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赌,90%的人连怎么吃螃蟹都不知道 | 深夜菜谱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周二做了一期关于螃蟹的电台——没有螃蟹的秋天不是人过的,那天发布后才发现,很多人,别说料理螃蟹了,连怎么吃螃蟹都不!知!道!

这届粉丝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于是应了大家在电台评论下的请求,这周的菜谱我们来说说螃蟹。

今天不讨论什么高深的理论,不做各种对比,咱寻常人家,图个开心。你们有啥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疏漏的,欢迎评论区补充!

深夜菜谱第二期

本期深夜菜谱由深夜谈吃与下厨房联合制作

***

首先

是关于清蒸螃蟹

螃蟹肉质鲜甜,所以永远都跑不了这个最简单又实用的做法——清蒸。

这种做法无非几个步骤:清洗、下锅蒸、吃!这个操作不难,然而却又几个问题不得不回答一下。

1、螃蟹怎么洗?

记得妹子曾经拿到螃蟹后欢天喜地开始蒸,还理直气壮地跟我说:“这一直湖里泡着的,洗什么”,智商感人。

其实螃蟹的清洗没那么难,先放在水里泡,让螃蟹吐泡泡把脏东西吐出来。

之后用小刷子轻刷一下表面,特别是关节处。当然此时请注意,不要把五花大绑的绳子弄散了。不要问我为何强调,除非你想体验一下满屋子抓螃蟹的阖家欢乐!

2、螃蟹到底是水煮好还是清蒸好?

清蒸是江南一带最传统的烹蟹方式,而清蒸的温度比较高,更容易快速的杀灭寄生虫。而且水煮的过程中,残留的污泥容易通过汤水进入腹腔,营养也容易流失。

3、清蒸该蒸多久?

这个,一般十五分钟即可。

蒸的时候不盖盖子的除外、把螃蟹层层叠叠唯恐不够恩爱的除外…

4、清蒸螃蟹应该搭配什么?

螃蟹性寒,最传统的则是搭配姜茶,去腥解寒。

佐料上则是各家说法,槽点颇多。最简单的便是醋,传统的江浙则是用姜醋汁,用姜末、白糖和浙醋调成。然而这些年有人创意非凡的给螃蟹搭配蒜蓉、酱油,有点难过。对我来讲,蟹肉鲜美,什么佐料都不蘸。

***

然后是,怎么吃螃蟹

吃饭谁都会,要吃得有逼格就不容易了。今天呢,我们就来看看正确吃螃蟹的步骤。

(以下图文素材来自下厨房用户:肖艾米)

1、先将螃蟹的脐掰下来。

2、用剪刀将螃蟹的8只脚和2个蟹钳剪下来。放凉后肉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顶出或吸出,所以要留到最后吃。

3、再将蟹壳揭下来。

4、往蟹壳里淋一些姜醋汁,把蟹黄吃掉。记住哦,蟹嘴的下方有一个三角锥形的部位,那个是蟹胃,不能食用。

5、在蟹身中间有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那是蟹心,大寒,不能食用。

6、用剪刀将多余的蟹嘴和蟹肺(蟹身两边呈眉毛状的部位)剪掉。

7、用小勺舀点姜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再将蟹身掰成两半。

8、将蟹身上的肉拆出吃掉,吃干净的蟹壳是呈半透明状。

9、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节蟹脚尖可充当工具。

10、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顶出来。至于蟹钳,用剪子将两边剪开,再向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就可以将蟹钳分开。

***

给重口味加道菜

香辣蟹

来自下厨房用户:苜同学

用料 分量

螃蟹 4只

葱 2根

姜 1块

蒜 6瓣

芫荽 适量

豆瓣酱 一大勺

老干妈 一大勺

酱油 适量

白糖 适量

料酒 一大勺

步骤

1、将螃蟹洗净,去掉尾部,打开蟹盖,将腮摘除。将蟹盖大火蒸8分钟,或至蟹黄、蟹膏熟透即可。

2、将每只螃蟹剁成四块,入油锅炸2-3分钟,此时表面的蟹黄、蟹膏已凝固,蟹肉基本熟了,捞出。

3、大蒜拍碎,葱姜切末。锅内留底油,中小火爆香葱姜蒜,下豆瓣酱和老干妈,慢炒至出红油。

4、下白糖炒匀,开大火,锅热后下螃蟹爆炒,亨入料酒和适量酱油(豆瓣酱本身是咸的,所以先试试咸淡,再决定加不加酱油),炒匀。盖上盖子焖1、2分钟。

5、加入芫荽,翻炒均匀,装盘。开吃!别忘了蒸好的蟹盖。加点醋吧:)

夜已沉,想起一份江西炒粉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曾经采访过一个江西的餐厅老板,聊到粉这个话题,当时真是吓傻了,只觉得博大精深啊。

从粉的种类再到做法,数都数不清。今天,深夜君给你带来一个故事,关于这碗让人念念不忘的江西炒粉。

——深夜君

                                                                           

- 正文 -

一碗肉炒粉加一份鸡蛋肉饼汤,是我自封的最佳早餐搭配,每每在唆粉嗦地满面油光时,舀上一勺肉饼汤,粉的喷香遇上汤的清爽,人生得意须尽欢,不过如此而已!

***

作为江西人,如果没有炒粉

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炒粉,长期霸占着江西各大小吃店的头等座,早出的人们叫上一碗吹响一天的号角,晚归的人儿吃着炒粉卸下一日的疲惫,许久不见的朋友常以“我请你吃碗炒粉”作为开场白,远游归来的众人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炒粉店以饱腹欲,外出求学的学子最心心念念的也不过是一碗炒粉而已。

***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炒粉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十七岁那年独自北上开启大学生涯,一头扎在学海里的我从没有地域差异的概念,看着遍布街头的沙县小吃、湖南米粉、新疆大盘鸡,听着东北室友神采飞扬地给我介绍锅包肉,再望着学校食堂的角落里赫然贴着“江西瓦罐汤”几个大字,反复搜寻了各大餐厅、小吃店以后,我才了解,在这个距离我家乡一千多公里的城市,我是吃不到我最爱的肉炒粉的。

于是,对家乡的思念叠加着对美味的眷恋,每晚哭诉一次想吃炒粉成了我的日常,夜深时要发一条炒粉九连图的朋友圈给他人以暴击,还得和同在异乡的朋友规划着回去以后如何享受炒粉盛宴,就连和新认识的大学同学也要允诺下学期来我一定要带份炒粉给你们尝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炒粉爱的深沉”。

***

生活并不像炒粉

生活比炒粉难多了

正宗江西炒粉的粉应该是全米做的米粉,把米粉煮软以后,用自来水冲凉放在筛子里,再盖上一层纱布,若你的粉根根劲道,不黏不粘,恭喜你,可以准备配菜了。肉炒、蛋炒或是一起炒,配青菜、配包菜皆由喜好而定,辣椒、大蒜、老抽等必不可少,听着“刺啦”一声粉下锅了,厨师的锅铲和锅之间碰撞出巨大的声响,瞬间整个屋子里香气四溢,刺激着味蕾。

在不长的等待过后,一碗散着热气,色泽饱满的炒粉就出锅了,而食客早已按捺不住握起筷子,不顾烫嘴便夹起米粉狼吞虎咽,香滑的炒粉一路顺着食道直抵胃部,嘴里还留有热腾腾的香气,一盘炒粉却早从精美的盘子转移到饥渴的胃里。

伴着这一份炒粉,也走过了许许多多个春夏秋冬,曾经最爱的炒粉店变成了一家音像店,那些同吃一碗粉的小伙伴们都已各自奔天涯,而最喜欢在家里捣鼓自制炒粉的老爸也定居在了他乡,但还好,我还能吃上一大碗炒粉,伴我流下热泪。

不多说了,“老板,来一碗肉炒粉!”

文 / 柴郡猫

图片 / 百度图片、500px、微博、部分由作者提供

BGM / Wonderful U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天凉了,来一碗骨汤麻辣烫吧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天凉了,剩下的不用多说,自然就是要吃麻辣烫的时候了。

在南方吃麻辣烫,经常听到有人对老板说,不要麻不要辣。真的很想问,你这吃的还叫麻辣烫么?

有些时候,有些食物就是这么尴尬,人爱它却又讨厌它本真的样子,有够虚伪的。今天深夜君带来一个关于麻辣烫的故事,至少它有那么一些真实的味道了。

——深夜君

                                        

- 正文 -

五年前,全中国最庞大的考试让我意外与山东相撞。印象里的山东,煎饼大葱人实在,再无其他。

秋冬的济南,完全没有老舍笔下那般惬意的“温晴”。此一汤,彼一股,散落的泉与环抱四周的小山并未给予此处任何温润。几年下来,没有大风即是难得的好天气吧!

山东多口重,菜肴好“三乎”——黑乎乎,稠乎乎,咸乎乎。不喜辣,爱酱油,麻汁等物。对于我这种“厌咸痴辣迷酸”之人,硬生生地把食堂小炒吃成了涮菜。

***

邂逅了一碗麻辣烫

麻辣烫,本是西南地区除湿利器又丰腴口舌之物,对于风沙四起,干燥裹挟的北方并不适宜。但若少了麻辣,也就名存实亡了,煮菜不是更贴切吗?

而对于我来说,第一次尝试这里的骨汤麻辣烫,完全是被它朴实无华、看似清淡的外表所诱惑。

妖风横行的傍晚,学校食堂二楼的自选麻辣烫总是人满为患,低头族缓缓向前却始终不离不弃、不愠不火。正如上下起伏的大骨头守着锅拥着汤一般,恬然肆意。

这里的麻辣烫的汤,不像是其他地方用“骨汤宝”之类来代替真材实料,当然也没有那么浓重的肉味,有的只是肉质本身的点点浑香。不过,在这里“人”才是麻辣烫受欢迎的关键。

三十左右的小哥,在帮顾客麻辣烫前总会用一旁清水洗手,白布擦干。接着,将你所选好的菜品有层次的下锅。绿叶菜快下快捞,蘑菇木耳豆制品要翻一翻,至于肉丸类最早下最晚捞,若再有个挂面粉带,下锅后冒泡速提出。

最终,在层层叠叠铺到了碗中调好的点滴麻油与些许辣椒之上,再浇入半勺汤,一大勺麻汁,热气弥散,唤醒味蕾。

麻汁,味如芝麻酱却少了粘稠油腻,能够更好的与食材融为一体。这时,抿一口汤,轻轻搅拌,接着就可慢慢体味每一种食材的质感了。面条的韧性,蔬菜的脆爽,鱼丸的滑润,耳菇的弹跳……每一口都是饱满的滋味,慰藉身心脾胃,暖洋洋一片

***

用心煮饭的人是最纯粹的

依我所见,用心煮饭的人是最纯质的人,敬畏食材,遵循天意,人天与共。

后来工作,每每看着认真做事的人,都会想起人潮拥挤之中那一碗又一碗足时够味的骨汤麻辣烫。与此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稳妥地操作和最后端于你时谦和明亮的微笑。

世间繁杂,冷暖交替。来碗儿骨汤麻辣烫吧,简单的温暖不过如此!

文 / 叽里咕噜@葡萄露

图片 / 百度图片、500px、微博、部分由作者提供
BGM / 运命の夜 –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我曾从你嘴边路过…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最开始小编给这篇文章写了个标题,叫衣不如旧人不如新,看得我很难过。于是我改了一个,不明所以,但是好歹没那么伤人。

人活的时间越长,就难免有越多的东西可以回忆,完全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那些彼此陪伴的日子,一起爱吃的东西,就像一份契约,牢靠了也危险了。

今晚,深夜君带来的故事,也许总有那么一幕,有那么一些熟悉。

——深夜君

- 正文 -

国庆放假前和三刀聊天,两个决定在家蹲七天的人居然在电脑前聊他的公众号要写什么新菜谱,几乎是脱口而出的,小白菜吧。
 

***

晚自习一起吃晚饭的时光

幸福像要溢出来

那是个要上晚自习的夏天。说来奇怪,初中的很多记忆都没有了,唯独记得那些和珊以及三刀一起吃过的晚餐。 

在暗淡无光的夜里,教室明亮的灯光,三张拼的歪歪扭扭挡住别人去路的桌子,三个饭盒,以及那些打开饭盒的瞬间,失望或惊喜的脸。 

我和珊的饭菜是家人做好送来的,三刀家住的远,交给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送菜上门。

每天都要重复上演的戏码是,我皱着眉头看着三刀面前的各种海鲜,边骂他奢侈腐败边愤愤地夹走两只虾,顺便问珊“你说是不是”,看着珊一边用力的点头说着“就是就是”,一边夹走另外两个。 

那时候的幸福真简单,吃一口自己喜欢吃的菜,笑容就掩饰不住的从眼睛里溜出来。 

***

小白菜真的真的好好吃!

小白菜的故事大概发生在一个不知道为什么三刀那天没有和我们俩拼桌的夜晚。那天我的菜是清炒小白菜,猪油炒的,油光水滑,绿绿的叶子,白白的梗,一口下去,猪油的香和小白菜的清甜在嘴里爆开,幸福的想晕倒。 

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三刀的我,叼着筷子从教室前排一路冲到后排,用旁观者的描述就是眼睛里冒着星星,一脸痴呆地对着三刀大喊:“你知道吗!小白菜好好吃哦!” 你以为从此我在我们班的外号会变成小白菜吗?不,我的外号变成了“小白菜好好吃”。

有大概两个星期的时间吧,每个路过我的人都会一脸沉醉的对着我喊:“小白菜好好吃哦!”我也不恼,傻笑着回应着,是真的好好吃!后来的一两个月里,谁家要做了小白菜,都会盛情邀请我去尝一口。 

***

如果给我一台时光机

我想回到过去打打闹闹的日子

记忆这个东西真的很奇怪,吃过了那么多名贵的菜式,留在脑海中的寥寥无几,剩下的也是一些零散的片段,唯独小白菜,是那么的清晰连贯的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脑海里。 也许我想留下的不只是小白菜,是那些一起把早餐藏在书包里带进学校,趁着早自习老师回头的瞬间往嘴里塞一整只,在老师猛然回头的瞬间差点把自己噎死的清晨; 

是那些边懒洋洋的做早操边聊天,早操完去小卖部买两袋热豆奶暖手的早晨; 

是那些偷偷溜走围着小卖部门口的石凳做一圈吃泡面聊人生的体育课; 

是那些手拉手一起去厕所的课间;是那些放学后一人一串肉丸边吃边八卦的傍晚;是那些我舍不得你们的一天又一天。 

那时候真苦,一周上六天课,还有一天跟珊一起去补习数学。那段时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再见到你就要吐了。可是现在,我却愿意付出所有,去换一台时光机。 

***

友谊大概就是好久不见但却时刻挂念

上高中之后就和珊以及三刀分离两地,到了大学更是相去甚远。好不容易大学毕业,珊去了英国,我和三刀虽然在国内,依然是山高路长。

上一次见面好像是两年前,我还在北京读书,他带着我浪了一圈天津。再上一次是在寒冬腊月的武汉,他带着我玩了一下午飞行棋。 

友情这个东西很奇怪的,虽然不会每天联系,但每当看到小白菜,我的脑海里想的却全是你。

***

小白菜很好,

但我最爱的还是糖醋排骨

虽然我跟小白菜感情颇深,但你若问我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会回答你糖醋排骨。这便是三刀要做这道菜的原因了,嘻嘻,就是我逼他的。

 
做好糖醋排骨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把猪排骨洗干净,放入碗里,加盐、胡椒和料酒腌制5-10分钟。姜蒜剁碎,香葱切成小段,辣椒切块。在锅中大火翻炒排骨3-5分钟,直至排骨呈金棕色。捞出,滤过多余的油。 

再煮酱汁。将香葱、姜末和蒜末炒香,然后小心倒入黑醋,糖,少量水,以及食盐,搅拌至完全混合。煮制酱汁时,在小碗中混合淀粉和水。将排骨倒入锅里,与酱汁一起翻炒1分钟。加入辣椒,继续翻炒至所有食材混合,一点点倒入水淀粉,使得酱汁融合排骨。配上一碗白米饭,今日最佳组合! 

钟爱糖醋排骨,是因为这是外婆的拿手名菜,每次回老家前跟外婆通电话,都要特意嘱咐,我要吃糖醋排骨啊,肉多的,外婆外婆你一定要记得哦! 

过年过节更是,外婆一边在厨房做着,我就在旁边偷吃,往往端上桌的时候,已经只剩小半。怎么形容我外婆做的糖醋排骨呢,无法形容。鲜嫩多汁,甜酸适宜,一口咬下去,汁肉在口中融化,嚼一嚼,满嘴甜蜜的肉味,真让人沉醉。

 
***

糖醋排骨的味道

一直藏在我的舌根、我的心里

外婆做菜很好吃,每次回老家我都赖在外婆家里不想走。外婆是我见过最贤惠的女子,贤良淑德这四个字仿佛为她量身定做。 她会给我买布做连衣裙;会给我织毛衣织手套织围巾;会绣花,枕巾枕套上的花漂亮到令人叹为观止。 

她做事很认真,很仔细。做菜的时候,菜要洗几遍,入锅的先是什么后是什么,火候怎么掌握,她都井井有条。


她的衣服可能不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干净整洁的。 

她给我的可能不是最贵的,但都是她认为最好的。她很能隐忍,病了痛了都不说,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仍然坚持着给我做好吃的,给我做我最喜欢的糖醋排骨。 

那个时候的糖醋排骨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醋放的很多,肉也烧的很老,但我依然笑容满面的吃光一盘,跟她说,好吃。

 
她葬礼的那天,只听到不知道谁说了声“夏老太太最喜欢的小外孙女回来了”,那一瞬,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糖醋排骨。 

很多事情,我都以为我忘记了,但其实它们一直潜伏在我的记忆里。

可能是太美好,可能是知道那些美好的瞬间再也回不去,我们把这些片段给藏了起来。以为骗过了全世界,终究在一次又一次脱口而出的瞬间,发现骗不过的是自己。

文 / JIN

图片 / 百度图片、视觉中国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天气一冷,我就想吃铁板烧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今天的文章,是为了纪念一个重要的日子,作者1016早早就投了稿并叮嘱一定要在今天发出,所以深夜君说到做到,你们是不是该给从不辜负粉丝的深夜君示爱呢(不要脸.gif)?嘻嘻~

在这里安利一下「晚安」栏目,如果有什么情话要送给特别的人,也可以投稿哦,现在进入正题,让我们睡前品毒来一份香喷喷的“铁板烧”!

——深夜君

- 正文 -

假期回家,总会约上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起去喝点酒。相聚时,总是有一肚子的话要倾诉,一群人借着酒劲,谈天论地,不经意就到了深夜。彼时大家的胃里仿佛全是酒在咣当,腹中空虚。


即使月上枝头,整个城市都进入睡眠。但故事还没说完,哪有人舍得离开。于是,几个人又寻摸到一家以前常去的铁板烧店,去满足口腹之欲。

***

潜伏在寂静深夜的铁板烧

说是一家店,其实就是一个大叔在小区门口支起的路边摊。几张小桌,十多个马扎儿,还有一个三轮车,上面放着做铁板烧的东西,这些就组成了这家小店的全部。


还没走到近前,我们就会跟大叔打招呼。“大叔!四个人!”时间虽晚,可是小摊上的食客还是很多。
大叔抬头随意一看,指了张桌子,“就坐那吧!”话虽然不多,但是却显得倒是熟络。
两个微醺的朋友坐在马扎儿上,我和另一个朋友迫不及待地去挑选食物。铁板烧都是一串一串的,分荤素,分种类,安静地躺在塑料盒里等着食客挑选。

这里的串串价格很实惠。素的大概5毛钱,荤的一元到五元不等。素串的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蘑菇、韭菜、蒿子杆等等。

还包含一些豆制品,有一种叫做菜包。和我们平时吃的菜包子不同,这里的菜包是用豆皮裹着蔬菜制成的,大约4、5个小菜包串成一串儿。


做好的菜包,散发着蔬菜的清香,还有着豆皮独特的咬劲,这样独特的味觉体验,让我一直把菜包视为铁板烧中的无冕之王。

荤串呢,和烧烤差不多,有鸡肉串,牛肉串,羊肉串等。每次吃铁板烧,我都要点上几份鸡皮。这的鸡皮用新奥尔良粉腌制过,在制作过程中,被大叔按压的没有一丝油,边缘烤得脆脆的。

***

有酒,有朋友,有铁板烧

这样的夜晚足够温暖

串串挑选好,交给大叔,接着就是熬人的等待了。这种等待怎么可以少了啤酒!

“大叔,再来8个燕京!”

都说酒是能使人愉悦的东西,这个时候也不管刚刚是不是喝过酒了,一人两瓶燕京,也不用杯子,直接对瓶吹。边喝边聊,酒很好,这样的夜晚也很美,四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把心底话都掏了一遍。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喜欢边听耳边的谈话,边看大叔制作铁板烧。从我记忆里算,大叔做铁板烧也得有5、6年了。

他每次都是先把串串按照所需时间长短分类,然后向铁板烧浇油,再把食材放上去。在用铁片按压串串使得串串更快熟的时候,蔬菜里的水汽会冒出来,荤菜里的油也会被挤压出来,铁板上发出“滋滋”的声音,像是市井中的交响乐。


还未上桌,诱人的香味就已窜进鼻子,让人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望眼欲穿。

等待食物的过程是磨人的但也是幸福的,看大叔做铁板烧也是种别样的享受。


端上桌后,大叔就会点根烟在旁边看着我们吃,静静的也不说话。而我们,美食当前,大家也不管吃相,吃一份鸡皮,咸香酥脆,没有一点腻味;


吃一串菜包,一口咬下去,藏在里边的蔬菜汁顺溜到舌根,豆皮的豆香与蔬菜的清香在口腔中肆意蔓延;

再来一串羊肉串,不膻不腻,肉质鲜嫩紧实…… 

偶尔有几次我自己耐不住馋,大叔倒是跟我聊过几句。内容无非是感叹现在的钱不好赚。而我也只能瞎吼几句:“可不呗,来,大叔喝酒!”

                                       ***

记忆里的味道

始终停留在大叔的铁板上

记忆中的铁板烧只存在于那个大叔的铁板上。上了大学后,我也曾在那座陌生的城市里寻觅过铁板烧,但是答案总是那种很高雅的铁板料理。味道确实很不错,可是感觉还是大叔那家店自在。 

不知道那位大叔现在怎样了,还有没有继续守着他的摊子。那些深夜一起喝酒吃铁板烧的人,也都向着各自努力的方向走去了。

文 / 1016

图片 / 视觉中国、花瓣网、百度图片

BGM / mede:mede-れをる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