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碰巧去汕头,打电话问我汕头有哪些解暑糖水可以推荐下,我罗列了一堆,比如绿豆爽、薏米爽、姜薯汤等等,当我提到到草粿的时候,他立马打断,问我什么是草粿,我就通俗的解释了一下,“就是你以前吃的仙草蜜”,他长长的哦了一声,不过为了突出草粿和仙草蜜的不同,我还是不断卖力向他解释,最终,她决定去尝一碗草粿。
其实小时候,每年夏天午后,街面上都会响起清脆的“咚咚”的敲碗声,初来汕头的外地朋友定会好奇地探头探脑瞅个究竟,而对于潮汕人来说,这最为熟悉不过了,这是叫卖草粿的声音,通常伴随着的,还有叫卖豆腐花的声音,多少年来,这种敲碗叫卖草粿的方法一直没变,沿续至今,成了汕头人对草粿这种传统小食品约定俗成的交易信号。
普及一下,虽然从未亲眼见过草粿如何制成,但老妈总会向我传授它的制作方法,草粿是用一种叫草棵草的干草熬汁,加入少许地瓜粉,使其凝结,装在小缸中,并用盖子盖好,因为家人对草粿并没有表现多大偏爱,偶尔听到远处传来的才会想到吃一碗草粿。
记忆中,小贩挑卖时,一头是碗筷架和黑糖,架下放洗碗水,一头是小缸,卖时以铜匙从草粿的上层切出于碗中,加撒黑糖,还点上一滴橙膏。以前潮汕的农村卖草粿,则以一个多孔的铜钱刨,将缸钵里的凝结草粿刨起,成为条状,加进黑糖,温吃或冷吃皆可,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吃草粿能解暑,但不可留过夜。如遇雨天,潮汕人家一般不吃,在潮语中有一句俗语叫草粿煮熟,天时变局,这用来形容时令变化,生意倒霉。由草粿衍生的还有其他潮汕俗语,比如“别人草,别人糖”,用来表示别人的东西,可以任意挥霍浪费;又比如“南肚浮乌云,草卖有存”,用来形容下雨天,草果卖不出去。
以当今的饮食理念归类,草粿当仁不让属“黑色食品”,草粿草味甘,性寒凉,有清热解暑之功效,既可消暑气,又可当点心,确是夏令时节的上佳食品。以前常见于雨亭中贩卖,供应来往过客,由于摊点固定,不受挑担走卖的辛苦,不过后来大大小小的雨亭被拆迁,摊点开始变得流动,由此也有了童年记忆中“咚咚,卖草粿啊,卖豆腐花啊”的叫卖声,这样的声音恐怕在如今老家小镇的钢筋水泥中很难再听到了,偶尔听到,想叫住买一碗草粿,但已经追不上了,声音渐行渐远。
文 在云上唱歌
图 惠 循CC协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