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糕仔没有变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吃一种点心,叫糕仔,全名应该海门糕仔。

那个时候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怕很凶的女老师,但老妈跟我说,如果我乖乖上完课,放学后就给我糕仔吃,每次一听到这话,我总能乖乖就范,实在是因为糕仔太好吃了,当然,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好吃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描述吃到糕仔这样一种欣喜,只是知道,它呈小圆状,白色,入口即化,甜味散布开来,但老妈不允许我多吃,所以每次只能吃一小块。

糕仔几乎陪伴了我在幼儿园的时光,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老家并没有卖糕仔,每次都是老妈托在棉城镇的外婆买回来给我,长大后也早已忘记了小时候吃到的那种味道,再后来,生活渐渐宽裕了,很多大商场开在了我家附近,类似像糕仔的也渐渐多了许多,都是独立包装出售,只是样子比小时候吃到的糕仔要大许多,但名字已经变了,叫米糕,老妈知道我小时候喜欢吃,有次拜神就买了一包回来,但撕开来,好大一块,咬两口,味道或许还是那个味道,只是吃了几口便再也难以下咽,喉咙干涩,需要喝杯茶辅助消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并非海门特产的缘故。

所谓的海门糕仔,指的是汕头海门镇一种独有的糕类特产,在潮汕地区有句俗谚叫:贵屿朥饼,海门糕仔,而且,海门糕仔也是“潮汕八大传统名产饼食”之一。

关于海门糕仔,还有一个典故:昔年海门镇有一位新婚渔民将要随船出海,贤惠的新娘关心丈夫出海时的饱暖,就将嫁时带来的糯米研成粉末,炒熟加糖,精心做成一块块刚好可入口的糕仔,并一块块叠成柱状,卷上红纸,给丈夫带出海当干粮食用,之后,其他渔家发现此法甚妙,便竞相仿效,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了潮汕地区的名饼食,从这一典故中,也看出潮汕姿娘(女人,潮语读“姿娘")贤惠的名不虚传。

上了高中,住宿,同宿舍的一个舍友是海门人,某周日回校的一个晚上,他坐在床头将抽屉拉开,说请我们吃正宗的海门糕仔,宿舍一阵惊喜,“只有6块,刚好每人一块”,多久没再尝到小时候喜欢的那个味道了,仿佛回到上幼儿园,因为一块海门糕仔,我屁颠屁颠地在被老妈骗去上幼儿园,只是让我惊讶的是,曾经陪伴我幼儿园时光的海门糕仔原来味道是这么普通,和商店卖的米糕并无多大不同,当时怎么都想不通,小时候怎么就那么爱吃,怎么就会因为一小块糕仔就去上幼儿园。

直到今年过年回家,外婆拖人又带了海门糕仔给我,刚好家中多了小侄子,我实在不喜欢不懂事的小孩,每次他哭要这要那,我就立马对他呵斥,所以小侄子一直怕我,一次他又哭闹,我就说,不哭我就给你一块糕仔吃,他就马上安静下来,然后嚷嚷着要吃糕仔,要吃糕仔,索性就拿了一小块递到他嘴里,问他好吃吗,他竟说好吃好吃,满是满足的傻笑。

我终于明白,其实糕仔并没有变,变的是我自己,经过了时间的荡涤,早已忘记了当时最简单最幸福的味道,也难以再尝到当年的那个味道,那个时候,没有太多欲望,一小块海门糕仔就可以开开心心度过一天,甚至整个童年,等小侄子长大后,不知道还能不能想起来当时吃海门糕仔的味道,抑或是想再吃,恐怕也会跟现在的我一样,惊讶当时味道的普通,有些味道,因为割裂,因为纯粹,而变得香甜,一旦掺杂了太多欲望,会慢慢丧失这样的味道,直到它只能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

图&文   在云上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