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镇的肉火烧

与外地的朋友聊天,问我本地的小吃,我思索好久也不知道答案,勉强回答烤地瓜,也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直到回家以后,我才发现童年的肉火烧现在依然顽强地存在并发展着。

作为一名80后,记忆中小时候的物质贫乏是90后,00后根本无法想象的。小时候的零食根本就没有如今种类繁多的工业化制造的零食。商店很少,走街串巷的小贩也少,记忆中的零食无非就是冰糕,真正的冰糕,水加糖精做的,还有就是烤地瓜,糖葫芦,江米糕,另外,对那个时代食物中偏素的孩子们最大吸引的无非就是大街上的肉火烧了。

小时候住姥姥家,姥姥对我的好,至今只有母亲可以媲美,每逢赶集的时候,姥姥不方便,却总是派表哥他们去集上给我买一个肉火烧。记忆中的肉火烧真香啊,火烧上的油总是把包着的麻纸都浸透了。咬一口,猪肉与大葱伴随着烤得焦酥的面皮进入口腔,充溢着慢慢的幸福感,那一刻,头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一股快乐。

长大后,出外读书,发现外面有烧饼,却无肉火烧了,而且不是电烤就是用煤,咬一口全是一股死气,根本没有那种木头的香味。花样繁多,却根本没有那种惊艳的感觉了。

回到家,才发现,这么多年不在家,家乡的餐饮小吃已经被外地的风味给占领了,在这个高度交流的社会,小时候这里不曾有过的吃食已经占领了大街和小巷,拉面,米线,板面,砂锅,甚至还有西式快餐……我悲哀的发现,小笼蒸包已经消失了,代之而起的京灌汤包吃下去一股甜味儿,实在不适合我这山东人的肠胃,肉质发粘,面皮也没有弹性。

失望之余,游走之际,终于在小市发现火烧了,而且很多,二十米的距离之内就有三家,兼卖素火烧,却没有小时候那种无论口味还是造型都极为独特的盘瓤火烧了,幸而还有肉火烧。挨个试过,最北边的那家兴隆最好吃,肉质细腻,里面的肉块大小正中,不是肉店里面的冷冻肉,而是市场里面肉案上的鲜肉,咬上去一股弹力充满齿间,伴随着这正宗章丘大葱的香味进入味蕾。而且最重要的是刚出炉,烫手,我想,人类总是偏好热食多一些吧。我不是一个会做饭的人,只知道他家用的是木头烧火,不是煤,也不是工业化味道浓重的三合板。每次去买上一个,再要一碗豆腐脑,舀上一勺红辣椒,对于一个爱好吃的人来说,这大概就是那一刻我的全部世界了,天大的事情也无法夺走我的注意了。

本地人在刁镇干不了餐饮,这是流传在本地的一句话,我想,他们是大概忘记了善变的肉火烧吧。如果你来到章丘刁镇,寻觅小吃,我想,也大概就只有肉火烧是真正的本地味道了吧。

文   赵喜

图 b cheng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