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情结

爆米花不是年夜饭。是年的情结。

这种爆米花成了“奢侈品”,一是没有了市场,这种手艺人变得越来越少,知道这物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再者,水涨船高下,这物的价格也一路飙升,恰巧想买的人也许会因此放弃,不是因为五元的价格贵,而是与印象中的“随便吃的画面”相差甚远;三是,现在一心一意喜欢这物的人也是偶发。我就是那奇葩,长大后的与他的每次偶遇都如获至宝,十分欣喜。若没有偶遇,馋了就会跑到村镇的大集碰碰运气,期待奇迹。并不是因为他真得好吃的让人爱不释口,只是承载了太多小时候关于''年''的回忆,花生、瓜子、爆米花,软枣、核桃、薄荷糖……孩子们惦记的年,无非就是那一堆的小吃食,一身的新衣裳。

记忆中的爆米花总是出现在冬季。小时候,逢年,村子里放假的放假,停工的停工,在固定的街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面目慈祥的老人用乌黑的冻得满是裂口的手撮着他的老花镜,那眼镜都被划拉得很模糊,看不清楚老人的眼睛,老人不时的查看那个圆圆的压力表,慢慢摇着手里的转柄,红红的炭火上是同样熏的乌黑的小钢锅,那模样就像是大肚子的提灯。大人们用红的、绿的、白的、蓝的塑料袋提着玉米粒儿围在一起,孩子们的嘴巴里手里口袋里,全是四处乱掉的爆米花,胆小的娃们堵着耳朵远远的等着那一声巨响,胆大的娃们就守着锅子,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盯着,生怕眨眼间美味就会不见了。

“嘭……”锅子一声巨响一阵白烟后,小小的玉米粒一瞬间幻化成一朵朵漂亮的小花,空气里便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一哄而上的孩子一定会去抢刚刚出炉的美味,把还没倒空的嘴巴、口袋继续塞的满满的,大人们则拿了大大的面粉袋子来收。

那时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当年的新产玉米来做爆米花的原材料,用现在话说就是:有玉米就是这么任性啊!人们只需支付老人每锅的加工费,谁家的爆米花大家都可以来吃,说说笑笑中几个小时就这么慢慢的消磨掉。人群三三两两的散去,直到天都黑了,还能听见远处传来“嘭嘭”的声音。

同事常打趣说这是老了的表现,曰:80后就疯狂爱上了怀旧?我不知道这怀旧到底应不应该叫做“老去”,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只是每当回望才发现,其实不是,一瞬间,人是在回首往事的一瞬间变老的。那我也不想争辩。我怀念的不单单是单纯的味道,而是那融洽的场景、和睦的邻里、快乐的童年,那时候天蓝云白风大,这些都永远的定格在记忆的深处,仿佛一切还在昨天!每当念及此,我就如同置身在那画面中。

如今有了阳光永远穿不透的尘埃,大家越来越注重提倡绿色健康饮食,因为专家发现大部分的爆米花含铅,现在的孩子们已经远离了这样的食品,于是爆米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后来大人们干脆从食物清单中把它的名牌撕掉了!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我对此物依然不能释怀。如果可以再次遇见最美的画面,我宁愿在寒风中等待最熟悉的味道。有得有失,有失有得,得失之间,物是人非。

希特勒曾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老师说要我们与国际接轨,于是,先学习洋文,后过洋节日,铺天的洋节正充斥在我们周围,再然后..呢?文化倾销战中我们势必会变成可怜的咸水鱼,洋人强忍着笑容一本正经的说,中国强大的购买力证明了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国。是呢,在做好国学的基础上,强国的确是好事。年早已不是过去的年。

最近参加了女儿学校的家长开放日和红歌赛。课堂上,当小朋友们忽闪这清澈的眼睛,集体大声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一瞬间恍若隔世,曾经也把这话信奉为格言的我们,转眼间就到了这为人父母的年纪。也许他们真的不能理解光阴的意义,但只是别像我们,已长大已变老,回头寻找根本找不到的曾经。红歌赛现场,当整齐稚嫩又充满朝气的红歌响彻校园时,我相信那一瞬间,现场每一个成年人的眼神都可能变的单纯,心底也会有莫名的感动涌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弥散在人群中间,那些阳光下的阳光少年们,意气风发。

于是,有太多情绪集体出现,颠覆了原来我。我有那么大把的时间被挥霍掉,却从来没有停下来认真的与自己讨论一下自己,定义一下自己。生活本就不易,简单一点,别再给自己戴上些无谓的枷锁,让那些烦恼由他去,岁月自然会把它消磨掉。你难道怀疑时间的力量?

我总想象,虫洞就在眼前。生命就是一个圆,死亡是另外一个圆的开始,就像是旋转的弹簧,一圈转完就会进入下一个圈圈,不停的周而复始,遥遥相望,却又不再重叠。两个圈圈用固定的方式、固定的距离存在着。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出现、无缘无故的消失,或要告诉你什么、或要教会你什么,对、错、好、坏早已不是绝对,那就是冥冥中的注定和指引。生命永恒。

文 / 春天风太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