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未必真

dancai

西南诸省人民性格直率,嗜麻辣酸香之类重口味。尝有老广去成都开会,受不了顿顿麻辣,跑出街打牙祭。寻到一小吃店,进门就喊:「一碗汤圆,不要辣椒」,店主大乐。

川菜也有不麻辣的,比如开水白菜。说是开水白菜,其实是用鸡汤浸,装得清纯,骗不过老饕。开水白菜不麻不辣,可也不平民。懂点这道菜的人固然不多,真正做得好的厨师也少,竟渐渐从许多川菜馆的菜谱中消失了。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不只吃麻辣。举凡蔬果之属,清水煮熟,打个蘸水,亦汤亦菜,下饭最宜。云南小瓜切段,与豆角同煮,是奇妙的配搭。这道菜名字直白,就叫「瓜儿豆豆」。两者皆清甜,口感一面一韧,交替食之,能下两碗米饭。

大芥菜,吾乡叫「青菜」或「苦菜」,清水煮出来,青翠可人。蘸水打得讲究:干红辣椒在火上烤焦捣碎,加昭通酱,用菜汤调开,焦香混着酱香,与微苦带甜的芥菜正是绝配。

到了广东,「青菜」变作一切绿叶蔬菜的统称。廿年前初到广州,师长请吃饭,听见问「有什么青菜」,十分不解。服务员如数家珍报出七、八种菜名,内中就有芥菜。用油渣生炒,也好吃,只是「青菜」的能指与所指发生小小混乱,一时竟有些恍然若失。

想起索菲亚科·科波拉的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三个西方人在喧闹的东京不断迷失,反映出巨大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认知与沟通困难。说同一种语言并非完整沟通的充要条件。那段子怎么说的:中国人在美国遇险,跌坠到崖下。路人问「How are you?」,遇险者条件反射说出英语课本中的回答:「I’m fine」,遂未获救云云。

不必去外国,也会闹笑话。清水煮蔬果的菜式,吾乡叫做「淡菜」。早年间有一同乡去外地出差,下馆子指定要淡菜。店主做生意头脑灵活,虽不知所指,亦佯作解人,径入厨房忙活。未几,端出一碗蛋花汤。双方争执不下,大打出手,竟至头破血流乃止。

某次通电话谈起往事,我说:「还好当年不是去的东南沿海一带。若不然,给你上一道水煮青口干,怕是要闹出人命才算完。」该仁兄莞尔之余,笑骂我刻薄。欣然受之,不以为忤。

图&文   韩磊

靠海吃海

0CAE812

餐桌上突然多出一盆虾爬子,有些地方叫“皮皮虾”的,我便知道,春天又到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小生活在这个沿海城市,餐桌上一年四季都会有的便是海产品。虾爬子和梭蟹是每年春秋时的美味,还有对虾,买回新鲜的或清蒸或水煮,肉质整齐、壳肉分离的,方为上品。

 

到了夏天,去稍远一点的郊区取新鲜的海蜇,用盐稍稍腌过,佐以米醋、香菜调味,吃肉喝汤,鲜美至极。初秋有贻贝,我们叫做“海红”的,既可水煮也可烧烤。

 

冬天有牡蛎,很多很多牡蛎。个头大的生吃或者烤着吃,个头小的做菜烧汤,还可以用来包饺子或者包子。还有肉质鲜美的扇贝、蚬子……至于一年四季大街小巷都有卖的,大概就是铁板烤鱿鱼了吧。鱿鱼去骨剖开,铁板煎熟,抹上辣酱,吃了一个还想着下一个。

 

其实因为港口城市的缘故,很多海产都是舶来品,一年四季都可以到我们的餐桌上。近的有大海螺、鲐鱼或者金枪鱼,远的有三文鱼、北极冰虾、南极磷虾都是美味。值得一提的是大块冷冻的鱿鱼肉,剁碎了和白菜之类的包饺子吃,鲜得很。

 

对于美食,我从不多吃。今天的一盆虾爬子也只不过吃了四只而已。倒不会因为吃了海鲜闹肚子什么的,只是因为尝个新鲜便足矣,从不贪恋。吃自助也是,每种菜品只取一口,尝遍所有菜品后也刚好填饱了肚子。还有海参鲍鱼之类,贪嘴了是会上火的。有时想想,生活中也许也是一样,知足便会长乐吧。

 

&  仙太郎

 

牛肉炒饭,朴素真情

011

“我们看看这个可数性公理,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拓扑老师还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眼看就要下课了,我不断地看着黑板旁边的时钟,五脏六腑却早已移步500米开外的食堂,哦,准确地说,是食堂二楼东面的小炒窗口。

 

我是在济南上学的陕西女娃,一直觉得食堂乃至山东的饭菜味道偏咸,似乎是因为好用酱汁提味,而吃惯酸爽的我一直都没能完全习惯这样的口味。

 

我对学校食堂的认知,就像是一条连续起伏的曲线。刚刚入学时,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五层的食堂,全都是新鲜感,愿意一一尝试;慢慢地,开始抱怨千篇一律的菜品和口味,一想到食堂就丢掉食欲;又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某一个窗口的尖椒肉丝盖饭很合胃口,于是每一顿都认定了它,直到吃到和窗口的阿姨混熟,然后终于有一天实在是吃不下去,发誓未来一个月都不再看它一眼,又转而寻找下一个依靠……就是这样在食堂里辛苦探索了将近三年,从青涩的大一学妹变成老到的大三学姐。

 

在漫漫的寻觅道路上,我总是谨慎尝试。一开始对这道卖相极差的牛肉炒饭没有丝毫兴趣,直到一天中午,偶然吃了一口室友打包带回的炒饭,瞬间胃口被激活,下午开饭的点刚到就奔去二楼的小炒窗口点了一份。之后牛肉炒饭便成了我长久连续的午餐与晚餐选择。

 

每每等在窗口外,看着师傅用力翻炒,仿佛看见饭粒在锅中飞舞,实在惹人垂涎。冒着热气的炒饭还未端到面前,喷香的味道已经扑鼻而至,迫不及待地找到一个位置坐下,马上开动!

 

炒饭的食材简单到了极致,米饭,切成丝的包菜,零星的酱牛肉碎粒,偶尔还有由上一锅乱入的土豆或是西葫芦。一大口吃进嘴里,米饭虽未达到颗粒分明的境界但也软硬适中,包菜脆生清爽,牛肉酱香浓郁,复合起来的口感简直妙不可言。炒饭中的酱汁口味拿捏得恰到好处,完全没有掩盖食材原先的味道,反而是炒饭滋味的灵魂所在,所以就算是没有几块牛肉也觉得很过瘾。几乎每次我都能吃完整整一盘,吃干净每一粒米,抹抹嘴巴,然后端着一个溜光的盘子昂首阔步走向收残处。

 

食堂的饭菜低调而且平凡,但若用心发现体会,这么一道朴素的牛肉炒饭也会带来惊喜,我们的生活大抵也是如此吧。

 

&  Tifa

一个吃货的东京攻略:番外篇

japanfish

1. 拉面

推荐:喜多方拉面,但必须是坂内食堂小法师系列的店,在有乐町、东阳町等处有。一定要点烧豚叉烧面,是一绝,金色的清汤,飘着适量的甜葱片,不油不腻。

2. 口碑好的连锁餐厅

木曾路 (涮牛肉)、叙々苑(焼肉)、游玄亭(高端)、トラジ(韓国焼肉)、蟹道楽(蟹)

3. 酒店酒吧
帝国酒店,日本最早的高级酒店,120年历史。帝国酒店顶层酒吧有驻唱,看着皇宫周围的夜景胜美,体味着老酒店的历史。二楼酒吧,历史名人骚客流连,主攻威士忌。

半岛酒店顶楼,装潢比较重金属,冷艳,相对比较喧嚣和在上海或北京的酒店吧区别不大。

Prince Hotel Park Tower顶层酒吧,眼下是闪亮着橘红色灯光的Tokyo Tower,比较煽情。

Four Season Hotel 椿山庄。日本式的庭院非常有特色,夏天萤火虫飞舞。大堂下2层的酒吧,空间大,沙发舒服,雪茄烟和芝士品种众多。如果点了芝士拼盘和大丰收(野菜stick),一定要叫蜂蜜,这里的蜂蜜是一绝,芹菜沾着蜂蜜吃不错。此外,酒的种类众多,还有雪茄,cohiba比daviduff味道好,不错。

新宿凯悦,威士忌种类繁多。穹顶,是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星空。电影迷失东京的拍摄地。站在玻璃窗前,东京的夜景一览无遗。曾经在这里碰到过梁朝伟夫妇。

日本桥东方文华酒店。据说此处的厕所是某无聊排名评出的世界上景色最好的厕所,小便池安排在摩天楼的透明玻璃墙一面,可以边放水,便欣赏东京的夜景。不过即便如此,俺也没有多停留1分钟。

文 阿元   图 韩磊

一个吃货的东京攻略:D4/D5

第四天

一、新宿

1. 东京都厅(新宿区西新宿2-8-〒163-8001),可上塔楼(45层)去参观,眺望整个东京都全景,运气好时,可以看到富士山。附近的几座摩天楼比较有特色。包括像梭子式的model 学园等。在东京海上保险的顶楼,藏着梵高的向日葵。

在华盛顿酒店的一楼,有家室内的船型餐厅,顾客可以在浴池内钓鱼,钓虾,而后直接交给厨房烹饪,算是都市里的野趣吧。

2. 新宿歌舞伎町。红灯区。也无太多特别。辉煌不再。当然,晚上来看的话,霓虹炫灿。在其中的枫林会馆,流传着中日黑帮火拼的故事。成龙曾经拍过电影《新宿事件》。

二、原宿

1. 原宿车站附近的109 是亚洲少女时尚的圣地(时装等)。

2. 原宿可以去淘旧版的CD 、唱片种类繁多,喜欢重金属摇滚等的粉丝不要错过。如愿意花时间,一定可以找到心水的碟或唱片。老版的CD 唱片有的价值不菲。

3. 年轻人集聚地,各种时尚物品、服饰集中。餐厅众多。

三、明治神宫:

日本最大的神宫之一。树木遮天蔽日,清凉舒适,值得一看。每天都有日式神道婚礼举行,非常日本。在入口处,周末的话,可以看到cosplay。

四、表参道、青山一丁目、代官山

通向明治神宫的大路,叫表参道,号称日本的香榭丽舍。各种奢侈品集中。不过,值得关注的应该是这里的建筑。很多出于世界级的设计大师。表参道 hills 、教堂、TODS、全玻璃的PRADA等等都非常有特色,除了在大路上走,不妨到链接大路的各条小巷去溜达,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由于此区域是受西式文化影响较为大的街区,小巷里的法餐、意大利餐、西班牙餐以及coffee 厅众多。还有众多,重设计的时尚家居用品等。

代官山,日本的高档住宅区。此区域,有不少味道不错的小型餐厅、时装店、料亭(高档日本料理)以及深藏在街巷内的酒吧等,很有特色,不过基本上都属于“斋bar”,比较安静。

第五天

一、六本木

新区:

1. 以Roppongi Hills 、Tokyo Midtown 为代表的综合设施为中心,集美术馆、朝日电视台、购物设施、餐厅、live house 吃喝玩乐为一体。

2.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除了世界各地美术名作展览外,内有顶级法餐Paulbocuse。

旧区:

1. 使馆集中区。在某个不经意的小巷,可能就坐落着某国大使馆,同时也可以找到不少正宗的各国的料理。中国大使馆也在此区域。

2. DISCO 、club 集中之地
吃:「権八」,日本高端居酒屋类型的餐厅和bar,专注于创作料理。由于是使馆区,同时克林顿等众多欧美名人光顾过,受欧美人士追捧。使用英文没有问题。

烤肉:花十番麻布十番店。

二、秋叶原:相机、电器、漫画、各种宅男宅女的圣地,日本所有大型的电器量贩店集中的激战区,日本动漫的发源集散地,日本火车模型、开通玩偶模型的圣地,女仆咖啡的发源地。

文 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