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也怡然

大学之前,一直跟外婆生活,耳濡目染爱上了老家的霍山黄芽。这是一种极具分寸感的茶,含蓄内敛,带着轻微回甘的茶香,在口中袅袅然,一如老人家那份慈祥的沉静。

不过今天,我要说的是咖啡。

有关咖啡的记忆,最初来自雀巢的三合一速溶咖啡。严格来说,这其实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咖啡。记得挑灯夜战的日子越来越多,茶一直喝着又影响睡眠,于是这种跟“咖啡”沾点儿边的饮品便渐渐取代了茶。速溶咖啡不健康,可胜在口味尚可价格又不贵,喝完了又照常能睡,于是不亦乐乎。如果说静时、闲时习惯饮茶,那么咖啡于那时的我,则意味着战火燃烧前浇下的最后一泼汽油。

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尽管自认为做好了成人独立的准备,但从小到大家人的呵护备至一下子不在身边,多少有点小小的不习惯。那时外表故作镇定,不多言语,可独在异乡的不安唯有化作用功的动力,期待有朝一日能重回故里。于是喝咖啡的日子渐渐多了起来。结束一天课业,总是习惯冲一杯廉价的速溶咖啡,埋头整理笔记,翻阅书籍,那清淡的时光也许在别人的眼中会觉得有些枯燥,可现在想来都觉得是简单而莫大的欢乐。天道酬勤,若干年后的我终于考上了家乡心仪大学的研究生。人回家了,饮咖啡的嗜好却留了下来。那时每日在晨曦中醒来,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也是习惯性先冲一杯浓浓的清咖啡,胸有成竹地开始一天的学业。那时也开始慢慢有了自己喜欢的口味,心里也更加多了一份笃悠悠的确信。

年岁渐长,喝咖啡的时间也慢慢多于饮茶,我的好奇心也开始慢慢从超市各色咖啡饮品,转向手冲咖啡。街头巷尾每遇到咖啡店,不论价格高低,有名无名,总是喜欢好奇地点一杯喝喝看。舌尖满足,脑内自然不甘空乏。于是好奇的求知欲便向关于咖啡文化的一些书籍和介绍蔓延开去。咖啡香气袅袅,好奇书页挲挲。渐渐知道,原来咖啡之于西方世界的意义,不亚于茶在古老东方文化中的举足轻重。不过对于那些关于咖啡豆的品种、产地、烘焙一本正经的介绍,我只甘愿做个业余的爱好者,所以总是看了又忘,忘了又看,享受着这些小知识在大脑中丢丢拣拣的乐此不疲。

例如《爱上咖啡》,国际著名餐饮及咖啡大师毛永年、林莹夫妇经典著作。此书举凡一切关于咖啡的常识,也是一部伉俪情深合作散文集。夫妻二人在咖啡文化最为丰富的欧罗巴大陆艰苦创业,用心经营,又在闲暇之余追寻着异域他乡的咖啡香气四处徜徉,没有专业术语的故作艰涩,也没有装腔作势的文化隔离,有的只有娓娓道来的咖啡文化,时不时还透出些东方人随和的心性。

再比如《咖啡制作大全》,小池美枝子所做。来自日本的咖啡魔法师。手把手教人如何制作创意可口的咖啡饮品。算是我目前看过比较齐全的咖啡制作图鉴了。粗犷的马车夫咖啡,营养的豆奶咖啡,喝法华丽的皇室咖啡……第一次让我见识了小小的咖啡,竟然具有如此强大而实在的包容性。

记得很喜爱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说,“茶”的名称,不仅包含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等工艺茶品的分类,也将花茶、奶茶、虫茶等诸多茶类饮品也囊括其中,体现了茶文化的包容性。但其实细想一想,咖啡这种不起眼的黑色饮料,却能实实在在与牛奶、豆浆、茶、甚至是鸡蛋、香辛料等配料混合起来生发出无数风味,在复合的口感中又不失自己那一份馥郁独特的香气,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包容呢?

一日,身边不太熟的一人突然小心翼翼搭话道:“我看你平时喜欢喝黑咖啡,感觉喝黑咖啡的女子,都很有品味呢。”我礼貌地微笑一下,不知作何回应。咖啡知识略懂皮毛,但人毕竟也就世间凡人女子一枚,平时喝的也就是些市面上的普通咖啡而已。若论口味,自己只是更加喜欢黑咖啡的纯粹,最在乎的,其实只是喝咖啡时的那份怡然好心情呀。

文/小益
图/Michael Dales  循CC协议使用 

赌仔的厮杀场,吃货的伊甸园(二)

IMG_8723_副本

(二) 走近万国料理

图&文 Jacqueline Yeung

对于吃货来说,来马场吃自助餐是最省力的,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和你抢吃——赌徒们都在“刨”马经,哪还有闲工夫!

严格地说,这个平民自助餐并非全自助。入场时你会得到一张美食券,可以换取当日一份特设美食,有特大猪扒饭有越南牛肉汤粉等等,反正绝对不会亏待之余还不时给你惊喜。在物价飞涨的今日,以慈善立本的赛马会还真的身体力行呢。

记得一次特设美食,遇到一款黄金印尼炒饭鱼棒串烧便当。在橱窗外接过料理人员递来的便当,看到那片金黄,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为了迎合赌徒的“吉利”之说,图的是炒饭的“金灿灿”呢。用虾米爆香的牛肉碎,连同米饭快速兜炒,咖喱粉瓢泼而下,给每一粒米饭都染上了金黄,还带来浓郁的异国芳香。据说印尼人都不爱吃带骨的菜,这极大方便了狼吞虎咽的吃货。掺入茴香、咖喱还有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香料的鱼肉捏成这样一棍儿,怎么地烧啊烤啊就成为了人间美味。咬一口还有鱼汁渗出,真材实料没有面粉充撑,源源不断地散发独特的焦香。不过真要建议厨师练好造型呀,不是每一个吃货都有一颗冒险的心,愿意尝试这表面干柴颜色还倍丑的鱼棒呢。

IMG_8724_副本

要问那蕉叶包的是什么?原来是沙爹鸡肉串烧。蕉叶既保温还锁住酱汁,拿在手上还被烫着,一块块鸡肉夹杂甜椒洋葱由竹签脱出,口中咀嚼着幸福,嘴边沾满沙嗲酱也毫不介意。能把鸡身上长得最失败的鸡胸肉做得不老也不紧,除了有沙嗲的功劳,还有那适宜的温度贯穿料理始终,赠予吃货们最佳状态的鸡胸肉。

把目光移到自助区——菜品是有点吝啬,只有六个,但每个赛马日都会变换。晶莹剔透的蔬菜水晶饺、蜜汁烤鸡翅、炭烧狮子狗、生煎叉烧包、咖喱牛肉丸等等轮番上桌,酱料都是独立包装陈醋浙醋辣椒油黄芥末各取所需。蔬菜以沙拉形式搭配,干烧伊面和明火白粥,老火靓汤也是一旁无限次伺候;陆羽出品的红绿茶包添了又添;可乐雪碧芬达忌廉苏打欢乐畅饮,充足冰块任加唔嫐;咖啡奶茶并非无诚意的速溶包装,而是飘香玻璃壶时刻待命;待赛事过了一半,甜品时间来临,桌上尽是果盘、包点、布丁,还有雀巢雪糕杯、糯米糍任取……

就上面这段话,改了不下五遍,逗号前面似乎总有东西要插入补充,脑海中浮现的似乎没有终点。这亲民的自助餐,多则花你一百几十,运气好的或许一张10元马券就能让你免费吃喝还给你翻倍返利,怎能让我停止对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