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杂那点事

每要写吃吃喝喝那点事时,便会有众多要让人流口水的食物涌上来,要抉择写那些儿,的确为难了些。

十多年前,俺还是留守妇女,在家守着一份据说是全世界工资最低的职业不放。作为牛郎的大侠不得不一年回个一次家啥的。我们当然比不过牛郎织女那般非同凡响。但也的确是两地生活,不方便了许多。

而对大侠来说,家里除了有他牵念的孩子及织女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乡味。其中,最值得念想的即是羊杂。所谓羊杂,即是羊下水配土豆粉煮制而成。

吃动物下水的事儿,也许是汉人的权利。有的人说是因为我们过穷日子那会儿,没肉吃,只好吃下水。但我不这样认为。觉得要追问为什么,只两个字:好味(这是南国语言,用北方话说是,好吃)。

在我的家乡,现在只要是农家,仍保留着入冬的第一场雪后,或者是小雪过后杀羊的习惯。农人家,辛苦一年,入冬后天寒地冻,猫在自家的热炕头上,小炒一点羊肉,熬煮一碗羊杂,陪饭佐酒皆相宜。羊是自家养了一个夏季的羊羔。特意请会宰杀的师傅宰杀并处理好了,一冬的肉便不用再发愁了。

羊杂便是宰羊这一天要请师傅吃的。外加一个羊脖子肉给师傅带走。

妈妈今天便是最忙的,小孩子们则是跑进跑出添点乱,偶尔也会帮点小忙。当然重头戏还是在吃上。中午一碗盖帽儿羊杂端至眼前,热气腾腾腾,红油羊杂白粉条相得益彰,能不流口水吗?

吃羊杂,重在下水洗得干净,羊肚,一截儿羊肠(羊小肠作为商品卖出去,可能是制药佳品)洗干净,没膻味儿,也是需要一定技巧。

北方大多是绵羊肉,且多为羔羊,膻味儿自然是小。再加上恰当的烹饪方法。羊杂闻起来香,吃起来够味儿。鉴于此,羊杂渐渐成了一种地方美食。羊杂可当肉食来解馋儿,也可以作为肉菜配主食,更可以作为小吃食儿,久在外的游子解馋的佳品,上班族下班后的小吃,饿了解饿的首选食物。

一年,春节前大雪封路,正颠簸在路途中的大侠,为了不困于途中,选择了坐大巴回家。短短三个小时的车程走了一天。至傍晚时分才赶至县城。县城间已是一派过年的新气象了。到处灯火相耀,中国红的对联彩灯,漂亮的窗花纸已经占领了一整个县城了。

大侠下车后,对着银装素裹中露出的点点红色,一时找不到南北,同行的伙伴下车后并不言语,看大侠在发懵,便提醒说:先来一碗羊杂暖暖身子如何。

羊杂两个字立刻激起这个男人心中的故乡情。他头也不回的往家的方向开步走,说回家吃去,坐了一天车,屁股此刻不想沾别人家的凳子。

当晚,大侠并没有吃到羊杂。在雪花儿优雅无声的下落中,推开了自家的门,他的妻子正在灯下看着身着南国棉衣挟带北国寒气的他走进家来。

文     杨燕妃

图 liangjinjian 循CC协议使用

不杂不碎不对味

zasui

图&文 子昊

羊杂的标牌花花绿绿地闪动着,映红了老少爷们一年四季、酒足饭饱的脸庞。有阵阵奶白的蒸气裹夹着浓浓的乡音,飘出那滚着沸水的大盆,飘过店门,凝神聚气成一股子西北人的豪爽。

何为杂碎,肉质各异谓之杂,形色繁多谓之碎。羊头、血、肝、肺、肚、心、肠、蹄,皆为食材,无所不用其极。复杂的程序处理好的原料入水煮沸,可佐以辛辣辅料,也可单撒上些盐和香菜,就能让一碗驱寒发汗的杂碎汤出锅了。丰富的食料,吃起来口感纷繁不一,有血的嫩、肝的沙、肠的韧、蹄的精。两两组合的妙趣更显变幻之滋、呼应之味了。再尝上一口浓郁的汤,更叫人满口生津,食指大动。吃着吃着倒也领略到几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趣味。

街边回族大婶的杂碎店,最是我所钟爱。揩一勺够味的红油转手甩进白瓷碗里,浇上滚烫的肉汤,只等油块一融,便盛上满满一碗冒着热气的羊杂,最后的最后,再撒几簇葱白和香叶,就只等人大快朵颐,一饱口福。料咸鲜辛辣、汤浓郁顺滑、肉异彩纷呈。狼吞虎咽之时,笑盈盈的大婶再端上个手打的白饼,那感觉和味觉就真真完美了。食之过半,驱寒生热;一碗下肚,大汗淋漓。爽哉!快哉!当然,这是我喜辛辣热麻,若有爱清香爽口抑或好咸中得味者,均可依好恶添减调料。

宁夏,地处西北边陲,却得了黄河之润,草肥水美、塞上明珠,是著名滩羊的产地。加之回汉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孕育出了一道道鲜美可口的羊肉菜肴。一份不起眼的羊杂能做出这般有滋有味,足见其厨艺之巧之妙。而西北人的豪爽气在这一挥一撒间,倒显出几分细腻与柔情。

一杂一碎,人间百味。就请收下这份热辣辣的温柔吧。暖了胃,暖了心,再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