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甜咸粽子大战已过,太阳终于下山,热浪却还是在一浪接一浪地向人袭来。一整天躲在空调房里,想着节日的种种,倒也能偷着乐起来。
我是甜粽子党,从不吃咸粽子,但咸党们也不必扔板砖,因为我会回扔过去的,用甜粽子。
家乡过端午节,也自有一番节日要做的事。节前首先是剪纸。小时候本人干过此等事,一般端午节要在大门、窗户上贴剪出来的鸡样子。以大公鸡和小鸡崽为主的母版,大红纸剪了,下衬黄纸,在端午节前五天就要贴好。当然,孩子们对于贴鸡不感兴趣。只对五色线上心,对于背上的背的“符”认真。
五色线一般都是女孩子去买了各色线回来搓成一根我们称作“蚰蜓”绳的线,戴在手腕上,脚腕上,甚至肚子上,偶尔女孩子的耳朵眼里都戴着这个东西。孩子们呢,则要背符,用七彩纸来编了符,大多也是姐姐或姑姑类的身份去做这件事,给还未脱掉开裆裤的弟或妹侄儿侄女用心编了,再配一点艾叶,有时编成一七色的粽子,里面还要装一些小米类的粮食,走起路来有沙沙的声音,好听,也好看。
一般男孩子们戴得更多一些。载“符”意味着有人帮扶的意思。一个个母亲大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愿有一个人能扶自己儿子一把,最好是扶着入仕途。
自然这些含义可以不去理解,只是想着,刚会走路或者才会小跑的小男生们,背后戴着一个七彩的大“符”,还能沙沙响,要戴好几天,直到端午这一天才可以取下来,同时还有一点艾叶在其背上,算是一道美景吧。他们像是上帝派来的信使一般,告诉你节日来了。
节日都是为吃而来的,可见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人都是饿怕了。而国人尤是。隔一段时间过一个节日,吃某一种食物。端午节吃的粽子稍与其它节日不同的是,家乡只有这天的前后吃粽子,其它时节见不到粽子君。这一点不像南国几地,苏浙地区,以粽子类的食物作为早餐。而在南国广州,虽不像江浙地区那样把粽子当作早餐的固定节目,但也在早餐桌上时有粽子君登场。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有一种糯米鸡的食物,作为早餐。这家伙就是粽子走下节日的神坛后换了身衣服又走上人们的餐桌的。
在北国,过个节都是饺子打主角,唯在粽子节时,则是粽子君为主的一个节日。家乡的端午节完全可以改称粽子节,因为一定要吃粽子,并且其它时节吃不到这东西。市场上也难见其身影。
当然,节日的前戏好过节日当天,因为手脖和脚脖上戴的五色线,要在这一天扔到羊圈里去,传言羊吃了五色线,来年会生出一个小花羊羔出来。女孩子在扔线的当天无比期待也是深信不疑来年会多一只小花羊羔这件事。自然第二天要上学,还要写作业,许多事情,让她们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而来年还要继续编五色钱。
在我少不更事时,对于节日的种种细节怀着好奇并认真地遵从着。长大后,却过着不南不北的节日。对于北国的节日气氛有些儿怀念,而南国的节日,却又不知其始于何端,因何如此而迷茫。便成了一个节日外的人物,不南不北地过着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吃了甜粽子,并且有自己包的饺子,觉得饺子君是包容一切的好食物,尤其是在过节时,无所不能的饺子告诉我今天是节日。
文 杨燕妃
图 Suzie Y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