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来了

除了功夫茶外,吃薄壳也是潮汕人功夫饮食的最佳注脚。

薄壳,兴许你没听过,它的学名叫寻氏肌蛤,一种汕头海域出产的小海贝。其实它并非什么名闻天下的潮菜,肉也不多但味极鲜,够你回味,顾名思义,薄壳是因其壳极薄而得名,形似瓜子,也有北方人称其为海瓜子,潮汕人喜称”薄壳“,不过潮语读起来更像“博客”,因此便有美食家把“薄壳”戏称为潮汕人的“博客”,这戏称也成就了潮汕薄壳的美名。

夏秋时节,正是薄壳丰收的季节,此时薄壳肥美丰腴,鲜嫩无比,对潮汕人而言,无论富贵贫贱都会过一把薄壳瘾,小心翼翼地炒上一盘薄壳,在若有若无的口感中品味细微处的鲜美,并且越吃越想吃,此时的薄壳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几乎每一道潮菜都有一段历史,潮汕人吃薄壳由来已久,别看薄壳在别处不登大雅,古时它就因其美味成为宫廷贡品。相传,明朝正德皇帝有一天落难来到潮州,蹩进一老寡妇家,老妇人舀了锅底吃剩的一碗麦粥,在瓮里夹了一盘“咸薄壳”给他充饥,正德皇帝咀嚼麦粥,掰开一粒粒咸薄壳,直呼:“好菜式!”随即,皇帝指着咸薄壳问老妇人:“这形如凤眼,甜如鲑鱼的,是什么东西?”老妇人说:“叫凤眼鲑。”正德皇帝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于是,“咸薄壳”摇身一变“凤眼鲑”,成为明朝宫廷贡品。

也正因此,薄壳成为潮汕家宴中的一道必备菜,的确,在潮汕,薄壳做菜,必须配“金不换”,老妈常说,炒薄壳而无“金不换”,犹如吸烟无火,不吃也罢 ,不过倒不用专门去买“金不换”,只要你在市场上买薄壳,卖家必然会送上金不换,加上“金不换”之余,还可随我们的个人喜好配上蒜泥、辣椒丝等,除了炒,白灼或是至佳吃法,前者,这也是老妈常用的作法,老妈说这可保持薄壳的原汁原味,吃薄壳就要吃到它的原汁原味才算过瘾,而后者可在汤汁中加入蔬菜瓜果,当然,鲜美的薄壳也可以延伸出很多种做法,比如油炸薄壳米春卷、薄壳米炒韭菜花、鲜炒薄壳等,这都是后话了。

挑薄壳主要看壳的光泽度和颜色,颜色较深,黑色尤佳,光泽度好的薄壳比较新鲜,个头越大的薄壳越美味,肉质越丰满营养也越丰富,不过薄壳终归形小,所以如果一粒一粒吃必然费不少功夫,恐怕会扰了你品尝薄壳美味的兴致,小的时候,老妈心疼我“懒”,便会为我一粒一粒剥掉壳,装满一勺子,再一勺入嘴,怎么吃都不够,一个人可以吃几斤,那个时候老妈常对我说,以后等妈老的时候就要你给我剥了,我就“嗯嗯”一过,想起来,现在已经长大了,是时候该给老妈剥薄壳了。

假如你在这个季节到潮汕人家做客,除了抿一口上好的功夫茶外,别忘了请他们为你炒一盘肥美的薄壳,不过这可能多话了,潮汕人好客必然不用等你说便会为你满满准备一桌潮汕家宴,其中必然有薄壳,如果请你到一家潮菜酒楼,无论档次如何,在这个季节里他们都不可能忽视这平常之物,一粒薄壳,犹如随风而落的应季花朵,两相无碍。

文  在云上唱歌 
图  发涨面包  循CC协议使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