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几乎每个到意大利的中国人都喜欢拿这个“段子”来跟意大利人套近乎,这是意大利人最反感和最不喜欢听的。
这就像中国人到日本总爱讲是中国文化孕育了日本文化,这有点影,但也不能永远挂在嘴上。实际上日本文化对中国也有影响,比如说我们常用的“干部”、“派出所”、“团结”一些词句就从日文而来。
意大利面由中国传入则是一点影也没有的事。
* * *
意大利面从中国传入?
马可·波罗描述在中国见到由谷物粉制作的面食时,形容这些面用的是他已熟知意大利面的名字,比如细面(Vermicelli)和宽面(Lasagne),这可见意大利面早就有了。在意大利一个古墓出土了“干面条”,产生时间比马可·波罗早了200多年。
据意大利学者研究,意大利面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
阿拉伯人喜游牧,漫游过程需要便于携带和保存的食物。阿拉伯人游历到西西里岛时发现了当地出产的硬质小麦,因而开创出了最早的意大利面。
这也归功于意大利稳定的小麦产量和齐全的碾磨工具,没有这些条件,也难有意大利面。和高度加工后的日本方便面相比,早年的阿拉伯人做的意大利面要健康一些,因为其中不含任何谷氨酸,或者说味精。
有关面条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中国,有人说是波斯,也有人说是约旦河谷。但可以肯定,与流行说法不同的是,面条并不是被马可波罗引入意大利的。
我们现在吃的意大利干面条起源于阿拉伯,是早期阿拉伯商人穿越沙漠携带的干粮。
在公元9世纪,阿拉伯菜谱中就出现了干面条;到了10世纪,阿拉伯文字记载了一种叫itriyah的在商店卖的长条型干面。这种干面条很快传到了希腊,被称作itria,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人控制的西西里岛。
一位阿拉伯地理学家在1150年留下了有关制作和出口干面条的记载。马可·波罗1292年才回到意大利,而这些证据都早于1292年,充分说明马可波罗将面条引入意大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早在中世纪,意大利面就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特色一直保持到今天。
15世纪,制作面条的工艺传到意大利其他地方。当时流传下来的一种制作通心粉的方法就是在面团中加玫瑰水。这仍然反映出阿拉伯的影响,如果现在有哪家餐厅采用这种做法,他们一定会打出新世纪fusion菜的招牌。
到了1574年,一个名叫面条生产商社团的行会成立了,1577年还制定了面条大师社团规章。显然,几个世纪来,意大利人一直把做意大利面当成一项严肃的事业。 直到17世纪,意大利面一直是富人们享用的佳肴。后来在那不勒斯出现了机械压面机,生产成本降低了,普通人也能吃上意大利面了。
那不勒斯城的穷人们几乎顿顿都要吃面,所以有人叫他们吃通心粉的民族。在19世纪晚期,大量生产面条的新机器出现了,面条的种类和形状也越来越丰富。
* * *
“面条”也许是从中国传入的
不过,的确有研究显示面条有可能是由中国传入,但仅仅是说 “面条” ,而不是意大利面:
一,意大利的面条种类繁多,与中国北方尤其是山西面食极为相似,说是巧合未免有些站不住脚。
二:意大利的面条在西餐中之独立,它与传统上西方人以肉类、面包为主食的餐饮体系完全不同,更像是从外部世界引入。
面条也许是从中国学来的,但说是到了马可·波罗时代才引入意面就显得太牵强了。 更可信的说法是,同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一样,面条也是经由阿拉伯人进入西方世界的,南欧比较早接触并将其融入了日常饮食的。这不与”据意大利学者研究,意大利面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不谋而合吗?只不过不是发明而是传播罢了。
至于意面是由当地的硬杜兰小麦制成的也不难理解,毕竟要因地制宜嘛。 但如今意大利面和中国面差异已经很明显了,意大利面对于意大利,就象炸鱼和土豆条对英国一样都是“国菜”。意大利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意大利面,面的做法有上百种,螺丝型、蝴蝶型、弯管型、贝壳型等等应有尽有。
中国面食与意式面条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意大利面条、包括带馅的面食,都是煮到硬硬的带点嚼劲即可。这其中是有道理的,如果面煮得太烂,就挂不上酱了。
由于用的面粉不同,新鲜面条不必煮得像干面那么硬。如果你到北京的餐厅吃意大利面,或者自己在家动手做,一定要注意别煮烂了。你肯定也不希望吃到一碗软塌塌的面糊吧。
在意大利,面一般是肉菜前的头道菜或第二道菜。在北京,一盘意大利面、一份沙拉或者开胃菜就足以让你饱餐一顿了。还好,在北京吃意大利面不会让你破产。一盘上好的意大利面也不过五六十块钱,买回家加工的干面(450克一包)大约只要13元。
* * *
别拿历史说事了,用心做美食吧
意大利面是最代表意大利民族特色的食物了,其在美食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弹口”。
意大利面用杜兰小麦,这是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征。耐煮,口感筋道弹劲十足。
意大利面做时都加入了鸡蛋,所以面通体呈黄,这些都与中国软面条有显著的不同。
意大利面种类是多的不能再多,形状上有基础长条面,通心粉,螺纹面,千层面,以及各种千奇百怪的形状,甚至我还从某高速服务区看到过女性生殖器形状的。这让我无比感叹这个国家的开放。
酱料上从基础的红酱到白酱再到青酱,甚至威尼斯的土特产—黑酱(墨鱼汁做的酱),肉末面,海鲜面,龙虾面,千层面……种类繁多到让意大利人骄傲。
每一种文化都可能影响其他文化,我们要做的是虚心接受,并且学习其他文化,而不是抱着一种“我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的态度。
这样,会让我们看起来更像是在掩饰什么令人尴尬的东西——本来我们有鱼生,有乌冬面(据说起源于福建),有生鱼片(广东顺德名吃),有泡菜,有拉面(由中国人引入日本),可如今风靡全世界的却是韩国kimchi,乌冬面和日本拉面,鱼生。
是我们厨师的厨艺不够好吗?不是的,仅从文思豆腐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厨子刀工多么匪夷所思。
是食材吗?中国地大物博,说缺少新鲜食材未免太过牵强。
本来有极好的东西,却被弃之如敝履,只能拿 “历史”来说事。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缺的是用心。天地之大,万物之繁,每道食物都有跳动的生命。当一个厨师穿上他的白袍,在炉火升腾、香气纷杂的厨房里时,必须将全部心思投入于此,不含糊、不欺骗,才能给食物最大的尊重。
文 / 古昊鑫
图 / manfredrichter, JESHOOTScom, ulleo,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