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对盐酥鸡一直怀着一份割舍不了的特殊感情。说实在的,盐酥鸡并非什么稀罕物,街头巷尾常有的普通小吃而已。但是,每每吃起盐酥鸡,我就想起高中的时光。
高中的时候我住校,每到周五都要穿过半个城市回家,和家里人共度周末,周日下午再返回学校。从学校到我家的路途也是甚远,须从学校坐公交到地铁站,出地铁后还要再坐公交,总要花费两个小时多在路上。
若堵车严重些,时间就更长了。这样,我到家时,经常已过七点,腹中早已饥肠辘辘。所幸每到周五,家里总会有一顿丰盛的晚餐等着我。可是在路上的那两个多小时呢?
这时盐酥鸡便显示出了自己的好处,尤其适合这种等车的琐碎小段时间。作为小吃,一小袋盐酥鸡的量不算大,很快就可以吃完,不会让人觉得饱,但吃完之后短时间内也不会觉得饿。没有汤汤水水,于是可以随意拿着,也可卷起袋沿收进口袋。吃法简便,一根小小的竹签即可,不需要筷子、勺子。价钱也是很美丽,五块钱一小袋的盐酥鸡就已经够我在路上消磨口舌了。
一打开纸袋,盐酥鸡那浓郁的香气便冲了出来。我经常一边吃一边想,盐酥鸡的名字真是取得恰到好处:盐是它主要的调味料,和饭店里那些精烹细调的菜肴相比,显得简单粗暴了些,但这也赋予它一种质朴自然的魅力,更何况盐和肉向来是不离不弃的。盐酥鸡的酥来自鸡肉表面的一层地瓜粉,经油炸后,金黄酥脆,其内的鸡肉却还保持着嫩香可口。一口下去,外酥里嫩,一不留神就会被烫了舌头。
盐酥鸡炸好后,往往还要撒上一层椒盐,也可以根据喜好再选择孜然粉、辣椒粉或咖喱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加了孜然粉和一点点辣椒粉之后的口味:孜然在芳香中又带着点辛辣,让盐酥鸡的味道有点偏于烧烤,一点点辣椒粉起到的作用则类似于画龙点睛,这点不易察觉的辣往往能被舌头敏锐地捕捉到,而在各种味道中,辣往往是最受人们偏爱的那一种。
我居住的这个城市,一年四季都有风。春夏秋三季的风还算温和,我站在等车的长长队伍里吃着盐酥鸡,袋中剩余的盐酥鸡越来越少,并且在风中慢慢冷下去,而我则渐渐产生了一种温暖踏实的感觉,等车的时光不复是一种煎熬。而冬天寒风肆虐,天黑得又早,等车的人群在风中瑟缩着,我也不例外。
可是,我刚刚买到的盐酥鸡就被我捧在手里,它的热度很快透过了薄薄的纸袋,不遗余力地暖着我冰凉的手。有时车来得比较快,我带着没有吃完的盐酥鸡上了车,这时便会有售票员阿姨善意的提醒:车子走走停停的,吃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些,别让竹签子扎到自己。然后我就安然地坐在车上,慢慢地吃完剩下的盐酥鸡。等到一小袋盐酥鸡吃完后,书包的沉重和地铁的拥挤所带来的身心俱疲感也一扫而空。
后来,我的心态也渐渐有了改变。不再有初次住校,离家远行的惶恐,而逐渐有了一种笃定的感觉。虽然家在远方,但只要踏上了回家的路,最终总是能到家的。毕竟,以后可能会去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并且走更多更长的路。
后来地铁通到了我家附近,我吃着盐酥鸡在风中等车的时光也随之告一段落。只是我到现在还有时不时总想买袋盐酥鸡来解馋解饿的瘾头,是那段时光给我留下的味觉习惯。
在我看来,食物的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我们食入,被我们消化,变成各种营养物质最基础的形式,是我们用来维持新陈代谢的能量。另一部分能量则是我们感受到的,是食物的色、香和味带给我们的享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满足感。而对即将入口的食物而言,最美味的时候,也是它最具能量的时候吧。
这样我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能量也就能随之流淌到我们身上。比如新炸好的盐酥鸡,最外一层薄薄的油泛着金黄色的柔和光芒,点点椒盐和孜然粉点缀其上,小小的袋子散着热气发着香气,光是在闻到的时候,旅途的劳累便减了多半。
而这世间除了盐酥鸡之外,也还有很多类似的小食,味道简单却慰藉每一个奔波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