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甜汤”味

“小时候我身体不好,老爱咳嗽,一咳嗽我妈就给我煮雪梨冰糖银耳汤。那时还不知道它有这个名字,只觉得汤甜甜的,所以管它叫’甜汤’”。我,记住了。——题记

两个又大又圆的皇冠蜜梨洗净,切成12块,挖去内核。一朵大银耳用开水泡开,洗净,撕成一小瓣一小瓣,几颗红枣洗净。然后把这些食材一块放进寝室唯一的炊具——电饭煲,加入适量的水就开煮。煮到沸腾,按口味加入冰糖,再熬15或20分钟,一锅冰糖雪梨银耳汤便可喝了。

“这次的卖相比上次好多了”;“但我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没上次的甜了”;“要不要给那个谁也舀一碗啊?”寝室的这群损友,边喝边拿着我来开涮。喝着甜甜的汤,听着舍友们的打闹声,思绪不觉飘远了。

飘到那个寒冷又温暖的夜晚,我们俩应学弟之邀,给他们的比赛当啦啦队。出乎意料,他们夺了个不错的成绩,大家决定去烧烤夜啤庆祝。夜晚的山城气温总会骤降,从活动中心出来,我顿时觉很冷,那时你说让我把手放进你衣袋里。于是,坐在你摩托车的后面,抱着你,手放进你衣袋里,那一刻很温暖,很幸福。我甚至想,嫁到北方就嫁到北方去吧。

在烧烤摊坐下,看着一群男生在我面前大快朵颐。啤酒,豆干,烤肉…..边喝边谈人生,谈理想。你说你最喜欢就是像这样和一群兄弟一起啤酒烧烤畅谈,你说你一醉了就会变成话唠。后来你真的醉了,呆呆地看着我,眼神迷离,然后继续喝。旁边的我抱着你的衣服,感受着你的体温,看着你们一杯又一杯,看着你们醉。内心是那么的温暖,从小到大,家里管得严,一直就渴望有机会能坐在烧烤摊上喝着啤酒畅谈。而今天我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最重要的是身边陪着的那个是你。

第二天,我坐上去往西安的火车,开始了我的十一小旅途。在火车上睡醒时,看到了你的短信,说你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与别的男生在你面前拥吻起来,你拼命叫我的名字,我都不搭理你,然后和那个男生牵着手走了。你说你做的梦一直很准,要我告诉你这是不是真的。我给你回了一句,“很遗憾告诉你一声,你的梦终于有一次不准了。”整个十一假期,你的短信都没停过。回来后给你打电话,听见你声音,才知道你病了,咳嗽的毛病又犯了。我心急如焚,难受至极。想起你对我说过的小时候“甜汤”的事。

于是,冒着雨赶去超市买材料,回来后,对着这些食材却一筹莫展。打电话给妈,妈惊讶于我的突然下厨。撒了个谎,说舍友病了,想煮给她喝。人生第一次下厨,两个皇冠蜜梨,一朵银耳,几颗红枣,担心效果不好,只放了一点水,熬了很久,最后发现汤干了。看着电饭锅里那一堆煮焦的食材,焦急地眼泪刷刷直落。又马上跑去超市重新买食材,多加了些水,最后煮出来也只剩一点点,倒出来刚好一碗,让舍友尝了尝味道,便急匆匆拿去给你。你惊讶我去哪里弄来的“甜汤”,“超市就有啦。”我故作轻松地回答。

晚上躺在床上又收到你的短信,很幸福。回想我们的相识过程,从开始的看不顺眼,一步步到现在的熟络。在举办完篮球赛回来的路上一起“调戏”小孩;要求我闭眼站立,然后自个跑去买奶茶;招新见面会上台前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不用怕,你在呢”;帮学妹送信给你时你的生气,骂我笨骂我多事……想着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很幸福,却又是那么的难受。想着我们俩一个南方,一个北方,这距离足以断绝我的一切臆想。或许我们都太理性,过分冷静了,所以我们就一直保持着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

直到有一天,大家说你有女朋友了。我不相信,我告诉自己那是谣言,并深信着。可是在那个雨天,那条校道上,看着你们俩幸福地牵着手在我面前走过。那一刻,我清醒了。看着你旁边这位我一直视为偶像,教会我很多东西的学姐,我知道自己真的输了。那天我没有哭,看看自己的运动鞋,白T恤与牛仔裤,看看你身边的长裙飘飘。我只是冷笑了两声,笑自己太不知羞耻,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笑自己太自作多情,笑这剧情太狗血。同时也暗暗觉得你们俩很配,不仅是身高还是外貌,而且家也只隔了两条街,我输得心服口服。

“哎呀”,咬到一颗红枣核,牙齿和舌头的酸痛把我拉回了现实。嘴里满是血腥味,眼泪出来了。跑进厕所,漱了一下口,忍不住嚎啕大哭。

汤终究煮太多没喝完,拿到寝室门后的垃圾桶倒掉。走到门口看到你又在那个路口打电话。看着你甜蜜的样子,也猜到电话那头会是谁。经过你身旁,微微点头互相打了个招呼。走到垃圾桶前,吸了一口冷气,把锅里的汤彻底倒掉,一点也不剩,这一刻突然释然了。

拿着这个空荡荡的锅,再次经过这个男人身边,抬头、挺胸、微笑、从容…..

文   苏眉芳 

图   avlxyz  循CC协议

一杯米酒半生情

今年的春末夏初,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了。不冷也不热,有雨也有晴。在这样闲适的天气里,突然间想喝米酒了,真的很想很想。

查询了我的微信记录,发现是去年十一月初酿的。我的宝贝在阳台上,穿着羽绒服静静守候着日出和日落,一眨眼功夫竟然都半年多了,是时候让我来唤醒它了。

轻轻脱去积满灰尘的外套,欣喜地发现,封住坛口的保鲜膜里,缀满着小小的水珠。这是在告诉我,我的宝贝它还密封着没有丝毫的漏气。米的精华还在酒缸里呼吸着酝酿着,进行着它们自己的成长和蜕变。

多年来积累的酿酒经验让我懂得,晴天雨天阴天大太阳,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天数,酿出来的酒精度和香醇度都会有所不同。这大概就是时间的味道吧:可以让人愈加乏味,也可以让人散发芬芳。

酿酒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小心翼翼地启封后,一口一口细细品尝,发现往年总避免不了的微酸和轻涩,这次竟然一丁点儿都没有出现,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当初洗酒缸时用对了高锰酸钾,也可能是酒曲不一般吧。实在是出乎意料哈!

舀了一满杯,忘了大清早的空腹,忘了中午还要去喝喜酒,坐酒坛边一口气喝了个精光,这可是八两的大茶杯。实在是爽呵!一点点迷离一点点醉,摇晃着轻浮着,脑子里很兴奋还以为今年十七八。

有时候想想,像我这样一个既没酒量又没酒瘾的女流之辈,尚且都享受着一饮而尽的痛快,更何况那些有压力要进取求释放的男同胞们。

真的要多给他们一点点空间一点点时间,不能借了关心和爱护之名,怕他肺不好少抽烟,怕他肝不好少喝酒,就剥夺了那些似乎不够健康不够养生的爱好和自由。

其实,男人抽烟喝酒,就像我们女人逛街穿衣一样,都是一种由衷的身心快乐和休息之道。

没有了它,男人可能就少了太多的独乐乐和众乐乐,也少了太多的妙趣横生的话题和正经外表下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不是这样?

所以,如果不是过度的嗜烟酗酒;如果不至于影响到身心健康;如果希望生活中多一点点儿情趣和默契;那么,抽烟的时候给他放一只烟灰缸,喝酒的时候陪他来一杯吧。

也许我们真的会发现,他的快乐其实就是你的快乐,他在家陪你的日子,一定是人在心也在,手摸到的地方一定都是暖暖的…… 

图&文  杨小燕

那些年,各种端午各种粽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喜欢叫它粽子节,因为吃粽子是主要节目,而屈原跟他的香草美人爱国情怀都忙着给下周的高考生做素材呢……今年端午总算是在我大山东过,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哈哈,其实就是意味着今年吃的粽子是甜的~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咸粽子的传奇故事,那时候润土还在南方出差,跟我讲他那里粽子是肉做的,当年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很惊奇的,仿佛南方人不是地球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大学要在广东念,不仅要吃各种咸粽子,还要吃甜的豆腐脑,我一定会淡定很多。(其实广东真的有很多让我毁三观的食物……)

2010年在一个非端午节的日子,大一,我带着无比新奇兴奋的心情走进了学二食堂,吃早餐。那是我跟当时我心目中我们学校最经典的早餐之一,糯米鸡,第一次接触……其实那时候食堂里很多食物都是我的菜谱里从来没出现过的东西,但糯米鸡是某个师姐强烈推荐的,那时候她大二,据说天天都吃糯米鸡(后来我真心佩服她是如何做到的……)第一次吃我就想广东人着是多爱粽子啊,不是端午也天天有粽子吃。虽然有人告诉我说糯米鸡不是粽子,不过我觉得有糯米并用粽叶类似物包成粽子类似物,应该算粽子吧=、=

糯米鸡,食如其名主角就是糯米和鸡,配角由香菇还有一些豆子组成貌似还点缀了点蛋黄,外面用像粽叶又不是粽叶的叶子包住蒸来吃,咸的,味道还好就是有点腻。有段时间经常给宿舍另一个北方妹纸打包糯米鸡来着,直到后来我们闻到那个味道就已经腻的受不了……

2011年第一次正式在学校过端午,宿舍广东妹纸给我们带来了裹蒸。我当年灰常喜爱这个名字,裹起来蒸着吃,直白朴素,感觉比粽子这个名字更有感觉。而且那个裹蒸真心大,放到宿舍的锅里加热的时候,这么大的锅一次只能加热俩。还记得当时嘴馋的我们根本不顾节操为何物,都没有谦让谁先吃,直接两个分四份,吃完刚好下一锅也加热好。介个裹蒸外面是糯米,里面是裹了些蛋黄,肉,黄豆,绿豆的,让我这个在之前二十年里只享用过蜜枣粽子的胃觉得十分新鲜。不过也许真的是裹蒸一个真的是太大了,糯米也不怎么好消化,我果断是有点消化不良=。=

2012年端午节,正好在惠来支教,条件艰苦,没能吃上粽子,虽然之前学校领导有承诺要给我们福利来着T。T但最终粽子都去哪儿了?!不过虽然没有粽子,我倒是看了龙舟比赛,现场版的喔,点个赞!其实真心不太喜欢凑热闹,即使会游泳我也不想被挤到河里去=。= 但是毕竟传说潮汕龙舟很有名的,又是小朋友们拖着拽着,小伙伴们笑着闹着,也就跟着去看了看。场面的确是相当热闹,号子声,呐喊声,赢了的兴高采烈,输了的用我听不懂的话胡乱骂着什么……只是当年我心里只顾了挂念错过了的粽子,没太有心思看着这场无关痛痒的比赛=。=

去年没啥事,端午广东孩纸各种回家过节,留下北方孩子在学校羡慕嫉妒恨。中午本来想吃个糯米鸡意思意思,但实在是早晨在图书馆被自习室一个坐在我对面吃糯米鸡的男生给熏到,败了胃口,就心想算了还是吃番茄蛋吧……不过真心是命好,有个东莞的好同学没回家他妈来看他给他带了枧水粽,粽子不知道为啥是红色的,本身味道很清淡,里面还有红豆沙的馅儿。他说要蘸蜜糖吃,我当时心想我哪有蜜糖,就跑到食堂给卖龟苓膏的阿姨要了炼奶,于是我终于在广东吃了甜粽子,而且有点中西结合的感觉,相当高大上~

嗯,今天我在这个还没天亮的粽子节早晨,回忆那些年在广东吃过的粽子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好幸运啊,能亲自体验各种南北差异,其实甜咸之争何止是粽子,其他比如豆浆是甜是咸,月饼是甜的还是咸的,汤圆是甜的还是咸的,连我特别爱的番茄炒蛋都有人讨论过甜咸,更别提豆腐脑是甜还是咸的问题据说当年都闹到白宫了,让美国人真的看到了我们对吃这件事还是很认真的……其实我们学校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促进了南北方融合,比如冬至的时候有多少宿舍在吃饺子配汤圆,and进一步融合,比如多少烟花是为了南北方结合成功而放的~ 咳咳。很多事情跟粽子是吃甜的还是咸的差不多,没有唯一标准,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昨天晚上在家包粽子,每次我参与包粽子包饺子包包子等类似含有手工技巧的活动时总会被麦苗嘲笑为像是用脚在干活=。= 但怎么说呢,就算是脚,应该也是灵巧的脚。你用脚包一个我看看啊!好了,不管怎么说,一会儿早餐要享受一下自己期待了一晚上的粽子,我要吃自己包的,虽然每个粽子我只能包进去一个枣=、= 别问我是怎么区别哪个是我包的,我是不会告诉你我打的结真是像是用脚丫子打出来的T、T

 

还有鉴于本人每年粽子节都会消化不良,建议各位吃货面对粽子一定要把持住自己的食欲,实在是馋就先买点健胃消食片备用吧=、= 小伙伴儿们,粽子节快乐呀~~~~

图&文  果果

粽子节说粽子

大约甜咸粽子大战已过,太阳终于下山,热浪却还是在一浪接一浪地向人袭来。一整天躲在空调房里,想着节日的种种,倒也能偷着乐起来。

我是甜粽子党,从不吃咸粽子,但咸党们也不必扔板砖,因为我会回扔过去的,用甜粽子。

家乡过端午节,也自有一番节日要做的事。节前首先是剪纸。小时候本人干过此等事,一般端午节要在大门、窗户上贴剪出来的鸡样子。以大公鸡和小鸡崽为主的母版,大红纸剪了,下衬黄纸,在端午节前五天就要贴好。当然,孩子们对于贴鸡不感兴趣。只对五色线上心,对于背上的背的“符”认真。

五色线一般都是女孩子去买了各色线回来搓成一根我们称作“蚰蜓”绳的线,戴在手腕上,脚腕上,甚至肚子上,偶尔女孩子的耳朵眼里都戴着这个东西。孩子们呢,则要背符,用七彩纸来编了符,大多也是姐姐或姑姑类的身份去做这件事,给还未脱掉开裆裤的弟或妹侄儿侄女用心编了,再配一点艾叶,有时编成一七色的粽子,里面还要装一些小米类的粮食,走起路来有沙沙的声音,好听,也好看。

一般男孩子们戴得更多一些。载“符”意味着有人帮扶的意思。一个个母亲大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愿有一个人能扶自己儿子一把,最好是扶着入仕途。

自然这些含义可以不去理解,只是想着,刚会走路或者才会小跑的小男生们,背后戴着一个七彩的大“符”,还能沙沙响,要戴好几天,直到端午这一天才可以取下来,同时还有一点艾叶在其背上,算是一道美景吧。他们像是上帝派来的信使一般,告诉你节日来了。

节日都是为吃而来的,可见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人都是饿怕了。而国人尤是。隔一段时间过一个节日,吃某一种食物。端午节吃的粽子稍与其它节日不同的是,家乡只有这天的前后吃粽子,其它时节见不到粽子君。这一点不像南国几地,苏浙地区,以粽子类的食物作为早餐。而在南国广州,虽不像江浙地区那样把粽子当作早餐的固定节目,但也在早餐桌上时有粽子君登场。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有一种糯米鸡的食物,作为早餐。这家伙就是粽子走下节日的神坛后换了身衣服又走上人们的餐桌的。

在北国,过个节都是饺子打主角,唯在粽子节时,则是粽子君为主的一个节日。家乡的端午节完全可以改称粽子节,因为一定要吃粽子,并且其它时节吃不到这东西。市场上也难见其身影。

当然,节日的前戏好过节日当天,因为手脖和脚脖上戴的五色线,要在这一天扔到羊圈里去,传言羊吃了五色线,来年会生出一个小花羊羔出来。女孩子在扔线的当天无比期待也是深信不疑来年会多一只小花羊羔这件事。自然第二天要上学,还要写作业,许多事情,让她们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而来年还要继续编五色钱。

在我少不更事时,对于节日的种种细节怀着好奇并认真地遵从着。长大后,却过着不南不北的节日。对于北国的节日气氛有些儿怀念,而南国的节日,却又不知其始于何端,因何如此而迷茫。便成了一个节日外的人物,不南不北地过着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吃了甜粽子,并且有自己包的饺子,觉得饺子君是包容一切的好食物,尤其是在过节时,无所不能的饺子告诉我今天是节日。

文  杨燕妃
图  Suzie Y 循CC协议使用

红豆说

都说红豆是相思之物,于我,它是甜蜜,是家人满满的爱,也是我的一个个人生故事,今晚慢慢讲给你听。

临近端午,家家都在门口摆了一束艾蒿,隔壁阿姨晓得我上班忙没空买,悄悄帮我带了一束,放在我家窗口,着实贴心又不露痕迹。另一家隐隐约约传来气压锅的氤氲声,哎~是在煮粽子呢吧?果然,话还没落地,粽叶的清香味就直扑耳鼻。

记忆里,家人包的最多的是白米粽和赤豆粽。爸爸爱白米粽蘸白糖,说是味道清爽纯粹;而我更爱赤豆粽,软糯的米粒包裹着大颗大颗的绵密红豆,吃起来跟寻宝似的,有趣。吃不完的赤豆粽放冰箱冷冻,过几天就会硬得跟小石头一样,这时候,你可甭指望着拿刀切成像样又完整的粽子块儿。那想吃煎粽子咋办呢?好办,拿根细线,一头牙齿咬着,另一头紧紧圈住粽子,把它割成一个个菱块。接下来,锅里下薄油,文火,轻煎菱块至外层微黄,均匀撒入少许红糖水,再稍煎会儿,关火,出锅。阿呜一口咬下去,外头微焦,里头烫、香、甜、糯,好吃到想跟这盘煎赤豆粽天长地久。

也爱赤豆主场或客串的其它食物,比如赤豆粥。某天半夜被一片浓郁香气唤醒。抬眼,窗外仍是墨黑一片,无车马之喧,也无鸟鸣之扰,凌晨两三点的样子。喔,那锅粥!厨房里正慢炖着一锅红豆粥,此刻,跟主人不在时果冻厂的小黄人似的,打滚的打滚,k歌的k歌,做操的做操,唠嗑的唠嗑。兀自high的不行,热闹够了,便醺醺然搭上小热气球,漂洋过海闯进卧室,终于抵不住长途跋涉之累,噗!噗!噗!一个个爆破,香气小分子们纷纷扬扬降落,成就了一个香气博物馆奇妙夜。

还有喔,哪能少得了赤豆棒冰!只爱镶嵌着大颗大颗饱满豆子的棒冰,光明牌。红豆沙棒冰,入口即化,吃着怪没趣的。盛夏,每次去练舞,去早了,便买根光明的赤豆棒冰,边吃边看着面前的男男女女们跟着salsa音乐1,2,3,1,2,3满场乱转。等心满意足吃完,换上嘻哈衣裤,便是我们jazz帮占领整个舞蹈教室的时候了。

文 初照晨

图 Albert.hsieh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