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不只是深沉,更是酸甜苦辣

李安的成名作三部曲里,有一部叫饮食男女。

讲的是一位精研川、扬、潮、浙菜的大厨师朱老爷子,中年丧偶后拉扯着三个女儿长大,周日是家庭聚餐日,他会耗一整天的时间做一顿精美的晚餐,犒劳女儿。除了做饭,他还要洗衣洗碗、打扫卫生,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三个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常人眼里,朱老爷子是一位体贴的父亲,三个女儿皆已长大成人,这个家也应该趋向安定了吧?殊不知,内在家庭矛盾正逐渐的爆发,每个周日的家庭聚餐,一家四口垂头丧气,桌上的美食味如爵蜡。

小女儿单纯天真,备受宠爱,却看准时机抢了闺蜜的男朋友,以未婚先孕为由离开家,毫不留情的扬尘而去。

二女人聪明美丽,航空公司企业高管,因童年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对父亲存有矛盾,是最早谋划着要离开家里的人。

大女儿,基督徒、教师,年方三十选择不婚住在家中。她说,她要陪着爸爸一辈子呆在家中,因为家是爸爸的一切。结果她却匆匆恋爱、匆匆公证、匆匆离家,慌张地坐着男友的摩托车逃离了这个家。

家里层出不穷的冲突,朱老爷子只能借酒消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忙活一辈子,就为了这个……想了气人,好滋味儿谁尝过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影片的高潮是朱老爷子在饭桌上公开了他的忘年恋:在70岁的高龄,他选择卖掉房子遣散家庭,与女儿的闺蜜锦荣另组家庭。原来,与三个女儿的家,早已是他的负担,他一直瞒着自己的恋情,就是为了避免连累女儿。

夹杂在责任与欲望中折磨已久的老爷子,终于顿悟,在餐桌上公开恋情:“其实我不说,也没有对不起谁,说了,只是不想再委屈求全,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无法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当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

听了老爷子那段话,电影里所有奇怪的家庭矛盾仿佛一一解开,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自私,没有讽刺。小女儿作为第一个离开家的人,看似自私女大不中留,她父亲却看得开: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大女儿卸下家庭的责任后,她由那个忧郁、敏感,容易为各种小事烦躁不安的人,变成了洋溢幸福微笑的傻女人。而对于老爷子的恋情,这人间最自然的情爱欲望,难道因为父亲这一身份,就要隐忍?

朱老爷子这一人物形象,颠覆了很多人对父亲这一身份的看法,他遵从内心欲望,坦坦荡荡,更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父亲。也因为如此,很多人说在这部电影里看不到“父爱”的温暖。

看来对于家庭关系,我们已经习惯走向极端。要么感性至极,将生活中的情感流露过度升华,轻而易举的感触伤怀;要么理性至极,非要站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上分析归类。其实作为一个人,对于生活上的种种情感关系,我们只需要用最朴实的心去面对去看待。

电影里的“父爱”并不是以大团圆结局圆满,而是以理解、关心和爱为圆满。

对于这个终究还是散了的家,朱老爷子看得很开:“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成为家的意义”。老爷子说的这份顾忌,就是理解,就是关心,就是父爱。 

它们体现在,尽管家庭聚餐屡屡不欢而散,他还是尽费心机的去做一顿美味的晚餐;

它们体现在,面对女儿接二连三的仓促别离,虽然内心悲凉,但却给予理解不曾指责;

它们体现在,对于自己的忘年恋,他借酒消愁颤巍巍说着的“饮食男女”,其实是一位父亲深怕得不到女儿理解的愁苦压抑。

我们没法去苛求每个父亲的完美,却无法否认父爱的存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