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放学,再去吃粉蒸吧

带大学朋友去乐山,吃了一星期,临走问,哪个最好吃?宁夏妹子摇头晃脑,哦,那个饼,里头夹得那牛肉,叫啥来着。饼叫咔(乐山话意为夹)饼,牛肉是粉蒸牛肉。我猜妹子喜欢,大概是因为这东西和肉夹馍比较像吧。

粉蒸牛肉当然不是仅仅作为烙饼的内核那么简单,作为传统的川菜之一,它在街巷里弄还是有很高地位的。

主料是牛肉和大米,把牛肉剔去筋膜,横切薄片,加豆瓣料酒、酱油白糖,裹上混有各类调料的炒米粉,放入蒸笼内,大火蒸熟,倒入盘内,撒上花椒辣椒芫荽葱花,可朵颐。

蒸笼不大,食指拇指卧成四分之三个圆,两手合拢,形状大概如此。竹条编就,横横竖竖排得整齐,一个重一个,像塔。搁锅上,水汽透过竹条缝隙往上冲,热量过继给牛肉,沾上竹条的清香,也盖住了牛肉的腥味。

一直是不太喜欢吃粉蒸的,我总嫌它太干,虽有竹条掩盖,但香得太过俗气,粉末状的米粉,经过高温蒸煮,依旧颗粒分明。蒸得不好,牛肉是牛肉,米粉是米粉,一道菜成了两道菜,还各自串味,品尝体验太不美好。

直到小学有次放学回家,走了不常走的小巷,远处支楞出一辆小车,直勾勾矗立着三座蒸笼,三缕白气于顶端蒸笼喷薄而出,又在空气中四散开,颜色渐淡,直至消弭无形。

看得见的白色消失了,看不见的味道肆虐了,竹子香、豆瓣香、米粉香、牛肉香,直勾勾往鼻子里冲,引得人不由自主往里走。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被吸引的不只我一人,等到了卖蒸笼处,发现拐角竟有一条长队,摊主是个老婆婆,头发花白,拿个蒲葵扇,一边扇着锅炉,一边装牛肉,在旁边看了一眼,一蒸笼也就两三片,可每一片的肉和粉都紧紧相融,蒸笼盘子内一倒,没一颗旁逸斜出。牛肉上还带着水汽,阳光照上去,润泽出柔和的光,食欲。

我断定这牛肉味道一定惊为天人,可又受困于长长不见尾的队伍,竟选择了离开。我对自己说,明天放学了,或许人少了,再去吃粉蒸吧。没想到再也没吃到过。

老婆婆一定在这里卖了很久的粉蒸牛肉了,她和几位排队者的闲谈可得知一二。可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见过。矫情的将其归为缘分未到,那最终没吃到,只能是有缘无分。

往后我再没经过那条小巷,毕业上初中,才踩着单车又日日经过,每天见到白烟缕缕,便觉一切如常。换了个高中,好几次路过,味道已经不在了。等大学回去,连街巷都拆了。

我总会想到那时候对自己说的,明天放学,再去吃粉蒸吧。悔不当初,只能怪当时吃货的本性还未暴露。不过现在想想也好,吃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总有念想在那里,嗯,它一定惊为天人。

文/鸥鸥鸥
图/韩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