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这个不争气的城市到底有什么能吃的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在中国,要说一座城市很好吃是件难事,但是要说一个城市没什么好吃的更难。

今天,深夜君跟大家讨论一个城市,长春,说它没什么好吃的,是爱之深责之切,还是当真如此尴尬?

——深夜君

                           

- 正文 -

生活的记忆,总是由食物串联起来的。

***

那些年一起吃过的面

高中的时候,有一群狐朋狗友。

最快乐的回忆,就是中午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匆匆忙忙赶到学校隔壁的一家叫“四川一家人”的小面馆,一人点一大碗号称“十年秘制”的担担面,多麻多辣。

吃的汗流浃背,齿颊火辣。在最燥的关节,喝上一大口漂着碎冰的冻可乐,然后继续扯着学校某某班某某女生如何如何漂亮的闲话,好不过瘾。

现在想来,那个担担面,恐怕已经是“十八年”秘制了。

***

大块酒来大块肉,吃得过瘾喝得好

在长春,朋友聚会,历久弥新的主题只有两个:烧烤与火锅。
烧烤,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就是铁签子小肉串。细细的铁针,薄薄的肉块,你根本无暇顾及那个肉是否新鲜,是否真的来自牛羊,便早已佐着雪花啤酒进到了胃里。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这种肉串就是长春的发明。后来才知道,全国都吃这个。而最出名的,当属黑龙江的哈市。

另一种烧烤,是韩国烤肉。店名永远带个“山”字:龙秀山、金刚山、汉拿山、白头山等等。其实东北话里,“山”是个脏字,傻的意思。

窗明几净的餐馆,面若冰爽的服务员,温吞乏味的蘸料。除非是有爱看韩剧的姑娘强烈建议,否则我是很少吃的。

当然还有其他烧烤,比如伊通烤鸽子,内蒙古大块肉,延边朝鲜族烧烤,新疆红柳烤串等等。总之,没有一个是属于长春的。

至于火锅,相对简单了。

传统的铜锅涮羊肉,以老北京涮羊肉最为出名。紫铜锅,亮火明碳。羊羔肉片入锅,心中暗暗数九个数,然后捞起来,蜻蜓点水般地在白瓷碗中沾上些许新酿麻酱。麻酱的醇香和肥羊自身的肉香交织在一起,甘美异常。

这种吃法,来自于元朝的北京。据说是忽必烈的厨子发明的。

另一种火锅,就是广式的豆捞。也叫“打边炉”。酱料之复杂,常常掩盖了蔬菜本身的味道。

豆捞还有一种简化平民版,称为“时尚小火锅”。这样不尊重食材本身的料理,我是不吃的。

当然还有四川火锅,清油火锅。那些就吃的更少了。总觉得川菜离开了巴蜀,就不能称之为川菜。色香味或许学得来,但意形养就总是欠火候的。

***

长春什么都有,唯独吃不到长春菜

后来长大了,去过的地方也多了。回到长春,就总是喜欢按图索骥,寻找下远方的美食。为了回忆,更是为了口腹。

于是我发现,长春什么都有:云南餐厅里的烤乳扇,汽锅鸡都有模有样。

印度餐馆里红黄绿三种咖喱一应具全。西安肉夹馍、广西花甲粉、老式鲁菜、川人百味、中东卷饼、大马娘惹、台湾芋圆、古今日料、老美大披、甚至地中海沿岸才喜欢吃的娼妇意面和蓝纹奶酪通心粉也都十分道地。

长春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食物,可唯独吃不到的,就是长春菜。

有些历史的城市,总会有几样拿手菜。比如我心爱的北京,炒肝卤煮碗豆腐是每次必吃的。

再比如广州,姜撞奶和煲仔饭也是它的城市名片。

长春的近邻,哈尔滨,有独步天下的锅包肉和红肠。据说最近新出的烤鹅也不错。

沈阳的老边饺子虽然有些江郎才尽,但“兄弟我当年也是阔过的”。

***

我想我热爱我的家乡,但我能热爱它什么呢?

唯独东北中心,长春。虽有历史,虽有文化,但没有美食。或是经济原因,或是地理因素,亦或者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原因已经不考据了,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春人,除了遗憾和唏嘘,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这些年,身边的旧友一个个离开了这片土地,去了远方。也看过一些资料,吉林省人才流失极为严重。人口甚至出现逆增长。其实仔细想来,也不奇怪。一座没有美食的城市,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英雄。看上去很美,却仍旧是一个华丽丽的躯壳。风吹雨打多年,如今也没有当初那么华丽了。

我想热爱的我的家乡,但我能热爱它的什么呢?

文 / 张浩然

图片 /花瓣网、图虫网、 百度图片、搜狐图片

BGM / Woodpigeon – For Paolo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凉粉有信,乡愁无边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小时候喜欢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长大后,有一次我去听余光中的讲座,这位老人在讲台上提起自己游历世界的故事,那时候我想,是不是人走得越远走的地方越多,就越懂乡愁是什么概念。

对我们平静年代的人而言,乡愁不是船票,不是海峡,而更可能是童年时代的路边小摊。今天,深夜君给你带来一个关于乡愁的故事,它是一碗凉粉的模样。

——深夜君

                                                

- 正文 -

出生在老家,年仅2岁便懵懂离开,城市长大。每年定期都会回到那里,探望还留在老家爷爷奶奶。时间流转,爷爷去世后,老家里只剩奶奶一人。

那个小地方让我魂思梦萦的除了亲人,还有满怀乡愁的——老家的凉粉,一种自童年起就一直占据着家中饭桌的菜肴。

***

那一碗深藏我心的凉粉

凉粉,一种亲民的食物,由豌豆或红薯制作而成。成型的凉粉或晶莹剔透,或色泽深沉,装在塑料碗里。

放上辣椒、花椒、盐、糖、榨菜、葱花等调味料。

就在老家窄窄的石板路旁诱惑着路人的胃和嘴,饿了来一碗,馋了更要来一碗。

吃一碗凉粉,便成了是我每一年返乡探望了长辈后必定要做的事情。甚至返乡路上,就在心里默默期待着,馋虫引得我舌头低下的唾沫丝丝渗出,非要酣畅淋漓地吃上一碗才能罢休。

***

黄桷树下,凉粉摊

奶奶和外婆家附近的凉粉摊,都是我的常去之地。外婆家在“竹林湾”附近,因为地多生竹子而得名。然而,这凉粉摊兴起的时候,竹林早已没了踪影,却有了一株黄桷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每到夏日便给竹林湾带来一片阴凉。更让这一种市井小吃蒙上一层风雅的意味。

“唐凉粉”的摊位就在这颗黄桷树下。每一次到了那个地方就看到熟悉的景象:绿油油的树叶下面,壮士的树干旁倚着一锅卤水,卤水沸腾,酸辣粉被小竹篓装着在卤水里被烫得柔软。

锅前则是一个小方桌,上面摆着一个大脸盆,脸盆里就是微黄的细滑柔嫩、筋力绵软的豌豆凉粉,被纱布盖上保证卫生。四周都是小板凳,木头做的,被岁月磨得光滑。30多岁的唐姓女人坐在这一切之中,不紧不慢地为客人做一碗接着一碗的凉粉、酸辣粉。

“老板,一碗酸辣粉一碗凉粉。” 顺手拉过一个小板凳坐下,熟悉的凉粉,熟悉的辣椒,熟悉的老板,熟悉的寒暄,我已经非常习惯了黄桷树下的人和味道。

此情此景,此心安处是吾乡。

***

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

至少还有一碗凉粉值得我去珍惜

每一颗心灵都有它安定的地方,也许是家里温暖舒适的床,也许是千里之外漂泊的船。而能够给予我心灵温暖和安慰的,就是老家黄桷树下的“唐凉粉”。

无论过了多久,即使女老板为了女儿放弃经营,即使外婆的房子已经卖掉而我没有理由再回去那个地方。但每次想起那个心里还是会变得不再慌乱。

它,依旧是让我心安的“家乡”。

文 / 清然Artemis

图片 / 百度图片、视觉中国、部分来自网络

BGM / 卫兰-Remember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胖子是不是就没未来了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天气渐凉,又到了长膘的季节了。最近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和减肥这两件事情上纠结,既不能舍弃美食的诱惑,又不能容忍长肉这件事情。

想起来曾有一句话特别豪迈:我们花了这么多年爬到食物链的顶端,不是为了来吃素的!

是啊,关于肥胖这件事情,我们可能从上亿年前就埋藏了一些小小的争议点,今天深夜君又跟你聊一次关于肥胖这件事情!

——深夜君

                                              

- 正文 -

作为女人在世界上真是不容易啊!摈弃世俗的观念随心所吃,不容易。迎合世俗眼光让自己瘦下来,不容易。模仿名媛明星保持不胖不瘦,更不容易。

减肥是我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看似简单但包含了各种不同智慧在其中。它离不开细胞,菌群,基因,遗传的作用;波及到事业,爱情,生活,家庭;影响到心情,健康,大脑,性格;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胰岛素,脂肪息息相关。

***

珍惜生命,远离肥胖

减肥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可是健康本身就是一个谜题。你觉得是原始人类的身体相比于现代人哪个更健康呢?

在寿命上来讲,确实是现代人有明显的优势。原始的人类基本上是死于与天灾搏斗与自然博弈,死亡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身体在某一方面相对于现在人是绝对健康的,最起码他们不会死于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免疫失调、癌症和痴呆症……

戴维•珀尔马特医学博士《谷物大脑》这本书中分析到古时候的人们和现代的人们食谱的变化。我们的祖先他们的食谱中脂肪占到了75%,而现在的我们碳水化合物占到了65%。

所以说,健康地脂肪才能让我们身体倍儿棒,而反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类的东西,则是肥胖恶魔的小助手。

想要科学地获得健康的身体,只能去聚集尽可能多的人的智慧,尽你所能的去剥开迷雾,那么很有可能你会看到颠覆你想像的东西。        

减肥路上的胖子们,醒醒吧。脂肪君的重要性你们知道么,大脑70%以上就是脂肪,脂肪在调节免疫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身体细胞壁有50%是它构成的。

肺、心、骨骼、肝脏和免疫系统也是由脂肪构成和执行功能的;健康的脂肪能够起到瘦身润滑皮肤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写到这里,似乎隐约听到了脂肪君们的欢呼,并拉上横幅,叫嚣着“打倒碳水化合物”。

***

再见,锥子脸

在这个“全民看脸,以貌取人”的时代,变美更是减肥的主要目的。那今晚咱不说风月,聊聊何谓美。从古代到现代,审美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从汉代的燕瘦到唐代的环肥,从蒙汗的宽额到清明的小脚。

那妹子们不禁问道,那我们减肥有什么错?

减肥无罪,但虐身虐心不科学的减肥才是大错特错。

越来越深谙中庸之道的现代人,微胖同样是美美哒。对于锥子脸,干瘦的身材已经没有疯狂追捧了;而诸如阿妹、阿黛尔身材不再纤瘦的女明星我们也不再嗤之以鼻;像赵丽颖,林依晨,孙俪她们不那么“锥”的脸蛋,我们亦是喜闻乐见的。

所以,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望脂肪兴叹了。做一个吃不胖的瘦子吧!

让脂肪成为我们的盘中餐吧。让深海野生海鲜,黄牛肉、羊肉、鹿肉、水牛肉还有各种芝麻坚果将成为我们健康路上的明灯。

科学的管住嘴,健康地迈开腿。大快朵颐并美丽着。

文 / 王璐

图片 / 百度图片、视觉中国、部分来自网络

BGM / 张学友-等你等到我心痛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哪家情侣没遇到过口味不合的尴尬…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人类这种东西,免不了情爱,免不了食物,自然享受情爱与食物相合的愉快,更要面对情爱与食物不相容的尴尬。

广东有部老喜剧播了非常久,叫《外来媳妇本地郎》,剧中四个老广兄弟分别娶了外地和外国媳妇,从此在西关老屋里嘻怒笑骂,免不了的摩擦也少不了的人生喜乐。

今天深夜君给你带来一个故事,一位嫁到外地的小媳妇,如何权衡自己与新家的味蕾,愿你读到一点点甜蜜与智慧。

——深夜君

                                                   

- 正文 -

如果说,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那我一定是一瓢又咸又涩的海水,泼落在长江以南的淡水河畔,免不了几分落寞。
但随着时间的游走,我身上带来的那份苦涩味道被日渐稀释,自然觉得轻松许多,但也忧心,是不是海水最美的鲜味也将要被淡忘?

***

菜干饭,彻底征服贪婪无比的舌头

每次回娘家,或是从娘家捎来东西,总少不了海鲜干货,好拿,方便存放,而且味道鲜美至极。可惜,我先生适应不来,说是有股难闻的腥味。

记得第一次做菜干饭,用热水泡开干虾仁和花甲肉,切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爆出香油,和着切丝儿的卷心菜和胡萝卜一起翻炒。


另一头,在电饭煲里,淘过水的白米上,铺上苏醒过来的虾仁和花甲肉,还加了生抽、老抽和细盐调味。

焖熟后,将出锅的、冒着腾腾热气的菜一鼓作气地倒进电饭煲,淋上两匙芝麻油,用饭勺翻拌均匀,再焖上两分钟后开盖,一锅色泽清丽、香味诱人的菜干饭就可以上桌了。
五花肉的香喷,虾仁、花甲的鲜美,卷心菜和胡萝卜的清香醇美,三重口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彻底征服贪婪无比的舌头。

端一碗坐电视机前,边看边吃,既满足口腹之欲,又享受着这种寻常日子说不上的惬意,不由得感到小确幸。

第一次做菜干饭,出乎意料的成功,我先生吃下两大碗,还舔着嘴巴说好吃!我也毫不惭愧地说,似乎比我外婆做得都好吃!

但第二次,他就避而远之了,说闻不惯那海鲜干货厚重又刺鼻的腥味。我无奈地摊手,不知如何是好。从那以后,冰箱里海鲜干货消耗的速度极其缓慢。
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去年夏天带来的干货都还剩大半,甚至有的还未开封。

***

干贝蛋羹,似乡愁

总把最浓的鲜味藏在入口的一瞬

我突发奇想,既然我先生受不了那股腥味,那想办法淡化干货里的腥味不就好了?
于是,我琢磨出另一样菜式,是干贝蛋羹。干贝在热水里泡软后,切成碎碎末儿,烧开水的汤锅里,倒入冷水调匀的生粉、蛋液。然后下干贝肉末,撒上胡椒粉,滴几滴香油,再撒一把葱花,对了,加盐后还得来一点鸡精,提出鲜味来。


这样的一碗羹汤,鹅黄铺底,绿珠点缀其间,看似清淡,但却把最浓的鲜味都藏在入口的那一瞬间。
我的思乡情绪又何尝不是如此?从不肯轻易表露在话语中,只有情到深处才哽咽在喉。

虽然不常把家挂在嘴边,但并不代表我不想它。把家藏在了心头,难以言说,却总是牵动着每一处神经。

远嫁他乡,说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是浪漫,也对;说是看透之后的出逃,是决裂,也对。爱与恨,愤怒与愧疚,怀念与刺痛,同时纠缠在心口。


当我望着生我养我的那个家的方向时,眉头总会不知不觉紧皱。或许就像我先生面对那把海鲜干货时一样,于我是鲜之回味,而在别人却是无法承受。但谁又分得清对错呢? 

文 / 小狐月

图片 /花瓣网、 百度图片、搜狐图片

BGM / 不可撤销-她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我告诉你,清淡的年糕也能玩到上天!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们过年的时候有道传统制品:年糕!然而我实在是,不!爱!吃!寡淡无味,严重点说形同嚼蜡。

然而,后来我才发现这种食物有各种样式,各种做法。吓得我不敢再乱说话了,今晚深夜君就带你看看年糕,开开眼吧厉害了我的年糕!

——深夜君

                                                      

- 正文 -

我一直以为,离家久了,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甚至口味都会发生变化。江南水乡软软糯糯的甜香满足不了大都市的理性和坚强,大都市的快餐和菜品里也没有家乡柔柔的月光。 
今年冬天回了一趟老家,吃到了儿时最喜爱的年糕宴。我这才发现,精致坚固的大城市从不会在意任何一个过客;倒是软糯温香的小城用她熟悉的味道留住了每一个属于那里的孩子们。

***

蜕变于糯米与梗米之中的

软糯温香

纯手工制作年糕的工序复杂而繁多,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生活的美好。

从清晨开始,把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在凉水中浸泡上十天。
刚从井下打上来的水冰凉而甘甜,洁白的米粒在水中沉浮,像是水中的一曲芭蕾舞。


十天过后,米粒吸饱了水分,渐渐沉淀,清水像是蒙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薄纱。
两种米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味道中有一年的阳光、露水、和风、细雨,也有着小城人民的辛劳与汗水。

***

磨面

浸润过后,便是磨面。
在石磨一圈圈的转动下,乳白色的米汁一滴一滴地淌下。伸出手指蘸了一点糊糊的米面,放到嘴里。

像是冰淇淋一般融化在唇齿之间,却留下了最原始的米的香气。

***

蒸年糕

等到晚上,便是全村最热闹的一天。


家家户户都彻夜蒸年糕,无论老小,都添柴加火,忙得不亦乐乎。旺火烧起来,火焰放肆如狂欢般舔舐着锅底,火光映照着大家脸上的笑容。
揭开锅盖,云雾缭绕般的蒸汽升腾。
全家好几双眼睛凑到锅边,定睛看着蒸好的年糕。通体透明,温润如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忍不住伸手去拿,一团团的年糕散发着腾腾的白气,仿佛天上的月亮也融了进来。

***

月光下的年糕宴

月光为伴,星星为伍。刚出锅的年糕在女人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桌桌美食。

粥里的年糕是最朴素的样子,纯白温润,散发着淡淡的米香;
红糖年糕带着丝丝入扣的甜味,软软糯糯地在口中回味;

油炸年糕外焦里嫩,将酥脆的外壳一口咬下,里面柔软的甜味肆意破出溢满口中,让人放不下筷子。

每吃一口,都吃出了幸福。
月光下的年糕宴,是我对家乡最真切的向往。时间和距离或许让家乡变得有些陌生,但唯有那味道,像是融入血液般,依旧温热地跳动。

文 / 陈雅楠

图片 / 花瓣、淘宝、微博、百度图片

BGM /卫兰-Chocolate Ice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