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杨梅的青春之旅

小时候过暑假,从懊热的午睡中醒来,昏头昏脑的,妈妈会端上来一小碗杨梅。盛在雕花的古老玻璃碗里,刚从冰箱里取出来,咬第一口甚至有点冰牙,整个人都因这凉和酸猛地醒了过来,舒服地一激灵。

突然就意识到,夏天真的已经到了。今年的第一颗杨梅,来得比往年都迟一些。


只有到了夏至,才是吃杨梅最好的时光。一颗一颗跟乒乓球样的,肥厚、丰盈,是一种有骨有肉的丰盈,用手捏起一颗,也沉甸甸的质感,含进嘴里,鲜甜的汁液恣意横流,像含着一只花洒,而那酸甜,不光是水分充足,它是正经八百有细腻肉感支撑着的。

少有北方的人能吃到真正新鲜的杨梅,只有到了浙江、江苏那一带,才敢说吃的是真正的杨梅,和加工过的袋装零食如此不同,拿着实在让人手足无措,务必轻拿轻放、郑重以待,圆滚滚的果实才会保持完整和坚挺,最后在你嘴里完成爆浆的使命。

杨梅极娇嫩,上下嘴唇一碰,就是满唇齿的浓香,不必咀嚼已化为汁液入喉,汁水充盈、果肉鲜嫩、味道酸甜,谁说不像低头浅笑着的南方姑娘呢。亦舒写《香雪海》,神秘的女富豪继承人,爱穿白衣吃桑葚杨梅这类红浆果——沾上一搭红印子,衣服就再不能穿了,何等娇贵。

就连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宋代第一美食网红苏东坡,口味也有比较级:“闵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可惜东坡居士生得早,北宋能吃的杨梅多半就是荔枝种。现在的四大杨梅良种,基本有一半都是近现代的栽培成果——我们的口福,早胜过东坡先生。

中国人的农谚里,有一句“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其实,不管是何时何地的杨梅,都免不了出虫。所以大多数人养成的习惯是,在吃它之前,会用淡盐水泡一会,让里边的虫子爬出来。

杨梅有虫,这应该是个常识,在杨梅上最常见到的,是黑尾果蝇的幼虫,果蝇这个物种,简直不能更讨厌,樱桃里也有,刚买回来的新鲜樱桃,最好放在透明的玻璃碗中,倒点盐水进去,等上两三分钟,就会看到白色的虫子钻出完好无损的表皮。但也不必恐慌,果蝇幼虫无毒无害,吃了也不碍事儿。以前每次回老家看我外婆泡的杨梅酒,底下好像都漂着一层白色的虫子尸体,我看家里人喝下去,也没问题,理论上还增加蛋白质。

当然,杨梅受宠不只因为它娇贵。一年里,最多也就几周时间是属于杨梅的光景,所以格外珍惜。

于我而言,杨梅就是这样一种留存记忆的水果。

眼下夏至早过,杨梅也过了季节。我始终觉得,杨梅和人一样,它有一种青春感,一年之中,能尝到它的时间,只有那么二十天,一旦过了时候,就难觅芳踪。颜色从酒红到紫红再到黑紫,生命流逝的速度之快,情状之决绝,好比诗里写的“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合着就是能让人真切意识到,时光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残忍。仿佛人世纠扰纷杂,它兀自弥漫着巨大的决绝,一年又一年,杨梅红了、田野绿了,如同我们在城市里日日苟且。

文 / 在云上唱歌
图 / sunsheng,lilianecaliste,cuncon等 遵循有关知识产权协议使用

就算高温40度,饭也要吃啊

春分、清明、小满、夏至, 眼睁睁看着气温从十几度上升到三十多度,过了大暑基本就是最热的三伏了,35度左右的气温,上海,每天顶着火盆上下班,在没有空调的地方就算乖乖待着也会汗流不止,加上令人烦躁的蝉声,随时就想躺下一动不动饿晕过去算了的节奏。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会这样,会等到太阳下山温度降低之后出门,然后到处寻觅火锅、烧烤以及冰镇饮料,玩到凌晨回家,形成昼伏夜出的生物钟。现在想来也还是很羡慕,因为那是青春。当青春渐渐走远,才慢慢发现挥霍的资本越来越少,而想做的事越来越,力不从心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也变得奢侈起来,尽管很难也要尽力做到,在寒冬在酷暑,在这40度的高温下,为了力可以从心。

相对于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度的上海,一年只有夏天和非夏天两个季节的深圳反而凉爽很多,在深圳待了五年,五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是有足够的力量在你的生命里刻下印记,如果粤菜和煲汤也算的话。就像现在一样,有时间的周末,我都会早早起床到菜市场买半斤新鲜汤骨和汤料回家煲汤。也有想过前一天晚上把食材准备好,第二天可以睡个懒觉然后慢慢做饭,可是这样就不是最新鲜的食材,煲出的汤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明明是典型的水瓶女子,但是处处散发的处女气质也是让自己醉了。买回的汤骨往往有好多肉在上面,我喜欢把稍微大块一些的割下来做成小炒肉或者凉拌肉都是不错的,骨头上的肉要比一大块的整肉更有弹性更好吃。然后骨头过水,给几片姜片一起大火煮开,再放入山药再次煮开,然后换到隔水炖盅慢慢炖,隔水炖盅出来的汤很清澈,视觉和口感上清爽不油腻,正好适合夏天,而且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一直守在厨房蒸桑拿。自己认为粤菜是最尊重食材的菜系,不要很多的调料,就这么简单的几样放在一起就可以了。

主食最推荐的是凉面。凉面有好多种类,主要区别是在于面本身和调料的搭配。我最喜欢的就是四川凉面和朝鲜冷面,截然不同的两种面条和调味,各有千秋。因为煲了汤,所以四川凉面是最好的搭配。两块钱的鸡蛋面,粗细适中的那种,就可以吃上三五顿,当然这得看配菜的多少了。早上新压的面条单是闻着生面条的味道也可以让人直咽口水。

跟一般面条煮法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开水煮面条,懂的就不用我解释了。其实第一次听到有人煮面是凉水和面条一起下锅的时候觉得好不可思议!可能就跟第一次煮面条的人听说要水开了之后下面条一样不可思议吧。所以很多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在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天方夜谭,人生需要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沟通。建议做凉面的面不要煮太软,否则会粘在一起,煮开加少少的冷水再煮开之后就捞起来放在菜板上摊开,然后放到电风扇前面,散热并且避免全部粘到一起。待面条冷了之后,装进碗里,可能会发现有些还是不可避免地粘到了一起,不用担心,有秘密武器让它们乖乖分开。

做饭最重要的是火候还有就是调料,特别是对于川菜来说。葱花、姜末、蒜末、炒好的芝麻、咸菜末、炒好的花生米、新鲜辣椒横切成的辣椒圈是我喜欢的,最重要的必须要有菜籽油制成的辣椒油和花椒油,之前有用过花生油、茶树油、橄榄油制作辣油,一直没有那种熟悉的味道,后来从四川老家带了菜籽油才发现关键所在。基本的油、盐、酱油加上之后就完成了。因为加了油,所以拌好的面是根根分明。

夏日的午餐,凉面加山药骨头汤就是最棒的组合。

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

所谓爱自己,就是好好吃饭,即使40度高温。

文 / 张瑶
图 / 张瑶

那年腊月,那片腊肉

雨后清爽安静的夜,忙碌的厨房。安放在角落的电饭煲腾起了白色的热气,是米饭好了,还有一道菜炒熟就可以吃饭了。妻子在房间里喊起了快点开饭的宣言。

我系上围裙,从冰箱中提出一块手掌大的腊肉,金黄的油脂冻上一层冰霜。放在案板上,在刀锋下冰屑窸窣,一片一片的腊肉,红色的瘦肉和白色的肉皮整齐地排列。清水洗,再放到热水中焯一遍。红色的辣椒切薄片,绿色的葱切段,黄色的姜切丝,白色的蒜拍碎。大豆油一勺,烧热油,炸腊肉,香味迸发出来的时候,肥肉变得透明,瘦肉由红变黄。盛出,炸辣椒,辣椒表皮起皱,放肉,放葱姜蒜,放八角桂皮大料,淋生抽料酒,新鲜的葱姜蒜伴着老腊肉,在火辣辣的辣椒中翻滚着。见葱白七分熟,滴几滴香油,出锅盛碟。

从电饭煲中夹出窝在米饭中的热气腾腾的香肠,斜刀切片,顺盘沿摆一大环,中间放湖南产的红色剁辣椒一勺。

两道菜上桌之后,是不绝于耳的称赞。

“瘦肉劲道有嚼劲,肥肉焦黄而不腻,小习,这腊肉真不错。”房东大哥砸着嘴,一边吃一边说。

“这可是咱家从湖南寄过来的,正宗的山里猪肉!不过,我更喜欢吃香肠!”我媳妇儿一脸自豪的笑,用家乡话来说,是笑到心里去了。

是啊,这块腊肉和香肠是我家给我寄过来“解馋”用的,刚刚到,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了。是这样雨后的夜,是这样北国的地,而我的嘴嚼着腊肉,我的心思却飘到了腊月间下着雪的南国去了。

那时候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值寒假,是过年前的一个月。屋外面下着点点的微雪,和北方纷飞如沙的大雪不一样,南国的雪晶莹如冰晶,湿漉漉的,触地即化,我们这些孩子觉得屋外又冷又湿,不肯出去,都围坐在堂屋里的炉火前看电视。身旁是奶奶,她正在忙碌着,她面前一只酱色的大瓷缸,里面放着被洗得干干净净并且搽上晶盐的腊肉。那时候的奶奶还不是特别老,脸上的皱纹还没有那么深,她虽然很瘦小,但身体却很矫健,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能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她坐在小板凳上,围着围裙,弯着腰,认真地忙碌着,时不时抬头慈祥地看一眼我们,随口问几句不相干的话。

“又是过年,每年都要累死我呦!”奶奶一边用热水洗着肉,一边小声埋怨道,随后是自嘲般的一笑。

可不嘛?从我记事起,我记忆中的过年几乎都是一个程序。临近过年前两个月,爷爷和爸爸开着车声势浩大地去山里人家中,就是为了选购出一头过年用的猪,过年前一个月,奶奶便要将所有的肉做成腊肉,这项工作,要持续一个月之久,而做成的腊肉可以从年前吃到年尾,到夏天的时候,便把腊肉从梁上取下来,切小块,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中,想吃的时候可以随取随拿。

她的胳膊在热水中浸泡着,变成了通红,腾出的热气直扑她的脸,细小的发丝粘在她额头上。她用心细细地洗,有时候抱怨两句:“这杀猪的郑师傅说好把猪蹄上的盖儿给我去掉的……真糟心……”,“这块肉可真肥啊,到时候可怎么吃……”

洗完之后,是搽盐,把那盐晶细细地均匀地搽在猪肉上,那时候奶奶会对我说:“搽盐有讲究的,如果多了,腊肉会咸,如果少了,腊肉会坏掉,就放不到夏天了。“,说完我便着急地从电视机上转移出视线,专心地看奶奶搽盐,仿佛监督她似的,生怕她搽多了盐,让肉变得没法吃,更怕她搽少了,让我夏天没有腊肉可吃。

随后是串绳,再把腊肉高高地挂在房梁上面。这时候就需要我帮助她了。

“呦,我家超儿越来越高了,前年的时候,还需要在桌子上放一张小板凳才能挂上去呢!“,我听见这话,一边挂着一边想笑——因为奶奶去年也是这样说的。

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喜欢这样地守着炉火,这样地坐在奶奶身边看她腌腊肉。天寒地冻,炉火和热水的蒸汽让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冷。那时候我会在炉火上烤着自己家砸的糍粑,那是用糯米制成的一种美食,通常是把熟糯米放在石槽中,趁热用芦竹把糯米捣碎,直到十几个成年男人捣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糍粑就做好了,我们通常叫它“糯米粑粑“。我把那白色的圆圆的糍粑放在炉火上,看着它慢慢地鼓起来,用筷子轻轻一戳,破了,便腾起一股香味,是收获的味道,意味着糍粑的成熟。别的小孩喜欢加糖,或者撒上黄豆粉和芝麻,或者是老干妈,我就喜欢什么都不放,我觉得这样最有味道。每每这样烤糍粑的时候,我就看着奶奶,奶奶和我说着话,一点都不急,就那样慢慢做着,因为她反正还有山一样多的任务。

“超儿,熟了……”

“嗯?”

“糍粑熟了……”

“唔……”我回头一看,果然,糍粑鼓了起来,我一边急忙用筷子去夹,一边问:“奶奶,你没看到,怎么知道的?”

“闻的呀!”奶奶的语气不置可否。

“奶奶真厉害。”

“明天中午给你做糍粑炒腊肉吃。“

我的眼睛立马放着光。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道菜了。白白的糍粑被切成一厘米宽、一寸长的小条,清洗沥干,腊肉切成薄片,葱姜蒜备好。先煸腊肉,盛出,留底油,再炒糍粑,小火略煎,加肉,加蒜末、姜段、葱白、干辣椒,少放盐,淋生抽老抽,大火快速翻炒,起锅装盘。吃起来,腊肉米香互相融合,鲜咸可口,糍粑披上了一层金黄,外酥里嫩,那滋味无法言表。

如今是盛夏雨后的夜,我脚下是平坦结实的北方大地,眼前却还是一碗自己家的腊肉,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也是温暖的。奶奶虽然远在南方,但是家的温暖却也通过腊肉传递了过来。腊肉寄过来的那天,我和妻子选了一块最大的猪蹄和几块上好的腊肉给岳母寄了过去,希望把这份温暖接着传递过去。

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我的妻子,她让我在离家的日子里,享受着与众不同的温暖,这也是我从未体验到的。我常常想,我在经历过的这二十多年人生之中,看到过最美的画面,就是妻子给我揉面包饺子,还有奶奶给我切腊肉炒糍粑的时候。

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我更幸福了吧!因为无论在何方,我都被温暖紧紧地包裹着。
这佳人笑,这腊肉香……

文 / 猫跟风铃
图 / zalazaksunca、韩磊,遵循相关版权协议使用

夏天来了,美好甜蜜的事都要发生了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前几天和sake聊天,他说他最喜欢夏季,因为这样就可以一直泡在泳池里了。我也喜欢夏天,并且最喜欢在山上老家的夏天。

这样我就可以在午饭后吃上冰镇西瓜,然后把席子铺在地上,大大咧咧地午睡,午睡后喝上一杯酸梅汁,黄昏时,去河边玩水,吃卤煮花生。

夏天山里的夜晚清凉静谧,我们把土烧热,把小个的番薯埋进土里煨熟。空气里都是烤番薯的香味。

只是现在,离以前的夜晚太遥远了。今夜,深夜君为你带来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带你回到远离喧嚣的、清凉的、安谧的夏日。

——深夜君

- 正文 -

春夏是个种植收获的季节,每到农作物收获的时候,就是与太阳作战的时候。

夏天的炎热让人无法承受,记得小时候经常跟奶奶去地里帮忙,带水去地里喝的时候就会往瓶子里放入三四颗泡好的梅子。

梅子是在将熟未熟时采摘的,然后加水,加盐、再放点“寒菜”,将它泡熟。味道特别酸,特别咸。喝了这个水的好处就是在干活时不会那么容易渴,预防中暑,补充体内的盐分。据说它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治腹痛,肚子痛时吃个梅子就不会痛了。

      

夏天有忙不完的农活,割完油菜,没多久接着就是拔花生,挖番薯。其中拔花生最为枯燥乏味,因为拔完之后还要一棵一棵地放在扁担上将花生打落下来,又或者用手一个一个地摘下来,总之了无生趣。不过花生也是最好吃的,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卤煮的花生,别有风味,甘汁肥浓。

将刚刚摘下来的花生洗净,晒干,晒到可以摇得动花生米才算完成,然后就可以做卤煮花生了。锅内放入花生,加盐,酱油、干辣椒、桂皮、八角等一些香料,加入水没过花生。煮熟后,打捞上来淋干水分,再晒干。可长期保存,也是我每天去上学的必备零食。

      

挖番薯的过程中最好玩,那种茫无所知的感觉特别好奇,你不知道蕃薯藤下面埋着的是什么样的番薯。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惊喜欲狂地去挖,有红色的番薯,也有白色的番薯,挖得大汗淋漓却感觉不到累。

挖破了皮的番薯要挑出来,洗净,刨皮,然后切成块状红烧。或者煮粥,或者就直接蒸,都甘甜美味。最好吃的还数烤番薯了。

那时用的都是土灶,炒菜、煮饭都是一口锅完成的。所以等煮饭时,米饭快熟了的时候总喜欢丢两个番薯去灶里,等米饭熟了番薯也差不多熟了。

吃完饭掏出来刚好熟透了,很粉,很香甜。土灶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制作锅巴,米饭慢慢盛上来的时候锅底会留一大片薄薄的锅巴,这时的锅巴还不是脆的,需要焗一下。盖上锅盖,再到灶口捣两下火苗,用灶里的余温让米饭散发掉多余的水分从而变脆,吃起来香脆而不焦,嘎嘣响。配上辣椒酱美味级至,人间美食啊。以前那些最平凡的事,现在反而变得不平凡了!

    

炎热的夏天干完农活回到家最为解渴的就是泡一碗葡萄糖水,取二三勺葡萄糖粉放在碗里然后去自家小院井边摇一碗水,搅拌,等葡萄糖粉完全融化就可以了。一碗葡萄糖水喝下去从喉咙一直凉到心里。

自家手工挖的井,井水在炎热的夏天却是冰凉甘甜的。记得那时,每次奶奶买回来西瓜,都会去井边打一桶井水,然后把西瓜放在水里面泡一会儿再切开吃,很有冰爽的效果。在买不起冰箱的那个年代,井水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冷冻器。

那时候的夏天,有梅子水,卤花生,烤番薯,冰西瓜……还有美好的夏日晨光和夏夜之梦。

文 / 程少

图片 / 全景网、百度图片

BGM / Summer Holiday – 旅行团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姑娘老去,混蛋常在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今天和朋友在外面吃饭,旁边桌坐着一对情侣,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最后男生离开了,剩下女生一个人流着眼泪吃完了两个人的菜。

我们的一生,要遇到无数的人。有些人就像是卤煮,霸道混蛋却又让人不忍相忘。就像冯唐所说:“即使造出来时间机器,重新过一遍充满遗憾的年少时光,不完整的故事还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还要混蛋。”

今天周六,照例给大家推一篇旧文,关于“韬气冲天,细品却轻酌动人”的卤煮。

——深夜君

- 正文 -

对于一个24K正版的文艺吃货,如果对卤煮说爱,或多或少有点不合时宜,“不爱”又羞涩的难以启齿。一直都觉得饭这个字,不过吃的是个意境。一家人享的是温馨平实,两个人唯美的是简单浪漫。一群人品的是友情欢畅。而记忆中的卤煮以绝对不超过三次,但每一次都将它混厚丰满的灵魂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说乾隆年间有一道名为“苏造肉”的菜肴。皇帝巡视南方,下榻于扬州安澜园某官员家中。其府中家厨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因其是苏州人,其肉就称“苏造肉”了。自此之后“苏造肉"的芳名便流传民间。更有对其情深者咏诗一首 “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

而卤煮盛行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民间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火烧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改刀小块,配上一勺老汤,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赤真翠绿,偶尔飘荡着的白肉更是满口脂香。

有一段状态不解风情的低谷期,某个深秋的寒夜,悠悠轻声说“走,带你吃卤煮去!”馆子不大,昏黄的厨灯下,一大锅解忧的奴隶欢腾作响,分不清角色地冒着暖心的汽泡。浸在锅边的火烧围成半圈,半焖半煮。随之是分不清心肝肺肠的气息。老板轻声询问要什么份量后,麻利的放碗落勺,刀起声落,葱花香菜,蒜汁辣椒,大功告成。洁白的碗边衬着浓汤烈味,一时间不知该从何下手,混圆的肥肠傲娇地颤动在筷稍,轻蔑地作出挑战的姿态,带着些许迫不及待,它便游走在舌尖味蕾。香艳地舞动着丰臾的身体。那乖张炽人的味道瞬间爆涨开来!让人欲拒还迎,挡又不忍,放却不舍。

下咽的那一刻,咽头依旧带着丝丝挽留。深褚色的肺片也一样嚣张,滚浸了肠气又自发的鲜美。轻巧的弹牙,粗旷地凛着蒜汁的蛮媚,踩着辣椒的妖艳。嘻笑讨好每一个神经细胞。当然,火烧的软糯也不甘示弱,忠厚的外表浸满了汤汁,等你一口下去,韧性依旧不减。刚柔并济,收放自如。不由得让人促眉咀齿,连连称赞。不明觉厉时,一勺浓汤入口,大肠、肺片、豆腐混杂一体凝成一道亮光,纯烈任性地游走在全身。这也许正是爱卤煮的人钟爱其的原因吧。

与其说卤煮是一场下水的杂烩,更不如说它是一个霸道的混蛋,五大三粗,眉眼生厉。但那种霸道一旦你用心去触碰,却难舍难分不忍相忘。人与人之间的相汇相聚,除了缘分,还有一种叫磁场的东西作祟!有的人一见如故,久处不厌。有的人无论深情一往还是用心诚待,都永远无法走进他的世界!就像卤煮,狐朋狗友,一锅煮之。韬气冲天,细品却肥嫩深邃,轻酌动人,爱的人爱之入骨,恨的人嗤之以鼻。好的东西永远都禁得住时光的考验,只是粗粝的混蛋常在,姑娘却已老去!

文 / Alien田田

图片 / 百度图片、花瓣网

BGM / I wish you come before i'm getting old – 梁晓雪

你想与20万吃货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吗?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等待着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点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q群:344547537 | 暗号「深夜君开门」

▲长按扫码关注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