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脚吃牛肉

提到四川人,总离不了“悠闲”二字,离不开茶馆,离不开麻将,更离不开美食。川味多麻辣,即便以爽脆闻名的宫保鸡丁,也有人爱加两块干辣椒调味,尝时未有辣,但有两三颗红色,总觉得安下心来,心安理得的想,这才是川菜嘛。

不辣的川菜也不少,甚至有人说川菜中最经典的几样,便是不辣的。鱼香茄子咸烧白,鸡米芽菜东坡肘,都是精华,却一点辣味也不见。

乐山对川菜贡献不少,大佛脚下的民生似乎倍加安逸,这份心性融到菜里,连汤汁都带了份闲散。最能代表乐山安闲的菜,非“跷脚牛肉”莫属。

跷脚牛肉是乐山版的牛杂烩,把牛肉身上各式各样的东西全放到一起,牛肉潮红,牛舌肉紫,牛肺鲜嫩,牛心灵动,牛肚爽脆,牛筋柔韧,牛吼利落,牛髓软滑……点什么煮什么,论碗卖。

店家炉灶上大锅一口,浓浓汤汁尽情翻滚,汤勺在原料里一舀,放入锅内烫熟,放碗盛盘,撒上芫荽芹菜,即可上桌。汤汁由荜拨、白芷、三奈、八角等香料配合中草药熬制而成,满溢药草的清香,辅以至刚至阳的新鲜牛杂,更添了几分鲜活。碗口里红黑牛杂搭配青绿配菜,香气缓缓上升,岷江边江风一吹,四散开,诱人垂涎。

跷脚牛肉诞生得很偶然。上世纪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四川乐山罗老中医擅中药,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此汤不仅防病止渴,还能治一般风寒感冒、胃病、牙痛等。他见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诸如肠子、牛骨、牛肚、草肚之类)扔到河里,深感可惜,把牛杂捡回洗净,放入汤锅。因味特汤香,兼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特意来饮者络绎不绝,堂堂爆满。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直接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跷着二郎腿端碗即食。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的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且流传至今。

在乐山,有吃的街道总会有一两家“跷脚牛肉”店面,门庭若市络绎不绝。站在门口一看,食客皆翘着二郎腿,一手端碗一手夹菜,大快朵颐。齿颊咬合间时不时蹦出两句川骂,继而讨论昨日的牌局,下午的约战,明日的期盼。于是,站在店面门口的你明白,你真的在四川。

而在原产地苏稽镇,几乎一整条街都是跷脚牛肉店,多是破落老店,旧的喑哑作响的风扇垂钓而转,悬在食客头顶吹散川人吹到天上的牛皮。

座位不够,店家将数十张桌子大片铺陈,占了大半街道,下了班或打完牌的人们抽出塑料椅子一座,湿衣服一脱,二郎腿一翘,便开始光着膀子胡吃海喝起来。桌子隔得近,说话难听清,便不断加大音量,整个街道一片吵嚷,多是民生琐事,谈笑间新闻旧闻一一道来,大到太平洋对岸的国仇家恨,小到邻居隔壁出轨离婚,在这儿坐一中午,镇上谁谁谁和谁谁谁好了,谁家孩子又有出息了,最近谁麻将赢得多,哪个大官又落马了,A股B股惨淡还是昂扬了,门儿清道儿明。汤汁四溅中飘来风声雨声读书声,汗水横流里纷飞着家事国事天下事。

每天中午多少人在这儿,跷着脚,吃着牛肉,也吃着周遭事端,你来我往间,天下阅遍。

 文 鸥鸥鸥

“跷脚吃牛肉”的3个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