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红烧家族十分繁盛。红烧肉,红烧鱼,红烧排骨……
一个陶罐里面放上八角五香等调料,把切成小块的上好五花肉用小火炖一个晚上。末了换广东人做煲仔饭那样的小砂锅,放入土豆(我喜欢吃土豆),再慢慢地炖上一个小时,放入酱油,耗油,想吃甜的就多加糖,想吃咸的就多加盐。小小的锅,我一人就可以吃一大半。
该怎么形容那种味道呢?就是妈妈的味道吧。肥肉里面的油经过长时间的烹煮大半已经被逼出来了,瘦肉一点都不会柴,肉皮还带有一丝弹性,一口咬下去,瘦肉和肥肉相得益彰,肉皮软糯甚至会有一点黏牙,酱汁与肥油会充斥整个口腔,却一点都不会感觉到腻。然后夹起一块土豆,已经软烂,用筷子轻轻一压,让肉汁渗到里面。配上一碗白米饭,啧啧啧,真是人间美味。
后来出来上学,更多的是到外面吃饭,刚开始进餐馆看见红烧肉会忍不住来两筷子。有的一咬下去满口流油,感觉油脂直接灌进胃里;有的咬下去软趴趴的黏在牙齿上,得费劲才能将牙齿分开。久而久之,再在饭桌上看见红烧肉就会直接跳过了。想念的只有妈妈做的红烧肉。
除了红烧肉之外,还有一道菜,长这么大,只见妈妈做过一次,也只吃过一次,那就是红烧蹄髈。
那次是为了给上高中的表姐加餐。步骤跟红烧肉的做法差不多。一整个蹄髈放进装满调料的陶罐用小火炖一整晚 ,第二天用适量的盐进行烹制,整只蹄髈呈熟褐色。如果说妈妈的红烧肉是瘦肉、肥肉与肉皮的完美结合的话。那么这道红烧蹄髈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的肉皮。已经烂熟的肉皮用筷子已经很难夹起来,在整个肉皮上用筷子扯下一小块后,要用勺子送入嘴中。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不需要牙齿出马,用舌头把肉皮轻轻的往上颚一顶就感觉肉皮消失在了喉咙里,对是消失。褐色的肉皮里面包裹着白色的脂肪,却没有半分油腻的感觉,只是那么一口就完全夺瘦肉的光彩。
距离那道红烧蹄髈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吧。这十几年里吃了无数次红烧肉,却再也没能见到红烧蹄髈。曾经也央求锅妈妈再做一次。
“已经不记得做那道菜的感觉,做出来也不是那个味。”妈妈利索地答道。
文 啊顿
图 vinwim 循CC协议使用,经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