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我们来暴食

我在朋友家呆了一天,厨房流转了一整天不停歇,我们六个人解决了近三十个菜,家常的感觉很好,温暖的感觉也很好,冬天嘛,就该这么吃。

我们吃到无力,瘫倒在沙发上的时候,宛如一只只精致的猪!我们就在这么毫无愧疚感的“堕落”里,变得越发亲密。

今天周六,是温习旧文字的日子,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暴食吧。

——深夜君

- 正文 -

我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天冷了,会对自己特别好,把自己像要给皇帝进贡的小猪崽那样养着。

夏天减肥总是简单的:米饭热得发馊,麻辣烫热气腾腾倒人胃口,面包腻到发粘,心下也就与几撮冰淇淋作作心理斗争。冬天可不一样。大棉袄一披,粉红色都行,再臃肿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叫嚣:这么肥咋地!不是我肥,是这外套太不争气。于是乎失去了最后一丝与脂肪斗争的廉耻之心,火剌剌投入冬日养膘小分队。

没入学校北门外黑暗料理一条街,杨叔牛杂、法国面包、学生创业的猪扒包、地下铁奶茶、便利店里的健达缤纷乐,无不让人春心荡漾。没事,吃吧!待到膘肥体壮日,便是我等放假时。

 

北风一扔烟雾弹,南国小花朵已不战而降。下午在床上捧了本书懒了半日,瞥下窗外已是暮光冉冉,路灯零星。走出学校,当然先就近飘入奶茶店,饕餮一杯热可可。

在我心目中,白咖啡、杏仁奶茶、热可可,这些都是字眼都闪着光的极其温暖的存在。手持一杯冒着热气的热饮,一顶贝雷帽,绞花针织毛衣,黑色大围脖,桃色俏皮毛呢大衣,绿色羊毛短裙,棕色长靴,黑色裤袜,三五闺蜜,流连街头,大概身上亮堂的青春就把冷夜吓个半死,遑论还有手中一杯温暖的可可。常觉得可可是蜂蜜,甜到人心坎里去;或是热水袋,暖着小心窝;就如夏日的冰淇淋、蓝色泳池,或是圣诞节的星光游乐场、电影院,它是冬日的御用品,多么美好的裙带关系。

看了衣裳,暖了胃肠,云游在贩卖圣诞礼物的星光闪闪中,不亦乐乎。珠宝镶嵌成的小动物,红白绿相间的圣诞树溢着奶香,荧光闪闪的星星饰品、红白交错的拐杖、金银发亮的糖果……I smell Christmas, all that’s pure.

说来要感谢妈妈,给了我关于圣诞节18年独特的回忆。“崇洋媚外”赋予她浪漫的个性,西方人的节日说什么都不错过,从有记忆开始,她就假扮“圣诞老人”,每年给我送礼物。

还记得第一次收到礼物,还是幼儿园光景,在城里巷几十平米的老家,捆在一只大的、红白相间的羊毛袜子里,几颗糖果,一张圣诞卡片,上面写着:“小夏怡今年表现很好,圣诞老人很满意!明年也要继续加油!”年幼的我真真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只要乖乖听话就有天使降临。

那天早上,我假装睡着,又假装苏醒,反反复复5、6次,只为了再体会一遍看到圣诞礼物的惊喜。小时候就是这么容易满足,一场大雪,一次爬山,学会跳绳,小小的心很容易就被充盈。随着年龄增长,妈妈给的礼物不断变化,但总是那么贴近心意。

有华美丝巾包着的几本厚厚的大书(打开了我热爱阅读的大门),有满满一大壶奶瓶状的“雪粒糍”,每年不变的是那张叫我“小夏怡”的贺卡。其实10岁出头我就识破了爸妈“善意的谎言”,但出于想占便宜的心情,还有不想辜负他们的心意,我一直半梦半傻地佯装还相信这个神话。一直到初二爸爸生病,北上广全国跑,家里都没人在,但圣诞节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托奶奶或者外婆给我买好礼物,然后写那张贺卡——“小夏怡……”

18岁,高三那年,我拿着那张贺卡,床头写满给天使的信,滚烫的眼泪和冰冷的家,只有奶奶外婆的饭桌和千里之外的电话,电话那头妈妈强颜欢笑的报平安,这头揪心的害怕……只希望真的有上帝保佑父亲能平安。God bless.

不知不觉有些感伤。一晃在广州也已经两年。在杨叔的牛杂的路边摊坐下,点了串墨鱼丸、一串上海青、一片面筋、一个土豆,杨叔的儿子不怎么利索地把食材放进沸水。

杨叔走过来,边收钱、打理菜,顺带摸了摸他的头,满脸盈盈的笑意。我瞬间嫉妒起这份简单的温情。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拨通那通被遗忘很久的电话。那头,北纬30度的温度传来,而我们就像老朋友那样对话:“妈,这天怪冷的,我晚上又吃了好多啊!你呢?”

文 / 夏洛克怡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房间 – 刘瑞琦

在咖啡豆中,我是无疆界之君主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圣诞节还有个把月,广州的商圈,已经很多换了装潢,走过咖啡厅时,看到红绿相间的圣诞树和奔跑的鹿,清冷中多了点暖意。

忽然间有点羡慕那些爱咖啡的人,在咖啡豆之间穿梭,有如无疆界之君主。今天深夜君带来的故事,便是这样一位咖啡师,在咖啡的世界摇摆,无人能束缚。

这个故事,来源于深夜君老朋友新经典出版的一本书,《了不起的咖啡》。前些日子,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如有兴趣可温习之前的推文——《两岁时失去了听力,这个男孩却用咖啡听见了整个世界》

——深夜君


- 正文 -

唐,双鱼座咖啡师。瘦高个。身体不大好。每次见我们时候,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用他的话,除了忙生病,都在忙咖啡。这俩,都是正业。

唐在北京有两家自己的咖啡馆还有一间规模不小的的烘焙工坊,第一次见他,他正在琢磨如何用“建盏”喝咖啡,听起来有点新鲜。在一块原木茶盘里,放上咖啡杯、玻璃杯,和一枚格格不入的建盏。容器林立。新奇又怪异。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16.jpg

按唐的理论,通常人们都是先“看见”咖啡,再“闻到”咖啡,最后才会“喝到”咖啡。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反射次序,但也束缚了你对一杯咖啡的“原初感知”。

人们总是习以为常用 一种“心理容器”的在喝着习以为常的“咖啡”。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0.jpg

唐认为,容器不同,味觉也会差异。在建盏的底色下,咖啡变得淡了,浅浅一弯。抿一口,确实味道不同。唐觉得,这是因建盏含有铁离子,可软化水质,让咖啡喝起来更软。虽说这个理论,有人未必同意,但还是很多顾客愿意花钱来这里买一口新鲜的体验。

唐开的这家咖啡馆一半门脸是绿植店,一半是极简主义的座椅,还有一个大花园。九点开门,七点就打烊。从不推迟关门。

店内挨挨挤挤摆满各色植物和盆栽,有的桌子甚至在绿植包围里,唐时常就躲在绿植堆里,思考自己的事情,他是一名“咖啡馆思考者”。

唐的话很少,但一说起咖啡就滔滔不绝,像变了个人。唐脑洞极大,有时和他聊天的感觉,就像在美术馆里看印象派绘画的感觉,充满超现实。你接不住他的茬。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3.jpg

唐说研制过一种“咖啡香水”,这种香水带有自然花香和咖啡混合的气息,它既是咖啡,又是香水。可以随身携带,遇到食物,偷偷给它喷上一些,这实质上是“给食物喷的香水”。你脑海里,食物宛如婀娜淑女,搔首弄姿,借用香水芬芳的“场”来吸引人,你觉得食物需要“为悦己者容”? 

“假如万一我忍不住,把香水当咖啡喝了怎么办?”

“这是在咖啡里直接加入芳香精油吗?”

“这种香水保质期多久?需要冷藏吗?”

“给食物喷香水,那和佐料有啥区别?”

唐的主意一定会让好奇者问个不停,唐对这些问题一律不答复,无可奉告。他有个习惯,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记录下来。最后把灵感的草图延展开来。他的口头语是“这是我的灵感1,灵感2,灵感3,这都是我脑海的闪电”,灵感过于天马行空,但唐这些年主要做的事情是“把香气捕捉到咖啡”。这还算认真在做的一件事。唐对我说。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27.jpg

唐不喜欢直接把液态精油或者添加剂加到咖啡里去,因为那样会破坏咖啡的分子结构。唐发现可以用一种“气体发射装置”把气味“收集”到咖啡里,咖啡本体就会带有自然的香气。现在问题是如何设计这种实验装置。

唐利用过一定压力的喷谁壶,把食材装到壶内加压,释放香气与咖啡融合,这种喷壶可以设计原理进行接下来的步骤。唐又想到用医院的针筒,采用针筒对着水注射气体,来观察香气是否可以溶于水,唐对我说,这样总结优缺点来设计最终的装置,以到咖啡师对咖啡芳香近乎严苛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0.jpg

为了源源不断的收集香气,唐在设计的过程中失败了几次,最后锁定中国人最常用的设备:电吹风,一方面可以提供风源,一方面可以提供微弱的热能,但是热能过高也不行,所以也需要改装,各种型号和风型。

把电吹风外壳拆开,改造内部的加热丝。发热丝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必须在一个精确的长度,改装完就有了一筐坏的电吹风,最后嵌入一个木制的盒子,这样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微热风”,热风通过食材沾染食材香气,再经由一根导管进入咖啡内部,气息由咖啡内部“熏染”咖啡,最后,才可以诞生一杯带有芳香气味的咖啡。这样香味和咖啡才会生长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3.jpg

确切说,唐想发明一台可以做出芳香咖啡的“实验艺术装置”,这是他脑海里的“永动机”。

他不停改造各种细节,像实验室的科学怪人,很多人觉得这个想法比较疯狂。一种气味和一种气味本就是不匹配的,就像两个个性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风味和风味,味觉和味觉之间的搭配,有着近乎唯一的数学比例,就像黄金分割点,需要你去找到那个好玩的点。那个点,或许,全宇宙只有一个。唐还是要努力找到那个黄金分割点。

如果唐不介绍自己,你只是听我和你掰扯这些段子,唐是不是很像咖啡界的“民科”(民间科学家)?


他每个理论,都有着“实践检验”基础,但每个理论都是即兴脑海诞生,也许明天就被自己实验推翻。他也不管你怎么反驳他,用科学、营养学的研究或案例,他都义无反顾去尝试,他确信可以把气味“捕捉”到咖啡里去。他不停设计装备“吹了”十年。

微信图片_20171126194637.jpg

唐带着自己不同的实验装置,参加了七次世界级咖啡大赛,在综合成绩,获得一次全国第一,一次全国第二,一次第三。(详细获奖记录,补充)在咖啡师的综合能力里,唐无疑是非常出色的。然而……一些人欣赏唐的创意,另一些却觉得太过怪力乱神。

唐说,每个行业都需要想象力,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咖啡师,一个想做出好咖啡的人,不断的学习创新总结过后,自己安安静静冲泡出一杯好的咖啡。

这世间,把事情做到极其纯粹,才是最难的。 

文 / 了不起的咖啡

图片 / 了不起的咖啡

BGM / 白兰鸽巡游记 – 丢火车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在人生的油锅走一遭,做个酥脆的“胖子”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好多年前初一学课文《安塞腰鼓》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首陕西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里面唱了什么我倒没认真听,唯独对那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印象深刻。

过了好多年,一个山西的朋友带我去她家吃上油糕后,才知道那是山西、陕西等地区的小吃。外边金黄酥脆,入口鲜香绵软的油糕让我至今仍惦记着,也终于知道油糕对于一个异乡的山西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今晚,深夜君为你带来一个关于油糕的故事。

——深夜君

- 正文 -

新疆的天气很冷, 白昼渐短,睡眠的速度却没有跟上。
 于是在寒冷无眠的长夜里, 面对新疆清澈的天顶沉思。我知道这是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情怀,但也是理直气壮的思念,想家了。 微信图片_20171126193629.jpg
因为工作,离开山西很远。关于家乡的记忆,从来都不不像橱窗里的奶油蛋糕那般精致,如果确切点地说,应该像油糕一样。油糕,是老家一种很接地气的小吃,因为用黄米面,所以它生来便穿着金甲外衣,肚子里的馅儿鼓鼓的,塞满了了枣泥、豆沙和白糖。 微信图片_20171126193632.jpg
在家乡,嫁娶,过生日之类的热闹日子,油糕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食物。没有它的存在,仿佛桌上就少了了点什么。制作油糕要先蒸制好馅料,红豆蒸熟要捣烂,枣子要去核,也有不讲究的人,会留着枣核,这接地气的食物,也忽然间分出精细和粗糙的差别。制作糕面的时候用黄米面,和好放到锅里大火蒸十五分钟左右取出, 手上蘸凉水揉到光亮劲道。搓成条,抹油,最后便是包馅儿了。

 微信图片_20171126193638.jpg
小时候,每次妈妈做油糕,还没等炸熟就要迫不及待先吃几个包好馅儿的白糕。这时老妈一定会说:“着急什什么,炸好的才好吃,等下又没人和你抢。”这时我一定会扮个鬼脸嬉笑着跑开。数着时间,在不远处等着油锅里“胖将军”出锅。这种对食物和母亲手艺的期待,应该是每 一个城镇乡村孩子的共有记忆。
最近回家,独自一人走在以前的老街上,不经意间听到了街头那熟悉的吆喝声, 走过去:“ 老板,来一斤油糕。” 老板熟练地抄起了大漏勺, 一个个码好送下油锅。 微信图片_20171126193642.jpg
看着一个个油糕咕噜咕噜欢快地滚下了油锅。圆滚滚的胖将军被炸至外面焦脆,表皮起了了小泡泡就可以出锅了。 老板拿袋子给我装好,油炸的东西,滚烫时最让人生畏,却也最好吃。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来轻轻咬上口。嘶……烫…… “嘎吱",脆脆的,再来一口便可以吃到里面满满的豆沙。嗯,还是以前那个味道。 微信图片_20171126193645.jpg
现在想,如果能和以前小时候 一样,爸爸牵着我的手,我的手里拿着咬了一半的油糕,慢慢走,那我应该走多远,都不会害怕吧。可能人生就得像那金黄色的油糕,只有下油锅走一遭,才会成熟……
再让我咬一口,嗯, 生活其实还是有甜味的。

文 / candy

图片 / candy、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Why We Try – Matthew Mayfield / Chelsea Lankes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一碗羊汤下肚,从此远离秋裤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广州这几天,坚持了许久的温度,在几阵冷空气的侵袭下土崩瓦解。朋友问我,哪里有好吃的羊汤锅,于是给他们写推荐,隔着屏幕我都觉得馋。

这天气,是该羊肉登场了。今晚深夜君便给你带来老朋友的文字,关于羊汤。这是一篇清新简单的小文字,至于标题,全然是我想到羊汤时的第一感觉,愿你在字里行间,也感觉到一丝丝暖。

——深夜君

- 正文 -

飕飕 西北风

吹落了一地金黄

这是江南湿冷的冬夜

我伫立街头

搓一搓手掌

哈一口冷气

拧一下衣角

内心里飘过的一丝渴望

是食物和温暖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243.gif

远远的 透过树影

是羊肉汤的招牌 在闪烁

醒目又温情

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热度

白天的工作

总是紧张而忙碌

写字楼里的快餐

寡淡 无锅气

心情早已厌了

忙什么

请停下你的脚步

来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

这是寒夜里最恰当的标配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246.jpg

回家的路

总是匆匆

急什么

请选个好位子 坐下来

遇上好友

可以畅怀又畅饮

来一场寒夜里的盛宴

大快朵颐满腹而归

这才是对一天最好的总结与犒赏

盛上一碗羊肉汤

好肉都沉在碗底

汤面上浮着一层浅黄

薄透的羊油花儿

浇点红油辣子

再撒点青蒜

香气扑鼻而来

此刻才是该有的色彩和节奏

倍儿爽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504.jpg

漫长的冬夜

寒冷而寂寥

恨什么

有了羊肉汤

就有了好心情

这次第

就是舒坦

冬夜的温暖

是上苍伸出的怜爱之手

温暖的冬夜

因为有了热乎乎的羊肉汤

而美丽可爱

    

文 / 饕客小馆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划火柴 – 陈晓东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白酒会接管全世界吗? | 吃学英文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0.gif

白酒,应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烈酒之一了,但是白酒却几乎不曾出现在鸡尾酒的调制中。

这是一种用高粱和大米酿造的酒。从婚庆到商务酒席,在中国,白酒的身影盘踞在诸多正式场合上。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33.jpg

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年,白酒更是无处不在。人们举杯相庆,觥筹交错,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情谊万千都在这一杯酒里。

“在很多老外眼里,白酒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但是外国人害怕的,却不是白酒本身。”Bill Isler说,他是北京capital spirits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白酒主题酒吧。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37.jpg

Isler的观念里,外国人对于白酒真正的恐惧,其实是跟他们喝酒的中国人,或者说是中国的劝酒文化。在中国人的酒席上,有时候喝与不喝不仅仅取决于能力和习惯,更多的可以上升到宾客之间的态度表现,感情深一口闷,喝不喝,这是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40.jpg

为了改变外国人对于白酒这种近乎根深蒂固的认知,Isler开始尝试着用白酒调制鸡尾酒。

为了反腐倡廉,中国政府如今开始控制三公消费,在政策的压制和酿造者的指引下,像茅台等高端白酒的销售不如从前。

年轻、时尚的酒吧,却开启了自己的新篇章。Isler说,这些年,酒吧的曝光率和关注度逐年上升。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43.jpg

依托着中国庞大的人口,白酒如今已经是世界销售量第三大的烈酒产品。据一家伦敦的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报告,去年白酒的年销量达到55亿公升。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46.jpg

Isler说,对于白酒新手,想“活命”的第一法则,就是别一开始就跟中国人喝!

他建议用自己的节奏开始接触白酒,而不是一开始就一鼓作气的冲进中国的酒席,挽起袖子跟人怒吼着“干杯”,你会感受到泱泱大国的可怕,然后死得很惨。

“跟中国人喝酒的时候,最好提前探一下对方的酒量有多少,以及喝的是什么类型的白酒。”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49.jpg

在Capital Spirits,有四种不同的白酒类型,提供10毫升的体验杯,新手可以从最基础的先做尝试,然后慢慢提升到最烈的品类。

在这里,白酒也被分为了四种大致的类型。

米香型:原产于广西省南部,是四种类型中口感最轻的一种。不同于其他白酒,取材于稻米,赋予了它一种甜蜜的基调。这类白酒的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

清香型:此类白酒雄踞中国北方,尤其在北京附近。发酵自高粱,香气淡然,却酒精浓郁。代表品牌是具有标志性方形瓶身的二锅头。

浓香型:这是中国最流行的一类白酒,至少由两个不同颗粒度的泥窖发酵而来,这赋予了它更为复杂和饱满的味道。典型代表是泸州老窖,年复一年沿用最古老的生产技艺。

酱香型:顾名思义,口味有点类似于酱油,绵密醇厚。最著名的品牌无疑是茅台,贵州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白酒中的尊贵典范。一批茅台往往要在地下发酵一年。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52.jpg

Isler说,喜欢伏特加或杜松子的酒的人通常会更倾向于清香型,而习惯威士忌或朗姆酒的人会更偏爱浓香型。

目前有迹象表明,白酒已经有向全球各地蔓延的趋势了。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55.jpg

Jim Boyce, 是常驻在北京的一位加拿大红酒专家,却是世界白酒节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促进那些畅销却又鲜为人知的产品精神。

据他介绍,仅去年30个白酒节已陆续在全球20个城市举办。白酒专用酒吧目前已经在利物浦和纽约设立。

不仅如此,近年来海外的白酒品牌也如春笋般涌现出来。美国的ByeJoe, 新西兰的Taizi和加拿大的龙之雾都是中国最令人垂涎白酒的温和版。

微信图片_20171123193059.jpg

白酒的使用不仅限于饮品,更在食物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有协会在探讨如何将白酒融入冰淇淋、比萨和软糖的制作中。在北京有厨师甚至设计出白酒蛋糕。

Boyce建议第一次尝白酒的人,一定要挨个比较不同类型白酒的口感。“恰如饮一杯红酒、威士忌和龙舌兰,相信一杯白酒势必会让你更深刻地领悟气味、口感和喜好的美感。”

关于吃学英文

关于吃,国人有无数理由去支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做吃学英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文章的主笔是老外,自然我们想分享的,是外国人对食物的看法和玩法。所以若是观点不同,请不必慷慨激昂的狂喷。再者,食物无关政治,谢绝把政治世界的陈见带入美食里。

吃货学英语
11.202017

liquor

英  ['lɪkə] 美  ['lɪkɚ]

n. 酒,含酒精饮料;溶液;液体;烈酒

vi. 喝酒,灌酒

vt. 使喝醉

sorghum

英  ['sɔːgəm] 美  ['sɔrgəm]

n. 高粱;[作物] 蜀黍;甜得发腻的东西

banquet

英  ['bæŋkwɪt] 美  ['bæŋkwɪt]

n. 宴会,盛宴;宴请,款待

vt. 宴请,设宴款待

vi. 参加宴会

n. (Banquet)人名;(法)邦凯;(西)班克特

potential

英  [pəˈtenʃl] 美  [pə'tɛnʃl]

n. 潜能;可能性;[电] 电势

adj. 潜在的;可能的;势的

exposure

英  [ɪk'spəʊʒə; ek-] 美  [ɪk'spoʒɚ]

n. 暴露;曝光;揭露;陈列

▲截图保留,随时随地学英语

标题 / How to drink baijiu: Beijing's pros share their tips

作者 / CNN travel

翻译/ helloxin、sake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QQ图片20160711160205.jpg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