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早晨,从一盘菜脯蛋开始

天气渐渐闷热,人也愈来愈烦躁了。

昨晚远方的父亲突然来电,寒暄了几句就直入正题。“你在大学期间争取当个党员吧。”

电话那头是父母殷切的期盼,可惜电话这头的我,却是个不争气的孩子。

不愉快地道声晚安,转头开始跟朋友发牢骚。不开心的时候,总想吃点清淡的不油腻的,好缓缓心情,自然就想起了白粥和菜脯蛋这个清爽的搭配。

脑海里飞过一个念头:明天我一定要煎菜脯蛋。

恰好今天起得早,忙不迭拿出菜脯,细细切成粒。

经过腌制的萝卜变得又黄又脆,下刀便感觉到它的韧度。一块好的菜脯是有灵魂的,尤其是下刀的刹那,汁水流出。流尽汁液,菜脯变得更加爽脆,带来最棒的口感。

然而,我听老人说过:”好的菜脯要手撕才好,刀切会沾了刀味儿”。

所以,每次切菜脯时,我都像一个犯错的小孩,带着愧疚的心情,下刀前恭恭敬敬地捧起一根菜脯,在水龙头下轻轻清洗每条缝隙。仔细切好后又毕恭毕敬地将菜脯粒装在小碗里。

切好了菜脯,再挑两枚新鲜的土鸡蛋,用筷子轻轻打散。放入切好的菜脯粒,缓缓搅拌,让顺滑的蛋液将每一粒菜脯都包裹起来。

想起有次我和妹妹趁母亲不在家,在厨房偷偷煎菜脯蛋吃。我们俩姐妹还就用鸡蛋还是鸭蛋,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后来发现,鸭蛋带腥味,远不如鸡蛋香得简单质朴。

拿出炒锅,开火热油——菜脯蛋要在高温煎制中散发最大的美味。

油热了,缓缓倒入一勺蛋液。蛋液因为热力的作用,鼓起一个个可爱的泡泡,还在锅缘卷起一个弧度优美的焦边。

菜脯与蛋的香味越来越浓时,就可以翻面了。哇,金灿灿的表面,泛着点点焦黑。一个吃货心中所有的不悦在此刻灰飞烟灭。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想——吃!

起盘。当它余温尚在,端一碗白粥,就着这菜脯蛋,满满的幸福感,烦恼早已抛之脑后。初初咬下,是柔软喷香的蛋饼,随后舌尖便马上触碰到一颗颗菜脯。

菜脯粒合着蛋饼吃下,软嫩中带着爽脆,质朴而简单的蛋香中又有奇妙的咸香酥脆。再来一口清淡的白粥,不禁觉得,一个美好的早晨就该这样开始。

无论吃了多少次,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感叹:菜脯和鸡蛋实在是最佳搭档。

有时候会想,人本来像一颗有棱有角的菜脯粒,可最终会被蛋液裹住,无法挣脱。我们常常希望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但总是因为“父母之命、众亲之言”,不得不去做违背自我的事。

不过,很庆幸我是个简单的吃货。一点美食就能让我忘记心中的不悦,在烧菜做饭中解决掉所有的烦心事。

所谓”民以食为天”,一个能让自己吃得开心的人,日子也必然过得知足安乐。

青春就是吃着薯片看科比

今天,是科比退役赛的比赛日,上课的时候,发现男生少了将近一半。科比以60分完美收局时,朋友圈已被刷屏,每个人似乎都不舍科比的离开。

我不懂篮球,也不是科比的球迷。只知道,科比在好多男生的青葱岁月里都扮演着一Superstar的角色。

那时男生们会在手上戴印有数字“24”和科比打球身影的运动手环,会在课间向眼红的同伴伸出脚炫耀着自己新买的“科比战靴”,会在上体育课时或者放学后在篮球场大吼科比的名字,然后自以为很帅地耍酷模仿科比的投篮姿势。

当然,男生们最少不了的,便是那些边吃薯片边看球赛的日子。

即使小小的课桌上叠起了厚厚的试卷,竖起了高高的课本,还是捂不住年少躁动的心。记得高二某天,午休时刻,头顶老化的风扇在“呼呼”地吹,知了声响彻了整栋教学楼。

往常,男生们都是在下课铃响后第一时间冲出教室不见踪影的。但那天,他们却在吃完午饭后,提着一袋薯片冲进课室,迅速打开手机,围坐在一起,撕开薯片的包装袋,“咔滋咔滋”地吃起来。教室里弥漫着番茄味薯片的味道。女生们惊讶地抬头看着这群男生,拍了拍他们的桌子。

“在看什么呢?”

“别吵,文字直播球赛,有科比!”一开口就是薯片焦香的味道。

安静的午后把男生们吃薯片的“咔滋”声衬得异常响亮,不知道什么时候,空气突然肃静得像是凝固了。我疑惑地回过头,看他们一动不动的着迷的眼神,嘴巴微张,薯片还在手里捏着,停留在半空。片刻之后,男生们猛地跳起来大吼,开封的薯片撒了满地,并被他们激动地踏成了碎渣。

他们欢呼,击掌,有几个男生还高兴地跑过来扯女生们的马尾。换来的当然是女生毫不留情的一顿揍打。突然,围坐在手机前的几个男生突然黑脸,被揍的男生回到位置上便对文字直播员一顿骂。但不到一分钟,男生们又疯子似的哇哇大叫,还有人跑到课室走廊大喊:“科比我爱你!”接着传来楼下学生的一句:“神经病啊!”

直播结束后,男生们继续消灭买回来的薯片,“咔咔咔”的声音从他们嘴里发出,偶尔含糊不清地吐出一句:“实在是太精彩了!”然后便收好手机,各自感叹几句,又投入漫漫的题海中。

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只有空气里弥漫着的番茄味薯片的味道提醒着我们刚刚发生的事情。那时我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男生们会因为一场文字直播而欢呼雀跃。

时间一晃,高中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也各奔东西散落在不同城市。今天,我在微信上和高中时那个科比的忠实拥护者聊天。

他说:“接受不了科比退役,太习惯有科比的NBA了。”

他问我还记不记得高二那时他们看的那场文字直播。

他说:“那是科比的一次绝杀。当时文字直播员写道:‘科比持球,全场的观众站了起来,时间还剩七秒,科比突破后经典的后仰跳投!球进了……’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整个人都快要疯了!”

“记得我当时大吼大叫,还揪女生的辫子吧?后来我回到位置上的时候,看到直播员竟然还没打完字!他加上了一个‘吗’,如果可以,我真想揍他一顿。但后面科比真的赢了。所谓的科比时刻,应该就是那一幕吧。”

“高中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满足,边吃薯片边看直播,即使一些简单的文字也调动着我们的热情。”嗯,也许就是这种热情,让这群朝气的男生们因为一场简单的文字直播而欢呼雀跃。科比离开了NBA的赛场,今早他发微博感谢一直支持他的中国球迷们。然而,他也许不知道,他的球迷们同样也感谢他,感谢他让他们能在枯燥冗长的日子里能边吃薯片边看球赛,感谢他作为一个superstar出现在他们的青葱岁月里。

学校旁的手抓饼,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能说出你最爱的食物是什么。却偏偏说不出你和它最初相遇的记忆。

我最喜欢吃手抓饼,但早已忘记那第一次的体验。只知道最常吃手抓饼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大三的学生。

每个学校门外一定会有手抓饼的摊子,每到下午放学时分,小贩就会拉着他的小推车,准时来到校门口。而我因为贪图方便,总爱光顾最靠门口的小摊。

摊主是个年轻的小哥,看不出年纪,声音带着还没发育完全的娃娃音。刚开店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有时会忘了放番茄酱,有时候又不小心将蛋壳打进了面饼里。可幸随着开店的时间越来越长,小哥在一次次“实战”中练就一身过硬的“煎饼本领”。下午课程结束,一群女孩子熙熙攘攘地围着那辆小车,各点了一份之后,就开始慢悠悠地闲聊着——吐槽今天的课如何无聊加神奇,暗暗惊呼走过去的帅哥好有型,紧张地说明天的考试还没复习。

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吱吱喳喳,他也就静静地听着,兴致来了才会幽默地插上几句,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小哥心情好时,还会多送点培根。虽不是什么大礼物,但我们心里总会偷着乐。

到这个小摊吃手抓饼,慢慢就成了习惯。到底真的是因为路远,还只是因为喜欢听他讲的笑话,也已经说不清楚了。

偶尔一个人去的时候,点了餐后就喜欢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小哥做他的手抓饼。

泛白的面饼在他手里灵巧地翻转移动,渐渐变得柔软,发出微妙的滋滋声。当面饼的边缘有了些许金黄微翘后,一手轻轻翻起面饼防止粘锅,一手又熟练的单手敲蛋,用面饼将它稳稳盖住。

全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照顾不周。手抓饼做好送到我手中,小哥自己得意得连说话语气中都带着喜乐。

那个时候面临着很多事情,关于即将到来的大四规划,更关于不久就要到来的毕业归程。一时之间,彷徨迷惘,不知所措。而每天放学后的一份手抓饼,陪我度过了那段迷茫的时光和青葱岁月。

寒冷的一月,晚上七点的操场依旧人来人往,坐在树下的我,因着手心里热烫的手抓饼而不怕呼啸的寒风。

咬上一口酥脆的面饼,那番茄酱混合着鸡蛋芝士的香味,反复咀嚼后仍存留在口齿间,可以让我放下一切思绪,专心于此刻的美味之中。

过后,我已经忘记在这一场嗅觉与味觉双重满足的休憩中,到底思考到了什么。然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手抓饼的摊子遍地都是,心血来潮偶尔也会吃上一份,却没有了那时的那份心境。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推着我不停的前进,找不到片刻的曾经,可以让我独自在树下发呆,细细品味一份简单的鸡蛋加番茄酱。

有些事情,真的只能存留在回忆里。

一切有情,因食而起。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未来的路会有更多的美味,而终不愿意,忘记记忆里最初的你。

到最后,我们想吃的不过是一碗白糜

白糜,何物?

也就是我们常吃的粥,潮汕人把粥称作“糜”,但糜又不同于粥。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讲过,粥要“水米交融,柔腻如一”,而潮汕的糜选用粳米或籼米,水一次加足,用猛火煮,煮至米粒刚刚爆开就可以熄火了,用余热把粥糜化。

片刻之后,米粒下沉,粥面浮起一层如胶如脂的糜浆,盛上碗来,米粒颗颗分明。传统的白糜是用砂锅煮的,不过现在家庭一般都是用高压锅或电饭煲,肯下心思去煮一锅糜的已经很少了。

而这些,都是我吃了二十年的糜后才知道的。

我们经常认为喝粥无法饱腹,但潮汕的糜却能做到。潮汕人三餐至少早餐一定是吃糜的;宴席上无论有多少山珍海味,吃到最后,还是得吃一碗白糜,才算舒服;生病胃口不佳时,煮一碗白糜吃,清爽可口。有人说过,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端上一碗白糜。

确实,有时我在想,吃到最后,我们想吃的也不过是一碗白糜。

假期回家时,我妈张罗了一大堆菜迎接我,最后面对满桌佳肴,我只说了句:“妈,我想食糜。”当热腾腾的糜盛上来时,平淡的糜里我却闻到了香喷喷的米香味,一连吃了两碗。

其实学校也有白粥,可惜配粥的要么水煮蛋,要么煎蛋,不然就是一个白包子。时间久了,嘴里寡淡寡淡的,连喝粥的欲望都没有了。

妈妈一边帮我舀白糜,一边笑笑说:“那是当然,外面哪有那么丰富的杂咸呀。”

“杂咸”是潮汕话,指佐餐小菜,我想是因为种类繁多,所以称之为“杂”吧!一碗白糜,几碟杂咸,足以概括潮汕人的早餐甚至一生。常见的杂咸就有菜脯、咸菜、橄榄菜、豆腐干、贡菜、橄榄糁、乌榄、咸鱼、腐乳、花生米、咸蛋、薄壳米、甜黄豆、黑豆……数不胜数,连着吃两个月都不带重样的,因此有人笑称“一碗白糜,后宫佳丽三千”。

小时候,早上就经常有人载着一盆一盆的杂咸穿街走巷叫卖,哪家刚好早上没小菜配糜了,就会买几样。渐渐地,好像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的叫卖声了,自家制做的杂咸渐渐地都出现在了商店的货架上。

最后,我带了罐外婆腌制的、妈妈炒的菜脯丁回校,自己煮糜吃,过起了“食糜配菜脯”的生活,有时室友也跟着一起吃。一碗白糜,简单朴实,味道清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吃到最后,我们想吃的也不过是一碗白糜。

大蒜雪糕、亡魂美食,这些古怪的美食节,你敢去吗?

提到美食节,你想到的是什么?

如果想到的只是“吃吃吃”,那你就需要补补课啦!

因为世界上有些美食节,不但能“吃”,还能“玩”,可能还很重口味哦。

此时春光正好,微风习来,心情愉快,胃口大开。我带着嘴,你带着钱,向世界出发,和那些个性独特、古灵精怪的美食节来一次华丽的邂逅吧!

“血”流成河的番茄大战-西班牙巴伦西亚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村庄巴伦西亚,每年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都会上演一场番茄大战。追溯到七十年前,这个番茄大战美食节竟然是源于一次争吵——彩车游行时,一位本地人从彩车坠落后大发脾气,情绪波及其他民众,人们随手从身边的蔬菜摊子捡起番茄互相扔起来。渐渐地,就成为了这个村庄的习俗。

但好景不长,这个有些疯狂的节日在五十年代初被禁止了。可村民也不是好惹的,为了重新过回这个有趣的节日,村民们想出了一个抗议的办法——埋番茄行动。最终,政府也没辙了,只得解除禁令。政府加了一个要求:“把番茄压扁后再扔,降低杀伤力”。

番茄大战还有一个周边节目——palo-jabón,人们把一块火腿肉放在涂满肥皂的长竹竿顶端,谁能爬上这根滑溜溜的杆子,谁就能得到香喷喷的西班牙火腿了。

浪漫芜菁之夜—瑞士西斯特维尔村

芜菁上面的这个家伙,是一种甜菜,欧洲人常用来熬制高汤。而瑞士芜菁节是欧洲最大的芜菁节,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多达26吨的芜菁化身为节日的主角,在苏黎世湖旁的西斯特维尔村巡游。

平常用来做菜做汤的芜菁,在这一天,内部都会被掏空,在里面放上一根小蜡烛,做成一个个的小灯笼。装饰在节日游行的车上,化身为美丽绝伦的花车作品。

马路亡魂节—美国西弗吉利亚

听到马路亡魂有点害怕?西弗吉利亚当地的学生和家长,他们会公路上在收集那些被过往车辆撞死的动物,如松鼠、棕熊和鹿等等。

之后在这个马路亡魂收获节来临的时候,把这些“马路亡魂”制作成鹿肉香肠、红烧卤熊肉等等,在学校的摊位里卖给当地居民。嗯,听起来还挺好吃的嘛。

如此奇葩重口味的美食节,自然引来了大量的记者,各个电视频道都会抢先报道当天的盛况。在这天,还会有一个烹调大会在早上9点开始,游客们都在这听听音乐,看看烹饪比赛,吃吃这些“特别制作”的美食。

疯狂芝士粒节—美国威斯康星州

这个位于美国西部的小城威斯康星,居民对芝士粒简直爱到疯狂。有多疯狂?他们甚至把小镇原名都抛弃掉,直接改为芝士粒都会(Cheese Curd Capital)。每年的芝士粒盛典最受欢迎的要数芝士粒馅饼大赛和芝士粒甜品竞技了。

一众选手们,在限定时间内吃最多得芝士粒,获胜者将能在芝士粒都会里任意吃芝士一年!虽然热量爆表,但喜欢芝士的吃货们怎么可能放过呢?

怀特岛大蒜节—英国

莎士比亚说“喜不喜欢,这是个问题。”但在英国的Newchurch小岛上,你必须得喜欢上大蒜,要不然还是赶紧撤离吧。

因为在这里,岛上的居民每年得夏天都会举行一次全世界最盛大的大蒜节庆。在这个庆典上,最著名的是一种产自怀特岛的The Award-Winning农场的辛辣味大蒜。这种大蒜,会被制作成大蒜雪糕、大蒜软糖等各种奇怪的食物。再配上当地酿制的大蒜啤酒,再来点地道的乡村音乐,一个盛大的蒜香派对由此拉开序幕。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吃尽美食节。此节只应异国有,人生难得几回饱。看到这些古灵精怪的美食节,我们还不赶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