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一直觉得吃食是一种联系,背后眷恋着的感情,还有牵挂着的要一起去吃的人,才是我幸福感的源泉,也是我想要记录下来的动力。看完我的碎碎念之后,观者哪怕只是一句想要尝试的话,都是感知到了这种幸福的表现吧。

朋友偏偏较真,说还是要看是什么食物。“比如我喜欢吃个西红柿炒蛋,只要做得好我都爱吃,倒不会去想要和谁一起吃,幸福感来自于美食本身。”

我反驳说,如果是妈妈掌勺的童年记忆,或者是笨手笨脚的女朋友做得一盘色香味全无,也让人萌生爱意,无法自拔。

朋友只说,你不可能每吃一样东西就想一下,便兀自吐槽起他吃的第一碗,也是无比糟糕的那一碗热干面了。

我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心心念念的美食,本身的幸福感大抵是短暂的感官体验。视觉、嗅觉、味觉、偶尔还有触觉和听觉,享受过了也就过了,剩下回味的多是记忆加工过的美好,同加了滤镜的自拍似的。就像是吃了一只美味的鸡蛋,也不会去寻找下蛋的母鸡一样。而食物作为一种链接,联系着你和你在意的人,才真正达成一种“味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境地。

前阵子看了篇文章,写男孩子心甘情愿吃下擅长黑暗料理的爱人的每一件“作品”,还笑说“她一个月也就做那么一两次饭,我权当作来大姨妈就好”。等到爱人因病去世,他就天天在厨房琢磨,怎么把菜烧成她生前那样的焦苦,食味思人。

虽然情节是煽(jiao)情了一点,但我总觉得吃再多美味的、精细的菜肴,还是忘不掉当初那个笨拙的味道,还有那个笨拙地爱着你的人。

新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漫天都是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爸妈也说不喜欢这一季把食物都沦为配角,颠倒着讲太多人的故事。不过,我反倒喜欢这种琐碎的人情味,除去某些刻意而为的镜头,简直爱极了这种细腻绵密的叙事。

东北的炖鱼贴饼子,浙江的竹笋腌笃鲜,山东的薄脆大煎饼,潮汕的生鲜蚝烙,陕西的麦面配浇头,上海的浓油赤酱本帮菜,苏州的花样儿船点,还有那一大坛好像装满了家乡味儿的腌豇豆……应时节的食材,遇上变着法儿的烹调,不知吸引了多少电视荧屏前的艳羡和涎水。不过我想,关键还是人情的味道,那种循着春夏秋冬昼夜变化,还是依然如故的依恋和怀旧吧。

以前总会揶揄那句“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觉得过于矫情,还不如乔帮主的“做个吃货,做个傻逼”来得真性情。不过现在,我也开始想着,要在做个吃货之余,去找到与我并肩的那个人和那份眷恋。就像万青反复唱着的那句歌词——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文  小排

图 Chengphoto 循CC协议使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