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也许才是最好的烘焙大师

在我的出生地大兴安岭林区,峰峦迭起的山岭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榛子灌木丛。这种原生态环境生长的野生小榛子看着个小、不大起眼,没有市场卖的美国大榛子色泽油润,粒大饱满,但吃起来方觉出野生坚果的妙处,味道天然纯正,余香绵绵。

榛子与山丁子、山葡萄、雅格达、酸木浆等一些天然林作物一样,都有伴我成长的童年记忆。与榛子记忆链接的是爬山的经历,终点是吉文的标志性建筑——防火楼。到了山顶,小伙伴们试着往防火楼下面的螺旋式木梯攀爬,胆大点的能爬到楼顶。一会儿又进入周围的树丛穿梭寻觅,然后就沿着蜿蜒的小路往下飞奔了。

此时大山仿佛突然沉寂下来,林中惊飞的鸟禽与远处袭来的虫鸣狍吼让人不寒而粟。山上有三条进出的小路,往密林深处多走一点,就容易偏离开主路方向。大家不住脚的向山下跑,瞬间就被树丛掩住不见了踪影。往山下冲的惯性很大,要边跑边拽着路边的树枝才能停稳。这个惊悚的过程在隐绰看到山下的房子方算结束。一直到现在,我在梦里还会出现往山下奔跑的情境。

榛子生于海拔几百米不等的山坡灌丛,离山底不远,下山的小伙伴们安宁下来,在榛子林里悠闲地翻弄采撷。大片大片翠绿的叶子掩映着白色的榛子花,有的已经挂满了像寺钟模样的绿色果苞,榛子就这样被边缘有锯齿、长有细绒毛的外皮包裹着,就像核桃外层包裹着的绿皮,剥开才能看到里面的榛子。榛子壳还没变硬,打开柔韧的外壳,露出肥嫩白脆的榛子仁儿,泛着淡淡的清香,有些发涩。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榛子,已经去皮晾晒,高温加工而成了。

自从对烘焙感兴趣,总爱琢磨着家里可用的食材,刚好二姐从林区优选了高品质的榛子寄来。我在网络敲出“榛子”二字,有关“榛子酥”的网页扑面而来,而且多与一部电视剧《琅琊榜》联系到了一起,什么“《琅琊榜》里最火的点心榛子酥”、“靖王的最爱榛子酥”、“琅琊榜第一宫廷御点榛子酥”等。

原来《琅琊榜》热播后,爆红的不止是演艺界明星,还有靖王殿下偏爱的小点心,引发烘焙爱好者一试身手,制作出了各种版本的“榛子酥”。

我不大追剧,《琅琊榜》也播出好多年了,为了榛子酥浏览了下剧情:南梁大通年间,北魏赤焰军主帅林燮携儿子林殊出征,遭人陷害。侥幸生还的林殊,在琅琊阁的帮助下削骨易容,建立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

十二年后以宗主梅长苏的身份回宫,暗中辅佐明君靖王登上皇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剧中几次出现的榛子酥是靖王的最爱,而林殊从小对榛子过敏,静妃为了试探梅长苏的真实身份,在扑朔迷离的局势中使用了这样一个线索——榛子酥。

榛子在《诗经》中就有了食用记载,早年间是专为宫廷所享用的坚果。如何用家庭烤箱复制出这道传承千年的宫廷名点,我在看了几个做法版本的基础上,在私厨空间随意发挥着。比如:减少糖的用量;尝试着分别用到黄油、玉米油以及猪油;低粉改成了农村黑面粉;用到的榛子就是来自大兴安岭的野生榛子。我也没把榛子磨成粉面,我喜欢榛子的颗粒感,这样做出的榛子酥既有点心的酥松,又格外凸显出榛子的醇香。

我把手作的榛子酥分享给了亲朋好友品尝,也把对家乡榛子的淳朴情结以及有关榛子酥的文化链接留在了心底。

古往今来,中华传统名点小吃举不胜数,一代接一代,背后经历了多少故事、几多浮华沧桑?该有多少这样宫中秘制、散落民间的美味可以传承探索呢?

文/ 在水一方
图/ 在水一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