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儿里的藕饼香

在这个拉响高温最高级别预警的夏天里,走在热空气几乎纹丝不动的大街上,心里怀念的是小时候在外公家的南方小镇上度过的那些个夏天。

傍晚,太阳即将落山前暑气渐渐散去,院子里的美人蕉、月季开得疯疯艳艳,树上的蝉叫个不停,狗在撒欢跑完之后趴在地上吐舌头。晚饭一定会在院子里吃,因为有穿堂风,甚至不需要电风扇,就风凉得很,通常夏天少不了保留项目是绿豆粥,煮玉米,蒸茄子,但我最爱的还是过水凉面。芝麻酱是凉面的魂,蒜泥是蒸茄子的魄,这些食物搭配的习惯好像打小记住了之后,就一辈子也改不了。

入了八月,新花生和莲藕上市的季节,外婆会在下午就煮上一大锅的五香水煮花生给外公下酒,小孩儿们对这个通常是不感兴趣的,都眼巴巴地等着外婆做她顶顶拿手的炸藕饼,莲藕切片,塞上用葱姜调好的肉馅,裹上一层面糊,放进锅里炸至金黄酥脆,一口咬下去,脆而多汁,藕的清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丝毫没有油炸食物的油腻,滞夏再没有胃口的人也会忍不住吃上好几个,小孩子们必须要被大人阻止不许再吃了,才会恋恋不舍地捧着滚圆的小肚子停下来。

这样的食物外婆做了几十年,自然有她朴素却又神奇的独门秘诀,花生油的火候,肉馅肥瘦的配比,藕片切的薄厚,外婆喜欢在肉馅里多放些生姜末,然后一边还会念叨着“冬吃萝卜夏吃姜,全家平安不生病”,总之就在这些毫厘之间,是只有外婆才能做出的美味,恒久停留在童年的食物记忆里,成为一个念念不忘的制高点。 晚饭后,外公在地上泼过两遍冷水,竹榻架起来,把搁在大木桶的井水里冰了整个下午的大西瓜拿出来切好,碧绿消暑的藿香茶泡好。孩子们一个一个轮流洗好澡涂上痱子粉,排排坐好吃西瓜,比谁西瓜子吐得远。小院子里花草多蚊子也多,点着蚊香还是会被盯出蚊子包,淘气的表弟总是把整瓶花露水弄撒在竹榻上,被外婆一边骂一边扇着蒲扇赶蚊子。夜色渐浓,在花露水的味道里,我们在蒲扇的微风里都睡着了。那样的夏夜,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也可以做个清凉的黑甜梦。

小时候我们以为恒久不变的那些东西,现在一点一点消失了,比如不需要吹空调的夏天,比如食物本真的味道,比如心脏手术后外公再也不能喝酒酒壶早已束之高阁,比如孩子们长大之后,像蒲公英般吹散到不同的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再也没有回过小镇。侯孝贤的电影《冬冬的假期》里,说的也是小孩们去台南小镇外公家过暑假的故事,那里有个夏天绿得特别绿,是只属于小男孩冬冬的。而我也曾有个小院儿里的凉绿的夏天,洋溢过炸藕饼的香气,花露水的味道,凝固珍藏在记忆里。

文   阿贝阿 

“小院儿里的藕饼香”的4个回复

  1. 我的童年里也曾经有这样的小院,小时候每年暑假父母会把我和姐姐送回济南姥姥家,在四合院里追逐打闹、看书学习;喝绿豆汤、吃盐水煮毛豆。二十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仿佛就在昨天〜〜〜

  2. 感人的不只是食物本身,其实更是它带的记忆。小时候的夏天,我们都爱坐在家里的天井,用水冲过凉到不行。
    那时候的雪糕便宜,一毛就能有一只花花绿绿的,舍得花两毛钱,就有糯米绿豆夹杂在冰里。我们管它叫『雪条』。想来这东西其实色素多得很,现在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下口的。只是如今这消暑的小零食,早被现在那些有着更多添加剂的各式各样的雪糕所代替了。那间巷口的铁皮屋子的小卖铺也早已消失了。

  3. 念念不忘的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记忆里那个夏天的味道。晚风徐徐吹,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小孩们玩着捉迷藏,奶奶的摇椅嘎吱嘎吱,还有那满天闪烁的繁星。。。现在的夏天变得沉闷冗长,窝在小小的套房里,不开空调就会被近40度的高温逼死,晚上总是对着电脑屏幕,出门时不再有葡萄藤和欢笑声,抬头望去,是这城市的灯光和不时飞过的飞机。我想作者笔下藕饼的清香,早已随记忆中那个夏天的离去而慢慢消散。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