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黄焖鸡米饭

huangmenjimifan_副本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黄焖鸡米饭成了我返回济南的第一顿饭,我喜欢这顿饭的实在。

想想在这之前我还是我屑于享受这道美食的,大抵是因为是济南有太多买黄焖鸡米饭的店铺,而几乎每一家从外面看去都又小又黑,尽管里面经常食客迎门,但一眼看去都是豪迈的爷们在饕餮。第一次去吃竟是被在别处上学的男友来济南时鼓动一起去的。

你可以在走进店铺的同时告诉老板要大份还是小份,要辣还是不辣,要不要加菜,我的选择一般都是小份微辣加一份油麦菜。加进去的菜品有很多选择,比如蘑菇,土豆,海带,鹌鹑蛋,各类绿色蔬菜,等等,我独爱油麦菜的清爽。很多店里都免费提供汽水,酸梅汤和小菜,在不长的等餐时间里,可以给自己把这些必不可少的配餐准备好。

不一会儿,老板就把一份黄焖鸡端上来了,浓香滚烫的气息却早已扑鼻而至,拨开盖在最上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油麦菜,便可看见砂锅里翻滚的汤汁,鸡块是金黄的颜色,同样金黄的汤汁里点缀着一些翠绿的青椒和细细的红椒圈。与此同时,一碗白米饭也端上来了,很多人喜欢把米饭趁热倒进沸腾的锅中,和鸡块拌匀一起享用,而我更喜欢分开来吃,先舀一勺汤浇在米饭上,随意夹起一块鸡放进嘴里,再吃进一口米饭,嫩香的鸡肉和软糯的米饭便在嘴里融合绽放,满满都是满足感!生脆的油麦菜不仅带来更丰富的口感,也能消除些许腻味。

马不停蹄的吃到一半,一定要停下来喝一大口汽水,夹一筷子小菜,来个中场休息。否则,就会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吃出究竟是什么味道就已经没得吃了。再次开始,便能从容品味黄焖鸡米饭的滋味,咸香浓郁,滋味悠长能恰当地形容这般美味。鸡的做法有很多,其中不乏惹人垂涎的,醇香又清淡的白斩鸡,挑逗味蕾的辣子鸡,干香甜辣的宫保鸡丁。而这里所谈论的黄焖鸡米饭与这些有本质的区别,鸡和米饭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就好像是西安的肉夹馍,很少有人单独吃白吉馍,或是腊汁肉,只有当“肉肉回到馍馍的怀抱”时,才堪称绝色美味。黄焖鸡和米饭就是一个这样出色的组合,混合起来的每一口都叫人欲罢不能。吃过这样简单的一道菜配上米饭之后的感觉,丝毫不逊于吃一顿大餐。

我一直都倾向于用食物认识某地,再用食物来储存一段记忆。这种基于味觉的认知记忆方式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来取代的,我想只要我还记得黄焖鸡米饭的酣畅滋味,就会记得济南这座城市,就会记得每次重返济南时期待崭新开始的心情。

图&文     Tifa

像我这样五行缺面的女子

手擀面

当你的身体需要面食的时候,它会发出一种胜过荷尔蒙的强烈信号。在你精神松懈的每一个瞬间,把本能的抗拒和理性的拒绝一点一滴的分崩瓦解。这种感觉,比饥饿煎熬,比欲望直接,比冲动绵长,要求你立即大快朵颐。

作为主食,面粉是最具神奇魔力的食材。配合各种材料以及烹饪手法,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外观与口感。

我是酷爱面食的,爱它所能呈现出的一切状态,尤以面条为佳。或劲道或柔软或纤细或粗犷的面,配合着各种滋味融会贯通的调料,搅拌均匀。好像在入口之前,通过筷子的搅拌,已经抢先在舌头之前替你尝了鲜。

喜欢寻找不起眼却味道绝佳的小面馆,比起随处可见的连锁经营,多了些接地气的人情世故,少了些商业化的潦草应付。它的味道,属于老板的潜心经营,朋友的交口称赞,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还有艰难寻找的真诚期待。

这一天的午餐选定重庆小面,和朋友几经周折,在不后悔的冤枉路中终于抵达。容易被忽略的转角位置,毫无亮点的店铺名称,平凡又认真的存在着。简单的单页菜单,并无过多的花样的菜色选项,却觉样样都是经典,好似有一些繁华看尽后的清醒与沉淀。对食物背后的历史渊源并无过多兴趣,只关注呈现眼前的这一碗滋味。“小面”果然名副其实,细细软软的面条,一个“小”字好像把它的模样都给说尽。一半豌豆一半肉酱的浇头盖在上面,添了辣椒再拌匀,面条与面条间的缝隙里,是肉汁与辣椒的诱惑,偶然出现的豌豆粒,那是嘴巴里绵软清香的惊喜。汤汁上漂浮着红艳艳的辣油,视觉与味觉一同体味着小面的真实魅力。

吃不腻的就是这一口。晚餐亦是面条,北京地道的手擀面。繁华街区旁略显肮脏暗淡的老旧居民楼,从黑漆漆的楼道进入二楼,显然是民宅物尽其用的改造。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狭小厨房,面条和预先准备好的配菜装在硕大的不锈钢盆里,用保鲜膜细密的包裹好。厨师的细节步骤与佐料搭配赫然坦露,这种沉着的自信,也只有如此人声鼎沸的境地才能修炼得道。用五线谱本子手写的菜单,带着被无数遍翻阅的油腻痕迹。充满期待的点选上面几乎被赋予了传奇色彩的明星单品。盛面的白瓷大碗带着北方的豁达气质,色彩明快的配菜浇在面条上,直直的香气一丝都不浪费的向鼻子扑来。劲道的手擀面,略微粗壮的身形,煮的恰到好处,不失筋骨,咀嚼起来也毫不费力,把浇头的鲜香一丝不苟的吸收入味,只夹一根面条入口,美妙味道所带来的味蕾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已是不虚此行。茄丁、彩椒、鸡块,接踵而来的冲击让已经感到饱的肚子恨不能再余留更多的承载空间去无限接纳。

你瞧,这一天,哪怕是在梦里都值得一再回味。

面条是最能够带来安全感的食物,它真实,醇厚,扎实的填饱肚子。

好朋友是最能够带来安全感的关系,它坚固,纯净,柔软的温暖人心。

图&文    残小雪

地菜煮鸡蛋

适逢农历三月初三,我问深夜君:今晚的内容是五彩饭还是地菜蛋?深夜君就给我回了一个这:^_^

对于一个专注于年节民俗食物的吃货而言,这是很让人失望的,以至于这种愤懑持续到了今天。化悲愤为动力,给大家说说在家乡久负盛名的“地菜煮鸡蛋”!

相传三国时期,神医华佗在楚地行医,来到沔城采药,这日忽遇大雨,入一老者家避雨。这位老者罹患头疼头晕之症,痛苦难堪。华佗就替老人诊脉,然后去园内采了一把地菜,嘱咐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遵从,服蛋三枚,疾病痊愈。此事传开之后,人们纷纷采用地菜煮鸡蛋吃,一时间热潮遍及荆楚大地城乡各处。恰逢华佗妙手为老者除病之日就是农历三月初三,因此“地菜煮鸡蛋”的风俗就延续了这个日子,逐渐传开,在湖北一带盛行至今。

从小到大,家里每逢三月初三都会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落。

在湖北,临近三月初三,市场上便有摊贩采来地菜,窈窕修长的身姿配上星星点点的白色花朵,码放整齐堆在地上出售。地菜本来就是野菜,在郊外路边十分常见。拿一把回家冲洗干净,扎成一捆,加适量水,随鸡蛋一起煮熟即可。也可根据自家习惯加入一些其他配料,比如我妈咪就会加入红枣一起煮(无需带盐)。煮好的汁水略微泛青,湿润的红枣闪耀着光泽漂浮其中,几颗鸡蛋恬淡地卧在水里。尽管鸡蛋本身的味道没有什么特别,然而揭开锅盖的画面,传递着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这不是一道享受味觉的佳肴,传递给人的是纯粹的地气之感。地菜经过水煮,传递出植物独有的淡雅香气,而备受崇拜的土鸡蛋又会携带着其浓郁的土产感觉前来调和前者。相比味道丰富多样的茶叶蛋和卤鸡蛋,“地菜煮鸡蛋”则给人毫不做作的感觉。无法介绍说这是一席美味,而千百年的传承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家人的保护与祝福!

离家几年,都没有机会在三月初三吃到这么接地气的东西了,幸好今年妈咪在我身边,头一天晚上就已经在谋划此事。无奈吴国故地没有这个风俗,市场并未得见地菜的尊容,大喜这乡间野地大把地菜,于是扯了一大把朝气蓬勃的回来煮了。中午揭开锅盖的瞬间,我仿佛回到老家童年的快乐,久违的欢欣愉悦让我激动得久久不忍捞起鸡蛋,直直地看着这一锅红红绿绿粉粉白白的小可爱,傻傻地笑好久好久!

图&文   张小台

春夜里的烤肉和晚风

这是一个关于烤肉的小故事。

清明拖着cintia回杭州,为了不上演被游人踩踏的人间惨剧,选了灵隐一条小路清浅地游荡,途径杭州图书馆佛学馆,被繁花中古朴的楼阁吸引,携手进去装个逼。

这一装可装出大事,天上掉下个美男子,凭窗而坐,长腿烂漫,肤白貌美,他脸上散落着阳光和年轻的气息,活像个水蜜桃。

我回头一看,cintia的眼球已然掉出眶外,口水流到膝盖,激动难以自持。大事不好,这下必须搭讪。我挑了本封面上档次的佛学书籍摸索着坐到水蜜桃身旁,豪迈又娇羞地向他表明来意,同时不忘风情万种地打着结巴。水蜜桃可温柔,他没有拒绝两个眼巴巴的小姑娘关于友情的邀请,他微笑着说,好啊。

是的,我们邀请他一起烤肉。

于是一场两个女屌的烧烤晚餐变成了励志的三人行,在院子里摆上白色小方桌,支起烤架,碟子一色排开,腌制过的新鲜肉类和水产都被切成小块整齐归队,蔬菜们簇拥在一起泛着水灵,水果和甜点陆续登场。黄油在铁板上扭动地熔化开来,牛排迫不及待地将它拥住,发出甜蜜的滋滋声,再扑腾着翻个身,用生菜裹着一口塞进嘴里,是直抵灵魂深处的好滋味。而鱼则要细细烤出金灿灿的焦味来,牙齿穿越松脆的鱼皮,生生勾出一方鲜嫩多汁的鱼肉。

生猛主角之外还有许多闪光的小角色,鲜脆的土豆片在椒盐的烘托下变得酥软迷人,饱满的香菇散发出菌类独有的妩媚,一向固执的茄子也变得温顺柔软,在舌尖欢快地化开。

其实那日的烤肉并不出色,鱼太咸肉太淡,但只因为世界和平,佳人在侧,所以一切完美。

饭后消食,三人在春夜的微风中散步,其实作为胃大的女子,我和Cintia只吃了个半饱,平日里吃到饱都不算什么,要吃到多一口都撑不下了才罢休,只是水蜜桃斯文又腼腆,连打嗝的样子都万分可爱,我们只得矜持地切掉半个胃。

这个可恶的世界,把有的人生得这样漂亮,把另一些人生得这样会吃。

我们在夜色的掩护下肆无忌惮地偷瞄水蜜桃,花痴本性一览无余,可他也不戳穿我们,眼神辽远,我们灼灼的目光变成拂过他眼睑的清风,降落在远方的夜色里。于是我们晃动肩膀哼起歌来,嘴里还有烤肉的余香。

这个夜晚真梦幻啊,每一盏路灯都收集了我们清新的喜悦,仿佛成为一种定格在时光中的动人幻觉,只愿那辆末班车永不到来,只愿蜿蜒的归途永无尽头。我想这世上再没有这么好的夜晚了,这一夜是我们青春的缩影。

春天都到了,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不如去运动,去阅读,去品尝美食,去旅行,去与人相爱,去做一切这世上最美好的事,去感受渺小又伟大的纯粹的快乐。

你们问水蜜桃后来怎样了?他正笑着骂我把他写成一个小白脸,然后我们要出发去登山啦。

文  Celia
图  YiPing@Suzhou 循CC协议使用

快餐食品以外的“美”味

提起美国,浮现在你脑海的可能是总统奥巴马,也可能是各种剧情吸引的美剧;而提起美式食品,你想到的可能是各种汉堡、批萨,以及超市中千篇一律的微波食品。诚然,大部分美国人确实热衷于这些单调而无趣的快速食品,不过,偌大的美国总有些让你意想不到的美味。现在,大家就先跟着我的文字一饱眼福吧!

You might think of President Obama or various TV shows when talking about the U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hamburgers, pizzas and microwave food in supermarkets when it comes to the American dishes. Although most American people do love this kind of simple diet, there’s got to be some special cuisine in this great land. Go feast yours eyes in the lines!

墨西哥铁板烧——Fajitas


Photo by stu_spivack on Flickr, 循CC协议使用

 

美国与墨西哥地缘相近,饮食自然会受其影响。Fajitas便是其中的“德墨菜系”(Tex-Mex)典型代表。Fajita在西班牙语中意思是“小腰带”的意思,是一种被切成像女生裙子一样的牛肉条(即我们现在戏称的“裙边牛排”)。在以前,这种从牛肋上切下的无骨牛肉条被认为没有太多营养价值,农场主用此来打发可怜的牛仔们,把它作为报酬的一部分。幸运的是,牛仔们完全懂得物尽其用,他们用这种牛肉条做成了美味的fajitas,成为了Tex-Mex的精华菜式。将铁板上烤得兹啦兹啦响的、充满肉汁的牛肉卷入烤得香嫩的玉米饼中,一口咬下去,肉汁喷涌而出,牛肉的肉香与卷饼的面香交织在一起,哟西,根本停不下来!o(≧v≦)o~~~

 America and Mexico are geographical neighbors, which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that affects American’s cuisine, and Fajita is certainly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ex-Mex cuisine. “Fajita”, literally meaning “little belt” in Spanish, is the diaphragm of the rib, also known as the skirt steak, which was once be used as cowboys’ pay because the ranchers thought it was not that nutritional. The cowboys, however, made full use of what they had and invented fajitas, which now becomes a part of the Tex-Mex dishes. Grilled skirt steak wrapped in tortilla, one bite, juicy, another bite, yummy, you can hardly stop from eating!

 牛排——Steak


Photo by Powerplantop on Flickr, 循CC协议使用

 

在美国的饮食文化中,牛排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大街小巷都是steak house。人们对牛排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许多牛排品牌便应运而生,比如在美国很有品牌效应的OMAHA STEAK等。上好的牛排,简简单单的煎制已是人间美味。那么,牛的哪些部位最好吃呢? 

Steak plays quite an important part in America’s food culture. There are steak houses everywhere, and many steak brands emerge due to the great demand, such as OMAHA STEAK, a famous brand in the US. Steak of top quality doesn’t need much seasoning. It tastes like heaven even though it is cooked in the simplest way. So which part of the beef tastes extremely fantastic?

1. 菲力牛排:该词源自法语,它指的是来自牛的腰部的小块里脊肉,是牛身上最贵的部分。因该部位运动量最少,所以质地超嫩,油脂也极少,是爱吃肉又怕胖的美眉最佳选择。

2. 纽约牛排:取自上等无骨里脊肉,它的纤维较粗,微微带有嫩筋,油脂分布不那么均匀漂亮,但嫩中带腴,香甜多汁,嚼起来满口肉感,非常过瘾。

3. 西冷牛排:它其实也是纽约牛排的一部分,肉质更为上乘,口感更为丰富。 

1. Filet mignon, the tenderloin of the cattle, with its named originated from French, is the most expensive part of a cattle, because it contains less fat and tastes very tender, which makes it a good choice for girls who have desire for meat while afraid of getting fat.

2. New York Steak, boneless tenderloin, is a bit stringy and the fat is not that nicely distributed, but it is tender and juicy with great texture.

3. Sirloin is actually nicer part of the N.Y. Steak with better texture.

想要品尝牛排最纯粹的味道,关键是不要放太多的调料。将锅烧得非常热后,放上少许的植物油或黄油,便可开始煎制,高温会把牛排的表面封住,锁住肉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肉质的生熟程度,最后撒上少许盐,并加上配菜,原汁原味为的美式牛排就做好喇!

In fact, steak doesn’t need much seasoning if you want to have the purest taste. When the pan is heated, put some vegetable oil or butter in it, and then the steak. High temperature can lock the juices of the meat. You can have your steak done whatever you like. Finally, seasoning a bit salt and adding some side dishes like broccoli, the original flavor of steak is ready to be served.

我知道,身为资深吃货的你在看完介绍之后,你的天空星星都亮了;我也知道,你肯定饿了;我更知道,以上美食还不足以填补你深夜的空虚。下期,我们将介绍老美的其他本土美味,让你一次爱个够!

【饮食小tips】大家到外国餐厅吃饭,服务生肯定会问你,牛排想要几成熟?该怎么回答呢?

—Sir (Miss), how do you like your steak (cooked)?

—Rare. (一成熟)

  Medium rare.(三成熟)

  Medium.(五成熟)

  Medium well.(七成熟)

  Well done.(全熟)

 

本栏目由“深夜谈吃”英语服务内容供应商——“方外英语”独家呈献。更多有趣话题,更多外国文化,更多贴心服务,欢迎关注方外英语微信:favorenglish