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熬鱼,我所欲也

有些味道只有到了当地才能体会。譬如鱼,代县熬鱼。

新鲜的草鱼经腌制后,过油炸出,再用骨头汤慢火熬制2-3小时,放入香菜、葱丝等辅料。食之,鱼骨酥香、鱼肉滑软,口味极佳。

据说,这种独有的熬鱼做法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做法费工费时、用料考究,在当时只有重要的宴席人们才可以吃到。

说到宴席,北方人可谓逢席必有鱼,俗称年年有余。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是多子多福。鱼腹多子,繁殖力极强,所以鱼历来被视为子嗣绵延的吉祥物,具有“丰盛、富饶”的意义。且“鱼”与“余”谐音,寓意生活富裕,钱财有余。吃鱼不但蕴含着人们对财物富庶的企盼,而且对孩子后代繁衍昌盛寄于希望。所以,一席盛宴,如果没有鱼,是不可想象的,至少烘托不出应有的气氛。

南有嘉鱼,蒸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其实,早在《诗经》时代,鱼就已是宴席上的重要美食。君子有酒,多且旨。只不过,食鱼更多的是一种贵族生活的标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在那个时候,美味佳肴,能够与鱼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熊掌了。

好在三千多年过去了,社会的发展,岁月的变迁,鱼,早已走下神坛,并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凭借其丰富的营养特性而在鱼宴市场中崭露头角,注入了独有的“家常”理念。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从舌尖上的大快朵颐到美好的文化象征;从朴素的食用价值到神话的吉祥祝愿。因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所以,无论烹饪文化如何发展,鱼做的菜肴必定始终会在传统菜肴中占据一席之地。只不过,因着地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烹饪的方式各有不同。

粤菜的清蒸魲鱼,鲁菜的糖醋鲤鱼,浙菜的西湖醋鱼,徽菜的腌鲜桂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江南的鱼更多的是一种小桥流水式的精致,适合慢品细酌。而代县地处雁门关下,黄土高坡凛冽的风赋予了饮食上北方汉子般豪放鱼粗犷的性格。

走在古城并不十分宽敞的大街上,散落街巷的熬鱼馆随处可见,硕大的一口铁锅,蒸腾的热气里,横七竖八咕嘟着几条肥大的草鱼,春日的阳光下,琥珀色的黄酒清透亮丽,倚窗而坐,酒未入肠,早已在熬鱼的浓香里微醺……

来代县,唯熬鱼不可错过!

文/ 瓶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