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玉糁羹

昨晚睡前读《山家清供》,读得很快,半小时不到就又认识了好几道菜品。其中一道东坡先生的玉糁羹让我联想颇多。原文很短、寥寥数句,如下:

东坡一夕与子由饮,酣甚,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著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

芦菔即萝卜,将萝卜捶烂用水煮,不加其它作料,只将碎米加入其中。这样煮成的一碗羹,不只是味道清淡,还能最直接的品尝到萝卜与米饭的本真,确确实实是一道清供。

在这世上混迹将至二十年,可以说是一路吃来的。在物质充裕的年代,食物再不仅仅只有饱腹的作用,更多的时候,它们带来一种体验、一种对生活的感知与理解。我一向嗜甜、嗜辣、嗜肉,偏好西式菜肴,再就是粤菜与川菜,花样多、烹饪手法复杂是它们的特色,而肉类更是这些菜肴的主角。然而“重口味”吃多了难免会好奇“小清新”是怎样的口感。看《深夜食堂》时,发现其中的菜肴都偏清淡并且极简,第一次看到茶泡饭的时候,甚为震惊,在当时看来简直是黑暗料理,但现在回想就觉得茶泡饭说不定真是一道美食:隔夜的白米饭颗粒饱满,取一些梅干、海苔、芝麻放在 米饭上,拎起热气腾腾的陶壶将茶香馥郁的绿茶浇之其上,拿一把木勺将米饭拌开、舀起一勺,绿茶先苦后甘、米饭朴实无华,使味蕾享受到最本真的味道。

每一道食材都有天地赋予其最独特的品质与灵性,真正的美食不是用调料堆砌出的,而是发挥其特质,让几种食材互相作用、配合成一道真诚的菜肴。

食物开始讲其本真,人何尝不是呢?饮食男女,奔波于红尘之中,最易失掉本真。社交网络兴起以前,他人的生活始终是蒙了一层布的,而社交网络兴起以后,几乎每个人的手机、电脑上都有好几个社交软件,许多人不厌其烦地一条又一条地发送着他们的生 活、炫耀着他们认为值得炫耀的东西。我亲眼见证了朋友圈里几个长相、性格迥异的女孩在一条条状态里逐渐变成了一个模样甚至一个语气。很不可理喻。我想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其有自己的思想。追随、模仿其他人只会迷失掉自我,而不是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就像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和红烧牛肉有着极大的本质上的差别。幸好一直以来我最反感的就是和别人一样,虽然太过追求个性吃了不少亏,但我始终不会陷入追赶不上别人的焦虑感。

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每个人都应该听听最真实的声音。想食荤即啖东坡肉,想清淡便食玉糁羹,人生不需要太多佐料。

文  安畦
图  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