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腐下粥,早上好呀!

2014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在潮州,不喜不悲,时间不紧不慢。六点半的自然醒,肠胃需要安抚。于是乎,骑着小单车,埋头在修不完的土路,外出觅食。

十月份最后的尾巴,日子无声地推移。我没能够穷尽力气去把身边感动我,温暖人心,值得深记的事情给录下来。那就如此放任随意,不要去深究了吧。而,对于一个嘴馋的人,想把日子过得简单一些,也不过就是将一天分成四段,一个月分四周,一年分十二个月罢了。这样看来,一辈子也没那么长嘛。怎么个四分法?就分为期待早餐,中餐,晚餐,然后再历经晚上一个休息憧憬明天早餐吃什么的四个阶段。

虽然,如此没有追求的目标,想起来真的不是大志向,但吃喝拉撒却是万事之首。做啥都得先解决好身体的物质需求嘛。而吃,可能仅仅只是占据其中的四分之一,而带给人的欢愉,我觉得可以绵延到长城去了。并且,这种欢愉,因人而异,接地气或者高大上,随手可得,见缝插针地进入生活。

所以呢,我决定哪怕是为了早上吃得上一块白豆腐,我也要骑着小单车,绕着一大段沙路出来外面吃饭。

人安于习惯,是有固定的舒适区的。不要一棍子说它不好。就像早餐,习惯卧石路10号粥铺。照旧是一块水豆腐,一块卤豆干,一颗卤蛋,一碗白粥。一晚上的失眠,肚子空漉漉,眼睛发疼,总感觉睡不着惹来的火,早就在肚子里,身体内爆发。这时候,人就格外地想喝一碗白粥,杜绝包子。

总觉得,白粥白白稠稠的,喝进肚子就有安抚情绪,熄灭火气的魔力。而包子呢,是发酵的,而且还需要费力气去咀嚼,去动用更多的能量消化,所以就本能地抗拒着。并且,学校附近的包子都没有炙手的温度,都是温而不热。我想可能是迎合学生赶早课,狼吞虎咽填饱肚子的需求吧。可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包子吃进肚子,肚子会不开心的。而肚子不开心,生气了,就会胀气,就会自动排放有毒气体,从肛门出发。所以呀,告慰肚子,安抚情绪,一定要来一碗白粥。哪怕这里的白粥,远远达不到家里熬出来浓稠浓稠,白色诱惑的那种质感,但是拥有就足够了,不要怨怼。因为,这样人才不会轻易染上煞气。说好要努力去做个眉眼如丝的人的。

好心情一定是这样开始的。白色的鹅蛋小碟子上,卤蛋切成两半,安顺地趴在盘子里。水豆腐一大块肯定要占据掉盘子的半壁江山。这半壁江山一定是要额外嘱咐卖粥的老板,不要豆瓣酱,给一点卤猪皮的汁浇在上面。豆瓣酱略咸,还是觉得卤猪皮的汁极具胶原蛋白的精华。豆瓣酱相比之下,肯定是单一啦。而卤豆干一定要沥一下内里缝隙的汁,这家的卤味厚重,但我口味淡,卤汁多余,自然觉得咸度难以承载。

当然,主角是热腾腾的白粥。装在白色陶瓷大碗里,炙热的温度,借由袅袅多姿的气,妖娆地勾引食欲。先抿一口白粥,给肠胃热个身。然后直奔水豆腐,一大汤勺舀下去,嫩白的身肢,弹指可破呀。虽然你很美,但是只有拥有你才算尝遍幸福滋味,哈哈,还待何时,赶紧吃。当豆腐送达在口腔内,柔软清香,舌头稍微用力,豆子的香气立刻在舌尖绽放。恩,满足极了。再搭一口白粥,中和中和。

接着,前奏的预热阶段已经慢慢步入正常轨道,身体的各机能已经全部收到工作讯号,整装进入状态。那就直奔卤豆干吧。此时,经过演习后的味蕾已经变得十分敏感。极快的运送一块饱含多汁的豆干进入嘴里,卤味特有的层次感,一下子就被分解开来。而,卤蛋一定是放在最后的重头戏。

经过酝酿的蛋,充分吸足了配料的香,高温烹煮,让表皮略略硬一点。人和蛋类似,不是无坚不摧的。经历,或者说是坎坷,负面的东西,都足以让人防御,退守顽固起来。所以,都是要适当妥协的。因此,妥协后的蛋,反而独特起来。蛋呀,我最喜欢翻过来,将一半蛋黄掺合在粥里,搅动一下,立马让白粥生动起来,层次感分明,简直就是屌丝的完美逆袭呀。而剩下的一半的蛋黄,一定要搭在余下的那丁丁水豆腐上面。

刚刚作为前奏预热的水豆腐呀,因为历经完更为强盛的味蕾体验之后,吃起来肯定不够最初的意味。但如果加一点蛋黄作为索引就不一样啦。就跟我们如果吃了过甜的东西再吃糖,肯定是甜不了的。而人也一样,由俭入丰容易,由丰到俭却需要去适应。最浅显的道理在吃上面,一样得到证实。

当将这一碟子的东西,和着一大碗的粥进入肚子,心情怎么会不美丽呢?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历经了我一晚上的翘首相盼,如果吃得不满足,那接下来一天总觉得有一丢丢的不乐意。要认真生活的人,怎么可以因为睡大觉不吃早餐呢?

回来的路上,肚子吃足了,自然有力气说话,有力气骑自行车了。今天,在相同的时刻,在同一个拐角,遇见同一拨上学的童鞋,和昨天类似。但是,不一样的。每一天的欢愉是渐进式的叠加累积,就好像此刻的我,今天刚开始,脑袋里却有昨天富余的记忆。十月份也快翻篇了,十一月也马上来了。早上好呀!我还是会善用饱饭之后的无敌能力,用力地去和世界相拥。那么你呢?在睡大觉吗?起床啦,吃饭啦!

文  红豆
图  Joy 循CC协议使用

摸黑肉

我小时候经常去大姨家玩。

大姨离婚了,前夫带着他们唯一的女儿走了。她去市场抱回一只白猫与自己作伴。爸妈晚上有事时,就把我托付给大姨。大姨很高兴我去她家。我也喜欢去。她是因为一个人寂寞,我是因为吃。

走进楼洞口前,我总是仰脖看看。大姨抱着猫也从窗口俯身看我。

“你来啦!”这是她开门后的第一句。

“饿不饿?”这是第二句。

“我做饭给你吃。”这是第三句。

关于这例行的问话,我都以三个简单而干脆的“嗯”来回答。

大姨放下猫,系了条围裙盖住沾满猫毛的上衣。瘦弱的身影闪进厨房。我在屋里逗猫玩,却心心念念地惦记着这次她又能给我做什么好吃的。

停电了。

我怕黑,“哇——”地一声哭出来。猫被我吓跑,三窜两跳躲到大衣柜上面。大姨寻声找到我,拉着我的手找蜡烛。她点燃蜡烛,然后把我拖进厨房。

借着昏黄的光线,我看见用洋葱腌好的肉热热闹闹地滑入油锅,又不安分地“刺啦刺啦”叫着,直至全身变了颜色。大姨眯着眼睛看着布满油渍的调料瓶。她拿起一个看看,放回去。再拿起一个看看,打开,拈一些均匀地撒进锅里。我看见她的耳鬓生出白发,被烛光晃成银色,泛着光芒;我看见鱼尾纹侵蚀了她的眼角,光线深深地嵌入皱纹中;我看见她的手皲裂起皮,油星溅到上面,她也只是笑笑拂去。

我在长大,爱我的人却都在老去。

“咋还不来电?”她抱怨道。炸好的肉片在盘中挨挤着抱团取暖,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孜然、芝麻和辣椒面。“你就凑合摸黑吃吧。”她说。“咋这么甜?”我尝了一口问。大姨用手抻出一片肉放进嘴里,然后笑得眼泪都要掉出来。她说:“我把糖当成盐了!哈哈,糖都当成盐了你说我这一天都合计啥呢,眼神也不好使了,都能把糖当成盐放了……”我大口大口地吃着,耳朵屏蔽了她的唠叨。

“好吃吗?这么甜。”她问我,不安中夹杂着些许期待。“嗯。”我还是这样简单而干脆地答她。“那就好那就好。”大姨很得意:“今天又创造出一个新菜——摸黑肉!”

后来再去大姨家吃饭,我都点名要吃摸黑肉,而且必须要关了灯才能吃。只不过吃了很多次,都再也吃不到那个夜晚的味道。   

现在,大姨的女儿结婚生子了,开始跟她有了联络。大姨又很高兴地去帮十多年未曾见面的女儿带孩子。不知道她还会不会给她的外孙做一次摸黑肉,并告诉他这道菜只有关了灯才能吃。

图&文      咖喱

老板,来份章鱼小丸子

“老板,来一份章鱼小丸子,多加芥末和柴鱼片。”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去学校的小北门对面的地下美食广场吃章鱼小丸子。

一份4个,6块钱。热气腾腾的铁板上,每一个丸子都在属于自己的小洞里沸腾着,呼呼地冒着热气。热心的老板娘快速地取出4个,装到船型的纸盒里,挤上绿绿的芥末酱,再撒上木柴一样的柴鱼片,插上两根牙签后递到你手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拿到手里时还非常烫人。

印象里,吃章鱼小丸子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冷。或许是因为东北的天气,10月份就阴沉沉的,好像随时都会飘起雪来。那个时候特别热衷社团活动,这个协会那个社团的参加了一大堆,每天下课后就奔走在校园的各个教学楼里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

等到最后一场会议结束,一看表早就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东北的冬天天黑得特别早,食堂也开饭很早,6点钟去的时候就已经过了最热闹的时段,剩下的菜卖相也已经凋零一地。于是就会约上一两个社团的好友,跑去美食广场吃饭,顺便来一份章鱼小丸子。

吃章鱼小丸子最过瘾的就是趁着热的时候咬下去的第一口。被芥末和柴鱼片包裹的外皮,看起来一点也不烫,可是就在芥末辣得你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馅料就会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涌入你的口腔,夹带而来的热量一下烫得你张不开嘴。想要通过咀嚼去分散那股热量,却又发现章鱼的嚼劲那么十足,费好大的劲才能咬断,然后只能一边跺脚一边哈气地咬下第二口。要是这个时候你对面站了一个人,就会看见你的面部表情有多么的狰狞。

我们总是好几个人排成一排,每人一份的站在美食广场的屋檐下,边吃边聊天。聊社团的活动,聊社团的朋友。手里的小丸子,嘴里的小丸子,还有心里沸腾着的“小丸子”,都散发着无尽的热气,帮我们驱赶着东北严寒的冷空气。

后来,大四了,大家考研的忙着看书做题,出国的忙着背单词刷绩点,找工作的也每天都奔走在实习单位和学校之间。社团活动里少了我们的身影,大家也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毕业之前的一个夜晚,好不容易大家又聚在一起,在学校边上的小饭店好好地聚了一顿,路过美食广场的时候,跑去买了一份小丸子,却发现已经变成7块钱一份了。

再后来,工作之后就更少有机会吃到章鱼小丸子。今天下班的时候,路过一家街边摊,不知怎么的就去买了一份,10元4个,吃到嘴里却感觉黏黏的,章鱼也没有什么嚼劲,吃了两口就只好扔到垃圾桶里。

突然间,就想起学校门口的那家小店:老板,来一份章鱼小丸子,多加芥末和柴鱼片。

文  Allen
图  Pam Lau循CC协议使用

番茄芝士乌冬

大学毕业已经快三个月,可能还没有适应学生和社会人这种身份的转变,时常会想起找工作的那段天空灰色的时光。

我从来都不能让幸运之神对我一见钟情或心生怜悯。走在路上,我捡到过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五元纸币。在饭店就餐结账索要的发票,我刮出来的都是“谢谢”。口语考试,我想抽一个靠前的顺序,次次未能如愿。选五名三好生,我的得票率排在第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不过,我也没有遭遇什么坏事情,我有健康的身体,特别是有不近视的双眼;有幸福的家庭和民主的父母;有一帮平时不常见有难必相助的朋友。和这些相比,以上那些不走运的都是小事。

如果有一天好运降临,我定当作中奖一般欣喜;但如果没有,淡然生活就好。

我对待找工作,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

打算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都希望能尽快找到工作,越早越好。可是从九月到第二年的四月,我什么结果都没得到。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未来在哪儿,人生下一步往哪儿走,我都不知道,不免有些沮丧。尽管我不想,但天空真的一片灰色。

负能量太多,总是要找个地方发泄。

朋友打电话给我,走,带你吃面去。

两份番茄芝士乌冬面,一壶烧酒,一份日式手工饺子。番茄乌冬面是新品,有番茄的酸,也夹杂着芝士的甜。我一边吃面,一边发着牢骚,为什么我成绩不差,长相不丢人,办事实在靠谱,却一直找不到工作?虽然平日看起来我是淡定自若的样子,但是这份淡定还能支撑我多久?两个月后就是毕业典礼,下个月系里估计开始统计就业率和毕业去向,我怎么办,填自主创业登记表么?关心我的工作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有的人会来问我,有的人会去问我的家人,我还有多少自信能笑嘻嘻地回答他们说我打算当个作家呢?

那一次的乌冬面就是伴着我这快要挤不下撑爆炸的负能量吃完的。刚端上来的面条烫了舌头,乌冬面不好夹掉在桌子上,番茄汤汁溅在白色衬衣上。能怎样呢?于自己,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没有找到工作,背起行囊回家去。而这个结果很坏么?一点都不。找工作本来就是战线拉得很长的事,况且毕业以后才是工作,人生的每一步都按顺序来,在工作之前,顺利毕业才是要紧事。

于是,我停止了对工作漫无目的的寻觅,开始了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写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复习专业知识,参加毕业考试。经历了所有毕业前的程序后,我离开学校,去了我喜欢的城市。大概四天过后,收到了面试公司的offer。工作的事就这么妥当了。

现在的工作单位对面也有家拉面店。每次去吃饭,我还是会经常点番茄芝士乌冬面,也会想起几个月前和好友一起吃面的情形。

过往不念,未来不迎,走好脚下的路,未来自然就看得见。我们,继续努力。

文  王圆
图  Hiroyuki Takeda  循CC协议使用

微热山丘的凤梨酥

味觉是有记忆的,每一份美食的背后总会有一个故事。 

就像你永远不会忘记妈妈牌蛋炒饭的味道,特别是在漂泊异乡之时更是常常念起,随之扑来的自然都是妈妈满溢的爱意。所以有人说第一次尝试一种食物,就应该选择品质最好的。因为唯有这样,它才会给你带来最美的记忆。

就像,我与微热山丘凤梨酥的相遇。

穿越170里的辽阔海峡和几千米的澄澈高空,揣在怀里似乎还有微微热感,这是一份来自海峡那端,台湾朋友的礼物。

凤梨酥吃过很多,从小时候零食徐福记到长大后尝试过的各种面包店的手工烘焙,却再也没有一块能像这一份如此贴合我的心意。

皮酥薄厚适当,奶味浓郁,没有那么甜,一口咬下,原本完整的小方砖就会散成小碎粒融化在口中。凤梨酥的内馅才是精华所在,区别于满是水果罐头味道的其他凤梨馅,一口,酸甜劲儿顺着凤梨的香气滑入嘴中。奇迹的是,凤梨爽脆的口感仍然保留着,仿佛咀嚼的就是新鲜的糖渍水果。清淡奶香的酥皮恰好中和了内馅的甜腻,酥软和脆爽出人意料地贴合。

阳光下,被太阳烤得微微发热的山丘,和地上几颗笨拙的已经熟透了的大凤梨。凤梨酥的余味中,闭上眼睛,这个场景恍若眼前。“微热山丘”,一份点心的名字,想必也灌注了烘焙者无尽的心思,让吃的人感觉到幸福,这是多么难得的事。

“哎,12个小时内一定要吃完,否则就没有最佳风味了。”朋友不忘多番叮嘱我。

“早就吃完了,实在太过美味。从来没试过如此美味的!”

“废话,我可是专门为你买的,这是我在台湾吃过那么多家中最好的一家,特地空运过去。” 

三年前,我与微热山丘的凤梨酥初次相遇;三年过去,我却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美味。但是,那阳光下微微发热的山丘,熟透了的大凤梨,和朋友盈盈的笑脸,仍旧在记忆中闪亮得让我泪流。

从此,凤梨酥就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故事,有关于友情的故事。

好多朋友会疑惑,吃东西嘛,吃饱就可以了,何必苛求那么好的质量。于我而言,则不然。每一份精致的食物背后都有一个专属故事,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当你和那个味道重逢时,那份回忆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温暖。

我觉得啊,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孤独存在的个体,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工作学习。但无论多么孤独,美食都是最好的治愈,好的食材,对的味道,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就像你知道,相隔万里的家中一直有一灯如豆待你归,那份安心难以取替。

文  加西又叫李浪浪
图  Robyn Lee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