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吃肉

好久不见的同学前来看望,畅谈之余,一起吃饭。点菜时,同学一眼相中了酱黄肥厚的红烧肉。我们相视一笑:那是读书时最爱的一份菜,吃几块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是每星期的必修课。那次红烧肉烧得不太地道,但我们都吃得很高兴,因为红烧肉是往日情怀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它,又让我们重返青青校园,让那些晏晏笑颜美丽如昨。

红烧肉的创始人据传是苏东坡。他在《猪肉颂》中说:“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有钱的人不屑吃,贫穷的又不会弄,所以让他捡了个便宜。而他的煮法也不过是慢火细煨罢了。

和红烧肉相比,火腿算是历经人间烟火的伙夫,它的香醇和它经历的磨难成正比。

吃火腿讲究的大有人在,比如梁实秋:“将整只火腿浸泡水中三数日,每日换水一二次。刮磨表面油渍,用凿子挖出其中骨头,麻绳捆绑。下锅煮沸二十分钟,微火煮两小时,大火煮沸,取出冷却,即可食用”。这样的精工细作,不是东坡居士生性如此豪爽之人所能等待的。而《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用火腿和豆腐烹制的“二十四桥明月”,不单是做工考究,意境幽远,其对主要材料—-火腿的浪费,更让梁实秋只能望其颈背了。

食之一字,本在心境。《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整日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肉又能考究到哪里去呢?但他们义结金兰,同气连枝,有情义在,肉便不熟也要吃他几块下去,管它色香味是如何!只吃得聚义厅里暖意融融,浑然仙境。

我的老家早时赤贫,逢年过节一碗肉也凑不起,只得砍下老茶树,切木成片,放在碗底,上面覆上几片肉,浇上辣椒肉汁,就是一碗极好的待客菜了。大家心照不宣,虽然平时积馋成痨,也不去翻动盘底“木肉”。肉没吃上几块,但邻里感情却与日俱增。灶膛柴火噼啪,乡音粗放嘹亮,几处茅舍,一村乡情。情意深几许?只有门外青山,屋前绿水知道了。

文 易小婉
图 Jacqueline Yeun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