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你还怀念有饭堂的日子么?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记得刚毕业那个夏天,某个早上,新租的房子楼下忽然音乐声四起,吓得我翻身跑到阳台上,才发现隔壁那小球场竟然是个小学操场,转头日历写着九月一号。身后传来悠扬的校长讲话:“新学期,开学了”。

那一瞬间,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学校这个词离我那么远了。

转眼又是一年九月一号,这两天深夜君在二条晚安栏目,跟大家聊了学生时代的话题,满满的回忆。

饭堂啊,好像总是别人家的好

上大学第一次开始住宿,才终于知道吃食堂的感觉,那时把学校的每一个饭堂每一层楼每一个窗口走一遍,这种解决口腹之欲的地方,必须认真对待。

(粉丝留言)

一直都在羡慕。觉得吃食堂应该挺便宜的,结果每次都要吃20多块钱,吃不起学校食堂

@陈陈陈

羡慕别人家菜多量足,但是学校饭堂价格很便宜,味道也还不错啦,而且有很多个饭堂哦,所以还是很满足的。只是阿姨你能别手抖么?我是女生但是饭量大啊……晚安哒

@never

我一直在羡慕中过完了自己的整个大学时光。

@行走的CD

第一次去山财的食堂,点了三样菜,师傅惊讶的看了我一眼,默默的摊满了整个餐盘……要知道我们学校的大妈都是舀一勺抖掉半勺,根本不够吃。

@南风知我意_r  

羡慕别人的整个学校

@白知易

羡慕文莱初中的食堂(,,•́ . •̀,,)

@夏語

我们羡慕别人的饭堂 别人羡慕我们的酸奶

@-巫山

好像总有一天,你还是会爱上那些味道

毕业时,院里的散伙饭还是在饭堂,虽然吐槽小气,却还是去了。那个时候,饭堂、宿舍、图书馆甚至整个学校的好或不好,已经不是靠理智来评价的了…

(粉丝留言)

上学时食堂就在研究生宿舍一楼,穿着睡衣花十元就能买一大碗牛肉盖浇饭,牛肉单炒,量大肉多;各个窗口不同口味,还有炸鸡零食水果,花不到两元买一块西瓜。现在单位食堂,两块钱,荤菜四选二,素菜六种自助,面点米饭几种,玉米地瓜芋头南瓜烤地瓜山药花生毛豆等轮换一天两种,有粥有汤,凉菜三种。

@文瑜

初中羡慕别的学校能选菜 高中羡慕别的学校有夜宵 总是觉得自己食堂不好吃 可是吃不上了反而觉得小学的炸鸡腿最好吃

@杏仁

多年来一直钟爱学校餐厅一个窗口的面,从本科五年,再加上研究生三年,卖面的大叔四年前就开始问我,你咋还不毕业?想想明年就毕业了,有些不舍~

@毛毛

我们食堂还有麻辣烫呢,那时候喜欢吃麻辣烫和热狗,现在想想还是小时候美好啊。

@陈陈

都是别人羡慕我学校的

@J.H  

这种羡慕就好像别人家的饭总是比自己家好吃点,其实……我们学校还不错啦

@Jacqueline 

我们单位的饭堂午餐有两种米饭,一种面条,两种凉菜,六个热菜外加一个汤一个水果,每种菜都想吃一点,吃着吃着就成大胖子了真的很不开心。。。

@淑瑤

反正阿姨就给男生很多肉,给我们一丁点肉。相反,大叔经常给我们夹很多肉。不过大学的食堂一直很贵,也不好吃。但是偶尔还会想念,想念那些人儿,都是回忆。

@汤圆小姐

最美好的不是食物, 而是那时的心境

讨论特产这个话题时,想起曾经的行李箱总要为此空出一块,只觉那时的心境真是简单澄澈。那时我们扬起一脚足球飞过半个操场,我们拿着酒瓶对过往的姑娘吹口哨,天杀的青春年少真美好。

(粉丝留言)

曾经期待舍友的徽州米花糖,江南外婆的私房牛肉干,妈妈牌豆腐乳,甚至还有一大瓶雪白的炼猪油。

@简秋

晚安。小伙伴总希望我能把新疆所有美食都扛过来 最好带个维族哥哥现场给他们烤串

@清里

这次开学想吃怀远的石榴,可是石头没带过来,失望

@평 

新疆的各种干果,曾今看到同行的一个男生,提了整整一箱的干果~说是室友他们都没吃过新疆的干果带去让他们尝尝~一下就感受到了我们新疆人的热情!点赞

@Miss Li 

哈哈 从大学到读研 带的都是金华酥饼 酥酥脆脆的很受朋友喜欢只是今年还带了一小块火腿 焖饭不要太香哦

@阿敏

到超市買一堆餅乾放宿舍櫃子裡, 買啥都不要緊, 重點是塞得滿滿的!

@胡文玉

作为个山西人 想对舍友说 山西不止有煤

@Σ 食

毕业后,和宿舍的哥们聚过一次,那天我们在大学城的食街见面。我惊讶的发现,工作没几年竟然有人开始发福。我说喂你们这是忙到没空锻炼了么,室友说不是的,只是忽然间对什么打球跑步都懒了。

我转身看着身边学弟学妹来来往往,有兄弟们搭着肩,也有情侣们牵着手,在烧烤摊的烟火里,一切简单明快。原来那些时光里,最珍贵的,是那种单纯向上的张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如果问我再回到大学最想做什么,那一定是多去买几份榴莲酥,当初守摊的萌妹子,可是被油炸烟熏得快没法看了!

文 / sake

图片 / 图虫网,部分来自网络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多少日本人想溺死在柿种的爱里…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很久以前,深夜君就和大家安利过一部情色美食动画片《食戟之灵》,里面有道创意料理“和风柿种炸鲑鱼”,就是拿柿种碾碎代替面包糠,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滋味。

柿种,其实是一种米果,是日本的国民下酒菜,有着多样的口味与花式的食用方式,但最具经典的吃法,还是与中国下酒菜花生所碰撞出的口感。

今晚深夜君给你讲一个柿种花生的故事。

——深夜君

                                                                                              

- 正文 -

从生活并不怎么便利的三线城市到上海出差,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城市的便利店。

我的城市也并不是没有便利店,只不过是被地方垄断性国企全部占据了市场,只有叫“统一银座”这样奇怪名字的超市便利店。因为是山寨,所以店里零食和小吃品种少,味道也差一大截。

 

我对便利店有种莫名的钟情,一方小屋却包罗万象,便利店里琳琅满目的小零食、精致多样的饭盒、各种口味的冰激凌、早餐时间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喷香的车仔面、关东煮……无一不蛊惑着我,恨不得一放下行李就去搜刮便利店。 

***

柿种不是柿子的种子?

这一次“上海便利店之行”,终于让我看到了只在屏幕上看过的零食——柿种。 

第一次听说这个零食,是几年前在日剧《SPEC》里,女主角当麻的上司经常抱着一个大罐子,里面装的就是金灿灿密匝匝虫子一样的柿种,让我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当时,真的以为是柿子的种子,就像我们中国人吃西瓜的种子,葵花的种子——简称嗑瓜子一样。抱着大罐子嗑瓜子聊闲天,仿佛也是符合剧中上司油滑又闲散的人设呢。

所以,这种看起来又丑又怪的零食,就从我的脑海略过,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

吃柿种竟觅得孔乙己之味

后来,在看漫画《干物妹小埋》的时候,又看到了这种零食的出现,加深印象之后,终于在这次上海出差的时候,让我在住所楼下的全家超市里,发现了柿种花生。 

▲《干物妹小埋》里的小埋在制作巧克力时加进了柿种 


在看配料表的时候,就发现跟柿子的种子没有半毛钱关系了,是一种膨化食品,弯弯的小月牙,有指甲盖那么长,表面滑滑的,能想象出入口的清清脆脆。

全家超市自己的零食品牌,卖的是芥末海苔味,淡淡的芥末味,做柿种的面里,加入了海苔碎,花生就是油炸花生的味道,并无可表之处。 

柿种吃起来,有点旺旺厚烧海苔米饼一样的酱油味,但更加耐嚼硬实。

看热量表,油炸花生应该占很大一部分,只吃柿种的话,热量应该比薯片之类的零食小很多,因为耐嚼,颗粒小,味道又不重,反而让人吃不了很多。 最神奇的是柿种跟花生一起放在口中嚼碎,细咂,米香,酱油香,海苔香,花生香,芥末香混在一起,我只想起《孔乙己》里写的,“据说花生和豆腐干同吃,有火腿味,足快朵颐”。

这么一想,还真是佩服起了中日人民共同的智慧,将花生在食材中用到传神。许地山在《落花生》里曾对花生做出这样的评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后来,在MUJI又买到了原味和咖喱味的柿种花生,同样很赞,配啤酒当零嘴或者火车上打发无聊都好。

从便利店,到柿种,再到花生,吃货唯一的追求,还是这么简单——始终在吃上呀!

文 / QUINN

图片 / 部分由QUINN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我们都不曾真正的饿过…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我们这代人,很多都不曾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日子。我们自然也无法感同身受,那种为了食物绞尽脑汁的窘迫和因此衍生出来的智慧。

今天深夜君带来一个故事,便是关于那样的岁月里,一个朴实又能干的女人,为孙子做的一份酸菜末。

——深夜君

         

- 正文 -
 

如果问我,世间什么最美味,也许我会说上数十种吃过的美味食物。那是你我平常吃食,什么海鲜了,绝世果蔬了,牛羊大餐了,独家秘制了……

可是,有道美味我很少提及,只有在心绪宁静惬意之时,我会随着对故去亲人追思而想起它,一道世上最廉价最美味的菜肴,酸菜末。

*  *  *

“抠门儿”的姥爷

仲夏,上小学的我去百里外的姥姥家过暑假。八十年代的塞北农村贫穷落后,主食以莜面为主,副食就是土豆。姥姥家更是这样,姥爷的勤俭节约在当地庄稼人里是出了名的,甚至经常被同村人嘲笑为吝啬、抠门儿。

鸡蛋只卖不吃,养大的肥猪到年底宰了,别人家里总要留些自己吃的,然后才卖,姥姥家则是全部卖掉,再去别家或者镇上买少许回来,留着过年吃。

酱油醋也是姥爷家的奢侈品,平时饭菜里搁的不是酱油而是用炒熟的胡麻籽磨的粉末。

这样,多年下来姥爷家的日子在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每年有存粮存油,有时候遇上年馑,有日子不宽裕的亲戚还要来借上些油粮度日。

*  *  *

姥姥的酸菜末

姥姥是个能干而有智慧和胸襟的女人,是村里家庭妇女中为人和处事颇受大家认可的一个。

为了照顾我这个从城里来不爱吃莜面而且身体单薄的孩子,姥姥经常将舍不得吃的为数不多的白面做成馒头或者是烙成饼存放在大柜里,分多次拿出给我吃,同时也变着法的给我做副食。

一天,我吃到了一样不同寻常的东西,薄薄的土豆宽短丝和着几乎碎成末的小片状的酸菜,那个奶白色的汤汁酸香悠长,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酸菜,它完全不同于塞北或者东北那种大酸白菜的味道,胜之千倍。

我问姥姥这是什么酸菜,哪里来的?姥姥说,哦,是前几天村里来了卖圆白菜的,姥姥顺手捡了几片人家丢掉的大绿菜帮子,然后回家用刀切碎,放到大瓷盆里压实捂酸的。现做现吃,不搁盐。

当时,真不敢相信,如此简单廉价的食材,却如此美味。我记得每次吃这个饭时,我都能吃到很饱。假期结束回到城里,我向母亲提起姥姥的美食,母亲说她也很爱吃这种做法的酸菜。

*  *  *

我心珍藏

后来,我家也按照姥姥的做法做过多次,差不多和姥姥家同样的味道,微酸而香浓的味道使人不相信它的出处竟然会是简单的卷心菜叶,而且必须是外面那层绿菜帮子。

多年以后,母亲和姥姥都去了。每当我听别人谈起美食,大肆宣扬某种疯狂的吃喝的时候,我总要淡淡的提起姥姥的酸菜,我想,纵使有人说起一千种、一万种美食,也不抵我心中这一道美味酸菜末,姥姥的酸菜末,它和逝去的岁月一样回味悠长。

文 / lili

图片 / 百度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出国后人生地不熟,如何找到优质餐厅?|吃学英语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可能你习惯了每天都在家里葛优瘫,手和手机简直是黏在了一起,但当你到了外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有什么好用的美食软件,又不会到处都有可用的wifi,不熟悉当地的流量政策(之前那个在巴西玩PM GO的运动员就是很好的例子)很有可能就会导致高额的流量费用。

那这就意味着,你得用老办法去找到淘美食了。

■ ■ ■

提示一

尽量避免去客人很少的餐厅就餐,很多吃货们认为人少的地方就是“未被发掘的宝库”,而且有很多嫌麻烦的朋友想省去等待和人挤人的痛苦,选择人少的餐厅。

等到你的菜肴上来了,你就知道为啥这个餐厅客人这么少了。找一些适当繁忙一点的餐厅,你会发现这些餐厅就算再难吃,也有个限度。

■ ■ ■

提示二

向当地人询问,不过别问前台(原因的话大家应该都懂)。

一个小技巧就是去当地的一些小商店买点东西,在埋单的时候询问一下附近有什么很棒的餐厅,这个时候你最有可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 ■ ■

提示三

避免吃不是当地特有的食物,换言之,入乡随俗,当地有啥就吃啥。你可能想点些披萨或者外带寿司什么的,但有时候送上门的很可能是一堆奇怪的东西,甚至你会怀疑这些玩意儿能不能吃。

■ ■ ■

提示四

尽量避免去游客多的地方,虽然去一些著名的景点,点杯小酒感受一下异国风情是出来旅行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想吃到质量高的一餐,最好还是去一些当地人喜欢的餐厅,吃完了再去景点折腾也有力气。

■ ■ ■

提示五

如果这个餐厅看起来不卫生,那么它就是不卫生的,换地儿把。

■ ■ ■

提示六

(敲黑板)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哦!不要去那些带有英文餐牌的餐厅。

出发前做点小功课,用下手机里的翻译软件你还是能够点餐的,然后最好吃的餐厅,他们的餐牌通常每天都不同,就是那种在餐厅外面有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各种今日推荐的那种餐厅。

当然啦,这都不是死规矩,都是一些外国旅游达人们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吃货国的旅行者来说,吃好不好一餐真的会毁掉一天的心情呢!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一次靠谱有质量的旅行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丰富的经验的,无论是事前上网的调查还是和当地民众的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

吃货学英文

reception 

英 [rɪ'sepʃ(ə)n] 美 [rɪ'sepʃən]

n. 接待、欢迎会

deserted

英 [dɪ'zɜː(r)tɪd]美 [dɪ'zɜrtəd]

adj. 无人居住的,荒废的

terpretation

英 [ɪnˌtɜ:prɪˈteɪʃn]  美 [ɪnˌtɜrprɪˈteɪʃn] 

n.解释,说明

unsanitary

英 [ʌnˈsænətri]  美 [ʌnˈsænəteri] 

adj. 卫生的,有碍健康的

chalk

英 [tʃɔ:k]  美 [tʃɔk] 

n.粉笔

原文标题:How to Find the Best Restaurants Abroad

作者:Baz Hart

翻译:方外英语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食物纪|三文鱼啊,你真的温柔得像个软妹子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我请你们一定要相信,食物纪,这是我们信手拈来开的新栏目,因为对于我们这种才华横溢的编辑来说,强势科普食物很简单好么。

第一期为什么是三文鱼?那是我们主编深思熟虑后,看心情决定的!不管你有什么意见,都请表达出你的爱慕之情后再说!

想看我们写什么食物科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长得好看,你想看什么我都写!么么哒,周末愉快。

——深夜君

-正文-

对于鱼生爱好者而言,吃三文鱼刺身像是谈一场危险的恋爱,致命又诱惑。

它艳绝鱼界,极擅长摆出诱惑姿态让你移不开目光;它滑而不腻,口舌稍作翻腾它就化作一阵软糯鲜甜。

但是,有人说它非良善之物,生吃会致人生病。

美食家蔡澜老先生就曾吐槽它:“正统的日本铺子,绝对不会卖三文鱼刺身,因为他们老早知道它的虫极多,只能用盐腌制过后烧熟来吃……”

吃,或是不吃,令人天人交战。但行走江湖最忌讳道听途说,三文鱼是好是坏还需科学分析。

I. 三文鱼不安全,是谣言还是真相?

“这家店的三文鱼又便宜又新鲜,下次我们再来不?”当我们在日料店吃着一盘又一盘橙红色带纹路的刺身时,好像不曾对口中咀嚼之物起过疑心。

倘若你知道市场上有大把冒充三文鱼的鱼类,且它们生吃有害时,估计再也不会随意的去日料店点一盘“三文鱼刺身”了。
这一切,都要从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说起…

1

50年前,大西洋鲑(Salmo salar)第一次与国人邂逅时,其丰腴的口感与漂亮的脂肪纹路令人惊艳不已,当时香港人取其英文名Salmo,优雅地音译为“三文鱼”。

▲大西洋鲑

将大西洋鲑带到中国的,是挪威海产贸易局,当时他们已有了先进的养殖技术,所供应的三文鱼确实可以生吃。20年后,为了市场推广,三文鱼有了通俗易懂的商用名“挪威三文鱼”。

所以在中文里,三文鱼仅代指大西洋鲑(挪威三文鱼)。

2

但是,当三文鱼还在南方走红时,在北方有一波“太平洋鲑”悄悄登录,被当地称作“鲑鱼”或“大麻哈鱼”。巧妙的是,这些太平洋鲑里有很多物种,其英文名也叫 x x Salmo,而且肉质与三文鱼十分相近。

▲红大麻哈鱼切面

接下来的事情你们也能猜到了,商人们玩起概念炒作,许多“太平洋鲑”被当作三文鱼走俏市场,唬得人民群众傻傻分不清~

这些大麻哈鱼中,有一部分鱼是相当的好吃,不仅和三文鱼一样可生吃,风味还远胜于正统的三文鱼,但狗鲑、粉鲑则肉质平平,不宜生吃。

去日料店点一盘“三文鱼刺身”,若是颜色较浅,则极有可能是拿狗鲑和粉鲑来糊弄你,无论从口感或是安全的角度考量,这都是一件令人生气的事。

3

但最让人生气的,是那些炒作“淡水三文鱼”的无良商人,号称“活捞现杀吃到你爽,新鲜口感秒杀冰鲜”。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淡水三文鱼,他们吹捧的鱼叫虹鳟(rainbow trout),虽然也是太平洋鲑的一种,但它带有大量寄生虫,万万不能生吃。

▲虹鳟鱼肉,色淡,没有鲜明的脂肪层

虹鳟价格低廉,大多平价日料店拿它来假冒三文鱼刺身,但凡看到一盘脂肪层不明显,色泽较浅,被切得很薄的刺身时,你都应有所警惕,最好的防备方法还是去那些有品质保证的日料店。

II.平时吃的三文鱼刺身,有寄生虫吗?

很多人,包括蔡澜先生认为深海鱼是没有寄生虫的,但这是个大大的误解呀。

有种叫异尖线虫的寄生虫,就生活在海水鱼体内。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甚至不是鱼的乌贼都有可能中招。

但这些虫是可被高温或冷冻杀死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冷冻7天才可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零下20度冷冻超过24个小时。

我们在日料店所吃的三文鱼刺身大部分是冰鲜的(不被假冒的情况下),是经过低温处理除虫的,所以可放心食用。

小遗憾的是,冰鲜的三文鱼刺身是稍稍微解冻的状态,口感比较松软,远不如新鲜的那般脂感浓郁~

III.传说日本人不吃三文鱼?

三文鱼在日本的人气,高到让你难以想象!三文鱼刺身在日本鱼生中排名第一,无论是在回转寿司店里、还是在居酒屋里、或在家中随处可见。

但蔡澜先生说正统的日本铺子不卖三文鱼,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让日本人忌惮的是日本产的鲑鱼,他们对进口的三文鱼可是爱不择口呢。

很久以前,日本北海道就盛产狗鲑、粉鲑、红鲑,我们前文也说了有一些太平洋鲑是不宜生吃的,所以当时仅有少数北海道居民阿依努族人敢冷冻后切片吃它,几百公里外的东京、大阪城市,选的是“盐鲑”吃法。

▲抹上盐巴,烤到流油金黄,内呈粉色的“盐鲑”

1974年,在挪威政府的推广下,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第一次邂逅大西洋鲑,渐渐的,相较于其他日本鱼生,三文鱼鲜嫩肥厚、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其开始慢慢走红。

但高级的日本食肆,确实不卖三文鱼刺身。

高级的料理店,吃鱼生讲究“旬”,即“不时,不食”,挪威三文鱼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无需复杂的处理,所以对于崇尚职人精神的高级厨师来说,它档次太低,所以不屑出售。(这迷之骄傲啊…)

▲火炙三文鱼也是超人气吃法

IV.除了生吃,三文鱼还有什么吃法?

三文鱼作为西方饮食文化中最常出镜的鱼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酸,煮熟后口感粉嫩扎实,鲜嫩无腥气,是西式料理届的大红人。
煎、炸、煮、焖、烩、烤、焗、铁扒…不同的做法下的三文鱼令人食指大动。

烤三文鱼堡▼

选用银鲑肉,烤成五分熟的肉排,佐由美乃滋与拉根酱混制而成的酱料,尝起来浓郁丰美,成品呈亮橘色,实乃一饱眼福口福。

三文鱼佐青酱▼

青酱,是用各种新鲜切碎的香草加上橄榄油调制的经典意大利冷酱,尝起来充满新鲜风味。

水煮鲑鱼排▼

将鲑鱼用棉绳捆至圆形,小火五分钟后佐酸奶、鲜奶油、时萝叶调制的酱,小有韧性的口感让人精神大振。

三文鱼玉米海鲜浓汤▼

三文鱼熬汤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熬出乳白色且带有香气的汤汁,稍微添加一些汤料就有香甜可口之效。

拥有一个爱吃的灵魂,就应当武装一颗求知的心。

16世纪时,人们曾被医生警告,说食用西红柿有害健康;今天,味精这道早已被公认为“有毒”的事物,其实并没有科学证据去证实它为“有害添加剂”。

只希望谣言止于智者,让每一条三文鱼都被温柔对待~

ps : 以上内容由深夜君整理自《米其林主厨的海鲜全世典》《鲑鱼》《改变历史的50种食物》、果壳网、知乎。如有失误之处,欢迎在留言区指出!

文 / 企鹅

图片 / 百度图片、500px、视觉中国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