的配料,Van Dao可谓烂熟于心,他掐着手指数:“鸡蛋、炼奶、咖啡粉、黄油和少许芝士……”他停顿后继续说:“我能告诉你们的也只有这些了,想抄袭我们的人很多,所以这个配方一直都是我们家族的绝密。”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701.jpg

Mark Lowerson,是“Street Eats Hanoi”的运营者,他的工作便是向世界各地的游客,推荐河内的街头小吃。他说推荐鸡蛋咖啡给他们,是最保险的选择。

“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除此听到鸡蛋咖啡,都会感觉不可思议。鸡蛋与咖啡,这二者的结合,其实很挑战平常的认知和口味搭配的固定规律。”

“然而,每一个尝试到鸡蛋咖啡的人,却都毫无例外的被征服了。人们迫不及待的喝掉咖啡,然后心心念念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回来河内喝到这款出品,即使他们平常并非咖啡的追随者。”Mark说。

当然,要说鸡蛋咖啡的瑕疵,那就是有些人始终感觉这样的做法太腻,而且咖啡因的含量太低,无法让咖啡饮者感到过瘾。

 

越南的咖啡文化

越南传统的日常饮品中,有很重要的一项——茶。因为越南曾被中国通知了上千年。

那为何到了现代,咖啡在越南会如此盛行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能给出的答案不一定正确,但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法国。就像芝士和面包,也是法国人通过殖民带到了越南”,Will Frith说。Will是一位在越南中央高地城工作的高级咖啡咨询师。

“其实咖啡最早出现在越南,并非为了满足越南人的需求,而是供应给法国殖民者。此后受到很多欧洲经济体合作的影响,咖啡才逐渐进入到越南人的生活里。比如1860年代到20世纪的法国人和20世纪中叶的德国人,都将速溶咖啡的工厂开在越南。”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704.jpg

一直发展到现在,咖啡的文化已经渗入了越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对于老一辈的人,他们喜欢坐在路边的咖啡厅,抽着烟和周边的人交谈,有时候可以喝上一整天”,Will说,“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加喜欢坐在欧式的咖啡厅里消磨时光。这类新式的咖啡厅,大部分都会装饰得像舞厅,还有很时尚的音乐。”

基于咖啡盛行的大环境,各种咖啡的发展趋势,都在越南兴起。Frith觉得,在这么多尝试和创新中,最受欢迎的,依旧是自然而专业的咖啡。

“手工咖啡,加上优雅的装饰,几乎是现在越南咖啡中最受欢迎的配置。在胡志民市,有各种各样的创意咖啡。”

Cafe Giang的店长Van Dao深谙此道,他说:“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和糖,就足以让新一代的消费者趋之若鹜。我感觉非常自豪,每当我看到各地的游客涌入我们店。”他说。Cafe Giang店里,其实每天专程赶来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当地的越南人。

 

关于吃学英文

关于吃,国人有无数理由去支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做吃学英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文章的主笔是老外,自然我们想分享的,是外国人对食物的看法和玩法。所以若是观点不同,请不必慷慨激昂的狂喷。再者,食物无关政治,谢绝把政治世界的陈见带入美食里。

 

吃货学英语
11.272017

meringue

英  [mə’ræŋ] 美  [mə’ræŋ]

n. 调合蛋白(蛋白拌糖打硬后置于饼或蛋糕上)

concoction

英  [kən’kɒkʃn] 美  [kən’kɑkʃən]

n. 混合;调合;调合物

whir

英  [wɜː] 美  [hwə; wə]

vi. 作呼呼声,呼呼作声地飞

n. 呼呼声,飕飕声

vt. 使呼呼响,使呼呼地飞

whisk

英  [wɪsk] 美  [wɪsk]

vt. 拂,掸;搅拌;挥动

vi. 飞奔,疾过

n. 搅拌器;扫帚;毛掸子

devour

英  [dɪ’vaʊə] 美  [dɪ’vaʊɚ]

v. 吞食;毁灭

▲截图保留,随时随地学英语

 

标题 / Egg coffee in Hanoi: Where to get your caffeine fix

作者 / CNN travel

翻译/ 深夜君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成为了北漂,却还是参不透北京豆汁儿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北京人爱喝豆汁,就着焦圈、烧饼和咸菜丝,喝豆汁成为了一种享受。都说“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但豆汁那个性十足的滋味,却让不少外地人心生畏惧。因此融入北京的第一步,变成了“参透一碗豆汁儿”,可喝懂一碗豆汁儿需要多长时间呢?

今晚,深夜君为你带来一个关于北漂、豆汁儿的故事。

——深夜君

- 正文 -

时隔两年,我又到了北京。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认定北京是个好地方。它有我爱的天安门,虽然我当时未见过天安门,也未知爱是何物。村里上过北京打工的大人,都是厉害的人。

两年前的冬日,我听说北京要下雪了,就去北京玩了一趟。

北京是座神奇的城市,新旧交融,汇集八方,什么都能见到,什么都能吃到。北京的景点足够好玩,但北京的食物实在没给我留下好印象。真正吃上北京的地道小吃是将要离开北京的前一晚,我撞上一个北漂了二十多年的兰州大叔,为了证明自己是老北京,带我吃了一顿地道的北京小吃。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426.jpg

我随他拐进黑漆漆的胡同,掀开厚厚的门帘,进了一家小吃店,店内人不多,干净明亮。摆在桌上的有豌豆黄、面茶、焦圈、咸菜丝和豆汁。我尝了一口豌豆黄,味道有点像南方的豆糕,却过分的甜;舀一勺面茶,伸出舌头舔一下,差点以为是碗芝麻酱;焦圈和咸菜丝的味道记不住了;印象最深刻的是豆汁,我远远闻了一下,酸腐的气味直叫人反胃,我实在没勇气喝上一口。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431.jpg

无意得罪老北京,实在是各乡有各味,北京的小吃无法慰藉一个南方姑娘的胃。

两年后的冬日,我买了张车票去北京工作。

我曾经憧憬过北京,憧憬过北漂生活,也曾觉得自己是个义无反顾,说走就走的人。但当我背着背包,下了火车,站在气温1度的北京时,我立刻后悔了。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435.jpg

生活总是推着你走,还没来得及后悔,当天到公司报完道,第二天就上班了。头一天加了班,下班回青旅的路上,我一个人走在北京的夜里,迎面的寒风吹得我的脸又红又痛,路上人和车都不多,道路两旁没有热闹的宵夜店,连超市都是大门紧闭,深色的门帘缝隙里透出的丝丝亮光提醒人们它还在营业中。我穿着不足以御寒的衣服,看到陌生人将要点燃的烟,满心期待着,快,燃起来。我曾经是一个多么讨厌抽烟的人。

饿着肚子,我踏进一家小吃店,一坐下我就点了碗豆汁。那碗我曾经闻着就想逃的豆汁,我一口气把它灌进肚子里。

酸味、腐味、腥味从口腔涌进胃部,酝酿许久的泪水始终没掉下来。一饮而尽的除了是豆汁,还有异乡漂泊难言的辛酸。

微信图片_20171201231438.jpg

再后来,我买了棉衣、租了房、买了锅……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北京住了下来。目前对北京这座城市,和对豆汁一样,不讨厌,也没有喜欢。

我想若是有人问我北漂的感觉,我会说,先来碗豆汁吧。

文 / 里予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jouney – Corrinne May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天冷了,我们来暴食

我在朋友家呆了一天,厨房流转了一整天不停歇,我们六个人解决了近三十个菜,家常的感觉很好,温暖的感觉也很好,冬天嘛,就该这么吃。

我们吃到无力,瘫倒在沙发上的时候,宛如一只只精致的猪!我们就在这么毫无愧疚感的“堕落”里,变得越发亲密。

今天周六,是温习旧文字的日子,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暴食吧。

——深夜君

- 正文 -

我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天冷了,会对自己特别好,把自己像要给皇帝进贡的小猪崽那样养着。

夏天减肥总是简单的:米饭热得发馊,麻辣烫热气腾腾倒人胃口,面包腻到发粘,心下也就与几撮冰淇淋作作心理斗争。冬天可不一样。大棉袄一披,粉红色都行,再臃肿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叫嚣:这么肥咋地!不是我肥,是这外套太不争气。于是乎失去了最后一丝与脂肪斗争的廉耻之心,火剌剌投入冬日养膘小分队。

没入学校北门外黑暗料理一条街,杨叔牛杂、法国面包、学生创业的猪扒包、地下铁奶茶、便利店里的健达缤纷乐,无不让人春心荡漾。没事,吃吧!待到膘肥体壮日,便是我等放假时。

 

北风一扔烟雾弹,南国小花朵已不战而降。下午在床上捧了本书懒了半日,瞥下窗外已是暮光冉冉,路灯零星。走出学校,当然先就近飘入奶茶店,饕餮一杯热可可。

在我心目中,白咖啡、杏仁奶茶、热可可,这些都是字眼都闪着光的极其温暖的存在。手持一杯冒着热气的热饮,一顶贝雷帽,绞花针织毛衣,黑色大围脖,桃色俏皮毛呢大衣,绿色羊毛短裙,棕色长靴,黑色裤袜,三五闺蜜,流连街头,大概身上亮堂的青春就把冷夜吓个半死,遑论还有手中一杯温暖的可可。常觉得可可是蜂蜜,甜到人心坎里去;或是热水袋,暖着小心窝;就如夏日的冰淇淋、蓝色泳池,或是圣诞节的星光游乐场、电影院,它是冬日的御用品,多么美好的裙带关系。

看了衣裳,暖了胃肠,云游在贩卖圣诞礼物的星光闪闪中,不亦乐乎。珠宝镶嵌成的小动物,红白绿相间的圣诞树溢着奶香,荧光闪闪的星星饰品、红白交错的拐杖、金银发亮的糖果……I smell Christmas, all that’s pure.

说来要感谢妈妈,给了我关于圣诞节18年独特的回忆。“崇洋媚外”赋予她浪漫的个性,西方人的节日说什么都不错过,从有记忆开始,她就假扮“圣诞老人”,每年给我送礼物。

还记得第一次收到礼物,还是幼儿园光景,在城里巷几十平米的老家,捆在一只大的、红白相间的羊毛袜子里,几颗糖果,一张圣诞卡片,上面写着:“小夏怡今年表现很好,圣诞老人很满意!明年也要继续加油!”年幼的我真真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只要乖乖听话就有天使降临。

那天早上,我假装睡着,又假装苏醒,反反复复5、6次,只为了再体会一遍看到圣诞礼物的惊喜。小时候就是这么容易满足,一场大雪,一次爬山,学会跳绳,小小的心很容易就被充盈。随着年龄增长,妈妈给的礼物不断变化,但总是那么贴近心意。

有华美丝巾包着的几本厚厚的大书(打开了我热爱阅读的大门),有满满一大壶奶瓶状的“雪粒糍”,每年不变的是那张叫我“小夏怡”的贺卡。其实10岁出头我就识破了爸妈“善意的谎言”,但出于想占便宜的心情,还有不想辜负他们的心意,我一直半梦半傻地佯装还相信这个神话。一直到初二爸爸生病,北上广全国跑,家里都没人在,但圣诞节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托奶奶或者外婆给我买好礼物,然后写那张贺卡——“小夏怡……”

18岁,高三那年,我拿着那张贺卡,床头写满给天使的信,滚烫的眼泪和冰冷的家,只有奶奶外婆的饭桌和千里之外的电话,电话那头妈妈强颜欢笑的报平安,这头揪心的害怕……只希望真的有上帝保佑父亲能平安。God bless.

不知不觉有些感伤。一晃在广州也已经两年。在杨叔的牛杂的路边摊坐下,点了串墨鱼丸、一串上海青、一片面筋、一个土豆,杨叔的儿子不怎么利索地把食材放进沸水。

杨叔走过来,边收钱、打理菜,顺带摸了摸他的头,满脸盈盈的笑意。我瞬间嫉妒起这份简单的温情。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拨通那通被遗忘很久的电话。那头,北纬30度的温度传来,而我们就像老朋友那样对话:“妈,这天怪冷的,我晚上又吃了好多啊!你呢?”

文 / 夏洛克怡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房间 – 刘瑞琦

在咖啡豆中,我是无疆界之君主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圣诞节还有个把月,广州的商圈,已经很多换了装潢,走过咖啡厅时,看到红绿相间的圣诞树和奔跑的鹿,清冷中多了点暖意。

忽然间有点羡慕那些爱咖啡的人,在咖啡豆之间穿梭,有如无疆界之君主。今天深夜君带来的故事,便是这样一位咖啡师,在咖啡的世界摇摆,无人能束缚。

这个故事,来源于深夜君老朋友新经典出版的一本书,《了不起的咖啡》。前些日子,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如有兴趣可温习之前的推文——《两岁时失去了听力,这个男孩却用咖啡听见了整个世界》

——深夜君


- 正文 -

唐,双鱼座咖啡师。瘦高个。身体不大好。每次见我们时候,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用他的话,除了忙生病,都在忙咖啡。这俩,都是正业。

唐在北京有两家自己的咖啡馆还有一间规模不小的的烘焙工坊,第一次见他,他正在琢磨如何用“建盏”喝咖啡,听起来有点新鲜。在一块原木茶盘里,放上咖啡杯、玻璃杯,和一枚格格不入的建盏。容器林立。新奇又怪异。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16.jpg

按唐的理论,通常人们都是先“看见”咖啡,再“闻到”咖啡,最后才会“喝到”咖啡。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反射次序,但也束缚了你对一杯咖啡的“原初感知”。

人们总是习以为常用 一种“心理容器”的在喝着习以为常的“咖啡”。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0.jpg

唐认为,容器不同,味觉也会差异。在建盏的底色下,咖啡变得淡了,浅浅一弯。抿一口,确实味道不同。唐觉得,这是因建盏含有铁离子,可软化水质,让咖啡喝起来更软。虽说这个理论,有人未必同意,但还是很多顾客愿意花钱来这里买一口新鲜的体验。

唐开的这家咖啡馆一半门脸是绿植店,一半是极简主义的座椅,还有一个大花园。九点开门,七点就打烊。从不推迟关门。

店内挨挨挤挤摆满各色植物和盆栽,有的桌子甚至在绿植包围里,唐时常就躲在绿植堆里,思考自己的事情,他是一名“咖啡馆思考者”。

唐的话很少,但一说起咖啡就滔滔不绝,像变了个人。唐脑洞极大,有时和他聊天的感觉,就像在美术馆里看印象派绘画的感觉,充满超现实。你接不住他的茬。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3.jpg

唐说研制过一种“咖啡香水”,这种香水带有自然花香和咖啡混合的气息,它既是咖啡,又是香水。可以随身携带,遇到食物,偷偷给它喷上一些,这实质上是“给食物喷的香水”。你脑海里,食物宛如婀娜淑女,搔首弄姿,借用香水芬芳的“场”来吸引人,你觉得食物需要“为悦己者容”? 

“假如万一我忍不住,把香水当咖啡喝了怎么办?”

“这是在咖啡里直接加入芳香精油吗?”

“这种香水保质期多久?需要冷藏吗?”

“给食物喷香水,那和佐料有啥区别?”

唐的主意一定会让好奇者问个不停,唐对这些问题一律不答复,无可奉告。他有个习惯,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记录下来。最后把灵感的草图延展开来。他的口头语是“这是我的灵感1,灵感2,灵感3,这都是我脑海的闪电”,灵感过于天马行空,但唐这些年主要做的事情是“把香气捕捉到咖啡”。这还算认真在做的一件事。唐对我说。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7.jpg

唐不喜欢直接把液态精油或者添加剂加到咖啡里去,因为那样会破坏咖啡的分子结构。唐发现可以用一种“气体发射装置”把气味“收集”到咖啡里,咖啡本体就会带有自然的香气。现在问题是如何设计这种实验装置。

唐利用过一定压力的喷谁壶,把食材装到壶内加压,释放香气与咖啡融合,这种喷壶可以设计原理进行接下来的步骤。唐又想到用医院的针筒,采用针筒对着水注射气体,来观察香气是否可以溶于水,唐对我说,这样总结优缺点来设计最终的装置,以到咖啡师对咖啡芳香近乎严苛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0.jpg

为了源源不断的收集香气,唐在设计的过程中失败了几次,最后锁定中国人最常用的设备:电吹风,一方面可以提供风源,一方面可以提供微弱的热能,但是热能过高也不行,所以也需要改装,各种型号和风型。

把电吹风外壳拆开,改造内部的加热丝。发热丝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必须在一个精确的长度,改装完就有了一筐坏的电吹风,最后嵌入一个木制的盒子,这样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微热风”,热风通过食材沾染食材香气,再经由一根导管进入咖啡内部,气息由咖啡内部“熏染”咖啡,最后,才可以诞生一杯带有芳香气味的咖啡。这样香味和咖啡才会生长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3.jpg

确切说,唐想发明一台可以做出芳香咖啡的“实验艺术装置”,这是他脑海里的“永动机”。

他不停改造各种细节,像实验室的科学怪人,很多人觉得这个想法比较疯狂。一种气味和一种气味本就是不匹配的,就像两个个性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风味和风味,味觉和味觉之间的搭配,有着近乎唯一的数学比例,就像黄金分割点,需要你去找到那个好玩的点。那个点,或许,全宇宙只有一个。唐还是要努力找到那个黄金分割点。

如果唐不介绍自己,你只是听我和你掰扯这些段子,唐是不是很像咖啡界的“民科”(民间科学家)?


他每个理论,都有着“实践检验”基础,但每个理论都是即兴脑海诞生,也许明天就被自己实验推翻。他也不管你怎么反驳他,用科学、营养学的研究或案例,他都义无反顾去尝试,他确信可以把气味“捕捉”到咖啡里去。他不停设计装备“吹了”十年。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7.jpg

唐带着自己不同的实验装置,参加了七次世界级咖啡大赛,在综合成绩,获得一次全国第一,一次全国第二,一次第三。(详细获奖记录,补充)在咖啡师的综合能力里,唐无疑是非常出色的。然而……一些人欣赏唐的创意,另一些却觉得太过怪力乱神。

唐说,每个行业都需要想象力,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咖啡师,一个想做出好咖啡的人,不断的学习创新总结过后,自己安安静静冲泡出一杯好的咖啡。

这世间,把事情做到极其纯粹,才是最难的。 

文 / 了不起的咖啡

图片 / 了不起的咖啡

BGM / 白兰鸽巡游记 – 丢火车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