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灯火阑珊,古早味不散

东南沿海,泉州的黎明时分。

大榕树下的红砖古厝与朝阳辉映,燕尾脊参差不齐,勾勒着最古老而又最多姿的西街。

雅莉乘着27路第一班公交车,靠在冬日的车窗边。车窗外的城市,似乎还在睡梦之中,街上空空荡荡,渐渐的,雅莉望着空空荡荡的城市道路,出神了。

这是她自高二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求学后,十年以来,第一次回到泉州。

红砖古厝依旧,森森榕树依旧,似乎这个城市很多都没有改变。但事实上,十年时光,古城除了外围的房子一层层垒高,也确实没有多大变化。

那些老街小巷虽然都被包围了起来,但是又隐约能够感受到那同幼时一样的,泉州最市井的人间烟火的气息。

看见了熟悉的街道和店铺,雅莉连忙拖着行李按铃下车。早饭,果然还是得吃那隐匿在街角青石板尽头的古早摊子呀!

虽然天还早,但是那摊子已经坐满了早起的阿公阿嬷。摊主还是柯阿公,和刘阿嬷一同忙碌,阿公在煤炉上煮着一大锅面线糊,极细的面丝加到鲜美的大骨汤里煮,然后勾芡增稠,再搅动熬煮,加入适量盐、白酒、味精,便可以出锅了。

煮好后的面线糊,粘稠鲜香,轻轻的勺起一碗,根据客人爱好,加入醋肉、大肠、卤蛋、火腿、油条、牡蛎、沙丁鱼干……

当那碗面线糊端上简陋的桌子,阿嬷亲切的欢喜问候与隐隐约约的热气腾腾之间地道古早味道,一齐构成那独特的闽南风味,也确实不枉她一颗身在美国,心念故国故土的心呀!

2

当太阳渐渐升上中天,归乡的雅莉,回了祖庙进行了一番浓重的祭拜先祖,然后,便是开始和父母亲戚同制作归乡宴,一来庆祝她回归故土,一来庆祝她学业有成。

再次回到老街菜市场,耳边充斥的是浓浓闽南乡音,眼前皆是熟悉的海产品,她自由自在的畅游着,似离开鱼缸回归大海的鱼一般。

突然鼻尖灵敏地嗅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醋香味,她心中充满期待,向着香味的源头走去。然后,果真发现了一个阿嬷在炸醋肉。只见那裹着地瓜粉的白嫩小肉被送入热油锅中,嗞啦声响中,就成了一个有金黄外表的帅气醋肉了。

迫不及待点了一份,不加任何其他配料,拿起还带点热意的外表金黄的醋肉,送入口中。外酥里嫩,淡淡醋香袭上舌尖,细细咀嚼品味,还是熟悉的味道,略带肉香、略带醋香、略带一点古早味……

3

当满载而归的雅莉一回到家,就发现,外面晚饭摆宴的桌椅已经摆放整齐了。而下厨的大厨已然热火朝天的下厨了。

蒸蛋、鳗鱼炖排骨、清蒸大龙虾、达仔鱼、清煮鲍鱼、牡蛎煎、姜丝黑山羊肉、地瓜粉丝汤、炖石斑鱼、膏蟹、爆炒海蛏、封肉、姜母鸭、清蒸鱼、青椒鱿鱼、四果汤、萝卜咸饭……

十六道菜以及饭后甜品水果,样样准备俱全之后,就是等待着薄暮时分,归乡宴的开席和菜品出锅的瞬间了。

宾客陆续地到来,菜也渐渐摆上了桌,雅莉作为主人,在宴席之间站立着,操着闽南话说“我,唐雅莉,离开十年,带着心念故土的心,回到唐厝回到阿公阿嬷身边了,此后,山长水远,不愿别离……”

乡邻亲戚们一同呼喝,恭喜着,高兴着,吃着宴菜,喝着小酒,中途,时不时去敬酒,也都是无限的幼年和少年回忆,一人一句话,一人一个回忆,一人一个故事,深深浅浅勾勒着她无尽的乡念。

幸好,她回来了。

尾声

品着古早味花生仁汤,望着灯火阑珊,奔波一天的雅莉,心下却无比舒适。

深舒一口气,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古早味古城。

文/ 桐庐暮雪
图/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非洲的野味,异域的中餐厅……最好的旅行在下一程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前两年忽然间火了起来。而后一夜之间大家都在歌颂诗和远方,再一眨眼芸芸众生都遁入佛系,当下的生活,仿佛总有千种不满万种无奈,隔一段时间就要被如此含蓄地拉出来抽打。而米兰在《生活在别处》中有这么一句话: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于是我想,旅行的意义,不应该是逃离当下。

这两天,深夜君跟粉丝们聊了关于这一年最难忘的旅行,从中选了几个故事,我想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不婚主义者的斐济蜜月

from 朗朗

“我要结婚了”,当我在群上看到朗朗发这句话的时候,惊得哑口无言。

我认识的她,是一个在美食间挥斥方遒,食量让男人都为之汗颜,却从来都吃不胖的精致女孩,她上天入地活得无比自由,个性发于骨髓融于发肤,重点是,她当时是个不婚主义者!

而这样的她,结婚了,蜜月旅行选在斐济。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比基尼、冰淇淋还有鸡尾酒,这趟旅程是用来为爱情发酵的。

他们在小岛跳伞,一万米的高空坠落。朗朗跟我说,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刻,就是活着的意义;

他们在海里浮潜,五彩斑斓的世界如画。她鼓励热爱大海的我也去,因为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宝藏;

在小岛上偶遇一家老板移民了十年的广东酒家。她笑着评价,至少比上海的粤菜做得好。

听她描述这段旅程,我想起当初听到她结婚的消息时,她跟我说的话:

你要始终想着去爱,却不要想着结婚,直到有一天你因为某个人,决定给予爱情一个家的名份,那这就是对的人。

这是她教会我的,最朴素却坚实的道理。走过万水千山,生活与爱情从不在别处,在心里。

我在一片莽原看到了友爱

from ili

少年时读过柏瑞尔的《夜航西飞》,从那以后非洲这个地方在我心里成了矛盾体。热爱它的质朴却恐惧贫穷,我向往原始却惧怕危险。

这些犹豫,让我在几年前错过了一次肯尼亚的旅行,直到几个月前,ili从肯尼亚归来,对于非洲大陆的原始冲动,再次被唤醒。

“我想看动物大迁徙,而好友的社团资助了一个肯尼亚的孩子,今年他上大学了,所以我们组团去看他”,聊起去肯尼亚的初衷,ili如是说。

于是一行人,出发了,开始了一场莽原上的远征。

她讲到在斑马、羚羊、长颈鹿、鳄鱼环绕的世界,他们开着越野车奔袭。而我迫不及待地追问,这野味有人吃么?ili对我这个标准的天朝人不置可否,但以鼓舞的口气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复。在合法的狩猎范围内,当地是有野味的餐馆的。

而她说,在这原始的时空里,却不只有原始的口腹之欲和弱肉强食。他们的城市,总是五颜六色的,装点得热烈鲜艳。他们活得很慢,乐意帮助身边的人,富有与平和,从来都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们走出去,才终于有机会,用旁观者的冷静来看生活。我们看见生死不过一瞬间,看见厮杀永存,但却无碍于我们热爱这个世界,爱当下的人与事。生活与友爱从不在别处,在身旁。

过千山万水愿家人同在

from 鱼仔

“青岛,上海……对了我们还去过天路”,鱼仔给我数他们一家自驾去过的地方,“因为姥姥岁数大了,她一直想去海边,所以今年最难忘的旅程,就是实现了她愿望的青岛之行”。

三代同堂,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旅行,放在当下是让人羡慕的事。

鱼仔说着这段旅途,她说最兴奋的自然是食物。长于河北的家庭,离海太远,于是到了青岛,汹涌的波涛与海鲜的滋味,弥漫全程。

你知道么,鲅鱼水饺太好吃了。我在家吃的饺子都是肉的素的,真没吃过海鲜馅的;

我们还在旅馆打火锅,这里的海鲜买来清蒸一下很好吃,还是第一次吃海胆;

我在青岛第一次喝酒,酒是苦的,但海风跟这座城市都很温柔。

鱼仔跟我讲述着旅途,年少的她是温柔的,而她与生活,也彼此温柔相待。成长是一场出走,却更是一种回归,回到血脉最初生发的地方,带着牵绊一起出发,一起去远方。生活与亲情从不在别处,在眼前。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酒和花生米

深夜,正在看着书,肚子突然闹起了革命,咕噜噜一直响警报,想想晚上只吃了一碗汤粉,凌晨饿了确实值得原谅。可是吃点什么好呢?饥肠辘辘的我瞄了瞄两块小蛋糕,强行克制住自己——不行,那是明天的早餐,提前消费不是理性消费。更何况深夜吃蛋糕绝对会胖。不由想起前几日买的花生,依稀记得还剩半袋。我立刻搁下手中的柏拉图,跑去剥花生米吃。

花生长得并不算精致,甚至有点粗糙,表皮和苦瓜估计是远亲,只不过苦瓜的疙瘩往外突,花生壳的纹路往里凹。取一枚放在手中,用食指稍稍护住,两只拇指借力轻轻一按,吧唧一声壳便开了。

开花生米比开血蚶有趣得多,血蚶金贵,要蟹眼大的开水去烫,不能太滚又不能太凉,温度不够血蚶不开,水太滚又会流走血蚶的汁,鲜美大打折扣。血蚶是如此折腾人的,可花生不会,花生壳脆,徒手一按压便可爆开。开花生也不像开栗子,遇上韧度高强的栗子壳,手指可要受罪了。至于要用器械去敲打才开壳的核桃,和花生一起摆在我这种懒人面前,绝对是失宠的。 

花生仁好看,花生皮纹路精致,薄薄一层,轻轻一揉也便祛了,露出花生光滑油亮的底色。花生仁好吃,香,本来也是榨油的原料,自有其天然的香气。最美的是那耐得咀嚼,剥几颗花生米放在嘴里慢慢嚼,就像饺子就酒,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花生不配酒,单独拿来嚼着都可以吃很久。有酒,那就再好不过了。

大学宿舍哥儿几个爱酒,考完音韵学了,恒大又拿冠军了,都要买些白酒来宿舍庆贺。下酒料,自然少不了花生。那时小卖部有蒜香花生卖,花生本身就有香味,加上蒜香,口感如此丰厚,想想也是奢侈。我喝酒最少,但花生吃得最多,当然是在没有买肉下酒的情况下。 

说起花生下酒,不由想起讲老北京的年代剧《情满四合院》。当初奔着何冰老师和郝蕾老师去看的。没成想被剧中花生米圈了粉。一个大院住着,大家伙来来往往,招待的除了茶水便是白酒瓜子花生米。大爷盘着腿坐在房间里看电视唠嗑,时不时地两只手指一撮,去掉花生衣,往上一抛,用嘴接住,稳稳当当,嘎吱嘎吱嚼着,可真是诱人。

至于为什么喜欢用花生米下酒,我觉得除了花生米物美价廉,长相亲切之外,做法多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油炸最是常见,热锅一过,抹些盐巴便是一道菜,爽脆的花生米,油炸后更是喷香,盐巴提味,下酒最好。

也有地方喜欢吃点甜的,裹上蜜汁或糖花,也是小朋友最爱的零嘴儿。当然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当用筷子夹不起花生的时候便知道自己喝多了。这花生下酒还有这等智慧。

喜欢花生的人很多,鲁迅先生对花生的爱似乎也挺深情。家里客人不少,每次客来必是花生等点心招待,有的男客人食量大,多吃了一块点心,先生便是心疼。为了拯救自己爱吃的点心,先生便发明了“花生政策”——女客来了用点心招待,男客来了只用花生招待。花生自是吃得不多,也没有点心那么香甜,鲁迅先生也便省下了其他爱吃的点心。对此鲁迅先生是得意得很:“从去年夏天发明了这一种花生政策以后,至今还在继续厉行。”花生本是最爱,又能帮先生省下其他点心,如此无私,在鲁迅先生心中的地位自不必说。

花生可以做成的点心很多,花生糕花生糖花生酥……最得我心意的还是老家的“豆方”。潮汕人将花生称为“地豆”,这样的称谓比落花生来得更直接些。麦芽糖和白糖加水熬制成糖水,加入去皮花生,搅拌后放在案板上用木棍压平成一公分厚,再用刀切块,豆方即成。

和其他潮汕小吃一样,豆方用料简单,简单讲便是糖裹着花生,最多再撒点白芝麻点缀。但豆方制作过程很是讲究,熬糖时的火候,压平时的力度等都是功夫,没有一定经验,稍有差池,做出来的豆方要么太甜要么太软,酥脆爽甜才是豆方应有的标签。炒花生米的火候要求也是极为苛刻的,一旦过火,花生犯苦,这对豆方是大忌,试想一下八月十五拜月娘,谁啃到苦花生米做的豆方,估计可以生气到过年。 

老舍先生在散文里提到“假如我做了皇上,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想起这句话,我不禁想多买两份花生吃,试试当皇上的享受。

文/ 蔡浩杰

高举烤猪蹄,我乐意做个精致的猪精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我有个定居在中国的日本朋友,极爱猪脚饭,甚至追女孩子也请她们去吃猪脚饭,所以他一直单身。

虽然每次听他说起都想笑,但我却赞他的耿直,那虽然油腻却无法阻挡的满足感,那浓郁的胶原蛋白的滋味,为什么不爱呢。我好像就乐意这么吃,就乐意当个精致的猪精。

今晚,深夜君给你带来一个关于猪精的故事,哦不,是关于猪蹄。

——深夜君

 

- 正文 -

寒冷的夜色下,学校后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涌现出伸长脖子往烧烤摊看的人。孜然混着果木的香气如同有魂一般,慢慢地飘过街口,吸引了许多复习后饥肠辘辘的人。

“那就说再见吧。”挂掉电话的我失魂落魄地走到昏黄的路灯下,面前闪烁的火光混合着光圈,让我分不清,此刻是梦境还是现实。

“妹子来个烤猪蹄吗!”爽朗的笑声在耳边响起,烤猪蹄的大叔麻利地给烤架上整齐摆放的猪蹄翻身,洒下大把大把的孜然粉,混合着肉香和胶原蛋白的香气钻进鼻腔,如同惊醒了我一般。

“嗯,要一个吧。”不知怎地,我的眼圈似乎红了起来,闷闷地道。

大叔虽然在认真地烤猪蹄,但似乎发现我情绪不是很好,慢慢地开导我起来。

“小姑娘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吧?学习上的问题,还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哎,听叔一句话,你们啊,都还年轻,开始遇到的事情都能很快过去,然后换一条路去走,说不定就能看到更好的东西呢?”说到这里他咧开嘴大笑起来,“那句话咋说来着,天涯何处无芳草,小妹子只要吃了我们家的猪蹄啊,那个胶原蛋白补充之后,保证开心又漂亮!”

目光转移到码放在在烤架上的,刷点油,反复加热,烤熟时撒盐、辣椒面、芝麻孜然,以免焦糊的烤蹄,我眼前似乎涌现出了一幅烟火味十足的油画场面,听着大叔絮絮叨叨的话语,原本封冻在这个冬天的心似乎慢慢融化起来,嘴角露出了笑意。

接过装着烤蹄的纸袋,我跟大叔挥手告别,转身走进这漆黑而明亮的夜色中,漆黑是地球自转中兀自消失的那十二个小时,而明亮的是,原来自己转动,才能够照到光。

零下的天气,热气腾腾的猪蹄冒着诱人的香气,外皮有些干脆焦糊,里面嫩滑筋道,配合多样调料,味道很赞,慰藉了孤独的人心。

举着烤猪蹄的我想,我要变得快乐起来,什么也阻碍不了我做个优雅的猪精女孩。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女主角,是一个阳光、活泼、充满活力的人,把生活里里外外的琐事安排得妥妥当当,还懂得赋予人生以激情,在舞台上是一个快活的脱口秀段子手,虽然害怕孤独,但更不愿做个俗人,相信自己总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路灯一盏一盏地照亮前行的路,我的手心充满了暖意,看着身边的人匆匆路过,生命中的这些过客们,或许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失恋的忧伤的姑娘,在寒冷的南京吃着一份烤猪蹄,度过了安静而不寻常的一个夜晚。

文 / 吴婕妤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流星 – 郑钧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煲仔的饭,枸杞的汤,如此刚刚好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有时候觉得煲仔饭真是“败坏”广州名声,有人说就因为这笃定了广州啥都吃的名头,毕竟连小孩都吃,还有啥不能下锅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煲仔饭都是广州的标配,跟早茶一样,不吃上一次,你不如别来广州。薛笨笨前两天跟我说,这座城市是一走就会想念的。这话是真的不假,今晚伴随着薛笨笨的思念,来吃个煲仔饭吧。

——深夜君

 

- 正文 -

自打从广东挪窝到昆明后,发现气候明显干燥好多,多日清晨醒来都是口干舌燥鼻出血,很明显,我上火了,无奈之下只好清淡饮食多喝粥,这一来二去,嘴巴寡淡胃口就变得很差…直到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放出了煲仔饭的图片,口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都知道煲仔饭是广州人成长过程中绕不过去的美食,它与明火粥、炒河粉和云吞面组成了广东最接地气的粥粉面饭。而我碰巧在吃遍这四种小吃后,却唯独对煲仔饭念念不忘。

 

四五年前初冬的某个下午,在综合各路大神的推荐后,作为来广已打拼两年的我,拿起包包跳上公交车便奔向广州的人气煲仔老店——万兴小食。

 

下了公交发现我已身处广州老城区,四处环顾:年代久远的建筑,各式杂货小店,三三两两的花甲老人在门口晒太阳,再加上马路上铺满了梧桐落叶,完全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景象。

也不过一趟公交车起终的时间,我却有幸目睹了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真是让人回味。

步行十分钟,万兴小食的招牌便进入我的视野:低调不起眼,而且一看就是旧店,门口是做煲仔饭的一大摊子,刚好老板在那忙活着,再瞅瞅,食者需要穿过那一大摊子到里面用餐,整个店面不大,环境一般。倒是门口陈旧的价目牌子很显眼,竖体排列,菜名红色,价格蓝色,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简单明了。

我走上前跟老板打招呼,还没来得及点菜,老板头也没抬甩给我一句话“这个点没饭,5:30再来”。看了看表才4:30,确实还早,但这老板也忒霸气,人气馆子的老板都这样么?

 

话说随便进一家煲仔饭铺子,就有排骨饭、腊味饭、滑鸡饭、牛肉饭、黄鳝饭、田鸡饭、肉饼饭等多种口味。当然口味多不多不是最重要的,好吃才是硬道理。

网上有人总结了判断煲仔饭好不好吃的五大标准:饭不能糊,米有香味,米粒分明通透不湿,外层米饭成饭焦,锅底没有多余油份。

 

我呢,不是地道的老广州,更不是吃着煲仔饭长大,所以没必要上纲上线,于我而言,只要这碗饭色香味俱全,吃了还想吃,那就是好吃。

再次回到万兴刚好5:30,已有几个熟客在点餐,我也连忙向老板点菜:腊味饭。老板还是很霸气地回应 “那个猪肝枸杞汤要不要来一份啊?”,感觉好像被老板看穿我是慕名而来的食客,头次来不会点餐,所以想都没想,我连应“好啊好啊”。

 

一般人都知道如果吃饭赶时间,那就不要吃煲仔饭了。因为煲仔饭是即点即煮,生米上锅的。落米加水,煮熟至六七成熟时要揭开盖子加入肉料,再微火焖至米饭收水,等到起锅后才撒入葱花铺上青菜,再被端上桌。

而吃煲仔饭的人更要耐住性子,等过二三十分钟的烹饪,看到上桌的煲仔饭还要等几分钟才能开盖,因为淋上豉油要焗几分钟,等到香味爆发时,才可以揭盖下筷开吃。

对老板来说做煲仔饭那是有讲究的,对食客而言吃煲仔饭也要有讲究的,这果然像极了广东人的风格——对吃的精致追求。

 

你别说,在炎热褪去的秋冬时节,吃着腊肠、腊肉混合的的煲仔饭,香而不腻,米粒分明,夹着肉香,嚼起来太有满足感;再说这碗猪肝枸杞(叶)汤,猪肝爽口,叶子清香,喝一口进胃,润润的,暖暖的,舒服!

 

最后,就是消灭饭焦(锅巴)。据说,这饭焦是煲仔饭的灵魂。这老板的手艺果然好,看看这饭焦,再多烧一会就糊了,但少烧一会又达不到金黄透亮的效果,夹一块到嘴里,嚼一嚼,腮帮子虽有点累,但越嚼越香,越香越想吃第二口,怎么吃都比那数码温控炉子做的煲仔饭够味地道多了。

 

吃掉最后一块饭焦,喝完最后一口汤,擦擦嘴巴,如此完美的搭配。就这样,简单的一餐,也是美味的一餐结束了。

 

起身结账环顾四周,店内已无空座,店外已有食客在排队,估摸着再过一会就会爆满。已经习惯了食客排队的老板,心无旁骛地熟练地下米、放肉、放菜、调火候……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日常,他今晚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坐上公交回家时,天已渐黑。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突然想起一句广告词: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而我今天刚好是“折腾几小时,吃饭一刻钟”,不过,饭总归是好吃的,汤总归是好喝的,心情总归是美好的,这就足矣。

那次之后,总想着来日方长有空再去吃,但没曾想到今天再也没去过。看到网评得知他家重新装修了,空间变大了,至于味道变没变,那就各有说辞了。

时间易流逝,空间难倒回,写下以上文字的我,看着窗外清澈湛蓝的天空,此刻最希望再次走进万兴小食,择一张靠外的位子坐下,对老板说,来一份腊味煲仔饭加一碗猪肝枸杞汤!

文 / 薛笨笨

图片 / Google图片循cc协议使用

BGM / 忘川 – 陈僖仪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