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蛋炒饭

dancahofan

我从来不在饭店点蛋炒饭。做得花花绿绿的扬州炒饭,为了晶莹好看,用了不少不必要的油。又或者中国快餐店里放在不锈钢保温盘里的一堆,松松堆成一个尖,还不断有一把钢铲在上面翻动,防止结块,把这堆本来就不怎么诱人东西搞得支离破碎。

我所好的,只是一块过夜白饭,一支细葱,两只鸡蛋,一小撮盐,如此而已。看起来简单的东西,搞砸很容易,做的可口却是相当不易。就说这块白饭。蒸熟的东北大米Q弹不粘牙,芬香扑鼻,米粒上还闪着一层晶亮的米油。这种饭,做成白饭就菜,或者熬成绵软的粥,都是不二选择。而做蛋炒饭就不行。黏性大,不容易打散,下锅会变成黏糊糊的一坨。

又或者泰国茉莉香米,口感是具备了,却有强烈的香气,容易夺味,失了鸡蛋葱花的香。印度人做藏红花饭的那种巴斯马提basmati大米,是我所好。米粒有正常米两倍长,细细的两头翘起,煮成米饭十分松散。白口吃的话会有点干,却极有筋骨,回味甘美。这样的米,不用等到过夜脱水,只在煮好后凉透就可以准备下锅。

至于怎么炒饭,这个见仁见智。有人爱用蛋汁裹米下锅,成品每个米粒上都覆着一层金黄,取个好听的名字“金包银”。我的方法比较粗暴简单。两只蛋,一撮盐,几根竹筷握在一起狠狠抽打,打到蛋汁变成淡淡的黄白色,粘稠起来。

锅里油正热着,第一缕白烟冒起来的时候,吱啦一声,蛋汁下锅,并且在热油里面迅速膨胀。几乎是同时,就可以把这张嫩嫩的刚成形的蛋饼先放到旁边的碗里。锅里滚烫的余油,正好够爆香一小把葱白粒。葱香四溢的时候,铲一块米饭入锅,用铲子背慢慢把米饭压散。用铲头戳碎的米饭无法保持完整颗粒,不为我所喜。

慢慢的米饭香出来的时候,把嫩蛋饼回锅同炒,用铲头随便拨拉几下,大片的炒蛋吃着特别有口感。临出锅,再撒一小把切碎的香葱叶子,跟爆香的葱白粒比起来,别有一股清新味道。

然后就装盘,开吃。我最爱把炒饭装到一只比脑袋大的瓷碗里面,插一把大勺子,抱在胸前大口大口的吃。来不及细嚼,光是喉咙咕咚咽下一大口饭那种稍稍梗住的感觉都充满了快意。咀嚼中,米粒的咬劲,鸡蛋的嫩滑,葱粒的浓香,在嘴巴里噼里啪啦地绽放,横冲直撞,像是在放一场热闹的烟火。

一直到最后一粒饭放进嘴巴里,咕噜一声伴着唾液咽下,一碗蛋炒饭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油亮的瓷碗,还有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的浓香。哦,又是深夜了。

文    Pam
图    seco huang on Flickr 循CC协议使用

每夜一馐——黄酒核桃蒸蛋

鸡蛋,是饭桌上常见的食材。但在古时,物资没有现在那么富裕,通常将蛋类当做进补的食材。不过它的确是有药用价值,是一味不错的食补食材。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又称为胡桃,可见又是外来物了。而美国人,却又将其称作“长寿果”,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了。

原产于近东地区,属落叶乔木,外有果皮,果皮平滑。核果呈球形,内果皮确实坚硬无比,有褶皱,状如大脑。质地坚韧的,还可以做成器物。如张潮所著的《虞初新志》中的《核舟记》所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为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去掉里层的果皮,剥出的核桃肉可食。既可以生食、炒食,配制糕点等。因其营养价值高,用来入药,可护脑护心。这也就是常说的:以形补形了吧。

核桃壳虽然坚硬,但却是容易剥出的。

一日与母逛市场,在友人处买了些生核桃,母亲开玩笑说又要用榔头砸开了,而市场的友人却说只需用啤酒瓶之类的就可敲开,还当场演示了,果真如此。

黄酒核桃蒸蛋,据传是台州人发明出来,专门用来给产妇进补催奶。却是有些好奇:加了黄酒的,婴儿喝了母乳后,不会醉麽?

家母的做法是:先将剥出核桃肉用刀背碾碎,不是粉末,是较大的颗粒。打入一个生鸡蛋,然后打打打打打。使蛋液与核桃充分混合。

加入黄酒。

我家用的黄酒是十年陈的会稽山黄酒,酒香四溢。加入两大勺就够,多了就醉了。其实不必拘泥于“十年陈”,此处的黄酒只需选用40.1克每升的半甜型黄酒(黄酒按含糖量由少至多分为:干、半干、半甜、甜。一般家中做菜,选用的是半干型黄酒)就行。

放入两大勺黄酒还不够,还需要加入小半碗的水与红糖。这样蒸出来的蛋才不会有那种嚼口香糖般的口感。

打匀后也不能马上上锅蒸。这里有个使鸡蛋羹光滑如玉的秘诀:蒸之前将表面的浮沫撇去,这样蒸出来的蛋中才不会有“蜂窝眼”。

蒸锅的水一定要多,这样才能使蛋液受热均匀,更好的使之成熟。

在寒冷的深夜食上一碗黄酒核桃蒸蛋,不仅暖了身体暖了胃,更是暖了心。一天的疲乏也会因这完蛋羹而消失。

啊!总算得知为何产妇用这碗蛋羹催奶,而不怕婴孩醉的缘故了。那么醇香的酒味,即使醉了,也是一种享受。

文   柒滋柒味

那一碗牛肉丸粿条汤

2有人说,在爱情来临之时,连周围的时光都开始变得柔软起来,连呼吸的空气也甜蜜了……别想歪了,小主今天不是来讨论爱情的…只是,一说到它,我就觉得,它这一生注定与我相伴了。

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因为生意忙的原因,总是让我们姐弟两到饭点的时候,却只能眼馋着别人家的菜肴而饿着肚子。于是,有了后来的偶尔开荤——牛肉丸粿条汤,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么大个的丸子时那兴奋不已的心情,还怕弟弟抢我碗里的丸子而囫囵吞枣似的一口吞下去,差点被噎死,倒是忘记是什么味道了,只是还记得那次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粿条汤,有牛肉丸的粿条汤。

自此以后,每每心情不好,来一碗牛肉丸粿条汤,总能治愈好所有的不快,感觉比神仙药还神仙药。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领悟”,平日里习惯了的人也好,习以为常的美食也罢,总是在突然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其重要性。

大学的时候,离开老家来到广州读书才意识到,普普通通的一碗牛肉丸粿条汤是多么的难寻。虽然有那些打着“正宗潮汕牛肉丸”的店面,即使味道还OK,总会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耳边没有此起彼伏的家乡话,没有那熟悉的笑容,但更重要的是,我的牛肉丸缩水了!

“女人,要不你嫁到潮汕去吧。然后你有事没事就给我快递几斤牛肉丸上来~”,“你到底中了牛肉丸的什么魔道啊?你还是回潮汕工作吧,这样子你天天可以吃到了”,“额,我给你介绍个潮汕好男人吧~”

我到底中了牛肉丸的什么魔道呢?当一碗热腾腾的粿条汤腾上来,先喝几口汤,“老板,有点咸哦。”这时老板会给你再加多一点汤底,夹起牛肉丸,蘸一蘸沙茶酱或者是辣椒酱(非老干妈一类,是专门用来蘸牛肉丸的),轻轻一咬,牛肉丸的香味散发在口腔里的每一个角落,那牛肉丸的嚼劲跟牙齿缠绵在一起,再吧唧吧唧地把粿条送到嘴里来,柔软的粿条加上嚼劲十足的牛肉丸,再喝上几口汤…(PS:如果买牛肉丸的话,店家还会送多一袋汤底的哦。这在广州可是享受不到的待遇~)人生如此,也足矣。

一开始,也许你迷恋上的是它的嚼劲,可慢慢的你会发觉,离不了还是那土生土长的乡情。

图&文    MISS猫在广州

无非求碗水蒸蛋吃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桌上无论如何都会有一碗滑嫩嫩热腾腾的水蒸蛋。只要有水蒸蛋,其他的菜可以被忽略,拿水蒸蛋拌饭,一大碗实在不在话下。现在吃的水蒸蛋,根本无法与回忆中爷爷奶奶家的水蒸蛋相媲美。

水蒸蛋虽是简单,但是要做出一碗嫩滑美味的水蛋也需要掌握好水量、水温、打蛋技巧和火候。爷爷做的水蒸蛋没有这么讲究,只是取自家鸡刚生的鸡蛋两只敲破,清澈的蛋清和嫩黄的蛋黄顺畅地流入瓷碗中,用竹筷轻快地顺时针搅拌,随后,将先前准备的温盐水顺着搅拌的方向倒入,再如前搅拌数次,即可将这碗水蛋放到锅中。

爷爷家的当然不是电饭锅,而是那种农村里常见的用砖头砌成的土灶台,这样的灶台需要在底下用柴火燃烧加热,温度慢慢升高,位于锅底的米饭先渐渐升温,将热量传至上方的菜肴。锅里也常备一碗被反复蒸到已经松软又十分入味的大块猪肉,肉中有汁,汁中有肉,筷子轻轻一碰,肉就滑入到汁中,而肉汁并不油腻,拿它拌饭,米饭也会变得刺激味蕾。

扯远了,水蒸蛋在那几十分钟的土灶里吸收了各种菜肴的鲜美气味,将这些气味深深藏匿到蛋液中再密封起来。水蒸蛋凝固后端出锅,爷爷会拿出一桶已经冻得很坚固的白花花的猪油,用勺子挖一小勺轻轻放在水蒸蛋上,让它自身的温度慢慢将其融化。纯白的猪油缓缓的消失,变成了铺在蛋上的那层薄薄的若有若无的油花,清淡却又恰到好处地调了味。最后在蛋上再洒上几滴酱油,水蒸蛋也就做好了。

其实我最爱的水蒸蛋调味法还是猪油酱油都不用加,直接舀一勺上面提到的猪肉汁洒在上面。肉汁会慢慢的滑入蛋中,填充每一个小缝隙。将水蒸蛋与白米饭搅拌在一起送入嘴中,你会感到鸡蛋的嫩滑与米饭的甘甜是一对多么默契的搭档,刷刷几下,一碗米饭也就这样顺畅地送入肚中。儿时,爷爷奶奶看着还是小女孩的我这样乖巧地吃饭,也总会笑的合不拢嘴。水蒸蛋摆上桌,总是被我一人霸占,当我咕咕噜噜一碗蛋伴饭光盘后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跑到村子里去玩闹的时候,奶奶就会拿过那只没吃尽的水蒸蛋的碗去盛米饭搅拌几下,再浇点肉汁送到爷爷面前,爷爷也会像听话的小孩一样几下就吃个底朝天。

总觉得水蒸蛋有着君子风度,因为它不喧宾夺主,只是默默的奉献着自己淡淡的鲜美。关键是水蒸蛋真的不难做,小时候的我也会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做水蒸蛋,胡乱地搅拌蛋清蛋黄也不在乎水温火候,做出来的味道是一样的香美。在外,我从没有吃到过像儿时回忆中这样的水蒸蛋,可能只是因为那碗水蒸蛋仅仅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人才能做出来的味道吧。寒假和爷爷在乡下住了很久,桌上还是依旧会有那碗熟悉的水蒸蛋,只是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只剩下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和爷爷,还有一条很老很老的狗,一起安静的享受这份水蒸蛋的温暖。

于我而言,人生在世,冰霜苦旅,得离流失,到头来,能让人真正慰藉的,无非是朴朴素素求碗爷爷做的水蒸蛋吃了。

文   钱欣怡

迷死人的蛋炒饭

大家都知道,蛋炒饭要做得好最好用隔夜的米饭,光隔夜还不行,如果是黏不啦叽的东北米,随便你怎么隔,也炒不出干爽散酥的蛋炒饭来, 广东丝苗米或者泰国香米是蛋炒饭的最佳选择。

然而,炒饭的秘密并不在于此。关于什么是法国菜的秘诀,大美人儿泽达.琼斯在她主演的《美味关系》里是这样回答的:  黄油,黄油还是黄油!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追寻炒饭的秘密,是否是恰到好处的隔夜米饭? 喷香的新鲜葱花?还是足够分量的鸡蛋?

说蛋炒饭粒粒皆辛苦一点儿也不过分,在山城重庆,路边大排档里,5块钱让出卖力气的棒棒军蛋炒饭加四川泡菜管饱,那每一口和着汗水拔进嘴里的炒饭都包含着闯出大山的誓言和美好生活的梦想。

说蛋炒饭迷死人我举双手赞成!  只因为那集万千宠爱于一勺的猪油!  是的,猪油就是蛋炒饭中蕴藏的秘密。只有用猪油炒出的蛋炒饭方可拥有那销魂的香味曼妙的口感。一口气吞下两碗,再灌下一大杯云南沱茶,那样的美味童年,即使错过了隔壁班的女孩儿,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代进步了,大国已然崛起,社会小康而和谐。 炒饭也已跟随着走进新时代。在各种名堂的炒饭里,以扬州炒饭风头最劲,试问哪位走南闯北的客官没有在某家食肆酒楼的menu里见过她的芳名呢?然而见过了领略过了,面对琳琅满目的配料: 虾仁儿,冬菇,火腿,水发干贝,青豆,玉米粒,鸡丁。。。等等,豪华阵容如此,到底什么是正宗的扬州炒饭,至今仍然是一盘炒饭,各自表述。更别说接下来的福建炒饭,广州炒饭什么的。仿佛每个地方不在自己的地名后面加上炒饭两个字,该省市自治区的青年男女就真的不晓得在拉手,拥抱,亲嘴儿之后,该如何鼓起勇气炒饭一样!我的家乡在过去的几年搞笑节目不断,赚够了世界的眼球,伤透了人心。谢天谢地,尽管什么都可以无中生有指鹿为马,但毕竟还没有令人恶心的编造出一个重庆炒饭来!在我的家乡,有神一般存在的回锅肉炒饭,由川菜的头牌——回锅肉派生而出,可谓百吃不厌,人见人爱。有与之交相生辉的鱼香肉丝炒饭,构成川菜里让人高山仰止的炒饭双子塔!还有小家碧玉般质朴而美妙的泡菜炒饭,开胃,醒神,微微酸辣的口感引人入胜。

话说回来,不管怎样忽悠,炒饭励志,炒饭改写历史,炒饭让人忘了青梅竹马,炒饭让扬州炒饭人尽可夫,炒饭在重庆守身如玉,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这众里寻他千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蛋炒饭!

真的,不管侥幸购得的房子翻了几番,股票价值几何,不管单位的人事斗争怎样的血雨腥风,明天如何蒙混过关,扪心自问,我真的只需要一碗蛋炒饭。

天马行空行文至此,想起那个寒夜里,身披军大衣起身为我炒蛋炒饭的身影。笑骂声里柴火旺了,猪油“吱”的一声,像个小精灵般顺着锅壁溜到锅底,打鸡蛋的节拍声声敲心坎,切开的葱花香气氤氲……

文  Mars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