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好朋友

我和阿大是生死之交,因为高二时他成了我的半个同桌(当时我们的桌子被并在了一起),他的手机流量几乎都是我在使用了。高中那时学校不给用手机,抓玩手机的严厉得跟抓小偷似的。阿大的手机在我手上,一旦被抓到,我完了,他的手机也完了。这就是感人肺腑的生死之交的故事由来。

阿包是阿大给我起的别名。当然阿大是我起的,原因自然是不能说的。身为好朋友怎么能告诉别人阿大是“大头”的昵称呢?高二时文理分班,学习开始忙了起来,社团工作也不怎么顺畅,我一心情不好,就趴桌子上哭一哭,哭完就没事了,跟家常便饭一样。阿大于是管我叫“阿包”(也就是爱哭鬼的意思)。后来他发现我几乎每天课间操都啃着从饭堂面包店里买来的面包,再后来阿包就成了我行走江湖的花名。

阿大是个好男人。如果你们见过他失恋时哭得眼睛都红了的样子。当然很多人见过,因为他当时不吃不喝,于是我拉了一大帮人来当说客。相比起两年后我失恋时打电话给他哭诉的时候,他无比冷静地给我分析形势,我显然重感情很多。阿大其实让我觉得特像哥哥,比如说后来我吃的面包以及各类零食都是他供应的。其实在高一的时候,阿大就和我有过接触。那是我改编了麦兜的剧本,他们班想演,让阿大演麦兜。于是我到场观摩指导,阿大不停NG。我说这小伙子你再NG,给我去买十个雪糕回来请大家吃。没错,那天我是带着两个甜筒离开他们班的。

阿大高三时还是我的同班同学。高三压力大,我动不动就趴他桌子上装死。阿大这时就乖乖拿出他的诺基亚N73,默默地递给我。高三时我的零食贮备量荣升全班第一,课桌里一掏全是吃的。我和阿大还是会常常在一起咬个面包偷玩手机。那时饭堂的面包都是从外面一家挺出名的面包店里运来的,最便宜的那种一块五一个,没包馅。根据它的样子我们给它起名“线粒体”。后来我还是觉得那是最好吃的面包。奶香味浓,也不会太甜,简简单单地发酵成了一个个金黄的胖子。当初高三时有英语口语考试,阿大坐在我隔壁的位子。我们啃完面包,在试音时合唱当时还没被黑得严重的艾薇儿My Happy Ending。结果还考得不错。

大学我和阿大呆在不同的城市。我去见过他一次,刚好是中秋,在他们宿舍顶楼披着月光烧烤,喝着啤酒吹着风。阿大变胖了,身边的女朋友倒是娇小可人。一起吃饭时,妹子只吃了半份,阿大光荣吃了一份半。再次见面似乎积攒了好几年的话要聊,我们坐在他女友宿舍地板上,风从阳台穿过吹到走廊。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从前情回顾聊到现在,从人事变迁聊到前程未卜。

阿大有次发了段视频给我,说是在家里电脑里发现了。那段视频是他用手机拍的,高二时的我穿着宽大的校服啃着面包,发现被偷拍时,立马用手挡住了脸,啃面包的动作却一直没停下来。我看着这段名为“吃包”的视频,在宿舍里,第一次怀念起以前的时光。

我总容易脾气暴躁,急性子一起来男朋友劝都劝不住。有时候累了崩溃了深夜给阿大发信息,第二天自己都忘了,却又收到了他安慰的短信。就像是高三时模拟考没考好,我趴在桌子上抑郁得很,阿大同学拍拍我的头,拿出一个“线粒体”给我。我一边咬着包,一边对着他念念叨叨。他一边在草稿本上画着自创的卡通人物,一边戴着耳机线听我讲话,耳机线的插头都没插进mp3里。

【最后,我们即将大学毕业。都不知道归宿在哪里。我在复习的图书馆在草稿纸上写了这一篇,拍照发给了他。阿大过了一会发了“他们的故事,说起来很平淡,握紧她的手掌,泪得像碗热汤”。这是他最近很喜欢的一首歌,但这句歌词是他乱来的。】 

文  包包
图  Rik Lomas 循CC协议使用

轩岗卷粉慰心肠

在去往云南德宏州芒市轩岗乡的二级公路旁,聚集着三四家卷粉店,过往的车辆、路人几乎都会在此驻足,来上那么一碗小卷粉再赶路。还有城里人专程从芒市驱车半把个小时到轩岗,只为吃上一碗小卷粉,顺便再分装打包个五斤十斤捎回芒市,分送给亲戚朋友一同分享,这就是小小一碗卷粉的魅力。

轩岗卷粉,是归国华侨带回来的一门手艺。轩岗小卷粉做起来简单,工序也就是普普通通那么几道,可是味道却可以媲美山珍海味,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那一碗牛奶色的好汤头。

店家白天卖卷粉,入夜后,就开始熬制第二天的汤头。足料的大骨棒,再来一张挑洗干净的猪皮子,全数加入不寻常见到的超大型号的锅中,置于灶坑上,悉心看护添加柴火,熬上一夜,油脂溶在汤里,汤色乳白,清爽不油腻。

早起开市后,现做卷粉。一口铝锅,锅中加满水,小火在下面煨着,锅里的水一直保持着刚好沸腾却又不会扑锅的程度。盖上锅盖,添一勺子碾得细细白白的米浆平铺在锅盖上,一两秒中米浆完成了由液体到固体的质变,这时候就要用一张细长的竹片小心挑起那一层薄薄的米皮。这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快速、完整地挑起一张米皮,还要把米皮在光亮的案板上叠成三四层。熟练的华侨大妈一挑一翻就成了,动作干净利落。此时就可以按照一定的宽度将米皮切成一条一条的卷粉了。

有食客来了,先在大瓷碗底上倒点香油,加入卷粉,从沸腾的大锅里舀上一瓢高汤,添上早就做好的嫩肉片,撒上一点点胡椒粉和一小把葱花,既可点缀,又提升了汤头的鲜味。店里摆了几张圆木小桌,桌上都会摆放自家细细剁碎的辣椒做成的辣椒酱,黄橙橙的麻油,一碗酸腌菜,佐料不多,要的就是这朴实的好味道。我一般都是先把这原汁原味的汤头喝完,再让店家添满,这才大肆添加辣椒酱,体会另一番风味。

轩岗卷粉只能在轩岗现点现吃,换个地方,也是那么几道工序,做出来的却不是那个味道了,你可以说是水源的差异,也可以说是制作耗费的时间不一致,种种原因。其实,在我们心里,小卷粉的味道只存在于轩岗,存在于那些老华侨最原始的制作方法,最质朴的材料中。老一辈的人都会说:“轩岗的猪肉都比城里的甜。”说到底,食客的心底里都还存有那份熟悉又遥远的味觉记忆,正所谓,饮热汤,抚慰心肠。

图&文  破壳玫瑰

十七岁的芒果香

开始喜欢芒果,好像是高一那年。

那时候我们是同桌,他特别喜欢买芒果,自己吃一小半,把剩下十几个都塞到我抽屉里。小小的鸡蛋芒,剥开来果肉金黄耀眼,咬一口甜到心底。有时候我也不吃,就放在桌里,方圆几米都香味浓郁。

高二文理分科,两人教室离了很远,但是他每天会送我回家。那个冬天刚下过雪,我俩走在路上,脚下咯吱咯吱响。我如往常唠叨着这次数学又没考好,双曲线的题没做出来,十分沮丧。他不知从哪里变出一颗大芒果,剥好皮递给我,我怕冷,把手藏在兜里,他喂我一口一口吃完。路边不知谁家开窗看到了,“咳”了一声,我急了,怕邻居告诉爸妈,我俩扔下芒果疯跑。

那颗大芒香甜多汁,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咽下,觉得身体里每个细胞都饱胀圆满。

高三的17岁生日,离高考不过一百多天。大概晚上7点的样子,他出现在教室门口,叫我出去。我没有告诉他我过生日,所以看到他时还是有甜蜜的惊讶。他把半人高的熊仔塞到我怀里,又递过来一个心形纸盒,我怕同学起哄,收下礼物后就让他走了。

回到教室,我偷偷打开盒子——惊呆了。盒子里装着十几枚大芒果,芒果上面下面都铺着厚厚的玫瑰花瓣,芒果上用巧克力写着字“我想说其实你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最中间的三枚芒果上写着 I?U。他知道我爱芒果,也知道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暖暖》。三年里,我们从未如此直白地向对方表达过爱,而他一直都比我勇敢。

我心里有很多问题要问他:大冬天的,学校旁边的水果店很少有芒果卖,他是在哪里买到那么多漂亮的大芒果的?高三的课一周上七天,每天从早上6点半上到晚上9点半,他是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

总以为以后还有机会,总以为时间还很多。但高考之后,我们便天各一方,被时间的洪流冲散,这些问题也都没能问出口。

后来的生日,我收到过鲜花与名笔,但是再也没有比那十几颗芒果更贵重的礼物了。他在准备礼物的时候,大概是倾注了三年里最深的情感吧。

这些年辗转武汉、北京,春夏之交的水果摊上总是摆满芒果,我却再没有买过。还有一年夏天,我在广州看到街边的芒果树,挂满了青色的大芒果,差点就忍不住想爬上去摘一个寄给他。想想没有地址,只好作罢。

所有的“感谢”和“抱歉”都没说出口,世事已如白云苍狗。不过我依旧庆幸,有那么一个人圆了我的“少女梦”。十七岁,尝过世界上最香的芒果。

图&文  萝卜婷

神奇的燃面

中华美食的大家庭里从来不缺少面食的影子,兰州拉面、陕西油泼面、武汉热干面、四川担担面……其中宜宾燃面,其见火就着的热辣性格,足以让天下所有的“面”们汗颜,试过一次便深深得留在了我的味蕾记忆里。

来到北方上学四年,我一个天生吃米的胃渐渐被各种面食所征服。如今南北美食的互通有无,我也得以食尽全国各地的面食。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陕西油泼面、四川担担面……应有尽有,经过的任何一家面馆我都不曾放过。

学校里就有一家燃面馆,每每经过,都是人满为患。这神奇的“燃面”到底为何物,起初带着探索美食的好奇心情,在拥挤的食客中排队等待着。后来才得知,燃面名称由来有一说,因此面干燥多油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挑起来可如火绳一般点燃故名。原名叙府燃面,旧时也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四川宜宾传统的名小吃。

美食历经百年仍如此受欢迎,想来是有原因的。确实,吃过一次之后我便爱上了。这家燃面馆同时也卖四川担担面,重庆凉面等特色面食,但是燃面是最受欢迎的,来晚了经常都吃不到。每次和同学一起来,我们分别点一碗燃面一碗汤面,互相蹭着吃,汤面和燃面的搭配,吃的不亦乐乎。老板人很热情,因开店在北方的原因,总是首先会问要不要辣椒。店里的辣椒都是从四川发过来的,很多北方妹子“误食”之后辣的面红耳赤,大汗淋漓。而对于我这个江西妹子来说,每次都是“老板,多来点辣子”,无辣不欢嘛。

燃面如此好吃,从制作到煮面、甩干自然也需要很专业。燃面的面条不同于一般机制面的面条,它的面条要干,揉面时掺进的水份要少其含水量一般少于机制面的两三成,制成的面条要求条圆挺硬,面条煮熟后才有筋力和骨力,用油揉散时才不会断节。入口时有滑爽的感觉,嚼到末尾时还有回香的味道。据老板说,他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开始制作燃面的面条了。

煮面条时要掌握好火候,以沸水下锅,待面条断生,漂锅,即刚好煮熟变软后捞起,此时面条中的淀粉质受热糊化,形成了外表的保护层,加之受热时间短,面条吸水有限,煮熟后的面条既柔软润滑,又柔中带韧,含水量不多,骨力较好。最后的甩干环节也是是整个制作要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将粘附在面条上的水份甩干,才能使油脂和味料与面条沾裹融合,动作要迅速果断。

煮好的面条再加入宜宾特有的芽菜、肉沫、熟花生碎、秘制香油,葱沫,充分拌匀,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劲道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据说燃面2009年刚入驻学校时,就曾在校内BBS上名声大噪,许多同学都闻名而来。如今已经5年了,面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当年吃我的面还在谈恋爱的学生,现在结婚了还带着孩子来”燃面的老板很热情地跟我们聊了起来,“一些毕业后在深圳、海南工作的人回母校时都还会专门跑来吃一次我的燃面”,说的时候,嘴角上扬,满脸幸福的表情。

是啊,人的回忆里总是不会缺少美食,对任何一个地方的留恋与牵挂也总是与美食“纠缠”在一起。就如现在的我在外地上学,记忆里永远都忘不了家乡的米粉,魂牵梦绕。或许是由于多年来的饮食习惯不好,我十六七岁是就犯下了慢性胃炎,经常性食物消化不良。来到北方,爱上了各式各样的面条,胃病也很少再犯了。都说面条易于消化,是养胃佳品,想来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了。我想若干年后的我回到母校,也一定会寻“面”而来。

文  啊啦竹筱

图  FiFi's Toy Station 循CC协议使用

藏在冰淇淋中的小温暖

于我而言,最好吃的食物,就是最平常的,最普通的,最容易吃到的东西。

那么毫不例外的,M记中30秒就可以完成的冰淇淋甜筒,肯定是我的心头大爱啦。

炎热的夏日晚上,男友禁不住我的再三请求,答应用新出的抹茶口味甜筒来满足我这只“小馋猫”。闻言,欢呼雀跃的我立刻三步并做两脚奔向M记的甜品窗口。

似乎是感受到了我紧盯不放的热切目光,里边的姐姐制作甜筒的速度只是略逊色于“光速”,眨眼间甜筒就被我们握在了手中。

迫不及待地用牙齿咬了一口,口腔中顿时被抹茶的香甜所充斥,看来简单的制作过程丝毫不影响它的完美口感。不由自主的,我心里产生了些许轻盈的感觉。不顾一旁的他对我发出“吃慢些”的警告,我继续对眼前的小清新发起了“攻击”。

闭眼细细感受,每舔一下,那似奶油又如慕斯般的丝滑便温柔地将我包裹缠绕。伴着脆皮一起咀嚼,滑而不腻的纯粹感淹没了我,引诱我不断往里探寻,直至沉沦其中不愿自拔。

不一会儿,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这股凉意中安静了下来,乖乖享受着这身着绿白色纱裙“小精灵”的安抚。

慢着,可别忘了ice cream kiss呀!

调皮地将两人手中的甜筒轻轻相碰,下一秒,我俩各自的冰淇淋都沾染上了对方的味道。彼此相视一笑,在低头舔舐间,我发现,手中的甜筒有了不一样的滋味啦。

在那清甜的口感间,蓦然还夹杂着他对我的无限宠溺和爱护呢。

解决掉这支可爱的甜筒,我意犹未尽地舔舔嘴角,任由他牵起我的手前行,心里却暗暗盘算着,下一个再来品尝冰淇淋的时间。

身上的那股燥热,不知不觉间早已悉数退却;小小甜筒成就的清爽,却让这个平常的夏夜变得无比美好。

如果,你不相信会有这般的魔力存在,那就尝试着去完成这个奇妙的ice cream kiss吧!

藏在小小冰淇淋中的那抹爱意,就是你我拥有的,平淡却又最为真实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一则温暖的短信,一个真诚的拥抱,甚至是一份精致的甜点,都是对幸福定义的不同诠释。

不要总是在眼红嫉妒他人的幸福了,一个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幸福的人,一回头,却发现,原来自己也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用明媚笑容迎接生命的每一天,你所拥有的,是仅属于自己的别致风景。

所以,请保持孩子般的满足,好好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吧!

身边那些温暖的小确幸,能制造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我们带着满足和感恩,一路前行,无所畏惧。

图&文    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