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你认识吗?

几日去买菜,在豆腐摊上发现一袋折耳根,虽偏于一角,但其不同于豆腐那白嫩四方的土黄细长,很招人眼。我很惊奇广州的菜市场能见到这东西,便打听了价格,老板一听我能叫出折耳根这三个字,普通话转成川音,热情地叫我买回去尝尝鲜。

对于外地人来说,折耳根真算不上鲜美的东西,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字——鱼腥草,你可想象其味道之奇怪,加上不讨好的外表,让外地人望而却步,但对于川贵的人们,这可是宝贝。其叶子常被拿来凉拌,而茎去除毛根可以拿来凉拌,也可配上腊肉,绝了。

若不是家里有亲戚在重庆,不知道我是否能尝试这折耳根,乍一吃,恨不得吐出,多试几次,其奇怪的口感让嘴巴充满猎奇的快意,是很有趣的体验。

这让我想起薤(xiè)。薤又叫藠(jiào)头,叶极细长,截面呈三角形。

汉乐府中《薤露》如此写:“薤上露,何易晞”。可见吃薤在那时极为普遍,才能在这首悲歌中用露水在薤上的难存来比喻。

薤吃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鳞茎形成的假根,很像蒜头但比之圆些,所以听过有人把它叫野蒜,吃鳞茎多拿来腌制,本身的刺激辣味可以被很好的中和,成为刺激食欲的好东西;其鲜嫩叶子可摊上鸡蛋,喟叹春天之美好。

为什么想到薤呢,不止因其食用部位与折耳根相似,更多是因其少有外地人知,更别说这字不少人认不出了。现代社会,我们不需要直接和自然打交道,这让我们缺少了很多与自然沟通的机会和动力,我们不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听不懂蝉鸣鸟语,这才是孤独。

而运输的发达、保存技术的进步、来自不同地方人们的聚集,让需求不请自来,带给我们认识更多“异物”的机会。一个地区之所以热爱一样独特的食物,与其多年来的气候、人文有很大关系,开始尝试也就意味着你接触到了这一读取的风土人情。

所以,如果你见到奇怪的食物,先别拒绝,来一筷子试试,或许就是另一个世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