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红油面的幸福

由于离家比较远的缘故,短短的清明小长假不足以支撑想回家的念头,回了家的友人,给我寄了一小箱“奥灶面”,尽管是方便面版本,也没有浇头,但是足以让我这个红油面的忠实粉丝好好激动了一把。 

红油面,是奥灶面的一种,奥灶面分为红汤白汤两种,大多数本地人偏爱前者,面条是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是我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细面,配以各种浇头,有排骨、爆鱼、卤鸭、牛肉等等,种类繁多,任君选择。而“奥灶”两字的由来,更是因为从小描写家乡特色烂熟于心,一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径昆山时在一家小店中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便称赞其为“奥妙的灶头”;二说原来的老板年纪大后手脚慢,因此面条被吃客称为“鏖糟面”,即昆山方言不干净的意思,却无意让这种面条逐渐传承。

不同于青团子或是松鼠桂鱼等在江浙沪都算颇有名气的小吃菜品,奥灶面更像是昆山人的专属。许多本地人喜欢将一碗面作为一天的开始。从小学开始,父亲就经常将我带去他单位旁边的面店吃面,一直到现在放假回家的时候,都会少不了和好友约好第二天的早餐行程,在假期,一碗让人胃口大开的红油面成了我和友人早起的动力,也成了一天好心情的来源。我甚至想,应该没有什么比“明天早上我们去吃面吧”更能让人安心早早睡去吧。

如今到了异地学习,突然发现一碗家乡的面条成了一种奢侈,江苏人嗜甜,红油面的滋味是鲜甜的,而我如今所在的地方喜辣,每每看到菜和汤里缀着满满的红辣椒,胃口便瞬间没了一半,宽宽粗粗的面条也在好一段时间内让我对面条这种食物毫无兴趣。

曾经给我的大学同学看过这种面条,被他评价为:炸酱拉面。说实在的,当时的我有一丝气愤,心想,你是永远无法理解这种美妙滋味的,凡人。

渐渐地发现,朋友圈里的好友们,每一次回家时秀一张面条的照片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当然这一举动也自然成了“招仇恨”的来源。当我拍下一张面条的照片放在空间,留学生朋友反应更是激烈,我说,很怀念吧,他说,何止怀念,看到你的照片,简直归心似箭。

与其说这是一种默契,不如说这成了一种仪式。 

红油面于我们,不仅仅是一碗面条,而是故乡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的缩影,是父母的味道,是老朋友的味道。 

曾经,无论是红油面或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和好友一个电话,熟悉的人就会出现在面店的门口,或许已经替你点好了你最爱的种类,红红的汤头泛着白白的热气,炸的金黄诱人的大排附于其上,这个早晨简直不能更美好。 

如今,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地方,地域切断了我们与故乡食物的联系,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渐渐熟悉了不同口味的食物,渐渐融入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而我们在不同地方,对于同一种食物的怀念愈演愈烈,每当我们拖着重重的行李箱,风尘仆仆回到熟悉的地方,对这种食物的渴望一触即发。

吃一碗面条,仿佛就是再向昆山这个养育我们长大的地方呐喊着:我回来了。

明天早上我叫你起床,我们一起去吃面吧。

图&文  竹山生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