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徒(下)

如果说粤菜诱发了我对食物色彩的喜爱的话,那日式料理则是使我对食物色彩迷恋到难以自拔的原因所在。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人难以捉摸的双重性格进行了精湛的描述,这个热爱樱花与相扑的民族,将矛与盾打制得同样无懈可击,却又能将两种极端结合在一起,比如宫崎骏纯洁美好的动漫与让人战栗不已的恐怖电影同样享誉世界,而传统的日本大和文化和先进的西方潮流也都各自不断发展且互不干扰。严肃认真的日本人对食物有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追求,无论是盛食物的器具还是就餐的环境都有着一定的讲究。且不谈极尽奢华的怀石料理,仅是日常携带的便当,也是色彩多样、营养丰富。白色的饭粒上撒上几粒黑芝麻,或是几片海苔,抑或是一颗腌渍的梅子,一碗白饭就忽然变得生动起来。

日本人同样崇尚饮食的清淡,怕是再找不到第二个像日本大和民族这样嗜爱生食的民族了。新鲜的鱼被片成薄厚适宜的片,放置在白的有些透明的冰面上,蘸取淡绿色的芥末和红褐色的甜酱油即可使用,如同用画笔蘸取颜料般,整个用餐过程就像是一次艺术创作。日式火锅同样美妙,古朴的砂锅在火上煨着,汤汁在咕嘟咕嘟冒泡,切段的玉米、嫩绿的青菜、雪白透亮的魔芋丝结、粉色的虾、金黄的烧豆腐、绿色的海带结被放进锅里,炖煮后捞入打了一颗生鸡蛋的酱油碟里轻轻蘸一下就可以食用了,让人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上都获得了一次绝佳的体验。吃这样的火锅,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将动作放慢,怕是惊扰了这顿盛宴的美好氛围似的。

即使是一顿普通的拉面,日本人也能做到严肃到近乎苛刻的地步,Q弹细滑的乌冬面或是劲道爽口的荞麦面打底,上面细细排满金黄的玉米粒、雕花的香菇、青翠的生菜叶、白嫩的金针菇、刻成花朵形状的胡萝卜片、诱人的叉烧、对半切开的闪着亮光的卤蛋,走可爱风的还会撒上几片鱼竹轮,之后浇上熬煮得醇厚无比的猪骨汤底或红艳的辣汤底,抑或是浅褐色的酱油汤底,盛在日式拉面专用的斗笠碗中端上桌,让人在吃面之前就首先获得了一个好心情。

因为求学和对旅行的热爱,这几年我也去了一些地方,吃了不少当地特色菜,而使我印象最深的,还属昆明。昆明是有名的“春城”,鲜花入菜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且不说路边随处可见的繁花,就连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超市也都可以轻易买到新鲜而又便宜的各种鲜花。昆明的嘉华鲜花饼久负盛名,来往的公交车身上也印着嘉华的广告,白底上的红花娇嫩无比,路上的公交车就像是一个个会移动的小花园,在车流中不断穿梭,为这个因城市化和全球化而渐渐丧失自身特色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春意,这也成了昆明与其他二三线城市相区别的一个标志。

路边随处都是鲜花饼店,即使是一般的面包房也往往有着自己拿手的一两种鲜花饼。我去的时候正是鲜花上市的季节,从火车站出来,沿途路过一个不起眼的小面包店,长相讨喜的店员手执托盘,请过往的人们品尝刚出炉的玫瑰饼,金黄的脆皮包裹着红得发紫的玫瑰花瓣,轻轻地咬一口,花瓣的清香、猪油的浓郁、蜂蜜的鲜甜与柠檬的清新完美融合,再加上刚出炉的温润口感,确实是真空包装的鲜花饼所不能比拟的。再配上一杯鲜花柠檬水,看娇艳的花瓣在石榴色的汁水中浮动,从杯口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梅子和鲜花混合的香气,让人迫不及待地将春天吸入口中了。

作为一个花果都极为丰富的省份,云南菜可不仅是鲜花饼或者鲜花果饮这么简单。我去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县,就得以品尝到了当地特有的野菜盛宴。元谋地处滇中高原背部,地势呈由南向北倾斜的“筲箕凹”形,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近22摄氏度,这也为它赢得“天然温室”的美名。天然的气候和地理因素为元谋蔬果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使得这里的水果蔬菜与别的地方相比更为鲜甜,元谋也被成为“全国冬早蔬菜之乡”。在这里吃饭并没有菜单,往往是食客直接到厨房看菜下单,厨房里全是当季的新鲜蔬菜,大部分都是野菜,别说名字,很多我连见也没见过,只好由当地的朋友鲁哥全权负责点菜。攀枝花、南瓜秧、苦苣,听着这些匪夷所思的食材被一道道提上餐单,心里不由得有点犯嘀咕,好奇心也被完全勾了起来。

等到菜上桌,才知道这桌菜完全对得起长时间的等待,南瓜秧仍保持着淡绿的色泽,嫩黄的小花蕊点缀其中,蘸着当地特有的麻辣蘸水,一口一个新鲜!烤猪和元谋凉鸡也不得不提,乳猪的外皮已经被烤成了金黄的色泽,内里却依旧保持着肥肉的素白和瘦肉的粉嫩,和红烧肉完全不同的品相,也有着比红烧肉更丰富的层次感。外皮的酥脆、肥肉的鲜甜与瘦肉微微的柔韧口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多挟了几口进肚。元谋凉鸡更是不得不提,凉鸡在刚端上来时和广州的白切鸡有点相似,都是淡黄色的鸡皮,白嫩的肌肉,只是颜色稍暗一些。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蘸料,广州的白切鸡食用时往往蘸取酱油芥末姜蓉等,而元谋凉鸡最重要的则是店里秘制的蘸水。据说每家出品元谋凉鸡的小店都有自家秘制的蘸水,而朋友带我去的,正是最正宗的一家。由于厨龄尚短,我尚且不能仅凭味道就将蘸水里的调味料一一指出,只能看出最基本的辣椒。朋友私下里跟我说,这家店的蘸料里有少许的罂粟,这究竟是传说还是当地人秘而不宣的法宝就不得而知了。只是金黄的鸡块儿在红艳艳的蘸水里翻滚时的场景,以及蘸过蘸水后由红油紧紧包裹的鲜嫩鸡块儿,绝对能让你胃口大开。

云南的豆花米线也是一大特色,白嫩如布丁的豆花覆盖在烫熟的米线上,上面撒上碾碎的炸花生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油,再点上一些翠绿的葱碎,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快手小吃就出炉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使得云南的诺邓火腿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而那有着几乎完美的肉花横切面的云腿怎么能逃过食物色彩追求者的眼睛呢。云腿入菜的方式很多,炖、炒、焖、煮、蒸均可,而我最爱的,是它以焖的方式成就的一道美食——云南豆焖饭。云南豆焖饭对原材料和厨具都有讲究,必须是当地的云腿和当地人爱吃的洋芋,配以当地特有的黄澄澄的大铜锅。切成小丁的云腿、煎的金黄的土豆丁、翠绿的青豆以及莹白的米粒,盛在闪着柔和色泽的黄铜锅里,让一碗普通的焖饭登时变得高档起来。云南豆焖饭的口感绝对不输色相,云腿的嚼劲儿与土豆的绵软相辅相成,再配上青豆介于二者之中的柔韧口感,以及蒸得热气腾腾的米饭,一口饭就给人无尽的满足感。由于云腿本身就有了很大的咸度,所以这道菜并没有额外的调味,一勺下去要兼具云腿丁、土豆丁、青豆粒和米饭,这样咸淡和口感才达到极佳的地步,即使是嗜肉者也不能仅仅舀云腿丁,否则肯定会咸得难以下咽,这对挑食倒是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呢。

外出旅行至多只能算是生活中的调剂品,最常吃的仍旧是家常菜。最近爸妈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使得他们每天都要吃药,于是立志今年暑假学下厨,为爸妈做两个月的饭菜,将爸妈的饮食习惯来个大调整。首先,是食材。爸妈平视很少吃菜,往往一小碟酱萝卜或腌糖蒜就解决了,偶尔炒一盘洋葱酱豆炒鸡蛋或者醋溜白菜。于是这个暑假,我往厨房里引进了很多色彩鲜艳的蔬菜,紫甘蓝、西红柿、黄瓜、金针菇、南瓜、紫薯、青椒、绿叶菜、黑木耳等等被端上餐桌,整个颜色都被调亮了,妈妈一直感慨吃到了很多从来没吃过的菜。

其次是烹饪方式。之前爸妈很爱吃煎炸食品,无论什么颜色的食物,入了油锅也就难辨本来面目了,而蒸、煮、炖以及凉拌等方式则能将食物的营养和色泽最大程度的保留下来。最后是调味方面,整个假期我家的菜都是低盐少油,味精鸡精则完全被排斥在外,酱油和大酱的用量也被大大削减,新鲜的食材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本身就能成就一道美味。经过这么一番调整,我家餐桌一整个夏天都是五彩斑斓的,爸妈的大肚子也消下去一些,看来五色养生还是蛮有道理的。只是九月份开学,我又要离开家到千里之外的广东,不知道爸妈每天是怎么解决每天的饭菜问题的,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做个好“色”之徒,把身体养得棒棒的、营养补得足足的。

在餐桌上,不妨就做个好“色”之徒吧。

文 丫米的小确幸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