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菜 妈妈的爱

曾经,我一直认为妈妈做好吃的菜给子女吃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一旦妈妈做的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会当面吐槽甚至以不吃饭来抗议。后来,我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有厨师般的手艺,我开始庆幸自己有一个会做菜的妈妈。再后来,我知道不是每一个妈妈都喜欢下厨房的,我开始感动自己有一个愿意为我在厨房埋头苦干的妈妈。

上了大学,离家读书,不能常常回家,不能经常吃到妈妈做的菜,我渐渐明白年少无知的我是多么地不解风情。妈妈做给子女的菜,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那一道菜蕴含着妈妈对数日不见的子女的思念,传递着妈妈浓浓的爱意,一切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关怀都沉淀在食物当中。

这一周,我回家了。每一次回家,妈妈总会给我进补。她说学校食堂的饭菜提供的营养少,汤水都是味精水,吃多喝多了,对身体无益。她去奶奶家宰了一只自家养的老母鸡,炖了碗鸡汤给我补身体。妈妈炖鸡汤的方法异于常人,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只喝妈妈炖的鸡汤。妈妈首先把整只鸡去皮,然后把鸡切成一块一块,放进炖盅里面。要炖出原汁原味的鸡汤,对鸡肉的放法是有讲究的。炖盅里面要倒放一只陶瓷碗,鸡肉放在盅里面碗的外面,这样做的话,在炖鸡汤的时候,从鸡肉中流出来的精华就会流入碗中。一只鸡就只炖出一碗汤,由此可想,这碗汤的味道是多么浓香醇厚。放好鸡肉后,盅里面不加水,不加辅料,然后隔水炖煮。

两小时后,整个厨房鸡汤飘香,让人垂涎欲滴。妈妈把炖盅从锅里面拿出来,然后再用筷子把鸡肉一块一块夹出来,最后把倒置在炖盅里面的碗翻转过来,鸡汤带着一股浓香从碗中涌出来,似乎鸡汤也是迫不及待地想被品尝。妈妈炖的鸡汤是金黄色的,清澈的,明亮的,滋补好喝而不油腻。

我以前喝妈妈做的鸡汤时,因为喜爱,一拿到汤就会咕咚咕咚地喝,喝完后不自觉地打一个响嗝。现在,我喝妈妈做的鸡汤时,我会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品尝,极致地吸取鸡汤的美味后,然后才让鸡汤通行。喝一口汤,再吃一口白花花的鸡肉,简直是人间最佳的搭配,“食过返寻味”。

鸡汤是好喝,可是我从来没见妈妈喝过。小时候,妈妈说鸡汤是给小孩子补身体的,所以她不喝,鸡汤都留给我;现在,妈妈说我不常在家,喝汤的机会难得,所以她不想和我争鸡汤。其实,她的心意我早就懂了,只是没说出口,我知道只有不辜负鸡汤才不辜负妈妈的一番心意。不推让,美滋滋地喝完鸡汤,是对妈妈最好的奖赏。

图&文  561

厨房的香气

每天早晨唤醒我的,不是梦想,不是闹钟,而是厨房的香气。

妈妈最近在我家小住,每天卯足了心思变着法儿给我做好吃的。早餐桌上出镜率最高的当属各色杂粮粥,比如莲子百合红豆粥,小米双耳粥、血糯米核桃粥,或是玉米桃胶粥什么的,几乎每天不重样。那,什么样的小菜配的上这一碗喷香软糯的好粥呢?腐乳?咸鸭蛋?不不不,这些顶多也就是个路人甲乙丙,赏个一秒的半脸镜头就了不得了。妈妈在,就有天底下最出其不意的下粥菜–鱼子鱼冻。

清明前的鲫鱼,味道和肉身最丰腴,待到清明后产完卵,鱼身变薄,味道也就大不如前。类似讲究个时令季节的还有刀鱼,清明前,鱼骨嫩的能和汤入肚,味道鲜得直掉眉毛;越往后,待到刀鱼长出一身硬骨,味道和价格急坠。扯远了,鱼冻要怎么做?要说容易也容易。没吃完的红烧鲫鱼搁一夜,连汤汁一起冻成布丁状,就跟深山的珍宝阁一样,但见晶莹剔透的淡红色鱼冻中布满了粒粒金色鱼子,轻挖一勺送入口中,鱼冻在勺内微微晃动,令人心旌神摇,入口,粥清,鱼冻鲜,紧接着鱼子颗颗爆破,味道极有层次感。

除了粥类,细汤面也是我家常客。弄点肉末儿打俩鸡蛋,搁点黄瓜丝木耳,香菇青蒜,使油这么一过,出锅的时候放上点葱姜,再撒上点儿麻油,齐活了!这段瞧着有点眼熟是不是?《我爱我家》里和平她妈韩老太太的最爱啊。一清早,埋头在热气腾腾的面碗里,大口喝汤,大口吸溜面条,那舒服劲,嘿,神仙日子也不过这样。

到了双休日,早上时间富裕多了,妈妈开发出了新品种,慢火熬上昂刺鱼或鲫鱼汤,等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加些绢豆腐和枸杞,撒少许盐和香菜叶,就是一碗色香味极佳的鱼汤豆腐花。豆腐浸润了鱼汤的鲜美,舀一勺,入口即化,配上刚出笼的热腾腾且有些嚼劲的馒头片,完美。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一晨之计就在于早饭吧。谢谢妈妈无私又细腻的爱和爱心早餐,让我的每一个早上都元气满满。慷慨的厨娘怎么少得了甜嘴的食客,妈妈,母亲节快乐,我爱你。

文   初照晨
图   Nicole Abaide 循CC协议使用

只是喜欢喝碗粥

看汪曾祺的散文,说到老北京的豆汁那一章时,提到梅兰芳先生一家的逸事,说是不论三九三伏,梅先生家每天早上必是一家人在门口排开,稀里哗啦的喝上一锅豆汁,这情景倒是让我想起了集体宿舍每天早上在洗脸池边一字排开“引吭高歌”的洗漱人群,想来倒是有意思。

我家地处长江之滨,对于豆汁这种北方小食自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是每天早上家里吃粥的情况却是与刚才描述的情景相似,附近几家的邻居都喜欢聚在一家的门口,一边喝粥一边七嘴八舌的聊着家常。当然这种情景也仅限于夏冬天农闲时节,每当到了蔬菜棉花上市的时候,家里人都是早上四点多就出发,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更别提闲话家常了。

上了大学以后,一般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家。每回回了家,一定要我妈每天煮粥给我喝。就我来说,稍微稠一点的粥喝起来是最惬意的,但是我却很少能喝到。归结起来,终究还是因为懒,老妈每次七点就煮好了粥,我却十点多才起来吃,结果粥在电饭锅的保温模式下水分不断蒸发,等到我揭开锅盖时粥已经快变成饭了……对于这一点,我却是不介意的,加点开水冲稀一点就是了。每次吃粥,最诱惑我的便是老妈做的各种小菜酱料,其中最诱惑的便是一种杂酱,用毛豆、茶干、虾米、蘑菇根和青红椒炒制,味道略辣,吃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鲜,各种不同的食材有的嚼劲十足,有的味道醇厚。鲜香的杂酱配上清淡的白粥,开胃下饭,令人食指大开,简直要把人魂儿都勾出来,有时放假一人在家料理生计,便煮上一锅粥,从一睁眼喝到吃中午,等到吃午饭是依然是胃口十足。有时不得不惊叹自己是个永远填不饱的大肚汉。

来到广州,时常吃的是各种加了料子的粥,如艇仔粥,及第粥等,内里添加了各种海鲜肉类,看起来琳琅满目,食来也是滋味十足。就连一碗白粥,很多时候吃了一口才发现里面加了盐,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与白粥加酱料小菜的搭配是相仿的,只不过一个是将增味的食材做成了外配的酱料小菜,一个也是溶于粥中,成了粥的一部分。二者优劣不好评价,但我个人还是更习惯于白粥搭配各种小菜的吃法。一想到如此,心中不禁怀念起了母亲做的各种杂酱、腌菜,不奢求太多,哪怕给我来上一碗油炒豆腐渣,也能让我心满意足半天了。

文   陈小米

图 suziedepingu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